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关于本书,关于本书的同名电视电影
下面的一些文字,是从我还没有出版的书稿里挑选出来的,现在提前奉献给大家,算做后记,让大家对我和本书,以及本书的同名电影先有一个了解吧。
一
2004年2月17号我在退学通知书上正式签下大名,这意味着我将彻底告别学生时代。曾经很多次我在梦里看见自己离开学校,脸上带着青春消逝的感伤,现在终于梦想成真,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实这么一天其实我早已料到,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真实的到来时我该做些什么、往下该怎么办?我的生活到底应该怎样继续下去。现在看来,想的再多也没有用,无论我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我都要学会生存,学会把生活更好的继续下去。
我签完字后,领导傲然端坐于高凳之上,跟我说些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讽刺的话,如果是以前,我会在刚走出办公室外时回头骂一声,但现在似乎没这个必要了,因为从那个时刻起,我将从这个人的视线里消失,他也从我的视线里消失,所以当我站在办公室门外时,我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一句,再见。
走出校园大门,回头看看校园里那一排排依然带着冬日印记尚未发芽的树苗,还记得我刚进大学时它们才一点点高,像一个个单薄的孩子一样站在风中的样子,现在它们已经长得只比我矮一点点了,虽然它们还没有枝繁叶茂,但它们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而我无法预料那时候的我是什么样子。它们幸福的是:可以一辈子守望着这所美丽的学校,而我却只能是一个过客,而且还是一个跟其他学生比起来,更加步履匆匆的过客。
在我看来,中国大学教育最失败的的方就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眼中所出现的十分优秀的学生基本上到了大三大四,就不再规规矩矩的坐在大学课堂里,像个小学生一样听老师讲课了。如果我将来有孩子,我一定不会把他送入中国的大学中,任何一个有棱角的孩子到了那里,都会被修理的四方圆出来,学生在那里只有被迫隐藏,或者放弃自己的个性,不想与之妥协的只有象我一样早日离开学校。
而且,我觉得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远远比文凭重要。
有些离开和话别,就像生老病死一样,不可抗拒,正如我始终要离开学校,告别我的学生时代一般。既然这样,不如早日面对,俗话说就是“早死早超生”,可惜这一句阿q的自我安慰,始终无法抹去我心里那股强烈的感伤和怅惘。
说实话,没有文凭我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但我觉得很是对不起我的父母,这个多说无意,我只有更努力的走好以后的路,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了。
也许明天的路,会更彷徨,更让我迷惘,但我只有选择拼命顽强。
因为无论如何,生活都要继续下去。
二
刚进大学时我始料不及的是,在我思想获得自由,身心得到莫大解放的同时,郁闷无聊等一些让我感觉甚为颓废的情绪同时翩然而至,如影随形的紧跟我三年,一直至今。因此这本书可算我情感发泄后的产物,其间蕴含了多少空虚无聊和矫情,我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情感神经出现了诸多变化,或开心,或难受,或豪气,或低沉,如此种种。每次写完一个章节后,都很快乐,犹如秦始皇看到万里长城在自己手中一点一点完成。原来这就叫写作的快感。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我的大学生活,书中绝大多数故事都是我亲身经历,因此说这本书就是我的自传也不无不可。
友情和爱情依然是贯穿这本书的两大主旋律。大学四年给我留下回忆,能够在我脑海中不朽的,恐怕也就是这些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了。
记得某日逛书店世邂逅一书《无知者无畏》。立时脑子里跳出句我自己曾经跟女生说过的箴言佳句,无耻者无罪。哈,顿有遇到知音之感,忙掏钱把这书买下,回家观摩学习。
我很坦率的承认,我就是师承于王朔,这就是我敢宣扬自己是“文化流氓”的原因。的确,我没有学院派那种所谓的知识涵养。跟文学院学生相比,我没看过多少文学书。看到文学院的学生谈及主义流派如数家珍,特别是谈到鲁迅张爱玲等我一知半解的文豪时,更是滔滔不绝,就跟谈他爹妈似的。看到文学院的学生能用文言文作篇千字文,更是心惊胆战,吓得屁滚尿流。不承认差距不行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饱受一种广为流传,被奉为至理的文学理念的影响,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理念造就了不少伟大的作家,比如钱钟书,但我认为更多的则是训练出了一帮知识的奴隶。我不认为知识的广狭,和思想的深浅,存在着一个正比关系。这就是我不尚阅读,而喜欢独立思考的原因。
我认为,独立思考的首要,就是要摆脱书本的束缚,而敢于怀疑。
真理就那么不可亵渎?偶像就那么不可打倒?幻想就那么不可亲近?
我相信事实绝对不是如此。我会用自己的性灵写作努力证明这一点。
这就是我,一个刚出文坛的小子的文学梦想。
三
前段日子遇到亲朋好友总是兴冲冲的上前递上自己的名片,自己的大名和头衔赫然盘踞在名片的中间的带,仿佛我就是公司(注:我的公司是为拍摄《寻找我的SUPERSRAR》而临时设立的文化传播公司,并没有正式登记)的中心人物,人家接过名片出于礼貌奉承我几句,我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身心像扔进水里的压缩饼干急剧膨胀,觉得全世界比尔盖茨是老大,我就是老二。
我拍片子的最大原因,就是想看看书中的人物,变成屏幕上的影视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样子,开始我的动机就是这么简单。朋友们吹嘘的赶超冯小刚的大话,那都是睁着眼睛胡说,我也没当真。可是人很奇怪,一件事情有个好开头,再往后深入的过程中,就往往假戏真做了,这跟玩所谓的爱情游戏一样,谁付出真心谁就必定在游戏的结局完蛋。我在挑选演员的过程中,突然想把这部片子认真的拍起来,而且一定要拍得惊天动的,影响力绝对不能输于《十面埋伏》。
承蒙扬州三牛织带企业的厚爱,馈赠了10万元,先到账2万。拿到那2万块,我还真有赶超冯小刚想法,后来实践证明,这不像我写书码字那么简单,我写字那是单纯的个人劳动,每天的付出无非就是时间和精力,反正我年轻,这些东西对我现在来说,都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想要补偿,到超市里买点脑白金就可以了。可影视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呼啦啦那么一大帮人,光每天的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些东西开始我认识严重不足,以为不就是几张嘴吗?没想到几张嘴张开来,我就是头上扛着个天大的锅也吃不消。
九月份我就要重新返回学校上学,于是我想到了公司的归宿。老实说,我很想把这部片子在8月酷暑当中拍摄完成,但是事实往往和人们的美好愿望严重南辕北辙,我的队伍质量严重参尺不齐,一眼望去就象一支伪军。我也想望自己脸上贴金,说我们如何如何的好,但事实就是事实,我觉得我这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自知之明,从来都以为自己的智商水平横卧在他人智商水平之下。而且任何一个剧组成员都不是向日葵,在八月酷暑之下还能迎头拍摄。
今天晚上,跟几个主要人物狠下心说咱们还是先散了,影视这条河的水实在太深了,以我们的背景还是韬光养晦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过去,咱们再涉水而过也不迟。
接着同事们说些安慰的话,互相安慰,伤疤需要别人舔吻才能消除疼痛,我相信这句话。
四
最后用《飘》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吧,不管怎么样,明天都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