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祛除心累的观念-悠着点,别太累

[关于竞争的认知误区]

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推崇强者,推崇那些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人。正因为我们是如此看重成功,所以我们才如此重视竞争。在我们还无法真正明白竞争这种机制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会去跟别人竞争了。我们刚刚蹒跚学步时就与其他小朋友竞争了,因为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是最聪明的,希望我们长得最快,希望我们总是笑,并且希望我们学步最早,最早学会说话。后来上了学,父母更是鼓励我们去参加那些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

这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非常正规的竞技性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竞争也随处可见。上学时我们希望拿最高分,在竞技场上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获胜,工作时希望能够拿到最多的薪水。不仅仅是家庭,我们的工作单位,我们的社交圈子,都给我们提供了进行竞争的场所,让我们去证明——即使只是向我们自己证明,我们是最富有爱心的父母,工作中我们最乐于助人、对别人最友好,或者在朋友中我们是最富有智慧、最讲究衣着、最讲礼貌的一个。

甚至在休闲时,我们也忘不了去竞争。我们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比赛,像保龄球比赛、网球赛、高尔夫球比赛等等。参加社交活动时也总忘不了去玩桥牌、猜字谜等等的比赛活动。如果自己不参加任何竞技性活动的话,或者自己在活动中无法获胜的话,我们会去观看别人的比赛活动,并且在观看时会去支持某支队伍,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为他们所获得的荣誉而自豪。

正因为我们有如此强烈的欲望去跟别人竞争,因此我们也就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去参与竞争:最伶俐的宝宝,最有魅力的长辈,舞池的皇后,最眩目迷人的小姐,最有气质的人等等。

竞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很自然地,我们会把它看作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我们非常适应去与别人进行竞争,假如哪天真的无法跟别人去竞争了,我们反倒会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的生命中存在着如此多的竞争,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质疑:是否我们生命中的每个角落都会有竞争呢?是否根本找不到不存在竞争的生命活动呢?

有很多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竞争,为什么我们像那些喜欢进攻别人的人,那样使用竞争来证明自己是多么富于野心。这些我们经常用到的错误的解释方法其实是试图给竞争蒙上一层炫目的光环,使我们相信喜欢竞争是多么自然,竞争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竞争是我们的天性

有一种理论说,竞争是我们的“天性”,是我们的“本性”,喜欢竞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性,因此我们一生中会不可避免地充满竞争。但是,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各个种族的人都应该喜欢竞争。然而,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有些种族并不喜欢竞争。而且,如果这种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话,那么从古至今只要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应该喜欢竞争才对,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如果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竞争的话,那是因为从小家长或者老师就教育我们必须要学会竞争,而且应该喜欢参与竞争。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释。最近刚读完周国平老师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让我很感动,一个见证了时代变迁、经历了挫折的人,依然能保持一份真性情,让我更加相信,一个人的价值绝对不是你与别人竞争的体现,而是自己在生命历程中的自动自发。

⊙竞争能够让我们做到最好

有些人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相信竞争能够让我们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但是无数的例子却恰恰相反:没有竞争我们会做得更好。竞争不仅不会使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反而使我们在竞争中无法将对手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往往是将其看成一个物体,看成我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一个绊脚石。

竞争还桎梏了我们的视野,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如果我们参加任何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比赛的话,我们往往无法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再就是因为担心失败,所以我们只是去选择那些肯定会赢的活动。就像中国足球每次参赛,球迷们都希望中国队能进入总决赛,但是前提是必须在预选赛不能遇到强队比如巴西队。这样的话,竞争实际上只是一种游戏规则,它与发挥没有多大关系。因此竞争并非能够使我们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只不过使我们能够战胜别人而已。竞争往往让我们分心,使我们无法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因为当我们竞争时,我们很少能够完全地集中精力,我们往往还会关注到那些与我们一起竞争的人。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渴望成功、渴望进步,还期望能够通过战胜别人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是多么了不起。

竞争往往并不能使我们真正优于别人,因为只要参与竞争,我们就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别人也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我们越是希望能够优于别人,跟别人的共通性就会越多。因此,竞争并不能促使我们去开发、挖掘新天地,却会桎梏我们的观念,对于那些我们本应该努力去尝试的新事物也就会视而不见了。因此,与其说竞争让我们更加富于创新,还不如说竞争将我们桎梏在那些预定的轨道里,而使我们疏远了创新。

⊙竞争使我们更加富于自信

那些支持竞争的人往往会大肆渲染竞争如何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如何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尊。任何一个被迫去竞争的人——包括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如果失败了都会感到万分羞愧,都会害怕再次失败,因此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这种想法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只要参加竞争就有可能失败,就会觉得非常窘迫;只要失败了就证明了自己是弱者,证明自己不

如别人,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但是,就竞争本身的性质而言,每个人随时都会有失败的危险,因此,这对于我们的自信是毫无好处的,因为我们比较容易将竞争的结果与我们的自身价值结合起来。那么如果我们总是失败的话,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不如别人,而这仅仅是因为我们输了一次。

即使因为赢得了竞争而获得了自信,这种自信也不会是持久的,因为谁都无法保证每次都取得胜利。当然,在短时间内,我们会感到非常得意,云里雾里,浑身轻飘飘的,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但是喜悦完了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怀疑了。为什么开始怀疑呢?因为没有持久的胜利,一次成功了,战胜了别人,我们还会向往着能够再次战胜别人。比如,你如果想一直站在山顶的话,就不能休息,要时时付出努力,稍不努力的话,站在山顶的那个人就是别人而不是你了。而你呢,就只能站在半山腰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了。我们所赢得的“胜利者”的荣誉也是暂时的,也许有一天这个称号就已经不再属于我们了,因为别人时时都在努力来超过我们呀。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幼时一起长大的伙伴,我们每次考完试,对于他就是一场灾难的降临,因为班主任要在大家面前宣读成绩及名次。每次他的成绩总不理想,所以等待他的只能是一顿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所以他在班上少言寡语,最后中途退学。

从一定意义上说,竞争会让一个幼小的心灵乃至他的一生都受到伤害。

[为啥争逐,为啥忙]

到底是什么驱使我们来参与竞争呢?有时可能是出于金钱的诱惑,因为赢得比赛可以使我们获得一大笔钱。但是事实上,很少有比赛会奖励给胜者一大笔钱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商家赞助的促销品。那么,竞争如果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去参与竞争。我们如果能够赢得较大的竞争,别人会非常仰慕、尊重我们。胜利意味着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称赞,别人会承认我们的优越性

。因此我们能够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向别人证实自己并非平庸之辈,而是非常优秀的。因此我们就赢得了公众的关注,别人会将我们当成“大人物”。因此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向别人证明我们独特的自身价值——我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是完全独立的,即使在竞争中你比别人强,也不能证明你有多么高的自身价值;反之,即使输给别人,也不能说明你不如别人,最多只能说明你暂时不如别人。

谁能够在竞争中取胜,谁就是生命中的强者,不仅仅是在所竞争的领域内,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是强者。正因为我们如此看重成功,看重取胜,所以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多么差,因为胜者总是强于败者啊!然而,胜败皆不能增加我们的自身价值!

⊙竞争的消极面

其实,只要竞争我们就必须跟别人进行比较,只要比较就总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周围的人推崇竞争,并非因为人们都期望竞争,而是因为每个人或者我们这个群体普遍都会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不安全的感觉促使我们去跟别人竞争。

竞争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要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要“获胜”的话,别人就必须失败,就无法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通过竞争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事物,而这一切都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而任何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满足另外一方利益的活动都被认为是有破坏性的,都会有消极作用。

⊙竞争使我们依赖性更强

从本质上来说,竞争使我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为在竞争中,我们总是以别人为参照对象来评价、衡量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用来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不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外界的因素。

跟别人比较绝对不可能增强我们的自尊。这是因为与别人比较就是希望从别人身上找回或者发现自身的价值。相反,这样反倒会削弱我们的自信。因为竞争本身就把我们放在了次一等的地位上,必须要战胜别人才能找回自身的价值。

⊙自由的生活可以没有竞争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跟别人竞争,我们可以选择不参与竞争,因为我们的自身价值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向别人,包括我们自己展示什么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按照我们自己的意志去实现我们的目标,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所以我一般不太愿意对别人的不足之处说三道四。同样的,至今在我心里没有明星或偶像,我的心中偶像就是我的父母,因为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造就而成的。

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生活中如果缺少了竞争,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会去努力了。其实恰恰相反,即使没有竞争,我们依然会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向别人展示什么、证明什么,而是因为实现了目标会给我们一种自我满足感。比较两种精神动力驱使下所完成工作的质量,后者明显地优于前者。

我们应该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次旅行,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而没有必要刻意去超过别人或者争取跟别人保持同样的速度。正如著名作家阿尔夫·科恩在他所著的《没有竞争》一书中提到的:“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并非去争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真正超脱了等级或者竞争制度所达到的自由状态。”

[别为小事累死自己]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精辟地指出:“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要是让生活中的琐事时常吞噬我们的心灵,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呢?生命是短促而宝贵的,别让生活琐事过多地纠缠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的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是必然的,无人能够避免。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紧张,人际关系复杂,使人们持续处于应

激状态,很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感到烦恼时也常感到疲惫不堪。就像一首歌所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这种烦恼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孔不入。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有一则故事给人以启迪:有一个人正准备享用一杯香浓的咖啡,餐桌上放满了咖啡壶、咖啡杯和糖罐,忽然一只苍蝇飞进了房间,嗡嗡作响直往糖罐上飞。顿时,这个人心情全无,烦躁无比,起身就用各种工具追打苍蝇,于是桌子跳、房间闹,碎瓷片、咖啡汁遍地皆是,但最后苍蝇还是悠悠地从窗口飞走了。可见,千万不能让一件小事坏了好心情。

⊙外貌不是最重要的

�乐�模�私杂兄�C扛鋈硕枷M�约旱耐饷部∶溃�绕涫桥?性,对自己的外貌尤为关注,恨不得同时拥有伊丽莎白·泰勒的美目、奥黛丽·赫本的俊美鼻子、玛丽莲·梦露的魔鬼身材。可美女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长相平平。为此,有些女孩因为自己的外貌不美或没有达到自己所想要的那么美而烦恼、忧虑,甚至由此觉得生活失去了乐趣。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别为相貌丑而忧虑

为相貌丑而忧虑的人主要是一些女青年,这从众多美容院的顾客中可以看出来。虽然出入美容院的目的是为了美、为了更快乐地生活,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为了改变自己容貌的不足而绞尽脑汁的人都达到目的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某单位有一位助理工程师,名牌大学毕业,业务能力很强,深受领导赏识,可她总有些闷闷不乐,也不大与人交往,显得不是很合群。别人出于关心与她谈起帮她介绍男朋友的事,她却近乎无理地一口回绝,弄得同事们对她很是反感。原来,这都是她对自己相貌的过分自卑造成的。由于长相一般,从小她就不怎么与人交往,上大学后虽然认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但却由于几次意外的打击(如在一次舞会上只有她一个女孩没有被人邀请跳舞,另一次鼓起勇气向心仪已久的男孩示爱却被别人讥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更加消沉。上班以后情况更为严重,她更加封闭,整日觉得是由于自己的一张“丑脸”造成了自己的不幸福,最后,极度压抑的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外貌的美丑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中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东西,也并不是只有美丽的女孩才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即使外貌不是“光彩夺目”,也要有“人是因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美丽而可爱”的自信。故事中的女孩如果不是整天陷入“貌丑”的旋涡不能自拔,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肯定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外貌。貌丑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失去自己的自信心。外貌的美丑只是个人条件的一个部分,丰富的学识、优雅的气质相对于人的外貌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坦然接受自己的外貌,注重追寻自己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别为身材矮小而忧愁

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男青年为身材矮小而发愁。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身高不到多少,就是几级残废”的说法以后,这类人就更加多了。生活中由于对自己的身高“自卑”而发生的悲剧可谓屡见不鲜。

某高校的大学生刘某,学习成绩相当出色,不时还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什么的,但他却整日沉默寡言,不大与人交往,直至有一天他留下一封信后离校出走(后被学校找回,没造成严重后果),人们才知道他忧愁的原因何在。事情的起因就在于他的身高。上大学前,成绩优秀的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宠儿,再加上年龄小,他从未意识到自己身高的问题。入大学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能再以成绩引人注目的他敏感地发现,众多女同学的目光只是停留在几个高大英俊的男同学身上,对他这种人似乎有点不屑一顾。特别是在试图与女同学接近碰了几次壁以后,他开始变得孤僻,开始痛恨父母赐予自己的“五短身材”,最后,心情郁闷的他终于离校出走。

这个男同学的担心完全没有理由,因为能否获得异性的青睐与身高并无直接关系。女性更为看重的是男人是否有出众的学识、男性的气概及成功的事业。拿破仑横扫欧洲的英雄气概、鲁迅盖世的文才及“以笔为枪”的勇气、邓小平出众的政治才能在为他们在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美满的婚姻生活。所有男士都应以他们为榜样,而不应整天为自己的身高而黯然神伤。

身材矮不要紧,关键是要有男性气度和进取心。再说,身高是天生的,你再忧愁也无济于事。与其把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抓紧时间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别为青春不在而忧伤

为青春不在而忧伤多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表的衰老,她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也在降低,特别是面对相对美丽、光彩的过去,她们心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有的女士过度留恋过去,甚至影响了她们现在本来平静的生活。

某地发生的一起离婚案就颇具代表性。林女士和程先生本来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温柔贤惠,孩子聪明听话,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程先生一家却战火不断,不时传出吵闹声。原来,问题出在林女士身上。本来对自己日益变老就忧心忡忡的她敏感地发现,丈夫开始变得不爱回家了,即使在家也不如原来那样话多,并且对她时常出入美容院而耽误了做家务有所不满(自认为丈夫是看腻了自己那张“老脸”才不愿回家的她开始做美容以吸引丈夫的注意力)。于是,他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争吵,她认为他变了心,他则认为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最终,不能互相谅解的他们选择了离婚,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

这个家庭的破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林女士的担心本是多余的,夫妻感情绝不仅仅是靠“不老的容颜”来维系的,丈夫的变化或许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而程先生也应理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妻子的心情,对其热衷美容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即使不支持也不能借口浪费钱、耽误事而说三道四。如果双方都能对容颜渐衰这件事有正确的看法,事情可能就不会到这一步。

不同年龄段的女士,其魅力体现在不同方面。中年女士虽然已失去年轻时的青春气息,但你此时所有的成熟魅力也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不要把精力花在自己的劣势上,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自信心的有无与一个人的魅力也直接相关。

⊙把下岗当作一次创业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机关机构精简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各类单位的下岗人员越来越多。对此情此景,有的人能泰然处之:在岗上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下了岗也能迅速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上岗。但有的人却惶惶不可终日,上班时整天提心吊胆,一旦下了岗就如天塌下来一样,顿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不要过分焦虑、恐惧下岗

害怕下岗的人往往是一些能力不强、业绩不佳的人。他们由于身处上、下岗的边缘,对自己信心不足,因而不能正确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整天焦虑不安。结果,最终下岗的人往往就是他们。某机关的老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老宋堪称他们单位的“不倒翁”,很早就当上了科长,虽业绩一般,但由于其出众的人缘及公认的“老好人”形象,历经数任领导,干得安安稳稳。但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他却明显感觉到了危机:年龄不占优势(已四十有五),加上自己那不能提的学历,还有自己科里那一般的业绩。再者,科里的几个小年轻那蠢蠢欲动的态势更令他不安(他们一贯对他平庸的才能颇有微词)。他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四处打探消息,科里的工作也一落千丈,科里的职员怨声载道(这也直接影响他们的上岗)。对此,他不像以前那样四处安抚(这本是他的强项,科里的人能安于现状数年就是明证),而是听之任之。最后的结果令他沮丧:他果真下岗了。但随后传出的内幕信息更是令他目瞪口呆,后悔莫及:局里原本想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到工会去工作,但后来由于科里的人对其意见太大而作罢。现在的老宋总是在想:如果能再最后坚持一下……

老宋的事就是由于其过度的焦虑造成的。本来,下岗的事轮不到他头上,纯属杞人忧天的他最终由于自己不能善始善终而下岗,确实可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应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而是应该保持适度的警觉并更加努力地工作。

正确面对下岗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下岗失业这一现象不可避免。但下岗只是对无能者的淘汰,只要你处于合适的位置并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没有必要忧心忡忡的。即使自己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下岗(如由于领导的无能而导致公司破产等),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不要自暴自弃

自暴自弃的心态在下岗者中较为普遍,特别是那些已到中年的下岗者更是容易这样。他们或出于“是由于自己不行才下岗”的心理;或出于对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的担心,下岗后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在下岗的阴影中苦苦挣扎,甚至从此沉沦下去,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某机械厂的崔某、赵某是一对多年的老友,由于企业效益不佳,最近双双下岗。下岗后的崔某整日唉声叹气,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在这样一个倒霉的单位上班;又哀叹自己的能力不行,不是还有人没下岗么。于是乎整日借酒浇愁、浑浑噩噩,下岗一年多了还是窝在家里,形同废人。而赵某就不同了,在同崔某一样颓丧过几天以后,他迅速振作起来,发挥自己的烹饪特长,用自己的下岗安置金开了一家“下岗职工饭馆”。凭其起早贪黑地操劳、低廉的价格、过硬的饭菜质量、优质的服务,他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一年下来,也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同是下岗工人,命运何以不同?原因就在于赵某能迅速振奋精神、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重新获得新生。而崔某则恰恰相反。其实,若单论厨艺,赵某还不如崔某,赵某是在崔某的影响下才学会做菜的(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不善厨艺的赵某深感不便,才在崔某的帮助下开始学厨)。但不同的是,崔某下岗的同时也把信心丢了。

正确地评价自己。下岗只能说明原来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

说明自己一无是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因为下岗就轻易地否定自己,而应努力地去尝试新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爱面子的心态较多出现在原来有一定地位、有一定学历的下岗者身上。他们本来具有比一般下岗者更为优越的再就业条件(如相对多的管理经验、相对高的文化层次等),但却由于其所谓“放不下架子”的心理作祟,在再就业的过程中更为不顺。

大学毕业的刘某,出身书香门第,供职于某大型公司,生活一直无忧无虑,也养成了他“高人一等”的优越心态。但不曾想,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却由于公司的破产而下岗了。下岗后,他也尝试着重新寻找工作,但他寻找的只是他认为与其原来的职位相称(他本来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与其大学毕业生身份相称、与其书香门第相称的职业,对一般的工作则不屑一顾,自然,他屡屡碰壁。当他发现原来在公司时许多不如他的人正在干着比较体面的工作时(他却不去想别人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才达到这一步的),更坚定了他“一步到位”的心理。结果,直到如今,他还只是靠父母的接济度日。

其实,放不下“面子”的刘某恰恰丢了“面子”。拥有一份正当的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是最有面子的事。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中层管理者的地位、书香门第的出身,只能说明你的过去,并不能说明你干什么样的工作才有面子。如果刘某能抛弃自己这种不正常的心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是不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的。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工作本身无高低贵贱之分,无尊卑优劣之别,只要这份工作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这就是一份好工作,而且你也能做出好的成绩,并且凭此赢得人们的尊重。

不能有敌视、报复心理

持有这种极端心理的人虽然不多,但由于其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对自己下岗准备不足或下岗后屡遭不顺而又做事偏激的人身上。

某机关小车司机吴某,自恃其有关系,平素工作吊儿郎当,迟到早退,经常是需要他出车了却找不到人。再加上其亲朋好友众多,经常私自出车为他们办事,领导、同事们都对其不满。在车队要裁减人的时候,他仍是满不在乎,认为“就是留一个人也得留我”。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高居分流者的第一位。这下他受不了了,在找领导无理取闹、找亲朋好友说情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仍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领导故意整他,给他难堪。一次,酒后的他骑着摩托车把车队的队长撞成重伤。

吴某的行为为许多人所不齿。的确,他的下岗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下岗后,他所做的只能是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以求能尽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他原来所在的单位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些再就业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他比许多下岗者强多了),可他却采取了这样一种最不应该的做法,给他人也给自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正视自己下岗的现实,并冷静分析自己下岗的原因,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下岗,那就应改正自己,以便找到新的工作。如果确属由于不合理的因素而下岗,也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而不应一味蛮干。

⊙面对疾病请快乐帮忙

在一生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遭受疾病的侵袭,“人吃五谷杂粮,焉能不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当疾病来临时,我们应怎样面对?是愁眉不展,哀叹自己命运不济,还是以坦然的心态去努力战胜病痛的折磨?答案当然应该是后者。但生活中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疑神疑鬼,导致小病转大病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尤其在一些性格内向、生性多疑的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果不能对这一部分人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小张身体一贯不错,就连感冒之类的小病也很少得。这本是好事,可自从他听别人说什么“平时不常得病的人往往易得大病”后,就老是害怕哪天会大病临头。事也凑巧,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感觉浑身无力,可医院的检查结果却显示没有什么不正常,医生也告诉他只要注意调养就行了。可他却又老有无力的感觉,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得了大病,医院查不出来,是因为水平不行,他应另请高明。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出入各大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班也上得断断续续。最后真让他查出病来了:肠胃功能内分泌失调(由于他近期的过度焦虑造成),需住院一段时间。这回,他心安理得地住院治疗了。

这是典型的因过度焦虑而导致生病的案例。本来,身体稍感无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注意休息、调养就行了,再说,医院检查结果也表明他没病。可小张却一直把自己折腾到真生了病、住进医院才罢休,还认为幸亏自己遇到了名医。

对疾病要有平常心。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草木皆兵、无事生非。生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另外,要相信医院的诊断,不能凭自己的感觉行事。

三心二意,延误治疗

这种事情多发生在生活负担较重或责任心太强的人身上。出于对家庭的担心或工作的考虑,他们生了病往往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以至造成不良后果。

王某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事业心极强的他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效益一直不错。但事不凑巧,他在一次出差途中,由于吃了不洁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而住进了医院,并由此而耽误了公司的一项重大业务。躺在病床上的王某万分内疚,总感觉自己对不起公司的全体员工。同时,又担心公司正常工作的开展,虽说有几个副总在,但总有点放心不下,于是总想着早点出院。结果适得其反,由于其不能全心配合治疗,平常人三五天就能好的病,他却拖了将近半个月。

王某这件事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安心养病。本来生病是一件意外的事,责任也不在他,至于由此而耽误工作更是不可避免。既然已经病了,就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行。而王某却想三想四,顾虑多多,结果延误了治疗,造成了更大损失。

生病时保持良好的心情,全心配合治疗。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的心情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许多现实中的病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自暴自弃,平添许多痛苦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病重者甚至患不治之症者的身上。由于自己所得之病治愈的机会很小或根本就没有好的可能,他们就很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一方面加重了他们的病情,另一方面也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孙某是一名足球运动员,身体健壮,只是时常偏头痛。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他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但在一次训练中却忽然昏迷不醒。原来,他患的是脑瘤,系遗传因素所致,他的爷爷、父亲均是因此病去世的。他虽知道这回事,却从未真正想过不幸会降临到身体强健的他身上(并非100%的遗传)。这一结果彻底将其击垮。他开始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有这种病还要结婚,继而怨恨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将其生下……最后,为发泄自己的怨恨心理,他开始报复社会,其理由竟是“反正我也活不成,大家都别想好过”。最后,病重的他还未等到宣判就死去了。

孙某的行为令人叹惜。虽然他的情况让人同情,但他却因此去怨恨一切,甚至去为非作歹,就令人可恨了,毕竟他的亲人及社会上的其他人是无辜的。他的问题就是由于其对生活极度失望而导致自暴自弃造成的。

身患重病,要勇敢面对。既然你无法阻止病痛的到来,那你能做的就是拥有从绝症中走出去的勇气。同时,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抛弃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快乐地走完生命旅途。即使不能为社会留下什么,也不能因此给社会留下创伤。

⊙用心呵护爱情之花

恋爱、结婚、生子,是每个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事情。幸福的家庭、贤惠的妻子或能干的丈夫、聪明伶俐的孩子是每个人心中的渴求。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幸得到这一切,有的人一生中品尝到的都是爱情、婚姻带来的苦果。实际上,只有对爱情、婚姻进行精心的培育,才有可能尝到爱的香甜。

不关心、体贴导致爱情之花凋零

花前月下恋人相拥,是多么浪漫、多么令人神往的事。但是,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如果不能互相关心、体贴,那么,留给你的就很有可能不是温馨的回忆,而是一杯失恋的苦酒。孙某,某大型公司业务经理,英俊潇洒,年轻有为。刘某,某高校教师,知书达礼,楚楚动人。经人介绍,都已属大龄青年的他们很快相识相恋,进入热恋阶段,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但美中不足的是,孙某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一开始,刘某还能谅解:毕竟男人要以事业为重。但时间一长,刘某就对一去十天半月、只是每天打个电话的情况不满了。特别是每天一到下班,自己的小姐妹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和各自男友去约会的时候,心里更是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好不容易出差回来的孙某,却体会不到她的这份心情,两个人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争吵。最终都感觉到,既然对方不能理解自己,就分手好了,但事实上,两人都有点舍不得,都很痛苦。

他们两人的问题出在不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孙某应该想到:处于热恋阶段的女友需要自己的精心呵护,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应尽量地去陪陪对方。刘某也应该想到:男友拼命工作也不容易,舟船劳顿的他更需要自己的关心体贴,让他体会到来自恋人的温暖。但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这样去做。

要关心体贴对方。这一点不光是对恋人,对夫妻来说也同样重要。只有通过你的关心体贴,对方才能感觉到来自你的浓浓爱意,才会感觉到他(她)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才会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对于事业心很强的人来说尤其重要,虽然你的工作是为了家庭,但如果你忽视了对方的心理需求,也难免会导致家庭危机的出现。

互相猜疑导致双方感情破裂

现代社会,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增大,婚前谈过恋爱甚至谈过几次恋爱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大多数人都能坦然处之。可是,也有少数人不能如此,从而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小王、小张夫妻俩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一直过着两人世界的他们有着其他夫妻所没有的那份从容潇洒。但小张却始终有一块心病:丈夫长得高高大大、英俊潇洒,且为人豪爽,婚前有很多朋友(包括异性),听说也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恋爱时倒也向自己“坦白”过,自己也没放在心上:这正说明自己的老公优秀么。可问题就出在这里,也不知为什么,他的几个“红颜知己”直到现在仍是一有什么事就找他,而且不分时间,就像小王仍然没结婚一样。小王呢,也是一贯地随叫随到。听过丈夫解释的小张虽不说什么,心里总是疙疙瘩瘩。时间长了,小张受不了了。又一次“半夜铃响”后,她怎么也不让丈夫出去,他们发生了婚后的第一次争吵。事后,小王节制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于是两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还都觉得自己委屈。小王觉得帮个忙有什么了不起,自己又没做对不起你的事;而小张却认为,现在你已不是单身了,再说,深更半夜跑出去,谁知道你们干什么。最后,吵得失去耐心的他们离婚了事。

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小王在热心助人(尤其是前女友)的同时,应该考虑妻子的感受,应向妻子解释清楚,并适当地予以节制。而小张呢,也不能一味埋怨自己的丈夫,自己不也曾因为其“随叫随到”而得意万分么?再说自己也应该相信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并没有为此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因此造成了对方的猜疑。

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既然你选择了对方,你也就接受了对方的全部,不能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胡乱猜疑,伤害彼此的感情。但出现问题时,也应本着互相信任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自己的疑虑,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

过度关爱孩子带来麻烦

喜爱孩子是每个母亲的天性,但是如果因过度关注孩子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丈夫的存在,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小刘婚后一年,生下一个白胖小子,长得虎头虎脑,逗人喜爱。小刘将孩子视为珍宝,百般疼爱,其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与此同时,对丈夫的关心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细心周到。可他的丈夫小吴却偏偏像个没长大的大儿童(年龄比小刘小,婚后小刘对其照顾得很好),对妻子这样关心孩子并不能理解,总认为妻子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好了。可小刘并不放在心上:自己对孩子好点又有什么。可渐渐地小吴变得不爱回家了,家务事也都推给了新雇的保姆。一年以后,小吴提出了离婚。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小刘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难道关心、爱护孩子也有错?关心、爱护孩子当然没有错,错的是忽视了丈夫的存在。本来小吴就是看中了小刘的善解人意才和她结婚的,这也和他的“恋母情结”有关。在自觉受到“冷落”的时候,他恰巧遇到另一个同样对他十分关心的“大姐”,他提出离婚也就很好理解了。

摆正孩子的位置。孩子虽是家中的小太阳,可也不能因为太阳的存在就忽视了自己身边的那颗星星,因为他也同样需要来自你的关怀。毕竟,夫妻感情不能仅仅靠孩子来维系,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之间的关心体贴。

⊙不要让学习成为你的负担

知识的获得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更是如此,这就要求人们要有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的精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学习,都能学有所得。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学习的犹豫心态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掌握更多的知识,坚定的学习态度必不可少。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心态的存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学习时全力以赴,有些人甚至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小蔡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一贯品学兼优,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大学苗子。可到了高三下学期,他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最终高考落榜,令人们深感意外。经询问得知,由于各种原因,其去年大学毕业的姐姐没能找到工作,其父母认为是自己无权无势造成的,并由此对继续供小蔡读大学失去了信心。面对此情此景,小蔡也一片茫然,再加上寒假初中同学聚会,看到许多没考上高中的同学凭各种关系也能在不错的单位上班,并“混”得不错时,他心理失去了平衡,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小蔡的悲剧在于其由于视野狭窄不能正确认识现实。姐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纯粹“关系”的原因(这一点姐姐也认同),再说,很多人大学毕业都不能很快找到工作,这只是暂时的。可悲的是,他竟因此失去了继续上进的动力,最终名落孙山,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痛苦。

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学习的机会,都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带来的苦果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成绩而导致丧失自信心,使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学习者学无所得。

小明是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一直学习中等,如果继续努力,有升学希望(他们学校的

升学率一贯很高)。但出人意料的是,初三时他忽然变得不爱学习了,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原来,这同他自己的认识有关。上进心很强的他每次考试过后,都会对自己的成绩做出评价,但每次都令他失望:他总是与成绩最好的同学相比,结果总是发现与他们的差距依旧很大(他并没有同时看到,他的成绩是在稳步前进,无论是分数还是名次),结果是越比越没有信心,最后“看不到希望”(他自己所讲)的他干脆放弃了继续努力。

小明的事令人惋惜。他错就错在选择错了“参照系”,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由于他的眼中只有成绩最好的同学,只把自己同他们相比,当然是越比越没有信心。如果小明能以一种“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看到自己已经尽了力,并已取得了进步,然后继续努力的话,事情完全会是另一种结果。

要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善于评价自己的学习,要从多种角度对自己进行评价:既进行纵的比较———同自己以前比,也进行横的比较———同其他同学比;既同好的同学比,也同差的同学比。只有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才会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才能进一步促进自己的学习。

学习的厌倦心态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容易令人疲倦的事。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厌倦心理。在学习中,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种心态的影响,就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学习,影响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

小苗原是个学习用功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可在高考前的强化复习过程中,他却没能坚持到底,最后连高考也没能参加。他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感到极度的劳累,虽然很想休息,但一想到严峻的高考形势和父母殷切的目光,就放弃了休息的念头。时间长了,他心里极度倦怠,对书有了一种恐惧感,后来发展到一看到书就头疼的地步,并整夜整夜的失眠。最后,他再也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习,在高考前夕住进了医院。

小苗的悲剧在于他没有认识到倦怠心理的消极作用。本来,身心疲惫的他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行充分的休息,在此基础上再开始学习。可他却是继续给自己“施压”,进一步恶化自己的“厌倦心理”,最终导致身体不能承受,遗憾地放弃高考。

正视自己的厌倦心态,并及时予以调整。对学习的艰苦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感到学习劳累时,要学会适时地调节自己,要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适时地放松自己疲倦的身心,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继续学习。

[自在生活最重要]

曾经有人告诉我一件事,让我很感动。他说他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一直很难记住自己女儿的面孔。后来经过思考,才发现自己是在中学时读到过一篇文章,文中谈到爱因斯坦讲过类似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信息很容易查到,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背它、记它。”当时,他受这句话的影响很深,甚至严重到连女儿的面孔都会忘掉。

事实上,如果要了解一件事,一定要“熟背”,而且还要“整合”,让它在我们的脑

海里变成强有力的电网,并让它整体融入我们的生命,而不只是片面的知觉,否则就不能随心所欲地拿来运用。我们需要自由、自为、自在。

⊙与自己相处

人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胜利者固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失败者也未必都是草包。

但是,在所有的失败中,最不经意、最不能原谅的是败给了自己。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讲的是一个刚刚成熟的青年,跟随一群有经验的猎人到森林里打猎。在这次狩猎中,青年如果能打死一头狮子,那么他将从父亲的手里接过部落首领的职位。在前进的路途中,青年发现了一条小径,小径中草木茂盛、百鸟和鸣,一只蜂鸟在阳光中跳着美丽的舞蹈。青年忘情地走啊,看啊,不知不觉中离开了狩猎的队伍。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那些猎人们在森林里捕获了大象、野兔、老虎,战果辉煌;青年则随着阳光小径来到了一个异常美丽的地方,他遇到一个褐发姑娘,并与她在鲜花和露水上面成了亲。数年以后,狩猎的部队回来了,带着丰硕的成果,青年带着他的褐发妻子和初生婴儿也回到自己的部落。酋长的职位被另一个捕获狮子的人所得,这个青年永远失去了领导这个部落的机会。人们不禁为他感到失望: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和他父亲一样杰出的人物,一生辉煌,深孚众望。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甘愿作一个普通的人。但是这个青年似乎对这些并不在意,他精心地抚养婴儿、爱护妻子,时常弄来一些小花朵插在墙上和妻子的褐发上,当有人向他提及他本应是酋长时,他也只是温和地一笑。

这个青年的专注与平静令人感动,他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也就能平和地对待自己的失去。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得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关键在于你是否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渴望建立功名,你就得忍受情感的寂寞;如果你需要别人的承认来证明你自己,你就得花加倍的功夫去摆脱现实空间的束缚;如果你喜欢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你就得放弃随波逐流的安全感……这些尖锐对立的两极,怎样和平共处,怎样取舍,都取决于你的心,取决于你怎样安顿自己的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怎样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相处,事实上也就是与自己相处。

[“父亲”的告诫]

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一封信值得现代人深思。

儿子:

或许你会笑我,有什么事需要借这种间接的方式表达呢?但恐怕你无法想像得出,当你昨晚跟我说要向公司借1000美元度过这两个月时,我有多么惊讶:我们拥有成千上万资产

的大公司的经理,竟说什么现在“一文不名”、“手头很紧”!

我想说的是,你要尽量避免为打发时间而到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闲逛,并且少看广告减少不必要的购买欲望。如此一来,你会很惊讶地发觉自己的心思已不在物质上打转,而专注于美好持久的事物上,对工作更加投入。

如果你要拥有财富,第一件事要先学会如何依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也就是如何控制你的开销。赚500元花400元,会给你带来满足;赚500元花600元可就惨了。我是说,当你的开销大于收入,就表示你有麻烦。

我曾认识一个人,收入很低,但还住公寓。他借了10万块钱创业,结果他拿着这钱带老婆孩子去迪斯尼乐园玩了6个礼拜,回来时连给孩子买新鞋子的钱都出不起了,他的家人从此再没好日子过,而他为了弥补破洞,几乎葬送在无尽的工作上。

他因为没有学会控制开销,付出了很大代价。我想你应该也已经注意到了,当前有许多年轻人禁不起欲望的诱惑,胡乱花钱,入不敷出的结果,使自己不得不举债度日,被钱搞得焦头烂额。

现在你希望向我借钱,我需要一定程度的保证:1000美元按每年20%利息计算,每周10美元从工资中扣下还我,我已经明确写下,希望你签字认可。

有一点你得记住:“财富指的是你生活品质的程度,而非你赚钱的多寡。”

很多人以为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写在星相书上,谁也改变不了,其实错了!你的命运是你自己写成的,你每天的生活累积成你的命运,惟一应对你的生活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能有力量去改变它。

你的父亲:洛克菲勒

现代人常说:不懂得花钱的人就不晓得赚钱,不懂得享受的人就不懂得生活!这句话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花钱、赚钱与享受的关系,从这封信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点启示。许多人整天为钱疲于奔命的状况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把有限的精力分配恰当,确实是我们现代人应当补上的一课。

[当过总统的花匠]

一位外国游客到法国旅游。

一天,他走进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花红草绿,小径洁净。别人告诉他,这都是在这里侍弄花草的那位老花匠的功劳。游客听罢,便想去看看这位老花匠是如何工作的。

游客观察到,老花匠不但修枝剪草的技艺娴熟,而且干得特别认真投入,于是,便决

定高薪聘请他到国外去工作。

可是,当这位游客发出邀请后,这位老花匠却说,我在我自己的国家生活得很好,我很热爱我这份工作,我不想离开这里。外国游客有些失望,但又不死心,因为他打心眼儿里欣赏佩服这位老花匠。于是,他向这里的人打听这位老花匠的经历和背景,人家告诉他,这位上了年纪的花匠曾经是法国的总统。

做总统,当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代表意味着一个人的成功,从总统的宝座上走下来,从名人的光环中退出来,乐做一介平民,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则是对成功的超越。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扭转乾坤、重振雄风的福特汽车公司原董事长皮特先生,在他63岁的时候,高高兴兴地要求退下来,这比他应该退休的年龄提早了18个月。得知皮特先生要退休的消息后,斯坦福大学等好几所著名大学邀请他担任要职,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想要尽量花时间在家人身上。

一个人越是放不下过去的包袱,心灵的负担就越重,也越过不好今天的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好汉,自己没有必要总是去充当英雄的角色,或者去留恋好汉的影子。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自己总不能老拿过去的东西来衡量现在的行动。假如整天生活在回忆和炫耀之中,自己将永远与愚蠢和痛苦相伴。

[忍与争]

忍与争,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方法,它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自身修养,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在忍与争的关系上,我国古代文化历来比较强调“忍”的作用和意义。孔子在《论语》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说苑·丛谈篇》说:“能忍耻者安,能忍者存。”杜牧在《遣兴诗》中也说:“忍过事堪喜。”民间还有“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的俗语。

忍,一直被当作一种美德为人所推崇。许多事实也证明了忍的重要性。

《史记》中《廉颇蔺相如传》就讲了一个胸怀大局、相忍为国的动人故事。蔺相如在廉颇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之下,以忍为上,不与之争斗,从而维护了将相之间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也表现了他为人处世的气度。

相反,如果争而不忍,不仅可能乱“大谋”,而且可能“误了卿卿性命”。就拿晋朝那位大富豪石崇来说吧,他在任荆州刺史时,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之后便忍不住与贵戚王恺斗富,想争个高低。更为可悲的是,他还不忍孙秀的小辱,以致遭到孙秀的报复,惹来杀身之祸。

的确,在许多情况下,遇事是忍还是争,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与风度。心高目远、志大气宏者,大多不会在意义不大的小事上去争,他们往往会忍而让之,不予计较。

清代中期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祖屋是毗邻。起屋造房时,两家父老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各不相让。张老先生修书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张英不以为然,在回信中写了一首诗对家人进行劝导,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把院墙主动后退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院墙后退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两家人后来前嫌尽弃,相安无事。

相反,一个人如果心眼狭小,胸无大志,就会锱铢必较,凡事都不能忍让,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元朝学者吴亮说:“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与忍欤!”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是不会因“小不忍”而乱“大谋”的。当然,也有一些有野心、搞阴谋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企图而“潜伏爪牙忍受”。如拜杨贵妃为干娘的安禄山,自阉进宫的魏忠贤等人便是。他们怀着个人野心的“忍”,与我们提倡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忍”有着质的不同。

然而,讲“忍”的同时,更要讲“忍”的原则,并非事事都是“忍”的好。在日常生活中,无关大局的生活琐事、小事,我们可能用“忍”去宽容对待;但在工作上、事业中,尤其是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一“忍”了之,而应当仁不让,据理力争。比如,晏子使楚时曾多次遭到楚国人的侮辱与奚落,如果他忍气吞声,不去巧妙地与对方进行“智斗”,齐国就不可能改变弱者的形象,晏子无疑就会成为没有铮铮骨气的“窝囊废”。

因此,忍要忍得有意义,争要争得有价值。如果说争而不忍是小人,那么,忍而不争就是弱者。在人类社会,争,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如“竞争”、“斗争”、“争论”等都是为了“争”得一定的位置,一定的利益。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争”的意识,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万事皆忍,逆来顺受,就会导致软弱可欺、任人宰割的“奴隶主义”,是没有任何作为和出息的。

“忍”的目的是为了“争”,“争”的方式可以是“忍”。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是为了灭吴兴越。在吴越争胜的斗争中,他“争”的方式就是“忍”。只有忍,才能争,只有争,才能胜。

任何忍都必须有限度,如果无限度地忍下去,就会无限度地受欺侮,直至淘汰,甚至灭亡。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就曾对这种忍性极好,忍得近乎麻木的人,发出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任何争都必须讲方法,有分寸。疯狂地去“争”、不讲策略地去“争”,不仅争不到想得到的,甚至可能失去已经争到的。有理、有节、有力地去争才是最明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抓住每一个便宜就去占,适当地放宽自己的心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该占的便宜绝不能眼红。有了这样的心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好交往,你也会很轻松。

该忍时就不要争,该争时就不要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了,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得与失]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你蹙额愁眉,你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

人生总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有所得。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能够好起来吗?能不感到身心疲惫吗?这也喜欢,那也想要。只想得、不想失的心态最终会让你自己永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总是盯着别人的,这样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追求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159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一方面,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人的岁数在增大,生命的定数就会减少;走向了成熟稳健,就会失去无忧无虑的童真;有了一个夫妻恩爱的家,就会失去单身时的无拘无束;埋头笔耕而有所著述,就会失去一般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一旦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明星,言行举止就会失去相对的自由。这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资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百万美元的货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货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岁。

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

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的少;在某一方面失去的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的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却在物质上得到的多,失去的少。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同。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幽默小贴士:赚钱做啥]

两个乞丐在躲雨,聊起天来——

“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能赚很多钱啊!”

“赚很多钱之后呢?”

“清闲呀!什么都不用做。”

“那你现在就很清闲,干嘛还要去赚钱?”

“你说的……也是……”

说完,两个乞丐摸着脑瓜子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