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只是基督教的经典吗-颠覆历史(选载)

“一群犹太教(世界七大宗教之一)教徒每人手里捧着一本《圣经》,他们正在举行一次犹太教祈祷仪式。”——大多数人读了这段话可能都觉得这是瞪着眼睛说瞎话:《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犹太教徒怎么会捧着它祈祷呢?读者诸君,不知您是否也怀有同样的看法,倘若是的话,那——恕我直言——您已经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人再一次掀起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热潮。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督教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流”进中国,像喜欢过一个富有异国情调的“圣诞节”一样,不少青年人差不多都备有一本《圣经》。在这些青年人看来,《圣经》自其产生那天起就是和基督教联在一起的,非基督教的教徒怎么会捧着基督教的经典举行宗教仪式呢?

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要搞清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些情况,因为《圣经》牵涉到基督教,而我们又是从犹太教开始破题的。

历经苦难痴心不改犹太人宣《摩西五经》

今天的以色列人亦即犹太人俨然已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整个民族可谓已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纵观其历史,犹太民族可谓屡经苦难。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有一个属于闪族的游牧部落。这个部落在其酋长亚伯拉罕(又译阿伯拉罕)的率领下,从今天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迦勒底迁移到了迦南(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定居下来。当地的土著人称这些犹太人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而来的百姓”,这个时候的犹太人是“爷爷”——他们征服了当地的土著迦南人,成了奴隶主。

到了公元前930年,以色列帝国出现了分裂,北部的帝国仍名以色列国,南部的帝国则改名为犹太国。作为一个民族,犹太人抵御外界的能力也因之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到了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以色列人遭受了两次大的磨难,亚述人的铁骑踏平了北部的犹太人帝国——以色列国的首都撒马利亚,近十万的以色列人被押到亚述当了奴隶。继亚述人之后,东方的新巴比伦人在其首领尼布加尼撒的率领下,历时18个月,于公元前586年攻陷了南部的犹太人帝国——犹太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上万的犹太人成为巴比伦人的奴隶——这个时候开始,犹太人又成了“孙子”。史称这段时期为“巴比伦之囚”时期。

也许是“否极泰来”吧!时间推进了47年,到了公元前538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犹太国灭掉的巴比伦帝国又被“黄雀”——其东方强敌波斯帝国灭掉。犹太人则因祸得福:波斯人大概觉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所以,对犹太民族较为宽容。这个时候的犹太人既不是“爷爷”,也不是“孙子”,而是所谓的“自由民”。

令绝大多数犹太人感到安慰的是,波斯人对他们的一神教信仰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波斯人当然不是傻瓜,他们这样做有他们自己的打算:犹太人信奉的是一神教,而一神教可以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相比附,有利于波斯帝国的巩固和统一。

正是从维护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发,波斯大帝居鲁士从公元前502年开始,帮助犹太人大批回到巴勒斯坦。

注意,此情此景,极易使人想到一个流传甚广的名词“犹太复国主义”,而实际上,当时的犹太人还是无“国”可复的。

不过,对于信奉犹太教的犹太教徒来说,这段时期,尤其是公元前445年还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代。就在这一年,统领犹太人的波斯帝国犹太省省长尼希米下令,要巴比伦犹太学士以斯拉向犹太人宣讲《摩西五经》。

这《摩西五经》又称《律法书》,共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纪》、《民数记》、《申命记》,乃是今天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的重要内容。

按照通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是公元元年才出世的,他出世之后才有了基督教,而前此近五百年就有人宣讲被基督徒们奉为经典的《圣经》(局部),有没有搞错啊?

当然没有。

从《摩西五经》到《旧约全书》

事实上,除了《摩西五经》以外,《圣经》旧约全书也都在耶稣诞生前就产生了。

看过《圣经》的人想必不会忘记,《圣经》旧约全书是由《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大部分组成的。

《律法书》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摩西五经》。“摩西”是希伯来文“Mosheh”的音译,以前又译作“梅瑟”,他是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据《圣经•出埃及记》记载,他曾带领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迁回迦南,并在西奈山上接受了上帝写在两块石板上的“十诫”,这“十诫”是:

崇拜惟一的上帝而不可崇拜别的神;不可制造和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

《摩西五经》据后人考证,乃是由许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并不一定出自摩西(梅瑟)之手。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暂时仍称其为《摩西五经》。

下面我们再来说《先知书》。

顾名思义,《先知书》是“先知”们留下的书。

要提到“先知”,就要提到“先知时代”。

“先知”,在汉语中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对事理的认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孟子》中有“天之生此民也,以先知觉后知”的说法;一个是从西方“进口”的意思,其意义用《圣经》上的话来说,就是“受神启示”,“传达神的旨意”,能够预言未来的人。

“先知时代”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初的时期。

据犹太教的传说,早期先知如撒母耳、以利亚等拥有封立国王的权力,后期的先知如以赛亚、耶利米等都是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宗教领袖。

《圣经•撒母耳记》中说:“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从约旦到别是巴所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

“先知书”大约可分为前后先知书两部分,前先知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记》上、《列王记》下。

后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等。

其中《约书亚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懒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事实上,整个《约书亚记》讲述的都是犹太人渡过约旦河,征服迦南的壮举。

征服迦南以后,以色列各部落结成联盟,《士师记》记叙的就是这一段往事。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以色列出了一位名叫所罗门的伟大君王。

所罗门是希伯来文Shělomōh一词的音译,又译为“撒落满”。他是古代以色列王国国王大卫的儿子,据史料记载,所罗门智慧过人。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一个与中国古代包拯断案相类似的“所罗门故事”。这故事说,有两个妇女为了争夺一个婴儿的所有权,讼于所罗门面前,甲妇说孩子是她的,乙妇也说孩子是她的,谁也证明不了自己是孩子的生母,谁也难以指出对方是“伪劣假冒”,所罗门却自有妙计,他命人假装要将婴儿劈成两半,分与二人。值此关键时刻,母子连心,一妇同意,另一妇女则坚决反对,所罗门遂因之而断定后者为婴儿之生母。

由于所罗门智慧过人,所以,以色列国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犹太历史称此段时期为“黄金时代。”

所罗门曾用了7年的时间,在首都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神建造了一座闻名于世的大圣殿。所罗门不仅亲自主持了圣殿的落成典礼,而且还代表全体臣民向神主祈祷。

公元前930年,所罗门逝世,以色列一分为二,北部取得埃及国王法老的支持,成立了以色列王国,南部的犹太人便雅闵支族仍效忠于所罗门王朝,更名为犹太国。犹太民族内部开始了漫长的分裂。

《撒母耳记》记载的就是犹太民族由盛转衰,进而走向分裂的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公元前586年,尼布加尼撒率新巴比伦人攻陷了耶路撒冷,上万以色列人被俘,《列王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上为“前先知书”中的内容。

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起,至公元前4世纪止,犹太民族内部阶级矛盾加剧,奴隶主和高利贷者拼命剥削奴隶和穷人,崛起于两河流域的亚述人也加紧了对犹太民族的侵袭,民族矛盾日渐加大。下层犹太群众以及因国破家亡成为亚述人奴隶的犹太人既充满了对奴录主和放高利贷者的仇恨,也盼望能返回已经失落的家园,《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反映的就是这段期间的历史,以及几位“先知”对当时所发生事件的预测和评价。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犹太人当然有他们的文化——他们的诗、他们的哲学、他们的文学……《圣录》(又称《杂集》、《圣书卷》)就是对博大的犹太民族早期文化的记录。

《圣录》包括:

《诗篇》、《雅歌》、《耶利米哀歌》、《箴言》、《约伯记》、《传道书》、《路得记》、《以斯帖记》、《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但以理书》、《以诺书》等。

《圣录》的成书年代都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前——这是已经经过专家考证了的。

其实,不仅《摩西五经》(《律法书》)、《先知书》、《圣录》这三大部分系犹太人流传下来的,而且,连《圣经》之名,也是犹太人的“专利”,基督徒在基督教的早期“因势利导”才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经典,并加上了《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使徒行传》(叙述早期基督教会情况)、《启示录》等——后加的这些汇编成一本书,也叫《圣经》,为与犹太人的《圣经》相区别,基督徒们称后者为《圣经》新约全书,而称借自犹太教的《圣经》为《圣经》旧约全书。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犹太教徒不仅可以,而且也应该手捧着《圣经》举行宗教仪式,因为《圣经》旧约全书本来就是他们的经典。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犹太教不仅对基督教产生过影响,而且对另一大宗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神父真的是牧师吗

一堂文化史课正在进行。一个学生问老师“神父是干什么的?”老师想也没想就答道:“神父就是牧师,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学生很满意,老师也觉得自己的回答没有什么错误,大部分读者会不会也觉得这是一段简单而又正确的知识问答?倘若你也这样认为,那么,你就会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误区——

任何一种宗教,都要有一些专“为神而服务”的神职人员,如佛教的和尚,伊斯兰教的阿訇,神道教(日本)的镇魂、御巫、卜筮等,基督教既然能成为世界现存三大宗教之一,它当然要有自己的神职人员,而且,神父与牧师也确实都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但神父却不等于牧师。

这,是为什么呢?

要搞清这个问题,不能不对基督教的来龙去脉做一下回顾。

巴勒斯坦人创立犹太教中分离

提起基督教的创立,专家学者们可以写出成千上万本著作,专论其事。

笔者不是基督教专家,本文也不是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专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凑那个热闹。

但在查阅有关著述时,有两点引起我们的浓厚兴趣。

第一点: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位巴勒斯坦人。

第二点:基督教是在早期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

在20世纪,犹太教徒与阿拉伯人已经势同水火,怎么能从水火不相容中产生出影响人类已近20个世纪的宗教呢?

且让我们慢慢叙来。

据史料记载及后人们的考证,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在巴勒斯坦的拿撒勒。他的母亲名叫玛利亚。

基督诞生的时间为公元元年——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元元年”就是指基督耶稣诞生之年。由此逆推,基督教的产生当在公元1世纪至2世纪之交。

作为一种影响力颇广的宗教,基督教的产生有其历史上的理论渊源。

我们知道了,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由芝诺创立于雅典的斯多葛派学说进入了晚期,亦即“罗马斯多葛学派”或“新斯多葛学派”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塞涅卡与住在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斐洛等人,把斯多葛学派的泛神论与柏拉图的灵魂永生学说结合起来,认为肉体不过是灵魂的载体,人世生活不过是未来永恒的阴世生活的准备。因此,他们都大力宣扬神秘主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鼓吹人的美德就是安于命运,要忍耐。这种混合型的学说,特别是犹太哲学家斐洛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和犹太教的天使等同起来的做法,更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绝对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塞涅卡,特别是斐洛的阐释,基督教赖以成立的基本观点就建构起来了。

这主要包括:

A.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B.救世论,认为上帝会派遣救世主来拯救人类的灵魂。C.禁欲论,主张要蔑视世俗的物质享受。D.信仰论,强调不是用牺牲和繁琐的礼仪,而是通过忏悔把心奉献给上帝。

这样,作为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基督教步入了它的早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基督教,其犹太教的色彩还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无独立教义、无独立教会”,因为没有独立的教义,所以要沿用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因为没有独立的教会,所以,当时的基督教徒之宗教活动差不多都要在犹太教堂进行。

只是到了后来,由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种种原因,基督教才从犹太教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宗教。

到了公元3世纪左右,基督教在古罗马帝国的疆域内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成了可与古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教相抗衡的宗教势力。

自从公元311年,古罗马帝国皇帝加勒里乌发布《宽容敕令》,宣布可以宽容基督教的存在以后,特别是公元392年,古罗马狄奥多西皇帝下令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时候起,基督教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影响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据有关方面在1979年的统计,全世界当时共有基督教徒12亿,分布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两次大分裂母、子、孙并立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这并不足为奇,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它本身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分裂。

由于基督教曾是古罗马帝国的国教,所以,要叙及基督教的分裂史就不能不从古罗马帝国的分裂史说起。

公元4世纪初,罗马帝国的东部统治者君士坦丁,为了把政治重心从西部移到东部,宣布定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号称新罗马,史称东罗马。依附于政权的教会也一分为二,分为罗马西教会和君士坦丁堡的东教会。

西教会派以拉丁语为中心,东教会派以希腊语为中心。

东教会与西教会围绕着教区、教权这样的中心问题,展开了斗争。罗马主教坚称自己是耶稣十二弟子中大弟子彼得的直系传人,因而,其教权应交于西方教会。东方教会也毫不示弱。公元451年,拜占廷帝国皇帝马西安为了支持东教会,在小亚细亚的查尔斯顿召开了第四次公会,规定东教会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教皇在教务上享有同等的权利。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奥古斯都被废之后,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主教趁机夺取了原属东罗马版图的意大利中部的统治权,当时的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遂成为西方教会公认的领袖。君士坦丁堡主教则于公元595年自称为“普世主教”以与格里高利对抗。

西、东教会的教派之争很快就变得白热化起来。公元858年,拜占廷皇帝米歇三世任命佛提乌为东罗马君士坦丁堡主教,罗马教皇拒绝了这一任命,9年以后,还罚佛提乌死后不能升入天国。公元869年,罗马教皇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惩罚性质的决定,结果,造成了基督教历史上有名的“佛提乌分裂”。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佛提乌分裂”虽然有“分裂”之名,但并没有彻底形成分裂的局面。

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的时间是在公元11世纪,确切地说是在公元1054年。在这一年,君士坦丁堡主教凯鲁拉里指控罗马教会违反传统教义礼仪,罗马教皇则派出以红衣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臣,赴君士坦丁堡去处罚凯鲁拉里,罚他死后不得升入天国。和以往的情形大不相同的是这一次君士坦丁堡方面不再采取守势,而是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办法。凯鲁拉里召开了一次所辖教区的宗教会议,在会上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臣的教籍,并自封为东部教会之首。至此,“打”了近600年的东部教会与西部教会终于“鸡犬之声相闻,人民老死不相往来”了。

分裂后的两个教派各有了新的名称:西部的教会称为天主教,东部的教会称正教或东正教。

东正教会顾名思义是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它主要奉行七件圣事,即圣礼(洗礼)、坚振(坚信礼)、告解(忏悔)、圣体(圣餐)、经传(涂圣油)、神品(授职礼)和婚配。在宗教用语中以希腊语为主,所以,也称希腊正教。

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分裂发生在公元16世纪前后。它是16世纪欧州路德派和加尔文宗教改革后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宗派之统称。因对天主教持抗议态度,所以,新教在西方的一般性称呼是“抗罗宗”或“抗议宗”。“抗议宗”一词,源出于德文Protestanten,最初是指在1529年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的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来就成为新教各宗派的共同称谓。

新教为什么要从天主教分离出来呢?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内部存在着许多问题,姑举数例而言之:

一、“铜臭充斥”。基督教的一个最主要的教义就是“原罪说”,即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回自己的罪过,赎罪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宣称他们可以帮助信徒将这一过程缩短,条件是信徒们要拿出大笔钱来购买他们印制的“赎罪券”。这一举措使神职人员们捞到了大笔金钱,同时也使得天主教会内部充满了“铜臭味”。

二、奢侈腐化,违反教规。基督教有十条戒律。这十条戒律是:

崇拜惟一的上帝而不可崇拜别的神;不可制造和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

向信徒们收取“赎罪钱”本已犯了戒律,但天主教的某些神职人员浑然不觉,“而且还贪恋别人的妻子”,当时有一句流行的说法:神职人员的私生子,已成为上帝的赠礼。再加上某些教士酗酒、大吃大喝,使得本来具有良好形象的天主教教会声誉大大降低。

三、干涉政务,妨碍统一。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分裂成许多小国,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公元15、16世纪前后,西欧各小封建诸侯国中间,要求统一的呼声极高,天主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为了维护其凌驾于君权之上的神权既得利益,极力阻碍统一,引起一些封建贵族甚至领主的不满,因此,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在这种情况下,以反对教皇在1517年大肆兜售“赎罪券”为契机,德国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新教义。宣称,人要想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而在于个人的信仰。这种新教义很快在天主教内部获得一部分神职人员和许多教徒的支持,形成了宗教改革的新派。该派认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奇功,已经破除了人神之间的阻隔,信徒凭着“信”便可同神直接交往,不需要以教皇为首的一套体制作为中介,该派还否认教会对教义的权威解释,确认《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主张教会的多样化。

如果说路德发起了新教改革,那么,瑞士的加尔文则对这场改革起了无可替代的推进作用。加尔文一方面发表《基督教原理》,强调“因信得救”,另一方面,从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那里借来“前定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加尔文断言,上帝早已预定一部分人得救,另一部分人灭亡。上帝的预定,人无从得知,也无法改变。人只能在现实生活的遭遇中,顺服上帝为他预定的命运。

加尔文的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由于路德与加尔文等人的改革,新教正式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政治力量。

基督教的两次大分裂至此基本完成。从一个母体——基督教——中先分裂出天主教和东正教,新分裂出的两个“子体”之一的天主教又分裂出新教。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不仅教义不尽相同,而且其神职人员的称谓也很不相同。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主要有:教皇、枢机主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红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神甫、司祭)、修士、修女。

东正教的神职人员有:牧首、教主教、大主教、大司祭、修士、修女。

新教的神职人员有:牧师、传道士、长老、执事。

至此,我们就可以很有根据地指出那位文化史教师的口误,神父并不等于牧师,就像少林寺的达摩院首座不等于藏传佛教的活佛一样。

顺便说一下,神父只是一般的神职人员,其任务是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为某一教堂的负责人。而牧师则是新教中负责主持宗教仪式和管理教务的主要人员,一般是专职的宗教职业者。基督教《圣经》中以牧人喻耶稣,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才有牧师之名。

步出“神父就是牧师”这个误区,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影响了西方世界达上千年之久的基督教文化,使我们在“睁开眼睛看世界”时能够洞察外来的西方文化中某些细微部分,从而更好地“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