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话题-无“薇”不至

在北京和一些朋友聊天,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是来自上海的,话题一定离不开房子。

房地产是现在中国内地的一个热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并没有看到房地产的热潮有冷却下去的迹象。刚刚从青岛回来,原来这个中型城市的黄金地段,房价也到了快两万一平方米。

记得大约四年前和大摩的首席经济分析师谢国忠吃饭,同样是上海人的Andy对于上海的房价大大批评了一把,之后就读到了很多他关于上海的房地产出现泡沫现象的文章,为上海的房地产大泼冷水,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家外资公司,自己却连连斥资在上海买进房产。

在香港,对于大部分买了房子的人来说,一辈子就好象是给银行打工了,现在的上海似乎也这样了。在房价最低落的时候,我曾经是香港负资产里面的一员,现在的上海,虽然还没有出现负资产的现象,但是用银行贷款买楼的工薪阶层,也开始了和我一样为银行打工的日子。

高楼价带来的是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在香港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房子的支出,减少了其它的开支,现在在内地,特别是上海,虽然房价高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我刚刚从苏格兰采访G8峰会回来,在会场附近的小镇,没有足够的酒店,于是我们租了当地人的一栋两层的独立屋。这栋在当地属于非常普通的屋子,在内地或者是香港,已经可以被称为别墅,我们算了一下,如果在上海,这样的房子没有几千万是买不到的,但是在苏格兰,原来只需要二百多万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在上海,买到的只有屋子对着屋子、窗户对着窗户的风景,但是这里,推开厨房,对着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地,我们在黄昏的时候,坐在屋外宽大的平台上,一边喝着红酒,一边欣赏落日,感觉十分惬意。然而这在我们眼中已经是天堂般享受,让我们舍不得离开的房子,在当地只属于一般收入家庭的,这让我们感叹,在中国香港,还有内地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多么的高,但是生活的质量又是那样的低。

忽然想起今年年初到马来西亚,当地的一个商人推出一个“银发计画”,只要一百万人民币左右,就可以到当地买一栋别墅过过退休生活,除了优美的社区,还可以每天打打高尔夫球。有点奇怪,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的一些城市的生活成本,却已经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提并论了,甚至出现了超越,也不知道这标志着繁荣,还是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