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炊事兵到大总统-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

10月30日,国会选举冯为副总统。冯不愿失去地盘,乃在南京就职,仍兼江苏督军冯国璋,字华甫(符),1859年1月7日(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四日)生于今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冯国璋为明朝开国勋臣冯胜之后。永乐年间北徙,冯氏由应天落籍河间。清之初叶,有任将军者,其后家事耕读,所居河间城外诗经村,即汉毛公讲学处。田园之乐,诗书之泽。冯国璋祖父时,家境殷实,为该村四大户之一,到其父冯春棠时,家道开始中落。其父业农,丰年尚可维持,荒年则生计维艰。冯国璋兄弟四人而居幼。冯幼年入村塾启蒙读书,在塾馆度过童年,考试成绩常列前茅。青年时代的冯国璋曾在保定莲花书院求学,边读书,边谋生计,后因贫困而辍学。

1884年(清光绪十年),年约25岁的冯国璋,在家农耕既非素志又不得温饱,经族叔冯干棠介绍,到大沽口投奔直隶提督聂士成所部淮军当兵。先为炊事兵,因冯为人聪明又有文化,很快当上了管带的勤务兵。1885年,清政府新创建的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在淮军各营挑选兵弁入堂。冯国璋因得统领刘祺保荐而入天津武备学堂第1期。在武备学堂学习期间,曾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回原籍应科举,“时功令特设数学附生额,冯因通晓数学补诸生”。后因应顺天府乡试落第,仍回原天津武备学堂学习。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冯以优异成绩毕业,得总办荫昌垂青,因而留学堂充当教习。

当时淮军将领多出身行伍,武备学堂毕业生受轻视不得重用。冯国璋急谋升迁,欲取得军功,遂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入淮军将领聂士成幕僚,奉命赴山海关及东北各地考察地形。此举,在甲午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得聂士成重用。在甲午战争期间,冯随聂士成转战朝鲜及东北前线。战后被派管理军械局。不久,经聂士成推荐为中国驻日使臣裕庚的随员。期间与日将领福岛安正、青木宣纯等结识,留意考察日本军事,日积月累,编著兵书数册。1896年初(清光绪二十二年),归国,先将兵书呈送聂士成,未得重视;后又转呈袁世凯,袁大喜,视为“鸿宝”,誉冯为“军中学子无逾公者”。于是,冯进小站新建陆军营,担任督操营务处帮办兼兵学堂监督,后又升任督操营务处总办。故而,新建陆军兵法操典多经冯之手。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同年,袁世凯率武卫右军赴任山东巡抚,冯国璋随军入鲁。在济南,他奉命改编旧军,组成武卫右军先锋队20营。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观秋操,深感军旅操练精娴,赞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为“北洋三杰”,俗称龙、虎、豹。冯国璋因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有功,翌年经袁世凯保奏以补用知州升为补用知府。

1901年底(清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病殁,袁世凯徙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为编练北洋常备军,在保定创设军政司,下设兵备、参保、教练3个处。冯为教练处总办,负责创办各类军事学堂,时李纯为教练处提调,是冯得力助手。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底,清政府设立练兵处于北京,为督练考察全国新军的机构。由袁世凯推荐,冯出任练兵处军学司司长。仍兼任北洋陆军学堂督办驻保定督理北洋各武备学堂。经冯之手,培养了一大批有浓厚北洋派系观念的将弁,输送到北洋及北方各省军中,对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年4月,慈禧太后亲临保定视察,冯因练兵有功,官阶由从三品晋升为正二品。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冯与铁良、凤山等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更得袁世凯重用。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冯国璋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其间,冯和满族亲贵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这是冯后来能够掌握禁卫军的重要原因。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冯升任陆军部军咨处正使;转年,又升为清西陵梁各庄值班大臣。同年底,光绪帝与西太后相继死去,三岁的溥仪继位,年号宣统,其父载沣以摄政王的名义监国。载沣为削弱北洋集团的势力,对冯国璋极尽笼络之能事,而冯国璋却始终效忠袁世凯。1909年初(清宣统元年),载沣以袁“患足疾”为借口,命他“开缺”回籍养疴。冯亦惴惴不安,曾以坠马受伤和原配吴氏病丧为由,多次请假,均未得准。此后,遂“钳口结舌,随声画诺,不复言天下事矣”。然而冯国璋仍暗中给袁通风报信,使袁对清政府的内外举措了如指掌。

1911年8月(清宣统三年7月),清廷于直隶永平府举行秋操,冯国璋任东路军总指挥。秋操进行中,武昌起义发生,辛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领第一军南下镇压革命,派冯国璋组织第二军南下赴援,但冯国璋等北洋诸将领不愿听从荫昌指挥,进军迟缓,冯率军至河南彰德时,便只身看望袁世凯,袁授意予“慢慢行,等等看”六字秘诀。清政府迫不得已,起用袁世凯总揽军权。袁奏请冯接替荫昌任第一军总统,并对冯说:“非筹备周妥,计出万全,断难督师进攻。”

袁世凯重新出山后,督师南下,命冯国璋攻打汉口、汉阳。冯的第一军协统李纯、王占元、陈光远都是冯的亲信。在冯的指挥下,第一军与革命军激战4昼夜,于1911年11月1日攻陷汉口。冯纵兵烧杀抢掠,从硚口到蔡家巷繁盛之区变成一片废墟,无辜居民死伤甚众。北洋军的暴行激起国人极大愤怒,武汉及全国各地纷纷通电声讨冯国璋及北洋军的罪行。

北洋军攻陷汉口后,袁世凯以实行君主立宪为条件,向革命党人提出“和平了结”,遭到拒绝。为使革命党人就范,袁令冯攻取汉阳。冯指挥北洋军于11月27日攻陷汉阳,并隔江炮轰武昌,使武昌革命政权受到严重威胁。清政府为酬冯“战功”,赏给二等男爵。冯国璋当时不了解袁世凯操纵议和及谋夺政权的底蕴,所以一味主张乘胜进军,以便攻下武昌,扑灭革命。袁世凯担心冯干扰其既定方针,急调段祺瑞接替冯的职务,统帅湖北各军,调冯国璋任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都统。冯12月15日离开汉口北上,抵北京后还未及赴任,又奉命留京统筹京畿防务,兼任禁卫军总统。察哈尔都统一职暂由何宗莲署理。

禁卫军是满族少壮亲贵载涛控制的一支重要武装。官兵达12000人,大都反对清帝退位。冯国璋以支持清廷的态度出现,迎合亲贵的欢心,轻而易举掌握了这支武装。然而,冯国璋当时处境十分困难,不少官兵包围他的住所,要他表态忠于清廷。冯念及袁世凯素日提拔之恩德,又接受袁的命令,“相机助一臂之力”,于是,在西苑禁卫军总部召集全体禁卫军会议,冒险宣布清帝退位以后的优待条件,冯特别指出“非如此,不能保全皇室”。之后,冯以自家生命担保,绝不抛弃禁卫军,不与革命党人相往还。最后,冯让禁卫军推举两个代表作为自己的副官,监督自己的言行。阻碍清帝退位的禁卫军风波遂告平息。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冯国璋仍统帅禁卫军兼总统府军事处处长。1912年9月,冯国璋出任直隶都督兼民政厅长,正式辞去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都统一职。1913年3月(中华民国2年),上海宋教仁血案发生后,激起南方各省革命党人的愤慨和反抗。冯国璋承袁的旨意,串通各省军阀发表通电,攻击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危害民国”、“破坏共和”。叫嚷要武力解决。当袁世凯派北洋军攻入江西时,孙中山被迫发动讨袁“二次革命”,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讨袁。7月23日,冯国璋受任江淮宣抚使兼北洋军第二军军长,指挥北洋军沿津浦线南下,8月16日到达浦口。在南京参加讨袁的第八师师长陈之骥(冯的女婿)过江向他投诚。冯得知南京讨袁军群龙无首一片紊乱状态后,于8月25日渡江,猛扑下关,与张勋等辫子兵一起,于9月2日攻陷南京。

“二次革命”被扑灭后,冯国璋于9月10日返回北京。袁世凯为笼络冯,特将自己的家庭女教师周道如(砥)嫁给冯为妻。12月16日冯受命接替张勋任江苏都督。同年晋升陆军上将。转年又授以宣武上将军,继续坐镇南京,督理江苏军务,控制军队达2万余人,为雄踞东南的大军阀。

从1913年到1915年初,冯国璋为效忠袁世凯,曾多次通电支持袁解散国会,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攻击责任内阁制,主张总统制,使袁“以无限全能展其抱负”。然而为时不久,冯获悉袁氏父子帝制自为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讶,遂于1915年6月亲赴北京探听虚实。22日,他去谒见袁世凯试探说:“外间传说大总统欲改帝制,请预为秘示,以便在地方上着手布置。”袁矢口否认自己想当皇帝。冯进一步又说,南方对于改变国体并非不赞成,只是时间问题,将来“天与人归”,“大总统虽谦让为怀,恐怕推也推不掉。”袁勃然变色说:“这是什么话?假如有人用这种事逼我,我只有远走国外了。”实际帝制筹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冯回到南京深感受其欺骗,从此态度暧昧,不肯再为袁氏卖力。因此引起了袁世凯和政府“要津诸人”的“谨虑”。后来,冯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一方面派亲信进京“切为解说”,一方面发通电“辟谣”,表白他对袁以公谊论之“心悦诚服”,以私情论则“受恩深重”,“分虽僚属,谊犹家人”。虽然如此,袁仍不放心,于12月18日调冯进京担任参谋总长,明为主持军事全局,实则调离江苏地盘。冯却托词“害病”,拒不进京,并鼓动“江苏军民电请挽留”。袁只得允他在南京“遥领”,“不必急行到任”。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举起护国讨袁大旗,西南各省相继响应宣布独立。冯鉴于袁的大势已去,遂暗中串通浙江、山东、湖南、江西等省将军联名请求速取消帝制,以安人心。此谓轰动一时的“五将军密电”。袁世凯迫于全国人民反对帝制运动的压力,遂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但仍想当大总统。可南方各省不予答应。袁又派人赴南京示意冯出面联络未独立各省将军发通电,挽留他继续做大总统。冯认为此时发通电无济于事,反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和平解决”,婉言谢绝,而表示要军中调停。冯国璋旋于1916年4月18日,领衔通电提出“和平解决”八条,其第一条即是承认袁“仍居民国大总统地位”。其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南方独立各省的严词拒绝。

冯的“和平解决”八条被拒绝后,即致电徐世昌、段祺瑞及王士珍,说明“南军希望甚奢,仅仅取消帝制,实不足以服其心”。要求他们劝袁“敝履尊容,亟筹自全之策”。与此同时,冯将八条略加修改,于5月1日通电各方,改第一条为:暂时承认袁为大总统,重组新国会,由袁提出辞职,再选继任大总统。然而南方独立各省仍表示反对,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主张是“名为保袁、阴实自重”。此时袁世凯仍要求冯对南方“说强硬的话,力为维持,以救大局”。冯则一面敷衍袁,一面与南方独立各省相周旋,信使往复不断。同时,冯又极力主张未独立各省将军“结成团体”,“贯通一气”,用实力调节“四省和中央”冲突。冯企图趁人民反袁怒潮高涨之际,独树一帜,操纵南北政局,造成自己为政局重心之势。这正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时所玩弄手法的重演。

5月11日,冯国璋串联张勋、倪嗣冲两个实力派人物,通电发起召开独立各省代表会议。5月18日,15省区将军、巡按使代表齐集南京开会,会议一开场就遇到袁退位的问题。主张袁退位与反对退位的两派各不相让。冯将其5月1日通电中的八条再加修改后提交大会议论,为折衷方案。但仍不得要领。会议开了5天,不了了之。

6月6日,袁世凯在国人唾骂声中毙命,南北各方关于袁退位之争,自然烟消云散。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10月30日,国会选举冯为副总统。冯不愿失去地盘,乃在南京就职,仍兼江苏督军。1917年2月,冯国璋曾进京调节黎段的府院之争,未能奏效。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下野,冯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并通电反对张勋复辟,称“……国璋今日不赞成复辟,亦犹前之不主张革命。……彼(张勋)视京师为其营窟,挟幼帝以居奇,手握主权,口含天宪,名器由其假借,度支供其虚麋,任称文明为野蛮,委法律于草莽,此而可忍,何以国为”!还一再声称“中国政体已走上共和,不容许再有皇帝”。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于1917年7月14电请“奉还大总统职权”予黎元洪。惟黎不允,并通电全国决心去职。7月18日,段祺瑞催促冯北上继任总统,冯见以段为首的皖系把持北洋政府,本不想进京就职。后经各方疏通,加之段又派亲信靳云鹏赴宁“迎驾”,冯才允诺北上。但冯为了维持直系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地位,入京前安排亲信李纯为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断然拒绝皖系人物去染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冯还通过温世珍与英驻宁领事馆和广西陆荣廷保持联系。

8月1日,冯国璋到京就职。不久,冯与段祺瑞又产生新的府院之争。其争缘起于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后,段祺瑞坚决主张以维持西南军阀的地位和地盘,换取他们对北洋政府的承认,美其名曰“和平统一”,阴下里指使进入湖南的直系军队消极迨战。10月间,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在湖南通电主和,复又自动撤兵,段的亲信傅良佐仓皇失措,弃长江出走。同时入川的北洋军吴光新也损兵折将,狼狈败逃。接着,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等督军通电主和。段的“武力统一”政策严重受挫,乃于11月相继辞去陆军总长和国务总理。冯国璋令王士珍继其后任。然而,冯又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段不甘心其失败,以督办身份向日本借款成立“参战军”,还唆使皖系督军团要挟冯继续对外用兵,奉系张作霖也派兵入关支持皖系。段又拼凑“安福国会”,企图用军事对付直系及其他反对派,以政治手段撵冯国璋下台。冯见势不妙,即托词到南方巡阅,于1918年元月突然南下,专车行抵蚌埠时,被皖督倪嗣冲截住,逼他返京,下令作战,冯被迫返京,在内外形势压迫下,只得派曹锟兼两湖宣抚使,率第三师等北洋军主力南下攻湘,还准王士珍辞职,允段复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于1918年3月重新上台后,“武力统一”的政策叫得更响。冯明为支持段的政策,阴下却指使李纯、曹锟紧与西南军阀接洽和谈。代理第三师师长吴佩孚于8月在衡阳首先发难,公开通电罢兵息争,并斥责皖系干将徐树铮。皖系则以冯代总统于10月任期届满重新选举相要挟,冯自知连任毫无希望,但又坚决反对段当选总统,遂于8月13日通电表示退职,声言“盖国璋只渴新国之造成,以求时局之大定,其他无丝毫权利之心”。段利用安福国会于9月4日选举徐世昌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徐世昌于10月10日就职大总统,实际冯被赶下台。冯遂通电全国,名为报告代理总统一年之经过情形,实为发泄自己对皖系的怒懑,他说:“查兵祸之如何酝酿,实起于国璋摄政以前,而兵事之不能结束,则在国璋退职以后。其中曲折情形,虽有不得已之苦衷,要皆国璋无德无能之所致。兵连祸结,于斯至极……人非木石,宁不痛心?”他表示今后“绝无出山之意”。与冯国璋失去政治地位的同时,段也自动辞去国务总理,直皖两系厉害冲突表面上似乎缓和下来,实际日趋剧烈。

徐世昌上台后,为平息冯的不满,特准冯国璋仍节制北洋军十五、十六两师,冯于1919年春,返归河北河间故里,由十六师两个连轮番驻守护卫。此时的冯国璋,已成为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兼官僚资本家,仅在河间县诗经村附近就占土地千余亩。他与张骞在苏北合办盐垦公司,占地70万亩,在京、津及南京有几家钱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华通银行、华充银号。除此在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中华汇业银行等处还有大量投资。当时有人指责他“善自封殖”时,他还口说:“项城雄主,吾学箫何田宅自肥之计,多为商业,以塞忌者之口耳。”以骗人之鬼话来掩盖自己的贪欲。

1919年10月,冯国璋由河间抵北京,表面是处理第十五、十六两师争陆军部所欠月饷,实为联络直系,欲图东山再起。然而冯国璋已力不从心,12月初,“忽感风寒,医治不愈”,于12月28日死在北京帽儿胡同冯宅,终年62岁。临危时召张一鳞等授口遗言给徐世昌,仍希望“和平统一”早日完成。1920年2月2日葬于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