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实地考察-品三国(选载)

所以,《三国演义》里面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三国版的营销学教材。在这个故事里,刘备好比投资方。他要买断诸葛亮,又不知道货色如何。这倒也是商家的正常心理,但于刘备为尤,因为《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这家公司的资本,是他打着“皇叔”的招牌忽悠来的;而他这个“皇叔”身份虽非假冒伪劣,却也含金量不高,有点“注水猪肉”的意思。因此刘备就会想,我这个“皇叔”是注水猪肉,诸葛亮那个“管仲”、“乐毅”就货真价实?我刘备可以忽悠天下,诸葛亮就不会忽悠我?这就要探个虚实。所以,他听了徐庶的推荐后,并没有像老祖宗刘邦那样冲动。刘邦听了萧何的推荐,立即就拜韩信为大将军,刘备却得先看看再说(当然他手上的官帽也不多)。所以他的三顾茅庐,表面上看是礼贤下士,实际上是实地考察。刘备这点小心眼,以诸葛亮之聪明,哪里会看不清?便给他来了个欲擒故纵曲径通幽。这就是我对“罗贯中版”之“三顾茅庐”的理解。

这当然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它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意见”,连“时代意见”都算不上,更非“历史意见”,也不会是罗贯中的意见。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想原因之一是为了好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不管相信不相信,都承认这故事实在精彩。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寄托了罗贯中自己的人生理想。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据说曾经当过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明代王圻的《稗史汇编》说他“有志图王”,只不过壮志未酬而已。因此,他在写作《三国演义》时,难免会借古人之杯酒,浇心中之块垒,把自己的理想抱负投射到人物身上。其实,像他这样的古代读书人,是差不多都有“诸葛亮情结”的。他们敬佩诸葛亮的才智,仰慕他的人品,感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叹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和诸葛亮之间,几乎处处都有共鸣。

问题是,历史上和诸葛亮一样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并不在少数,成为读书人精神偶像的也还有一些,为什么诸葛亮最受崇拜呢?原因之一,我认为就在“三顾茅庐”。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没错,“男儿本自重横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赐颜色”呀!最好是那机会,那职务,那乌纱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给你送来,八抬轿子请你出山。诸葛亮享受的就是这种待遇。他就是刘备“请”出山的,还请了三回,实实在在给足了面子。

这就太让人羡慕了,也太让人向往了,因此必须大书特书。读书人是没有什么权力的,能够有的也就是“话语权”。那还不把文章做足?“罗贯中版”之“三顾茅庐”就这样诞生。但可惜,这是罗贯中的诸葛亮,未必是真实的诸葛亮。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际遇,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以及刘备是否去了三次,见了三次,谈了三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无疑,如果他们真的谈了多次,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完全和准确地知道其内容了。我们所能知道的,是结论性的意见,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政治天才,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也充满张力,其戏剧性决不亚于罗贯中的“刘玄德三顾草庐”。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相见的七年前,就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堪称“孙权版”或者“东吴版”的《隆中对》。这个人和诸葛亮一样,也预见到了“天下三分”的结果。或者说,也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那么,这个人是谁?他那个“孙权版”或者说“东吴版”的《隆中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呢?

请看下集:隆中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