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儿子! 1-女人是一种态度

今天是2006年元旦。昨天儿子从学校回来,因为有三天假期,可以不必像往常那样,分秒必争赶作业复习,所以晚餐后,儿子挨着我坐在沙发上,同我闲聊天。对儿子来说,晚餐大人在家的时候不多,通常我们都是这个时候上班。今天不仅晚餐有妈妈陪着,妈妈餐后也没有别的打算,看我轻松地坐在那里,儿子显得很踏实。

他说想看电视,我说随你。也许受我的影响,儿子对电视里的一般内容似乎兴趣不大,有空倒愿意看看碟。他从碟柜里找出美国的《兄弟连》,问我,妈妈想看吗?我说很好哇。一直知道《兄弟连》不错,因为是连续剧,总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而且,即使那会儿我想看最喜欢的法国片,也会顺着儿子,同他一起看《兄弟连》。儿子太难得用一个晚上心安理得看电视了。

从儿子想看《兄弟连》这部纯粹的男人片,突然想到一过新年儿子就满十八岁了,有投票权了,心里好一阵为他高兴。我敲了敲脑袋又拍他的脸说:小伙子,过年就是十八岁了,大人了。儿子似乎也觉得是这么回事,认真地对我点头,若有所思,但没说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他一直在专注地看《兄弟连》。因为有妈妈陪着一起看,他显得格外愉快和心安。看到美国101空降师的弟兄们,为诺曼底登陆而空投到德占区,他突然感慨:普通士兵其实很了不起,不一定当了英雄才了不起。画面上出现的,是刚降落到地面的美军士兵,被逮个正着的德军疯狂扑杀的镜头。我问他,如果你是士兵中的一个,把你像他们一样,空投到敌占区,你会怎样?害怕吗?他略想了想说,恐怕够呛,会害怕的。说完这话,他脸上竟有一丝抱歉的神情。

那一瞬间的表情让我心揪。我知道儿子不是一个太勇敢的孩子,他多少有些怕事。但在四五岁以前,他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二猛子。

在他一岁多会走路后不久,一天他走出院门,迎面碰上隔壁一个和他同龄的男孩儿。不知为何,那孩子上来迎胸就将儿子推了一把。儿子一阵向后踉跄,险些没有站住。儿子的爷爷有些急,本能地要去护着儿子。我伸手把爷爷拦住,什么也没说,只静静地看着他,看他如何打算。儿子站稳之后,谁也不看,走上前去,冲那孩子的脸上就是一巴掌,“啪!”小手拍着嫩脸,发出清脆的一响,男孩儿随即哭了。儿子好像什么也没看见,朝他平时一贯玩儿的地方,昂首挺胸,扬长而去。爷爷打了一辈子仗,那一瞬间老头脸露微笑,嘴里说了句“好小子”,进屋去了。剩下我,看着一个在可怜巴巴地哭,另一个雄赳赳地扬长而去,一时没了主意。

那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我对儿子的教育是比较不心疼的。我不怕他摔,也不怕他哭,摔了自己站起来。我的这种方式更纵容了他的胆大。两三岁就敢大吼着从一米多高的水泥台上往下跳,跳完了站不住,就在地上乱滚。只要不伤着,我一般都不管他。

小时候,他真的是个野蛮气十足的男孩儿。

现在的不勇敢,大约是我和他父亲分开之后才慢慢形成的。过去的日子里,他有太多独自一人的时候,心里缺乏安全感,时间一久,就变得胆小怕事了。作为母亲,这是我极其愧疚的事。

由此,想到两年前写过的一篇东西,索性贴到博客上,给大家一个参考。我最想说的意思是,做母亲的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所谓事业,弃孩子的需要于不顾。地球少你照样转,孩子少你便不成。生了孩子就要负责,或者想明白了再要孩子。只有自己确定,在事业和孩子之间,能够以孩子的需要为首要前提,母爱多于自爱,再决定要孩子不迟。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弱小,无助,你怎样对待他,他都只能接受。他们没有一点同大人讨价还价的能力。

我写的这篇东西,着重于孩子在我新家庭中的所为,以及对他性格形成的分析。有一点可以自慰,他确实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现在,儿子知道自己不够勇敢,我也在日常教育中,有意培养他这方面的意识。尽管彻底改变不容易,改善还是有希望的。我会同儿子一起努力。

昨天看重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男主角王启明希望从北京去纽约的女儿,接受他离婚的现实,并接受他的美国女朋友阿春。女儿宁宁显然不合作,她在百般戏谑和刁难阿春之后,告诉阿春:我奶奶说,我从小就这样,特毒。我要想跟谁过不去,谁就别想有好日子过。宁宁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阴狠着。阿春果真被她气走也吓走了。

看到这里,我长长地吁了口气,对先生说:儿子真的成全了我们,他对你没有一点不善意的行为,哪怕连点不善意的想法都没有。先生认真地点了点头。

前两天,我告诉儿子,北京有中学要初三的学生完成这样一项家庭作业: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我问他,如果要你帮妈妈洗次脚,你会觉得别扭吗?他的回答如我料想的一样:那有什么别扭的,你是我的妈妈呀。

事实上,学校布置这样的作业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实际情况是,小部分学生没有障碍地完成了,多数学生完成得很艰难。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不习惯这样的情感沟通方式。在完成的过程中,有的家长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尴尬得不说一句话,有的通过这样一次交流,重新发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情感空白。

我问儿子:如果要你给爸爸洗呢?他坦率地回答:会有一点尴尬,但也不是不可以。对于我们同儿子的关系,我用四个词要儿子选择:很好,好,一般,差。他说:和你的关系是很好,和爸爸的关系是好,或者在很好与好之间。他回答得很真诚,没有对付我,我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

儿子今年十六岁,八岁的时候,我把先生带到他的跟前,告诉他,这是×××,你可以叫张叔叔,他爱妈妈,妈妈也爱他,以后他会像妈妈一样地爱你。

我在儿子似懂非懂的时候离了婚,对于我为什么要离婚,我没有回避他。我告诉他,就好比你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玩得不高兴了,不喜欢了,你就不想同他玩了,你会选择分开,找别的小朋友玩去。这个比喻他好像懂了一点,因为他就是小朋友在一起不好玩就不玩。我告诉他,我还是你的妈妈,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只是今后我们三个人不再在一起,你可以随时找爸爸或妈妈。

在离婚这件事上,我始终认为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孩子其实很敏感,编造的各种理由只会加重他们的惶惑,那种惶惑会导致他们的情感撕裂。孩子的本能是希望父母始终在一起,让他们看出破绽却又不告诉为什么,会使他们从小对两性关系出现错误判断,以为那种有破绽的关系也是正常关系。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不知道儿子最终是如何接受父母的离婚决定的,他伤心,但没有反对过。看他那几年的照片,他似乎总是眉头紧锁,一副不太开心的样子。同他聊起来,又好像无所谓。也许,在镜头前最无意识的流露,就是他最真实的心态吧。

他先同他父亲生活了几年,在我有了房子,安顿好了之后,把他接了过来,同时把我的先生带到了他的跟前。

我还记得他来的那天是2000年的国庆节,那天天气晴朗。看见我特别为他准备的小屋,儿子显得很高兴。其实在装修的时候,我就带他来看过。看到那间小屋,他知道要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而国庆节那天,他真的来了。

对于我和先生来说,儿子的到来是件大事。先生曾有过担心,半大小子多难对付啊,要是成心闹别扭,大人就没法过了。

这是再婚家庭普遍有的担心。

不知为什么,我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我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对如何教导孩子同继父相处充满信心。

说起来几乎难以置信,儿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合作的意愿:他一见到先生,就叫了他张爸爸。也许,儿子接受了我的选择,或许他从小就相信妈妈的选择。我曾对他说:相信妈妈的话,张爸爸一定会对你好,他是个特别好的人。

张爸爸一旦从嘴里叫出来,先生仿佛踏实了许多。儿子的大度是他没有想到的。见儿子如此懂事,惊喜之余,先生开始真诚地走入父亲的角色。

他们两人的相处,从一开始就进入让人期待的良性循环。

有时我会说这样的话:幸福是一种能力。在他们两人之间,我的作用至关重要。我的作用就是试图让他们彼此理解,代他们表达彼此见面不善表达的善意。在他们彼此还不够了解的时候,有些话只能由我这个角色来说。替他们表达善意是至关重要的,表达善意,但绝不让任何一方感到善意的压力。

要理解就必须了解。我经常同先生聊到儿子小时侯的“不幸”。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多次把儿子单独留在家里,将门反锁。那是我独自一人在北京带他的时候。

有次我去长城采访,中午两点出发。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在幼儿园全托的儿子必须接回家。我中午把他接回来,简单安排午饭之后,告诉他妈妈要去工作。对于我离开他去工作,儿子从小就习惯了。他从不反对,知道反对也没用。

同住在隔壁的同事打过招呼后,我把儿子锁在了屋子里。那时他大约五岁,特别淘气,我不敢把他放到屋外来。我告诉儿子我会尽快回来,儿子相信了,见我走,也没有丝毫的不高兴,相反沉浸在我替他安排的各种玩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