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海归身价回落的一个原因是大量留学生回国。据美国《丹佛邮报》2003年8月报道,诸如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的就业成长率和经济成长率有时比美国高出一倍到两倍,这导致越来越多的移民不再把美国视为充满机会的土地,他们正返回他们的祖国。
目前,中国留学生归国潮流已达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顶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自一九七八年至二00三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达70万人,到目前为止,近18万人学成归国。这么多留学生归国,必然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职位已被别人占有了,毕竟市场需求的蛋糕就那么大,回来了也没有就业机会。现在高校毕业生又那么多。还有,有的单位本身也不愿接收‘海归’,因为办起手续来特麻烦。”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现在法律出版社工作的高小姐说。
国内一些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洋文凭与高薪、高职之间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国产”MBA、EMBA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实践经验、综合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并不比“海归”派逊色;他们的加盟,对于很多想“落脚”外企的“海归”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待遇缩水其实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如果说早期出国的很多人还算是‘人尖’的话,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的开放和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和学费都一降再降,国外的部分教学机构也是良莠不齐,低门槛准入让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造成了‘海归’待遇的缩水。”中关村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早年,由于国家管制、语言限制和费用等原因,能够出国留学是一件困难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能够“荣归故里”更是被人看重。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人因为出国镀了两年金,回国后就身价倍增了。当时,在“海归”们头上,罩着一层耀眼的光环。
就在前几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如果是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单位可能的优惠政策是,一百平方米的公寓,外加一百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如果是国内培养的博士,即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博士,也只能得到五十平方米的房子和五十万元的科研经费。这种对留学人士的倾斜比比皆是。在一些公司内,“海归”一般做着高层,享受着高薪和自由。
而现在,王立平说,“企业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比,无论‘海归’、自学成才、境内毕业生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早期过度拔高‘海归’成效的光景见不到了。”
王立平认为,虽然“海归”拥有语言和国际化视野的优势,但是如果只是抱有过海“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显然,“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职场中的抢手人才。
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仅仅一个“海归”身份是不够的,现在真正吃香的是既有国外工作经验,又有国内合资企业或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刚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归来的王坤也认为:“在哪里读过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
好职业和高报酬,取决于真才实学,而不取决于是否“海归”。这就是市场的魅力。
如何看待海归创业现状
有人说,2003年,中国留学生归国创业在公众的视野里,逐渐从以往的虚热转向务实;社会各界对留学生态度也正在由过去的狂热转向冷静。那么,究竟该怎样客观地评价留学生创业现状?又怎样看待人才市场对海归的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