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擅自越境-检证战争责任: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

石原等人的目的是,事发后即向吉林出兵,造成兵力不足的奉天方面,则请驻朝鲜日军出兵增援,从而使事态扩大。在这种局势下,关东军司令官和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所作出的判断,受到了后世的追究。这里提到的两个司令官,一个是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另一个是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

20日,本庄拒绝了幕僚们以吉林的局势不稳定为理由而提出的单独派兵要求。关东军的任务被规定为对以旅顺和大连为中心的关东州以及满铁沿线附属地区进行警戒,吉林不属于关东军的管辖范围。然而,本庄最后还是被板垣说服了。

在第二师团主力向吉林进发后,21日,林铣十郎接受了神田正种参谋增援关东军的主张,擅自将军队越境派往满洲。关东军参谋片仓衷在《“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中写道:“如果驻朝鲜日军不来增援,结局不过是重蹈昭和三年事变(爆炸张作霖事件)的覆辙而已,不设法将其牵扯进来,一片苦心很可能化为泡影。”

林铣十郎被人们赞为“越境将军”,然而,对其擅自行事的称赞就是对统帅混乱的容忍。事变当中,访问奉天的外务省亚细亚局一课的守岛伍郎课长曾说:“本庄完全像被关在禁闭室里,三宅(参谋长)又没有统制部下的能力,致使板垣、石原、花谷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事变的善后处理方面,主导权也掌握在板垣、石原等幕僚的手中。9月22日,他们向军队中枢呈报了拥立清朝废帝溥仪的建议。暗地里为拥立积极活动的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曾这样告诉天津总领事桑岛主计:“满洲问题的处理能有今天的结果,全是当地驻军起了作用,今后在收拾局面上如需要拥立宣统废帝(溥仪),政府出面阻挠才是咄咄怪事……事到如今,政府的方针是不成问题的。”

“满洲事变”给军部带来了什么呢?

那就是“把无视统制的独断专行推崇为忧国之士壮举的思潮”。(伊藤正德《军阀兴亡史》,光人社NF文库)这种思潮直到战争结束在各个方面对国家都有影响。

历史学家秦郁彦曾说:“直至日中战争为止的一系列谋略都是效法板垣和石原所为。参谋们虽然实际上负有更大的责任,但在法律上完全没有责任。”他还说:“石原、板垣、本庄、林铣十郎违反陆军刑法,理应判处死刑。”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军事法庭,而是飞黄腾达和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