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锋本来性格比较豪爽,自从手头的钱多了以后,常常请同学吃夜宵、零食什么的,与许多同学的关系更好了。而且他认识镇上的一些混混,在学校里的“威信”很高,大家称他为“杨少”,他也因此沾沾自喜。初二的语文课里有一篇文章《连升三级》,主人公张好古因不学无术被人称为“狗少”,学过这篇文章后吓得几个晚上不敢出去。杨少锋心想,爬围墙一来不安全,二来会引起老师的注,“杨少”的外号被“狗少”取代,一直到高三毕业,整整5年,同学称杨少锋为“狗少”。杨少锋爱看港台暴力片的恶习,也和他一起留级了。那时候,父亲还是经常要去各乡村小学对账,杨少锋与表弟住在父亲在学区的宿舍中。趁着杨德清下乡的时候,两人经常跑到镇上去看录像。由于许多暴力片要在晚上11:00以后才开演,而学区宿舍10:30左右就关门,两人就经常爬过围墙出去。有一次不小心,表弟还掉到了围墙边的阴沟里。
后来,围墙上的脚印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上刚好有失窃事件发生,几个老师就商量着要成立巡逻队,加强夜间巡逻。听到这个消息后,杨少锋与表弟意,以后不能再爬了。于是,经过“现场勘察”,他发现,晚上学区宿舍的铁门没有上锁,其实只是把门拴拉过去而已,因为铁门是密封的,所以从外面是无法开启的。有了这个发现后,杨少锋灵机一动,每个晚上出去前,用一根细绳系在门拴的一头,而把细绳的另一头垂到门外,回来时,只需拉着细绳,就能把门拴拉开。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和表弟都是用这个办法偷偷在晚上溜出去后平安返回的。直到他中学毕业离开学区宿舍为止,还没人发现这个秘密。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杨少锋可能还会这样混下去,在小镇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狗少”。但自从那两件事发生后,他就再也没有与镇上的那些小混混来往了。
第一件事是留级那年刚开学一个多月,表弟与街上的小混混打架,被人用钢管敲破了后脑勺,流了好多血,送往医院后缝了7针,后来还在医院里住院一个多月才出来。出来后,表弟的功课跟不上,还有一些人经常要找他麻烦,所以表弟才14岁就不得不辍学了。经过这件事后,杨少锋意识到,如果还经常与街上的那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不但没有办法好好读书,甚至自己什么时候被人打死都不知道。自那以后,杨少锋与社会青年的交往开始逐渐少了。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表弟被打后不久,接近这一年期中考的时候。起因是一块不足两分的地。那块地在文革后由村里分给杨少锋家,文革前是同村一个邻居家的。那块地恰巧与这位邻居家的另一块地紧挨着,每年整地的时候,邻居都往杨少锋家的那块地“蚕食”一点。杨少锋的父母都知道,但因为父亲一直坚持忍让,所以母亲虽然不服气,也没有说更多。但是越让邻居越觉得有恃无恐,这一年,这位邻居直接提出来要把这块地划给他家。杨少锋的母亲不肯答应,和邻居吵起来,后来在其他人的解劝下争吵平息。但有一次在山上采茶时,母亲和外婆又碰到这户邻居的大儿子,两人又起争执,这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竟然将杨少锋的母亲打得鼻青脸肿,外婆去劝的时候也被推倒受伤。
杨少锋的母亲本来就性格刚烈,又好面子,宁死也不愿受人欺负。这回被人打后,心情郁郁寡欢,躺在床上病了一个多月,每次看到杨少锋就说,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不然就会永远被人欺负。哥哥少颖在镇上的几个朋友听说这件事后,要为杨少锋家出气,就约了几个人来到前阳村,找邻居麻烦。那天邻居的大儿子不在,小儿子被他们打了一顿。邻居的大儿子回来后,抱着一捆炸药跑到杨少锋家,扬言要与他们全家同归于尽。
这件事后来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平息了,但留在杨少锋心里的阴影却久久不散。母亲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的情景,邻居穷凶极恶的表情经常在他脑海中出现,他对这个地方彻底绝望了。他发誓一定要走出去,再也不呆在这个地方,他不想自己以后也为了一块屁股大的自留地和人打架,他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为理想打拼。此后,他彻底断绝了与社会青年的来往,把心放到了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