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中国企业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已有不少的市场化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像海尔到美国、巴基斯坦投资设厂,TCL也到海外设厂,希望集团在越南设厂。联想在香港上市,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通过在海外上市,优化股本结构,规范公司运作,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当然,中国还有40多万多家三资企业,有大量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同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一道,将会诞生一批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跨国经营企业。这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
然而,能否真正带动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腾飞,还将取决于中国的企业是否真正拥有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如今大量在海外留学或生活过的人才纷纷回国,这批人外语好,在国外企业做过,熟悉西方文化,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桥梁。此外,中国目前40多万家三资企业和外企代表中,还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外企人才。这些在外企做过的、比较国际化的人才也是中国企业和国际接轨可以借重的力量。所有这些海归,包括这些年从国内企业里成长起来的国际化人才,再加上海外有经验的海归,都将会结合中国的发展方向,缔造21世纪的中国跨国公司。
“中华生意网”
辛卫荣现任总部设在纽约曼哈坦的美国加工合同总供货商“中华生意网(BchinaB.co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近年他以一个实业家的身分往来中国与美国之间,以江浙一带为商业基地,接受美国各大厂商的订单,范围涵盖逾百种行业的产品,然后提供给国内私营企业厂家加工生产。
“中华生意网”目前代表大陆的1500家加工厂,主要业务是将美国厂家同大陆大批分散的私人企业联结,建立合作关系。辛苦说,他的生意对象主要以大陆私人中小型企业为主,并不需要同政府官员打交道。他希望以发展私营企业的方式,温和渐进促进中国的自由与繁荣。辛指出,“中华生意网”不是Internet的网页,而是类似“虚拟工厂”的“企业家联盟”,也可以说是一个“品牌”。
他说,最初他回国试图开拓商机时,由于观念不同,文化差异,许多私人企业家几乎都“听不懂我在说什幺”。他们只是强调,“说什幺都是假的,只有拿到美国厂家的订单才是真的”。辛为此花了许多唇舌,才让他们明白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按时保质交货的制度。“否则厂家那幺多,凭什幺美国厂商要给你订单,而不给别人”。
他说,许多跟国内有生意来往的美国厂商,往往在跟国内打交道时“气得半死”,“明明交来的样板都合符规格,但一旦收到成品后都是次货”。有的被迫委托中间商居中联系,同样无济于事。而“中华生意网”经过投入数年人力物力,投资一百多万美元,在国内寻找合格的私营加工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意网络,重心放在私人工商业发达的宁波和长江三角洲等地。
他说,“中华生意网”通过整合供货商,建立了一个“中国企业联盟”,涵盖范围:一、原材料供货商;二、模具生产商;三、加工工厂;四、组装工厂;五、物流公司,包括进出口、运输、包装和保险等。
辛原为兰州大学核物理系学生,1989年来美。在耶鲁大学获得大学本科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华尔街金融中心工作,累积丰厚的人脉关系和经商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辛开始思索一条有效的救国道路,他认为像他这样背景的人,“打回老家去”才有作为。否则隔洋观火,与大陆社会脱节,无法触摸到时代脉搏,对实践自己的理想并无助益,有信心用他的知识才干、美国经验和生意网络来“实业救国”。
他指出,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商业机会已经成为一个显着的热点。鉴于国际资本和企业普遍看好大陆市场的无穷商机,许多美国企业寻求在大陆拓展业务,却又对大陆的商业环境缺乏了解,“中华生意网”正好在帮助美国商界进军大陆市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