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百年恩公河

公元20世纪30年代中

进入腊月就算闻着年气儿了。笑弥佛给盛女出主意说:“桩子已成人了。再不圆房,唾沫星儿也能把人淹死。”

��盛女说:“就是。”

��笑弥佛说:“你们没有大人操持,我来给你们操持。”

��盛女说:“俺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大伯的大恩大德。”

��笑弥佛说:“闺女你这么说就外气了。我把你们这桩大事办排场办漂亮,也决不要你一个子儿。”

��盛女想想说:“大伯,俺有一事不明,请大伯明示。”

��笑弥佛说:“闺女请讲。”

��盛女说:“万事皆有缘。我们同您无亲无故,您却如再生父母般照顾我们,这究竟为何?”

��笑弥佛笑而不答。

��盛女说:“大伯,您如果不说清楚,我决不肯再接受您的恩惠。”

��笑弥佛说:“闺女,何必如此较真呢?”

��盛女说:“您今天若不让我明白,我领着桩子立马就搬出这小院儿。”

��笑弥佛这才叹口气,压低嗓门说:“闺女,我也是受人之托。你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吗?”

��盛女坚定地点点头。

��笑弥佛面呈难色道:“闺女,我这就违背委托者的要意了。这样吧,等把你们的喜事办完,我再和盘托出如何?”

��盛女取出那件连体的亚当夏娃说:“大伯,这件泥玩儿您一定认识吧?”

��笑弥佛淡淡一笑,既没摇头,也未点头。

��就凭他这一表情,盛女就断定,他就是曾与万福祥交涉过的泥玩儿贩子。即便他不是那泥玩儿贩子,起码也清楚那泥玩儿贩子的莲池之行,他一定知道大哥的下落,他所谓的委托者就是大哥。想至此,她双膝落地,跪在笑弥佛的脸前说:“大伯,您口口声声称俺闺女,俺就做您闺女。您活着俺伺候您,您老了俺为您送终,闺女请您这就把话说明。”

��笑弥佛忙拉起盛女说:“闺女,您大伯经商数十年,讲求的就是诚信二字。人家委托者不让说,大伯若说了岂不失信于人?这也违背大伯的做人准则。你让大伯有个回旋的余地,容大伯跟委托者打声招呼,大伯说的等给你们办完喜事再说,也就是这个意思。”

��盛女只好点头。

��

��笑弥佛请人择了吉日,“好日子”定在腊月十六。

��“蒸灯”是排解思亲之苦的一种方式,此习俗在老家恩公祠传承至今。晚春时节,豌豆花儿像灯笼,一盏一盏地连成片,给田野染上淡蓝。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其实豌豆的产量并不高,乡亲们种它,是为了用豌豆面蒸灯。

��圣集不产豌豆,盛女托人从西安捎回几斤。那天早晨,盛女早早地和好了豌豆面,工工夫夫地捏灯,小心翼翼地上笼。文火蒸熟后,她朝灯窝里注些香油,置入一根细捻儿,点燃。荧光如豆,昏昏晕晕,仅一星亮。她抄起擀面杖,将满锅水搅出一穴旋涡,放灯进去。灯随着涡流,一圈儿一圈儿旋转。渐渐,涡流缓滞,水面平息,灯转随止。而灯捻儿正指北方。

��盛女喃喃说道:“咱大哥还在北边哩,该过年了,给咱大哥拜个早年吧。”

��盛女拉桩子朝北跪下,连磕三个响头。此刻,灯苗曳曳,摇洒温馨。桩子依了盛女,如身置朦胧梦境,经久游离不出。

��腊月初八清早,桩子睁开眵目糊眼时,就闻到了满院粥香。“腊八粥”又叫“八宝饭”,是用小米、红豆、花生、莲子、柿饼、萝卜丁儿和核桃仁儿等八种原料配兑熬成。

��盛女见桩子馋相怕他慌吃,忙使眼色阻止。他这才记起她头天晚上的告诫,粥熬好后人不能先吃,次序是先物再牲灵再人。而人也有内外大小之分,先外后内先小孩后大人。外是街坊邻居。腊八粥得起五更熬,赶天明给邻居端送。此粥的特性是黏甜香,邻里间互相端送,互相“黏甜香”,为的是共创吉祥之兆。

��圣集大,顾不了全镇,送一道街是最起码的。盛女查过了,这条街共住了三十六户,她特意备了一口大锅。粥熬好后,盛女先满盛一盆,端到当院的树下,舀一勺儿倒在树杈上,口里念道:“人一岁,树一轮,树啊喝了粥快快长吧。”

��再到羊圈前,朝食盆里舀上几勺说:“羊啊又一岁呀,喝了粥快快长啊。”盛女逐一伺候完了院内会说话的与不会说话的,之后对桩子说:“腊八这天,只要是条命,都一般大。要先敬它们,先喂它们。”

��盛女的一言一行如仲春的细雨,滋润着桩子心中的青青芳草地,几十年不芜不荒。

��记得公元1961年的腊八,桩子伯在堤窨子边支口大锅,满锅粥熬得沸沸扬扬,虽然八宝全无,仅撒几把黄豆搅一些杂和面,仍诱得我口水直流。桩子伯却视而不见,逐一喂完堤窨子周围大大小小的树后,才朝我们的碗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