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凤凰名人外传

天真闾丘

闾丘露薇是个坦率的人,坦率是个挺好的优点,起码让人放心。但是,坦率有时也不好,会让别人尴尬。比如,孩子就可能在客人面前说,妈妈,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坏叔叔吗?

2004年夏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部门请闾丘去给学员讲课,讲完后,大家对她都很崇敬,尤其是她对自己在伊拉克战火中的采访轻描淡写,更让人佩服。从课堂出来,北大的人客气地说,吃完饭再走吧?本来人家是句客气话,她却应道,好呀,反正我也没地方去。今天起晚了,连早饭也没吃。席间,人家问她以前是否到过北大,她楞楞地说,来过。昨天晚上我就来了。人家眼一下睁了好大,问她来干什么?她说,我和我一个同学做梦都想上北大,结果成绩不够,没有上成。昨天晚上,我和她一起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看看,了却心愿。没想到,这个学校太大了,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就买了个西瓜,用拳头砸开,坐在路边吃了。

北大的朋友听了,问她,有人认出你吗?

没有。

下次你来时提前说一声,我们陪你参观。

闾丘说,不用了,看过了,不会再来了。

不久,闾丘又与王纪言、阮次山、陈鲁豫、陈晓楠一起到传媒大学(广院)与学生对话。主持人张绍刚非常客气,优先请不是传大校友的阮次山伯伯和闾丘先讲话。阮伯伯高调评价了传大与凤凰的关系:没有传大就没有凤凰。传大万岁!轮到闾丘,话音儿就转了调。她说,在香港,管我的人都是广院的,来了北京好一点,我管的都是广院的。我觉得广院的学生,包括我的这些领导,我现在共事的同事,对电视的了解和操作比我好很多,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到目前为止我倒不太愿意选择广院的学生。这是我的一个感觉。因为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对新闻的把握和判断不太好。

闾丘这一炮,让广院的学生不太受用,也让广院当年的副院长王纪言笑得有点不自然。马上就有学生问,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你所说的问题呢?

闾丘说,对一个记者来说勤奋很重要,积累知识很重要,培养你自己敏感的观察力更重要。另外一点,健康也很重要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在展示新闻素求的同时,他的其它方面也在向世界展示。

又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当时听她的播报,不看图像,觉得她很一般,但如果看她的播报,就觉得还不错,这是为什么?

主持人张绍刚对闾丘说:她的意思是:你的报道一般,你说的话一般,但是当你受了伤,把头发弄乱,然后弄一点血,这就非常成功了。这个记者这么就弄成功了。

女孩说:我觉得张老师有点歪曲我的意思,但就这么着吧。

闾丘拢拢头发,沉着作答:你说的这个现象有的。原来我在台湾的那家电视台,台湾的新闻竞争很激烈,我们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比方说台风来了,记者要做现场,做现场只是十分钟的时间,如果那一瞬间风不刮了,雨也不怎么下了,有一些现场报道的记者,就跳进水里面抱着电线杆,自己身上洒一些水,出来的效果非常好。还有一次,我采访99年西雅图的暴乱,我其实在现场呆的时间最长,香港的其它记者他们一直没有下来,但是在电视上现场有火光了,马上冲下来拍,后来我看他们的新闻效果,发现他们片子的冲击力比我做出来的冲击力大很多。做电视的时候,确实要掌握到这样的时刻,你确是需要知道怎样的环境当时的运用出来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我当然不赞同真的跳到河里面去,拿点泥水弄在身上,这是作假了,这是不一样了。这也不是说在伊拉克我是故意要把头发弄乱,这一点应该告诉大家,因为沙尘暴,我剪了短头发,我们觉得短头发在那种情况下出镜效果是最好的,后来发现更麻烦,风一吹根本没有办法,如果像现在这样扎起来可能更好一点。即使在那样的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虽然我们没有时间睡觉,也没有水洗脸打扮,但是在每次出镜之前,我的摄影师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头发弄好,擦点口红。这一点你要记得,你作为一个记者站在镜头面前,要在有局限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端正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电视这个东西其实是蛮骗人的,有时候只是把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点上面,并不是全部的情况。我每次给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大框框里面的角落而已,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做记者我们心里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东西都给大家看,所以……谢谢。

最抢风头的明星

凤凰赴阿富汗采访小组中只有闾丘一人是女的,在那样一个闭塞的国度,大家都认为当地人肯定对闾丘这个出头露面的女人最为注意。但是,采访归来,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闾丘虽然耀眼,但却被同组的摄像林明抢了风头,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会引起当地人的围观。弄得闾丘颇为不解。后来才知道,林明抢风头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他下巴上一根胡子也没有,在那个大胡子成堆的国度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好奇,纷纷上前围观,猜他到底是男还是女,林明无意中成为了明星。

喀布尔的鸡

闾丘露薇阿拉上海人,不吃牛羊肉。她冒着枪林弹雨奔赴阿富汗采访时,与三个男同事“同居”一室,由于她生性活泼,性格豪放,常常使男同事们有些羞涩,比如人家换衣服,她就笑着说,哈哈,看见了,看见了。也不知到底看见了什么。但是,逢到吃饭,看到别的同事大吃大嚼牛羊肉,她就蔫了,直叹自己没有口福。一天,她忽生一计,告诉大家,为了保证自己在采访时有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屏幕形象,必须搞到几只鸡吃。大家看她把吃鸡提高到了与工作质量有关的高度上,知道此事非常必要,立刻分头行动。然而喀布尔时逢战乱,物资匮乏,鸡并不好找。于是,大家每每在采访结束时会问上一句,您能买给我们一只鸡吗?还有的同事在街上一看到鸡,就两眼发亮,要不是纪律严,恨不得立刻抓了给闾丘吃。虽然直到采访结束,闾丘也没吃到几只鸡,但是,由于兴师动众找鸡抓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出的段子就变了味。后来,有公司同事很认真地问闾丘:听说喀布尔的鸡被你吃完了,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