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
袁世凯有史可据的祖先,可追溯到他的祖父那一辈。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庠生,但不到40岁就死了。据说是读书太用功累死的。曾祖母叫郭氏,却比他丈夫长寿的多,一直活到90多岁。
郭氏出身于同郡的大户人家,很懂得诗文礼仪的重要。在她的倾心教育下,四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家里没有一个白丁。长子袁树三是个廪贡生,曾经署理陈留县训导兼教谕。
袁树三就是袁世凯的祖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袁保中,一个叫袁保庆。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字重臣,他一生虽然捐了一个同知,但没有正式出仕为官,一直在家经营田产。他是袁树三的长子,是袁耀东的嫡长孙。因此在袁家,他以长子的身份主持家政。他很热忠于程朱理学,豪门显宦的门第,使他在项城县独持一方,官府也让他三分,是个地道的“土皇帝”。
1858年底,项城、新蔡、沈丘、阜阳四县捻军部众联合起事,攻伐富豪,占领了项城县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这样,住在项城东北张营的袁家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袁保中把家眷接到陈州。为了对付捻军起事,袁保中和他的叔父袁甲三一道,联合当地富豪之家,筹办项城县团练,并在城东北40里处,择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围筑墙垣,墙外壕沟环绕,寨门前架设吊桥,寨门上及四角修筑“炮楼”,并派乡勇防守。
这于是在当地成为很有名的堡寨,人称“袁寨”。
项县袁寨原名石腰庄,袁家自咸丰七年迁入寨中,袁寨规模宏大,占地数十亩。寨中东部、中部、西部并列三座三重四合院,楼堂瓦舍各具形式。1859年9月16日,即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袁世凯就出生在这个封闭坚厚的堡寨中。
这时候,袁家已是三世簪缨之家的大豪门,已经在北京天成亨钱庄、陈州的于家典当铺等处放贷。一家三十余口,三世同堂,衣食富足。
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是靠对捻军作战起家的,他曾随叔父袁甲三转战豫皖。据说他用兵往往能出奇制胜,很有些谋略。后来,被河南团练大臣毛昶熙看中了,调到河南襄助河南各州府县筹划团练武装,并统兵在项城、夏吧等地区围攻捻军,是个杀人如麻的悍将。
袁世凯生下不久,袁保庆的妻子牛氏也生下一个儿子,但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
袁世凯的生母刘氏产后奶水很缺,而牛氏的奶水极其充足。因此,袁世凯就由牛氏哺乳。结果,牛氏非常疼爱袁世凯,视同己出。
在袁世凯童年时期,捻军活动日炽。捻军非常强悍,所到之处,尘土四起,遮天蔽日,万马奔腾,有如狂飙天落。所以捻军一到,蛰居在袁寨中的袁家人就不由得紧张一番。这时,15岁以上的男丁都要登上炮楼,鸣枪放炮,负隅抵抗。直到捻军撤去,袁家人才松一口气。袁世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从小对于战场征尘、杀人挞伐、城池攻掠已是司空见惯。
据说,在袁世凯5岁时,有一次,捻军一哨人马又来攻袭袁寨。有人把袁世凯抱到城垣之上,眼见捻军征尘飞起、呼啸而至,袁世凯竟然毫无惧色,这使大家都感到很惊异。
1866年(同治五年),捻军势力北移,河南、安徽一带兵事稍息。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从家乡起程,奉旨以知府赴任山东济南补用。这时,袁保庆年已40,但仍无子嗣。袁保中便将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这一年袁世凯7岁。从此,他一直跟着嗣父袁保庆转赴济南、南京直到嗣父去世,袁世凯才返回项城老家。
1866年,袁世凯跟随嗣父袁保庆来到了济南。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出故乡闭塞的小城。
在当时,济南称得上是物阜民丰之地,商业发达、交通便利。袁世凯在这里第一次过上了都市的生活。大明湖、千佛山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尽管袁保庆给他请了当时的名举人王志清做他的启蒙老师,但袁世凯兴趣却完全不在读书上。
1868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调袁保庆到南京赴任,管理淮军右标兵营务处,不久,袁保庆又去署理江南盐运道。盐运道的职务是负责督销官盐。盐运历来是炙手可热的肥缺。袁世凯又随嗣父到南京,完全过上了衣食玉锦的阔公子生活。南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算得上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了。歌楼舞榭、茶肆酒楼、店铺林立,繁华极了。加上南京的明孝陵、紫金山、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风景名胜,袁世凯完全为游乐所陶醉了。他整日打拳、下棋、赌博。虽然他当时只有十二三岁,但马却骑得很好,走马观景,四处游玩,倒也是风流狷介一少年。
在南京,袁世凯的家庭教师是个文武双全的举人,写得一手的漂亮文章,而拳也打得很好,这位教师看袁世凯读书不用功,却对拳脚武艺很迷恋,就每天教他习武练艺,这时,袁世凯的哥哥袁世敦、袁世廉看到这个不爱读书的弟弟急在心里,却也毫无办法。
袁世凯从小就很聪明,只是不爱读书。他的嗣父袁保庆除正妻牛氏外,还有一个很宠爱的姨太太金氏。牛氏和金氏妻妾不和,时有龃龉,而袁世凯竟利用自己嗣子的地位,从中调和转圜,因此牛氏、金氏都很喜欢他。对于他不读书这种当时人认为不务正业的行为,自然出于疼爱,有所庇护,这样更使袁世凯在南京每日尽兴玩乐了。
但是,袁保庆却不忘调教袁世凯。袁保庆是有功名而为官的人,家庭背景又极显赫,所以意气很高,自命不凡。加之两江总督马新贻很赏识他,因而袁保庆更不同于一般空食俸禄的庸官。他很细心,对于数十年官场风习、将兵心得,每有感悟就顺手记下来。后来他把这些心得札记整理出来,题名为《自名琐言》,每每有空便念与袁世凯听。
这些官场经验,带兵心得,对于袁世凯日后宦海沉浮、将兵帅勇等一些韬晦之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袁世凯在南京前后生活了6年。1873年7月,袁保庆因染上了霍乱,命丧黄泉。这年冬天,袁世凯不得不随嗣母牛氏,扶柩还乡。启程时,吴长庆曾前来送行。吴长庆,字筱轩。安徽庐江人。他的父亲吴廷襄是庐江地区地主团练武装的首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包围了庐江,吴廷襄便派儿子吴长庆赶往宿州,请求当时驻扎在此的袁甲三驰兵救援。
袁甲三接到求援消息后,因事关军务,一时举棋不定,于是便征求儿子袁保恒、侄袁保庆的意见。袁保恒认为“地当强敌,兵不能分”,分兵救援,会招致强敌攻击,所以主张不救援。而袁保庆则认为吴廷襄一片忠心可嘉,而且“绅士力薄,孤城垂危”,力主出兵救援。双方意见争持不下,拖延数日,致使太平军破庐江城,吴廷襄被杀。所以,吴长庆恨透了袁保恒。
由于袁保庆曾力主救援,吴长庆与袁保庆却换帖,订了兄弟之好。袁保庆任职赴南京时,吴长庆正好带兵驻扎在浦口,两人日益交好,过往甚密。
袁保庆死时,吴长庆异常悲痛,渡江视殓,扶棺痛哭,并出力帮助料理后事。以后,吴长庆对于袁保庆的嗣子袁世凯,也格外疼爱。
1880年冬,吴长庆率淮军六营由浦口移驻山东登州,很受李鸿章赏识,督办山东海防,在山东很有根基。后来,袁世凯投奔吴长庆,吴长庆不仅乐意收留,而且格外信任照抚,以后不断对袁世凯提拔重用。
1874年,袁世凯回到项城的第二年,叔父袁保恒也从西北回来了。他看到袁世凯的相貌、举止,听到他善于应对的口才,非常喜欢。这时,袁保恒正在西北帮着左宗棠办理军务,于是又把他带到西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