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真的是阿拉伯数字吗-颠覆历史(选载)

“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用以计数者。其字较罗马数字为便,故通行于世界。其数有十。如1、2、3、4、5、6、7、8、9、0”——这段出自权威工具书《辞源》的文字,因袭了一种流传得颇为久远的说法,在“l、2、3、4、5、6、7、8、9、0”与“阿拉伯数字”以及“阿拉伯人用以计数者”之间画了一个等号,不知不觉之间使得成百上千的人步入了一个误区——

在谈到“阿拉伯数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数”。

数的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计量的需要,形成了自然数(亦称“正整数”)的概念,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只靠自然数表示计量的结果感到不够,因而引入了正分数或正有理数。由于量与量之间的比值,如正方形对角线和边长的比,有精确表示的必要,引入了无理数。又由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引入了负数。

这各种各样的数,其表达方式可以说一般都要借助于“1、2、3、4、5、6、7、8、9、0”。

如果说数字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的话,那么,“1、2、3、4……0”这些数字就是工具的工具。

这些“工具的工具”今天人们通常叫它“阿拉伯数字”,不明真相的人会想当然地将它们与阿拉伯人联系起来,认为它们的发明权属于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世界也很流行。

其实,这样想是十分错误的。

从“阿索卡”到“纳纳加特”

大约在公元650年前后,有一个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基督教主教名叫塞波克特,他在其笔记中首次提到了从“1”到“9”这9个数字是印度人的发明,而非阿拉伯人的创造。

塞波克特一点也没有说错,从“1”到“9”甚至包括“0”这10个数字的发明权都应归印度人所有。

印度出土的阿索卡佛像雕刻,和纳纳加特纪念碑可以为证。

在阿索卡的佛像雕刻中已出现了“1、4、6”等数字,而纳纳加特纪念碑则留有“2、4、6、7、9”这些数字。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些佛像也好,纪念碑也好,它们上面所刻的数字并不稀奇,因为这些数字可能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过去的。

倘若阿拉伯人的历史比印度人的历史还要悠久的话,这种说法也有可能是对的。

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阿拉伯人泛指说含闪语系闪语族和阿拉伯语的人。主要分布于西亚和北非,约有一亿多人。

阿拉伯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信奉伊斯兰教。我们知道,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时由穆罕默德创立的。穆罕默德升天以后,他的信徒们挟伊斯兰教之威,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大力传布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文,形成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

换言之,真正的阿拉伯文化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并发扬光大的。

那么,我们前面提到的阿索卡佛像和纳纳加特纪念碑是什么年代建成的呢?

据碳14测定,前者的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后者的建成时间是公元前2世纪。

这就是说,在真正的阿拉伯文化形成之前1000年,后人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就已经出现了。

这可能吗?

在埃及的惊奇发现……

在“1、2、3、4、5、6、7、8、9、0”没有传入中国以前,我们专有一套计数系统和表述工具。这就是:“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兆、第一、第二……”其他的国家是不是也如此呢?

《青年知识报》几年前刊登了一个访问学者在阿拉伯国家埃及的见闻:

“一上小学就知道0、1、2、3……是阿拉伯数字。然而,我1989年去埃及时却惊奇地发现,在这个阿拉伯国家,人们写数字却不是这种写法,从物价牌上的定价到汽车牌号,从书刊的页码到广告牌上的电话号码,全都是一些陌生的文字,许多受过教育的人连我们写的1、2、3都不认识。后来一打听,埃及人说他们使用的正是阿拉伯数字,而我们所认为的阿拉伯数字是英语数字,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只有学过英语的人才认识1、2、3……”

阿拉伯人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这就像汉族人不用汉语交际一样,听起来简直就像天方夜谭,可事实情况又确实如此。

有的读者可能不禁会问,阿拉伯人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那他们用什么计数呢?难道他们也有一套像汉字一样的数字表述系统?

答案是肯定的。

那位访问学者指出他们自有一套特有的数字表述系统,而这些符号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1,2,3……大不相同。

这位访问学者说的大体正确,不过“1、2、3”也不是“英语数字”而是印度人的发明。据权威人士考证,“阿拉伯数字”是迟至公元8世纪末时才由巴格达的阿拉伯学者从印度的梵文经典中借用过去的。

公元825年,有个叫花里子密的阿拉伯学者写了一本论数字的小书,“1、2、3……”等“阿拉伯数字”才传到了阿拉伯世界的知识界。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会问,“阿拉伯数字”既然并非阿拉伯人发明,又很少为一般的阿拉伯人所使用,那么,它是怎样得名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讲一个“西印度群岛”的小故事。

我们知道,西印度群岛(WestIndias)是处在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的一群岛屿,它与印度实际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然与印度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还要叫“西印度群岛”呢?

原来,这是这群岛屿的“发现”者哥伦布犯的一个错误。

克里斯特法•哥伦布约生于公元1451年,卒于公元1506年,乃是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

公元1480年的某一天,穷困潦倒的哥伦布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家下等酒馆里偶然结识了一个名叫托斯卡内利的人,此人声称藏有一张马可•波罗留下的地图,根据此图航行,到达东方的乐土印度只需走3000海里(事实上,从今天的世界地图上我们发现,意大利至印度的航空距离也有12000海里)。

不辨真伪的哥伦布听了喜出望外。

自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以来,原本保有间接联系的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座异教徒的壁垒,这时候,富有冒险意识的西方人只能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去过一把纸上的东方瘾。

马可•波罗,又译马可•孛罗,是意大利旅行家。他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大概在公元1271年11月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来到东方。据他自己称,他曾于公元1275年5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待遇优厚,仕元十七年。游历几遍中国,曾至今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北京等地。中间曾一度至印度。后因伊儿汗国可汗遣使元朝皇室求亲,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他本人也于公元1292年初离开中国,从海上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末返回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马可•波罗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狱友鲁思梯谦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记》(又作《马可•波罗游记》)。在这本“行记”中,马可•波罗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并有中国和印度遍地是黄金的夸大记载(可事实上,马可本人并没有来过真正的中国——笔者)。

作为热那亚的一名落魄水手,哥伦布做梦都想找到黄金发大财,可是却苦于不得其门而入。当时的人们坚信,欧洲以西的大洋——大西洋乃是大地的尽头,船只航行到那里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现在托斯卡内利居然贡献出一张前往印度的地图,这怎能不让哥伦布喜出望外。不久,他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于公元1492年到达美洲东部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按照那张地图,哥伦布错误地以为他已经到达了印度,所以,把那群与印度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岛屿取名为“西印度群岛”。

把“1、2、3、4、5、6、7、8、9、0”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乃是犯了与哥伦布类似的错误。

在西方,公元11世纪前后,有一个名叫阿德拉德的人,把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巴格达阿拉伯学者花里子密的论“1、2、3、4……”等数字的小册子译成了拉丁文,在翻译过程中,阿德拉德想当然地把“1、2、3、4、5、6、7、8、9、0”等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其后以讹传讹,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误区。

倘若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在与阿拉伯世界的某些民族交往时,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