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是橘与枳的分界线吗-颠覆历史(选载)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段出自《晏子春秋》的话,一千多年来不仅被视为言谈机敏的典范,而且,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一直被许多人视为圭臬,使许多人于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误区——

橘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干高一二丈,茎有刺。其叶多为长卵形,端尖,叶柄上有翼状小片。它的花一般是白色的,呈五瓣形,初冬时结果。果实扁圆,或红或黄,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

橘与枳的生长地真的那么泾渭分明吗

为了说明“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枳”。

《辞海》:“枳,植物名。学名Poncirustrifo1iata。亦称‘枸橘’、‘臭橘’。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有粗刺。复叶,小叶三片,有透明腺点,总叶柄具翅。春末开花,花白色。果实小,球形,成熟时暗黄色,密被柔毛。果肉少而味酸,不堪食用。性耐寒。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法繁殖。我国北自山东,南至广东,均有分布。常栽作绿篱,又可作柑橘砧木。未成熟的成熟的果实均入药,分别称枳实和枳壳。”

从这段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

(1)“枳”也是一种“橘”——“枸橘”或“臭橘”。

(2)“枳”并非只能生于淮北。顾名思义,淮北,即淮河以北。

众所周知,淮河是我国的大河之一。它源出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上,河长845公里,流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经高邮湖由江都县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较大支流北岸有洪河、颖河、涡河等,南岸有史河等。下游原有入海河道,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河道淤高,遂逐渐以入江为主。

不管怎样更改河道,淮河以北仍然不能包括广东一带。

《辞海》中说我国“北至山东,南至广东”均有枳树分布,那么“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半句话就要大大地打上几成折扣了。换言之,枳树既可以生长于淮北,更可以生长于淮南。

“枳”是如此,那么“橘”呢?

橘,《辞海》上说它与“柑”通。“学名CitrusPeticulata.芸香料。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身复叶,叶翼小。春末夏秋开白色花,单生或丛生。果扁圆形,红或橙黄色,中心柱大,味酸甜不一。种子多为多胚性。性较耐寒。用嫁接、压条、实生等法繁殖。果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叶供药用。原产我国,我国中部和南部各地均有栽培。”这段解释最重要的是“我国中部和南部各地均有栽培”。

我国的南部和北部向以秦岭、淮河为界,秦、淮以南为南部,秦、淮以北为北部,中部在哪里呢?至少也该在淮河流域所经之处吧!谁敢担保淮河以北一棵柑橘也不能生长呢?

不要“生吞活剥”晏子

淮河既不是橘与枳的“楚河汉界”,那么是晏子错了呢?还是我们后人错了,不妨再看看《晏子春秋》的原文。

“橘生淮南”这一段话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紧接着“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之后还有一段话。这段话是:“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原来,这句话只是晏子打的一个比方,是个比喻。

我们既不能要求喻体和被喻体绝对等同,更不能把临时拉来的喻体当成百分之百的真理。

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所在的齐国与他出使的楚国并不友好,就在晏子刚抵达楚国国都时,把守城门的官吏就曾奉楚王之命,故意关闭大门,而开一个小门(狗洞)请晏子进,意在羞辱晏子。晏子当时也打了个比喻:他针对楚国人“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派这样一个小个子庸才出使楚国?”的挑衅,敏捷地回答说:“我们齐国人才济济,岂能说是无人。只是我们有个规矩,什么样的人才出使什么样的国家。那些上等的人才都去了上等的国家,我晏子最不肖,所以就到楚国来了!”

这个比喻实际上也是一个夸张用法,因为晏子本人乃是齐国当时最上等的人才,他为了贬楚国人故意说自己“最不肖”。

我们不能因为晏子说自己“最不肖”,就主观认定他真“不肖”。同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而想当然地以为淮河是橘与枳的“楚河汉界”。

有许多人知道,枳的果实虽然不能食用,但枳实和枳壳却可以入药。

据中医学家说,枳实能破气消积,主治食积,胸腹气滞胀痛,便秘等症。枳壳功效基本上与枳实相同,而功力较为和缓,除可治食积等病之外,还可用作治疗子宫脱垂、脱肛等。

不言而喻,枳树是一种很有用的树。不光淮河以北的人需要它,淮河以南的人同样需要它。倘若我们陷于“淮河是橘与枳的楚河汉界”这一误区而不能自拔,那势必给淮南的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也许有的人说,东北不产橘子,但东北的老百姓照样可以吃到橘子,这话不假,可东北老百姓吃的橘子是比南部和中部产橘区贵数倍的橘子。

我们说是要帮助国人们走出“淮河是橘与枳的楚河汉界”这一误区,其意义还不仅在区区的实用问题上,而且还具有认识论上“以科学的态度,打破前人定下的禁区”的意义呢!

还是尝试着走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