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锋的文学梦(1)-天生我才

对杨少锋来说,民族中学并不陌生。

1989年9月到1990年7月,杨少锋曾经在这所福安的著名中学上初一,然后又主动从这所重点中学转到乡镇的普通中学,让所有不知内情的人整破头皮都不知道为什么。

当然,他当年转回乡下中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而现在,他上高一了,当年困扰他的因素已经不存在,按道理,他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做一个乖学生,然后考上大学。虽然经过初中阶段的曲曲折折,杨少锋也没能很认真地汲取教训,他的高中故事也同样地曲折。

高一时,杨少锋16岁,正是少男少女多梦的季节,与许多其他同龄的青少年一样,做着文学的美梦。他上了高中以后,一开始就“误入歧途”,一心想当个作家。因为那个时候的他,从初二留级那年被林泽霖老师发现并特意加以培养后,文章确实写得不错,并且对文学的兴趣也十分浓厚,许多人都把他看成未来的作家,他自己也以“小作家”自居,认为自己将来必定是文坛高手。所以在高一的时候,他找来了大量的文学名著,看了一本又一本。

看多了以后就想自己写,但长的一时写不来,就尝试着写短的。在他高一的那一年,他迷上了现代诗,对徐志摩、戴望舒等人非常仰慕。他写了许多的散文、诗歌,其中有一些被同学们传诵,他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为了写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那种味道,他不断地背诵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等人的词,亲身体验了“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故事。那时候虽然没有很多心事,却也能把散文写得凄凄婉婉,让学校里不少女生看了掉泪。

他曾经写过一篇散文诗,题目是《大海》,是为一位中考没考上后辍学在家的女同学写的,那位女生与他关系不错。他至今还记得这篇散文诗里的部分内容,在提到溪流被河里的石头挡住去路的时候,“在沥沥细雨中我诞生,在涓涓细流中我成长,山谷中大家管我叫河流。逐渐汇集的力量在我心中澎湃,远方的鸟儿告诉我的未来叫做大海,我于是奔腾而出。没有什么可以挡住我前行的步伐,可恶的礁石挡住了我的去路。我用头撞,我用脚踢,我用牙咬,终于,礁石在我的力量中战栗,它的身躯被我撕成碎片,成砾石、成细沙!冲开了束缚,我的力量愈加强大,沿途的朋友称我为大江。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中我一路高歌,冲向终点的时刻终于到来,和伙伴汇集在一起我终于长大,我的名字现在是大海!”杨少锋想用这篇文章,告诉他的朋友,只要坚持理想,最终都会成功。

这篇文章更具体的内容杨少锋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这篇文章为他在学校里赢得了“杨派散文”的美誉。当年他的许多想法,都是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文章被同校的同学接纳以后,他又想往外面投稿,让更多的人接受。散文、诗歌等曾被当时的《采贝》、《文友》等文学期刊采用,还有一两篇文章发表在《杂文报》上,仅高一那年,他就发表了五六篇文章,成为同学们的偶像。

杨少锋确实不笨,那时候为了发表文章,他曾很认真地研究各个期刊用稿的风格,然后投其所好,所以命中率较高。当时与杨少锋一起做文学梦的人不少,其中有一个同班的同学,所写文章也受到同学好评,水平甚至比杨少锋略高一些,但他的文章很少会被采用,原因就是因为他不了解各种刊物需要什么。在这一点上,杨少锋把激情与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文学需要激情,只有有激情,才能创造出“美丽”的文学作品;而投稿却需要理性,在资源稀缺的时代,“美丽”也只能让懂得审美的人喜欢,所以要懂得理性选择。比如,类似《大海》这样的小散文只能投给《采贝》这样的刊物,而类似《小议不小心》这类有感而发的小议论文可以投给《杂文报》这样的报纸。

杨少锋就是这样的人,在进行激情的创造过后,善于把激情的结果用理性包装,然后变成让人羡慕的成果。虽然他到现在还为自己当年的激情与理性沾沾自喜,但不可否认,“激情与理性”也让他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他一直在做着名作家的美梦,而现实中需要他解决的功课却拉下了,除了语文课成绩尚可外,其他的课程全部退步了。此时的杨少锋却不太在乎课程成绩,因为文学家不一定需要参加高考。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的成绩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当初考上的是重点班,到了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时,他的成绩在班上只能排在中下游了,而在整个年级,还尚能排在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