序言二-我与东史郎交往13年

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个风雪的早晨,南京各大媒体都以头条位置报道了来自东瀛、为南京人所熟悉和关心的“世纪官司”——东史郎上诉案的最新消息:因揭露南京大屠杀事件而被反诬损害他人名誉的东史郎等人,被日本最高法院终审驳回上诉并被判处50万日元罚款。如此颠倒黑白的判决,让日本国内那些“身上虽然穿着西服,心里却仍然穿着侵略军军服的人们”(东史郎语)欣喜若狂,一场由日本右翼分子操纵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闹剧,竟于日本最高法院宣判次日,在大坂国际和平中心开场;而为伸张正义、反击右翼挑衅、88岁的东史郎先生和他的支持者们也聚集在该“和平中心”的大门外,冒雨举行“沉默的抗议”……

声援与抗议的浪潮,也迸发在刻骨铭心记忆着“南京大屠杀”灾难的土地上。正值南京市政协十届四次全委会召开期间,由南京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们发起,当天下午即在钟山宾馆二楼会议室举行“南京市各界人士声援东史郎正义斗争、强烈抗议日本最高法院对《东史郎日记》案不公正判决、强烈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座谈会。就是在那次座谈会后,我和同一界别的两位政协委员朱成山先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雷建功先生(南京民族乐团团长)有了更多的接触与合作。一年之后,由朱馆长和我共同筹划、南京市作家协会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编的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的当代诗歌集《不屈的城墙》正式出版,它汇集了海笑、丁芒、化铁、俞律、赵恺、孙友田、王德安、叶庆瑞等七十多位知名诗人、作家的百余首诗歌力作,表达了作者们反思不该遗忘的历史,奠祭牺牲者,谴责侵略者,激励后来者,振兴中华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心声。三年之后,由雷建功统筹和创意、朱成山任历史顾问、我负责撰稿,特约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的第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问世。此作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南京市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05年5月9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由南京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国乐团的艺术家们同台合奏的《和平颂》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受到首都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我之所以作以上陈述,是想说明一个日本老兵的真诚忏悔、由《东史郎日记》案在千年之交所引发的一场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是怎样牵动了与东邻相隔一衣带水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南京人民的心,产生了何等强烈又持久的精神冲击波。2006年元旦刚过,同样是伴随着一场风雪,从东瀛传来了东史郎先生辞世的噩耗。就在朱成山馆长一行南京人民的代表赴日本参加东史郎葬礼,为这位临终前还表示“我写的和说的都是事实,法庭为什么要判我败诉,以败诉来结束人生我不服”的倔强老人送行之际,我写了一首题为《雪落金陵》的小诗发表在《金陵晚报》上,表达我对这位从未谋面却已“知心”的日本友人的悼念:

新年里的第一场雪

使人想起你白发飘飘

行色匆匆的面影

素洁纷飞是你绵长的思绪吗

又一次萦绕你

七回谢罪的江东门

那堵伤痛至今的石墙前——

你仍在抚摸流血的数目字

告诉世界:谁将一个无瑕的青年

变成了十恶不赦的“日本鬼”

他又怎样在灵魂的救赎中

化身成了一棵正直、挺拔的树

……2006年的第一场雪呀

在南京高高的城头上

清晰地映照出一位东瀛老人

温润又坚毅的眼睛

差不多与此同时,我也从报纸上读到了朱成山馆长发自日本的长篇报道,深情而详尽地记叙了他在东史郎家乡参加葬礼的实况、观感以及老人的生前身后事。更为不易的是,仅仅过了两三个月,我又读到了这部题名为《我与东史郎交往13年》的书稿。说实话,我真难以想象书的作者,一个从早忙到晚、各项活动排满了日程、一周工作七天也不够用的“当家人”,怎样跟自己的睡眠抢时间,何其神速地完成这部十几万字的新作。我想唯一合理的解释,这是一本早有准备,用心、用理解和友情、用孜孜不倦的工作和实际行动“写作”了十三年的书;是作者自认识东史郎那天起,就在这不平常的“交往”中投入了一个中国公民、历史研究者、社会工作者和“忘年交”的热忱、深思与负责精神,为联系过去和未来、消弭隔阂与障碍而打开了一本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书。没有这样的前提和实质,再快、再高明的写手恐怕也难以胜任如此有分量、有意义的工作。

每个时代的重大事件面前,都会有表现出色的证人。他们之所以出色并为世人所称道,是因为他们在同那些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撒谎者、作伪者、常常是位高权重者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坚持真理、承担道义的非凡勇气和诚实笃行的宝贵品格,充分显示了“真”与“善”的力量——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压,也决不屈服、决不后退,即使生前没有争取到公平的对待,但在良心和正义的法庭上,他们早已是无可争辩的胜利者。眼前这本新书的已故主人公东史郎,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怀念和敬重的“历史性证人”。本书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向我们介绍了东史郎老人的感人故事、《东史郎日记》和《东史郎日记》案的来龙去脉,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这位由侵略战争的“加害者”(其实也是受害者)转变为“忏悔者”、觉悟者和中国人民真朋友的光明历程,也记录了声援和支持东史郎斗争的一批日本进步人士的生动群像。如果说贯穿全书的鲜明主题是中日两国民间人士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下携手搭建跨越鸿沟和阴霾的和平与友谊之桥的话,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犹如“精卫鸟”般勇敢坚定地在日出东方的广阔地平线上传递着新世纪希望的“搭桥”者们的身影……

本书作者朱成山先生,是一位对

抗日战争史有深入研究、在“南京大屠杀”专题上著述丰富、涉猎广泛、贡献突出的学术带头人。继《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两巨册和其他多种专业史书出版后,《我与东史郎交往13年》一书的问世,既是他史学研究和社会工作的新成果,也是他写作领域中的一项新开拓。与他过去的论著有所不同,这部新书更偏重于记实和写人,有更多的细节和故事,有更多的情感流露和文采飞扬,但又不失学者的严谨、选材的精当和观点的犀利。作为南京市文联2006年度签约作品,说它是近年来金陵文坛在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方面的一项重大收获,是一点不为过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书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思想内涵和不可多得的属于“第一手资讯”的真实事件、人物刻画与场景再现,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研究者和关注者的目光,显示它非同寻常的价值。

因为说到底,这一切的努力和已经取得的成功,都寄托着来自现实生活和历史深处的“真”与“善”,千真万确地属于南京这座曾经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如今遍地生长着挺拔青松和傲雪红梅的千秋名城的永恒记忆,如同她脚下厚重的城砖,如同她身旁天堑的飞虹。

(丙戌清明后三日,写于玄武湖边)

作者简介:

冯亦同,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南京作协顾问,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