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塑像真的自古就是女身吗-颠覆历史(选载)

有一位老先生在给一群青年学子讲文化史课时称,佛教中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最早曾经不是女身而是男身。此论一出,听者大哗,百分之九十九的听众都以为老先生在说昏话。在这些青年人看来,观音自古就是女身,要不然怎么会把观音叫做“观音娘娘”呢?持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于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误区——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种神像均属偶像。任何一种大型的宗教(伊斯兰教除外),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以供信徒们顶礼膜拜,佛教当然也不例外。

在现代佛教徒的心目中,观音菩萨的塑像似乎从来都是宝相庄严,手持观音柳,端坐于莲台之上的女身打扮,因此,倘若有人对这些信徒们说,观音菩萨的塑像最早是男身时,恐怕很少会有人相信。

但事实情况又确实是如此。

“阿缚庐枳低湿伐逻”

《辞海》上说,“观音,佛教大乘菩萨之一”。

这句解释中涉及到“大乘”、“菩萨”两个名词。为便于读者理解,我们不妨多说几句。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ā(摩诃衍那)的意译。大是对小而言,乘是运载工具,比喻普渡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之意。公元一二世纪时,大乘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方为“菩萨”之道。公元3世纪时,龙树、提婆创立了“一切皆空”的大乘空宗,称中观宗;后来无著、世亲又创立了“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最后出现了佛教与婆罗门教互相调合而产生的大乘密宗。

中观宗、瑜伽宗、密宗并称大乘佛教三大宗。

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菩提萨埵)的音译之略,意译可译为“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也有译为“大士”的,其义为“发大心的人”。菩萨一词原本是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才成为对大乘思想实行者的称呼。

作为大乘佛教的菩萨,观音也有一个古梵文名字——Avalokitê’svara,如采用音译的译法,那么,观音的名字应该是“阿缚庐枳低湿伐逻”,我们今天通常所称的观音菩萨其得名经历了一番历史沿革。

最初,采用Avalokitê’svara的意译,而非音译,译为“观世音”。到了唐代,大唐圣僧玄奘在西天取经回国以后,翻译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作《心经》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遂将观世音译为“观自在”,又译为“观音”。

观音菩萨不仅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一直是救苦救难者的化身,而且关于其神异之处,官修的正史也时有所载。

《南史•王玄谟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玄谟始将见杀,梦人告曰:‘诵观世音千遍则免。’玄谟梦中曰:‘何可竟也?’仍见授。既觉,诵之且得千遍。明日将刑,诵之不辍,忽传唱停刑。”

王玄谟是南北朝时南朝刘宋大将。公元450年宋军起边攻魏,他率主力围攻滑台,数月不能下,反为魏军所败,宋军主帅萧斌要杀他以谢天下,王玄谟最终却得以不死,《资治通鉴》上说是刘宋另一大将沈庆之救护之功,但《南史》上却说是观音保佑之力。

由此可见观音形象之深入人心。

这样一位法力无边的菩萨,其塑像最早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呢?

观音塑像原本是男身

唐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大臣名叫张说,此人是洛阳人,武则天时应诏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任黄门侍郎,睿宗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他擅长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这位燕国公作过一篇《观音菩萨像颂》,其中有:“我闻上古有圣人,心入群有,身色大空,普观一切音声,其名曰观音菩萨。”

这段话中很明显地反映出唐代人对观音法身的认识——认为这尊菩萨是男身“圣人”,倘若张说认为观世音是女身的话,那么,他就会称其为“圣母”而不是“圣人”了。

《中国文化大博览》中说:“观世音,避唐讳曰观音,又称观自在……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显教以为阿弥陀之弟子,密教以为阿弥陀之化身,与大势至菩萨皆在阿弥陀之左右,而赞其教化。宋初犹为男像。”

这段话说得极为明了,而且颇有所本。

明朝人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今塑画观音像,无不作妇人者,盖菩萨相端妍靓丽,文殊、普贤悉尔,不特观世音也……唐以前塑像,观音固不作妇人也。”

说唐、宋时代的观音菩萨塑像是男身而不是女身还有许多旁证。旁证之一是观音衲。

观音衲,据《汉语大词典》称是“黄袍的别称”,但其本义却是僧(注意:不是尼姑)袍。宋朝人赵令时在《侯鲭录》中记载:“昔唐末豫章有观音禅衲。且南方禅客,多搭白,常以●器盛染色,劝令染之。今天下皆谓黄袍为观音衲。”

比照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观音柳”,我们不难发现,“观音衲”最初是信男善女们为观音塑像时为其所加的袍服。“衲”乃是和尚的专利,尼姑不得称之,由之推理,唐代的观音塑像当为男身。

说唐代的观音塑像是男身,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旁证。

宋代人王正甫写了一部《唐语林》,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杂事、民间习俗、士林言行、典故专辨、风土人情等。堪称“实录”。

在《唐语林》卷七中有这样一段话:“懿宗尝幸左军,见观音像,礼之,而像陷地四尺。问左右,对曰:‘陛下,中国之天子;菩萨,地上之道人。’上悦之。”

这段史料中的懿宗即唐懿宗李漼,是唐代后期的一个皇帝,公元860年至873年时在位。

懿宗拜菩萨,神像竟陷地四尺,这可能是他的手下人搞的鬼,不足为奇。令我们感到兴趣的是他手下侍从说的那句“(观音)菩萨,地上之道人”。

上一句说的是“陛下是中国的天子”,下一句接着说“观音菩萨是地上的道人”。

什么是“道人”呢?

道人之义,最初是指有道术的人,今天则用做对道士(道教徒)的通称,但在宋代以前却是对和尚的旧称。

《唐语林》中的“道人”显然指的是和尚。说观音菩萨是道人,这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唐代人的心目中,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是以男身的形象出现的。

观音既然在宋代以前是用男身塑像,为什么后来的塑像又用了女身了呢?

佛经上说观音为了广化众生,示现种种形象,名为“普门示现”。

《法华经•普门品》中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身,《愣严经》上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即应化身),大概女身形象更为慈祥,而且“端妍靓丽”,所以,宋代以后的观音塑像多以女身出现。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认为老先生讲文化史时说的是昏话,更不会在到了日本以后,见到他们的佛教寺院中观音塑像是男像时而瞠目结舌了。

作为一种伟大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一样,其早期都是不主张偶像崇拜的,早期佛教更把塑造佛像视为对教主的亵渎,只是到了后代,一些信徒们为了种种特殊的需要,才开始塑造神像以表达自己的虔诚,或用神像统一人们的思想。

平心而论,佛教的教义都是劝人们一心向善的,为了使这一教义得以弘扬,塑造一些神像以便形成更大更多的凝聚力,这原本不是什么不好的事。

但修建寺院、塑造神像需出于至诚,而不应违背佛教本义,巧取民财而为之。最可恨的就是那些打着礼佛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之人。

对这种巧取豪夺的憎恨,导致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外部的“毁佛”——实际上主要是捣毁佛像,如北周武帝及唐武宗的灭佛,再有一种就是来自佛教内部之禅宗的“呵佛骂祖”。

对于“二武(周武帝、唐武宗)灭佛”,人们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对于禅宗的“呵佛骂祖”因为有了“济公”这一活典型却印象颇深。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看了电视剧《济公》以后,都会觉得济公“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的滑稽表情很招人喜爱,却又隐隐地在心中觉得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视野。

我们不惜花费笔墨来考证并说明唐、宋时代的观音塑像多采男身,就是想帮助那些囿于传统的人“换一换脑筋”,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