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直至日美开战,站在主战论最前列的始终是陆军。被称为日美开战“不可折返点”的三国同盟、进军南方到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为止,明显都是由陆军主导的。但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则是由海军首倡。对日美开战一贯持慎重态度的海军到底是怎么了?
在第一届近卫内阁和平沼内阁中,海军摆开了反对缔结三国同盟的阵势,当时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次官山本五十六、军务局长井上成美和“英美协调派”占据命令系统。但在课长以下的人员中,“亲德派”的人数不断增加,在米内就任首相而成了预备役,山本则改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后,他们就成了制定政策的骨干。
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的,就是在刚刚缔结三国同盟后的1940年(昭和15年)11月就任军务局第二课课长的石川信吾。石川深得军务局局长冈敬纯的信任,与同乡的松冈外相和原驻意大利大使白鸟敏夫等人交情颇深。
海军于下月,即12月成立了“国防政策委员会”,下设第一(国防政策)、第二(军备)、第三(国民指导)、第四(情报)各委员会,目的是为了迅速地决定政策。尤其是“第一委员会”,专门负责决定政策,其核心人物就是石川和军务局第一课课长高田利种、军令部第一课(作战)课长富冈定俊。
1941年(昭和16年)4月,永野修身取代伏见宫博恭王就任军令部总长。永野认为“课长级最善于研究,应该采纳他们的意见”,当时接受石川等人建议的倾向非常强烈。这也为石川、富冈以及军令部第一课课员神重德、军务局第二课课员藤井茂等亲德派将他们的主张直接反映到海军的决策中打下了基础。
在与荷属东印度的采购石油等谈判呈现僵局的1941年(昭和16年)6月5日,第一委员会向海军首脑提出了一份题为“在目前形势下帝国海军应采取的态度”的意见书。
这份意见书的特点是,认为把对日美物质上的战斗力的判断“作为决定和或者战的唯一材料是很危险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结论是,如果能获得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就可以相当有自信地应付局面”,并且还对从荷属东印度提供的运输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战时丧失比例将达到大约10%……补充是可能的”。这促使海军首脑尽快断然实行对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军事进驻。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根据此建议,强调了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必要性。
永野总长是日本宣告从规定辅助舰保有量的《伦敦条约》中退出(1936年)时的
全权代表。正是由于日本的退出,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争进入了“无条约时代”,造舰竞争的战幕被拉开。
日本认为要以有限的预算和资源与在舰队决战主义思想指导下横越太平洋而来的美国大舰队抗衡,必须有超远射程的“超大战舰”方能有效。根据这种构想,开始建造“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
而美国海军也在加紧实施造舰计划,德国在欧洲战场进行闪电攻击的1940年(昭和15年)6月至7月,批准扩大海军军备的第三届文森法案和斯塔克法案(两洋舰队法)相继通过。
在1941年7月21日的联络会议上,永野总长主张“对美国即便现在有战胜的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把握会越来越小。明年下半年就已经很难挺住了……冲突既然不可避免,时间越晚越不利”。
这种观点是以下述判断为依据的──从日美双方的舰船建造速度来看,1941年4月前后正是对美兵力比较的最高峰,此后由于国力差距,日本在造舰竞争中将被越来越甩在后边。
石川等亲德派频频声称“如果是在昭和16年(1941年)内,对与美国一战有信心”,“现在就应该动手了。不会输给美国”。1941年,仅从日美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对比来看,日本仍然超过美国。
永野在美国禁运石油的前一天(7月31日),谒见天皇,说了下面这番话:“如果失去了石油供应源,以目前情况仅有两年的储备量。如果打起来,一年半将全部消费完,所以倒不如趁此之际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