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挑战全球范围的人才“推一拉模式”-海归时代

人才的流动,是二战后经济学的研究新领域。当时美欧持续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极大的人才"拉力",相对的,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及不自由,又对人才造成"推力",这种"推一拉模式"可以解释大多数战后人才外流现象。人才外流国家由于无法经由改革与发展,使"推力"转换为"拉力",甚至造成所谓"人才漫流"现象--外流人才纵使在外无法获得好工作及发展抱负,宁愿滞留不愿回归。这种人才外流甚或"人才漫流"现象,60年代达到顶峰,许多学者对些感到忧虑,认为人才持续单向流动,将使人才配置永远失衡,发展中国家将永无

出头之日。

不过,这种情况终于在70年代出现转折。贸易的扩大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成长动力,成长与随之而来的改革,终使得推力与拉力开始趋向平衡。这种情况在亚洲的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可找到相当一致的轨迹。由此显示,人才流动在经济、社会或政治上有着重大意义。当一个国家由"人才外流"转为"人才回流",意味着这是充满了希望的新时代开端,也是政经社会大进步的预兆。如目前仅香港一地,就有20多万从加拿大留学和移民回流的人才,为香港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和新移民回流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创业大潮中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将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历史上是这样,改革开放的今天更是这样。�

因此,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开始出现人才回流潮,就中国长期发展而言,殊堪喜贺。中国的人才回流,甚至改写了近代人才流动的模型:

其一,从人才外流与回流的时间差距而言,不过短短10多年,这么短的时间实为举世未见。由此可见中国过去10多年取得巨大的进步,足以化"推力"为"拉力"。人才往哪里,希望就到哪里。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政经社会的加速发展已可预期。

其二,中国并非高收入国家,纵使是回流人才,其收入多半不会高过西方,换言之,多半回流人才为了收入的考虑较少,为了追求机会和希望的比重较多。这显示近代中国尽管波折起伏,人民对国家社会终究保有完整的认同,这也是人才回流的主要动力。人才如此全方位的回流,隐隐透露这一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建国的意愿,或许这才是中国人才回流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奈特一里德报系的分析即指出,随着如此的人才回流,一个新的社会已可预期。

近代经济学,尤其社会经济学,已对人力、人才的要素愈来愈重视。优秀人才不单是一项生产要素,更是知识资本与文化资本;人才的流动方向,不但左右经济的荣枯,更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由人才的出口大国,也开始逐渐转变为进口大国,不但以前的"人才外流"翻转为"人才回流",更磁吸着其他国家的人才。当人文会萃,菁英毕集,创造的优势即会不断增强。由这一波人才流动,或许我们真的可以说:一个新的大时代已经开始了!

中国向世界表明,中国二十余年以试点为框架的开放,已历史地转为以法律为框架的开放;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实行市场经济。海外学人,特别是学有所长又有相当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积累的海外学子,将会从祖国入世中找到无限的用武之地,展才之机。除传统上常说的回国从事或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技术推广、农业、工业等以外,尤可关注国内尚欠发展的服务业,关注包括在服务业之中的教育产业。外国教育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并如同在其他服务行业中一样占有一定比重之日,就是中国教育迅速腾飞并再现巨大活力之时。

由中国近代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于1847年掀起的出国留学热潮,已从19世纪的涓涓细流,变成21世纪的滔滔巨浪。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留美学生学者,正在以骄人成就“双向回馈”,形成“海归派”和“海鸥派”两大实力群体。

“海归派”,顾名思义,即是从海外归国的留学人员,这一词汇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热点;而“海鸥派”是指目前扎根海外事业有成的中国学人常来常往商机勃勃的中国。

在国际景气低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落差下,近年中国海外留学生纷纷返国创业。从九○年代中期引进网络至今,这批数十万计被称为“海归派”的归国人员,正在成为加速中国经济起飞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各领风骚。

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自80年代以来,大陆每年平均输出两万名留学生,而过去几年,每年出国人数达到十万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学府的理工科毕业生,出国者几乎达半数。过去20多年,共有70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其中大部分都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以北大为例,目前3000多名教师中,2000多名曾在国外学习超过一年。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近十年来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持续强劲发展,创业机会大增,“崇洋热”降温,“外国的月亮”不再令人那幺向往,“他乡虽好,终非吾土”。海外留学人员纷纷选择回国创业,填补高级人才的空缺,同时带回大量知识和资本。

“万里归心对月明”。从1998年起,中国归国留学生每年平均增加13%。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17.8万留学生归国。预料未来数年,中国可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引导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注释

[1]张双鼓、江波主编,《出国留学工作2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203

[2]张双鼓、江波主编,《出国留学工作2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