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丈夫,都属于被文革耽误的一代。
我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中最不幸的了,文革开始的时候刚刚上小学五年级,赶上“停课闹革命”,一停就是三年,等到老三届下放了,我们才进中学,书还没在手中捂热,就糊里糊涂地初中毕业,上山下乡了。
我丈夫比我幸运,他多念了四年中学。这使他在数理化等等方面比我强一大截,考上了华中工学院的数学系。不过,他也有不幸的地方。他三十一岁的时候,才有机会上大学,更不幸的是,四十一岁才开始读博士研究生,四十六岁的时候,才有可能读完。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能够开始他所热爱的工作。比起那些三十几岁就名扬四海的美国教授来,他的确是不幸。他把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耗在学习上了,他老是在补课,老是在追赶别人。上大学的时候,他要补上中学高中的课程,赶上比他小十岁的应届毕业生;念博士的时候,他要补上英语和俄语,赶上比他小二十岁的小青年。新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个个年轻得象他的侄儿侄女,看着他日益花白的头发,我们常常感慨万千。
你说他不幸吗?他实在还是这一代人中的侥幸者。
这一代人高举过造反的大旗,热血沸腾地冲杀在血雨腥风中,有多少人莫名其妙地断送了年轻的生命;这一代人,不得不上山下乡,在西北高原黄河之滨冷漠的凄风苦雨中挣扎;这一代人,回城之后,结婚生子,一家三代人,挤在不到十几个平方的小屋里,上要照顾老人,下要照顾孩子,从来就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夫妻生活,两人世界。
是啊,我们为我们赶上这样的时代而遗憾,可我们也为我们是这一代人而自豪。想想看,世界上有哪一代人象我们这样,经历过这么多的思想创伤?又有哪一代人能够象我们这样,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勇敢地从精神的废墟中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应该为我们是这一代人而骄傲,因为我们值得骄傲。
从小,我丈夫就有一个梦想,梦想长大了当博士,在科学的领域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可是,岁月蹉跎,日月如梭,转眼就是四十了,几经艰难和曲折,他才踏进博士研究院的殿堂。也许有人说他太傻,放着国内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人人羡慕的工作不做,跑到国外去穷折腾,为了一顶空空的博士帽,值得吗?
他却认为很值得,他不安份于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生活,他以为,一个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地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奋斗的人,才是一个充实的人。年纪大了,记忆力、反应的速度都不如年轻人了,他就“笨鸟先飞”,上课之前先预习,下课之后再复习,教授布置的作业,他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有些可做可不做的的作业,他也一定要把它做完。考试之前,更是翻遍所有的有关的参考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消化,再难再奇怪的题目,也要追究出个所以然来。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当他读完硕士学位的时候,其优异成绩令那些洋教授们惊讶,许多中国同学都说:“为我们中国人挣了光。”
这样学习,当然要花去他的许多时间,耗费他的许多精力。儿子说他:“PITYDADY”,他不仅说他爹可怜,还跟国内的表姐写信,夸张地说:“爸爸一个暑假都在学习,一句话都没有跟我说过。”吓得他的爷爷叔叔赶快写信来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是我们家的“白鳍豚”,重点保护对象。我和儿子都全力支持他,不让他为家务事分心。我尽快地熟悉环境,学习一切居住在美国所必须的东西,学会开车以后,只要是能够自己处理的事都自己处理,决不牵扯他的精力。不过,我们还是留下晚饭后洗碗的“美差”给他,让他有机会松驰一下紧张的神经。
当然,有时候也有例外。我没耐心,遇到儿子不听话,就火了,对着他大吼大叫,儿子也不是软柿子,他也对着我大吼大叫,于是我们先把他爹的书房门关起来,然后母子俩再比赛,看谁的脚跺得响,看谁吼出的声音大,可想而知,最后都是我获胜,要不然,儿子也就不成其为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