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堂的人在后来的故事中轰轰烈烈,与二太太不无关系,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二太太生下的龙凤胎!二太太的龙凤胎从降生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最先是两个婴儿不能和平相处,只要是把他们摆放在一起,必定啼哭不止,然后暴露出来的矛盾是关于吃奶,一定要姐弟二人同时吃奶,如有一个先吃,另一个定然大闹,直至平分秋色方可罢休。这些现象严重地违背了双胞胎心灵相通的常规。二太太处理他们的办法是姐弟二人各放一边,奶子平均每人一个,并且固定专用,绝不胡乱搭配,初步显现的矛盾就这么解决了。
但是,紧跟着出现的问题是二太太的奶水供不应求,几乎影响到了双胞胎的生存状况。八十年前的婴儿如果无奶哺育的话,代用品恐怕只有米糊了,至于用羊奶狗奶等取而代之的事毕竟不常见,更没有强生奶粉或者S26之类的东西了。二太太的奶水是严重欠缺,倒不是彻底没有,在被两个襟褓中的婴儿吸得钻心般疼痛之后,二太太不得不考虑补充奶水的问题了。
有一种办法,自古以来都适用,那就是请奶妈子,这当然是有钱人家的事,要是穷人,至多是有奶的妇人见孩子饿得可怜才慷慨解怀哺之,但这就不叫奶妈子了,并且也难说会无偿地长期喂给缺奶的孩子,毕竟有奶的妇人一般情况下自己也是有孩子的。
二太太的情况不同于常人,没有人能够帮助而又拒绝二太太的,何况二太太是保和堂的二太太,保和堂从不亏待任何人。
首先主动提出贡献奶水的人是郭财媳妇,她跟二太太说,我这奶多着呢,雀儿一天价吃都有,没个完,有时雀儿不吃,都憋得慌,要是二太太不嫌弃,我就喂二小姐和二少爷。
二太太很感动,跟郭财媳妇说,郭嫂可别这么说,别折了孩子的寿,羊有跪乳之恩,你要帮我奶这两个孩子,决不让他们忘了你的恩情,只是担心郭雀儿受委屈。
郭财媳妇说,雀儿都一岁多了,就是断奶也能养得活了,再说我的奶足,有他吃的,你放心二太太。
二太太就答应了郭财媳妇,并且私下里决定每月给郭财媳妇十块钱,存在那儿跟工钱一并给她。
第二个听到消息找上门来给二小姐和二少爷喂奶的女人是秀儿,秀儿的奶水不是太足,但也称得上是好奶的女人,只是牛鼻子每日里吃得很冲,长得肥胖大耳朵的,倒也没有什么多余。二太太就不让秀儿来了,但心里还是感激秀儿,想起秀儿在她跟前当使唤丫头的事,就觉得与人为善永远是没有错的。
再一个找上门来的女人是黑丫头,黑丫头生白秀郎比秀儿生牛鼻子晚一个月,奶水出奇的多,而白秀郎又吃得少,整日把胸脯外的衣裳给奶水浸得湿沽郎当的。
于是,二太太就决定让黑丫头和郭财媳妇奶她的龙凤胎,郭财媳妇奶二小姐,黑丫头则奶二少爷。
大太太也是属于那种奶水不足的女人,除了勉强能喂得饱大少爷忠儿,也就没有任何多余了,但是大太太还是给二太太做了个人情,表示要帮着二太太奶孩子,二太太除了说许多感激的话之外,也不能真让大少爷受委屈,毕竟找奶妈子是一件完全可行的事。
因为郭财媳妇要奶二小姐,所以二太太就不让她做家务事了,田嫂说她可以帮着带二小姐和二少爷。
田嫂实际上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针钱活儿做得极好,可惜一辈子就呆在保和堂里了,再不想嫁男人生孩子的事。二太太想着时候长了开导开导她,保和堂不干那种断子绝孙的事,何况田嫂也不是买来的,是她愿意在保和堂做仆妇,即便是买来的丫头最后也是要嫁人的。
绫子就不能再像二太太生孩子之前那样清闲了,要知道婴儿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又洗又擦的难得一会儿闲着。只有大小姐亭儿没有任何具体的事要做,整日价还是玩,逗着二小姐和二少爷玩,她喊他们弟弟和妹子,让绫子嫉妒得不得了。
因为二太太做月子,大老爷蒋万斋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天都到二太太这边来看看,名义上二太太还是他的兄弟媳妇。但是大老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的保和堂不仅有儿尚且有女,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二太太,是二太太的龙凤胎一举开创了保和堂的新局面,大老爷的心中充满豪迈之情。
大太太渐渐有了一种失落感,要是二太太过门来当了大老爷的二太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大太太不可能不考虑这件事,但这件事却是她无法左右的,大老爷向来是认准了的事不成不罢休的脾性。看到大老爷兴高采烈的样儿,大太太心里难免生出一丝委屈,同样的种儿,咋地她就能一窝长出两棵苗儿来?
大太太的委屈当然不是无中生有。但是大太太心里的任何不快都不能表现出来,二太太在做月子,她得做出个贤惠宽厚的样儿来。
按道理讲,二太太所生的龙凤胎既然是二老爷蒋万秀的子女,排的名分就应该是大少爷二小姐,这是按男女之别来排列,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了亭儿,亭儿已改蒋姓了,是大小姐,二太太所生的凤就只能排第二位了。但是,大老爷坚持以保和堂排列顺序,这样一来大少爷忠儿也在前,于是龙凤胎的排名就只能是二少爷二小姐了。
二太太的龙凤胎的名字是二太太起的,二太太跟大太太说,大少爷叫忠儿,那二少爷就叫义儿吧,管这个丫头片子叫全,合起来就是忠义两全了。
二太太的知识更多的是来自说书先生,尽管如此,二太太给二少爷和二小姐起的名字很得饱读诗书的大老爷赞赏。大老爷说,好!忠义两全,忠义两全,好!
当然,大老爷后来跟大太太说,一个女儿家叫全显得庸俗了些,取其谐音,改香草之荃吧。
大太太跟二太太说了大老爷的意思,二太太说,大老爷读了好多书,懂得多,那就改成香草的荃吧,反正是个全。
至于亭儿,跟下面的弟妹们合在一起,大老爷的解释是忠义亭中忠义全,这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正在二太太和大老爷大太太一门心思给孩子起名儿的当儿,官杆儿又轻而易举地从后院小伙房偷了一只小母鸡。这只小母鸡当然是准备杀给二太太吃的,笼子里有八只,都是高鹞子找人从四邻八乡花钱收上来的。
官杆儿非常顺利地得手是碰巧柳老疙瘩不在小伙房,他的女儿柳丫儿发烧,柳老疙瘩跑回家去看女儿的时候,官杆儿就从笼子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抓了一只,他怕那鸡叫起来惊动了人,就把鸡头弯过来窝在翅膀底下,从夹哈拉道儿绕到厚书斋这边来,然后七拐八弯地到了后院的里墙根下,钻过狗洞,就到长工房这边来了。
在长工房的后面,挨着大院墙的空地上有好几堆苫起来的麦秸儿,官杆儿在麦秸堆里掏个洞,就把小母鸡放进去,然后又用麦秸儿把洞口堵起来。官杆儿准备亲手试验一下烤叫化鸡的方法,这种愿望在他心中装了很久时间了。
官杆儿是小放牲口的,大放牲口的在中午要回去吃午饭,小放牲口的带干粮中午看牲口,这样官杆儿就有机会了,至于老五林好对付,给他撕一条鸡腿吃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是,官杆儿的叫化鸡没有烧烤成功,原因是他第二天把鸡拿出来准备装进干粮袋子的时候,小母鸡已经死了,死因是鸡脑袋窝在翅膀底下太久,憋死了。官杆儿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只死鸡装在干粮袋里了,他在中午的时候跟老五林捡了一堆干柴,点着火把鸡烤着吃了,味道也算不错,但想起来肯定不如叫化鸡好吃。
老五林并不问官杆儿鸡从哪里弄来的,只要能吃就行了,他现在早把跟官杆儿吵架的事忘到脖子后头去了,他跟官杆儿说,好吃,明儿晌午还有没有?
官杆儿说,没有了,过两天可以抓个活的,到时就可以烧叫化鸡吃了。
官杆儿除了偷鸡吃之外,用心思更多的还是要怎么对付绫子,以报上次之仇。他的第一个方案是用弹弓打绫子,最好是能打瞎她一只眼才好,让那老王八抱着个瞎子才好玩,官杆儿想象着绫子瞎了眼的样儿就忍不住笑。但这个方案肯定难以实施,首先是见不着绫子从银杏谷出来,绫子负责伺候二少爷,一会儿擦屎,一会儿换尿布,已经被折腾得狼狈不堪,哪儿有工夫出来玩?而做这件事必须是在晚上,晚上绫子就更不出院子了。另外,官杆儿在弹弓的发射方面准头极差,别说是打眼珠儿,就是打到身上也不容易。而让官杆儿彻底放弃这个方案的根本原因是怕把事情弄大了,保和堂就会真的把他赶出去,那样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他自信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官杆儿能和大小姐蒋亭儿搭上话完全是偶然。亭儿帮着田嫂伺候二太太,本来没有什么事可做,有时候在郭财媳妇给二小姐喂奶的时候也帮着照看一下郭雀儿,然后就喜欢看两个小弟弟小妹妹,极少走出院子来。
二太太每日要吃五餐,都由田嫂到小伙房去提过来,因为吃饭的人多了,小伙房除了柳老疙瘩掌勺之外,又添了好几个帮灶的。
大小姐亭儿是跟着大太太到长工房这边来的。大太太每天都到二太太这边来看望二太太,陪着二太太说话。
大太太走的时候,二太太跟亭儿说,亭儿跟大娘出去转转,整天价憋在屋里干什么?于是,亭儿就跟着大太太到长工房这边来玩。
大太太到长工房来查看是常事,主要是伙食方面。因为是冬天,长工房的人比春天夏天的时候要少,但伙食方面却不差。大太太只是闲着没事来看看,其实一应事物高鹞子早安排妥了,再重要的事就由大老爷管了。
大太太进到伙房里跟三个做饭的仆妇说话,亭儿在伙房外边玩,就碰上官杆儿了,官杆儿刚从外面放牲口回来。
你肯定是大小姐亭儿吧?官杆儿主动跟亭儿打招呼。
亭儿并不喜欢官杆儿,尤其是官杆儿那副鬼头蛤蟆眼的样儿。亭儿说,你是谁?我又不认识你,咋跟我说话?
官杆儿就笑,说,保和堂谁不认识你?你是二太太的干丫头,保和堂的大小姐蒋亭儿,我咋会不认得你?官杆儿有意讨好亭儿。
亭儿果然就把戒备心理松弛了,问官杆儿,你叫什么名儿?也是保和堂的长工吗?
官杆儿说,我叫官杆儿,在保和堂放牲口,是小放牲口的,刚从外头回来。
亭儿问他,放牲口好不好玩?
官杆儿说,好玩,山上有好多小雀儿,可以捉了来玩。
亭儿立时就来了精神,跟官杆儿说,那你也给我捉回一只来玩。
官杆儿说谎是张口就来的,根本不用心思想,见引得亭儿上了当,就来了情绪,说,逮一只小雀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感谢我才行,要不我可不抓,要费很多事。
亭儿想着小雀儿能叽叽喳喳叫,肯定好玩,就央求官杆儿一定给她捉雀儿。
官杆儿最喜欢别人求他,何况又是大小姐亭儿,就答应说,你明天过这边来,我带你去抓雀儿,但你不能告诉别人。
亭儿说,我不能跟你到山里去的,我妈知道会不高兴的。
官杆儿说,哪是去山里,就在后面的打谷场上就行,但不是抓山雀儿,是家雀儿,有时也能逮到瓜子黑黑。其实官杆儿说的都是麻雀,瓜子黑黑是一种灰色羽毛,黑头白脯,左右两腮有一白色圆点的小鸟,大概也是麻雀的一种,北方的孩子经常用米升子捕了来玩。
亭儿听说在后面的打谷场上就可以捕到雀儿,很高兴,答应官杆儿在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一定来。
亭儿在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果然就到长工房这边来找官杆儿。官杆儿已经把牲口在圈里关好了,手里拿了一条细绳子和一只谷筛子。
亭儿看了官杆儿手中的东西很激动,问他,你说咋着就能逮住小雀儿?
官杆儿故作神秘的样儿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来到了打谷场上,在堆着麦秸垛的地方,官杆儿用筛子布下了机关,然后抓着绳头儿躲在麦秸垛的后面。
亭儿明白了官杆儿捕雀儿的手段,坚持要亲手握着那根绳子,到时引发机关。筛子下面撒了些谷糠,有雀儿三三两两地落下来在地上觅食,一时却不进到筛子下面去。亭儿攥着绳子激动得直喘气,一张小脸蛋涨得红扑扑的,只盼着雀儿快一点钻到筛子下面去,然后她就可以拉动绳子引发机关了。
官杆儿的心思在亭儿身上,能不能捕住雀儿倒并不怎么在意。他挨得亭儿很紧,几乎能听到亭儿喘气的声音。这小丫头还真不赖!官杆儿在心里想,要是能长跟她好就好了。这是官杆儿惟一一次心思中没有邪念,并且这念头一直保持了很长时间。
越是等着,雀儿越是躲着筛子不进,稍有风吹草动,所有雀儿就噗噜噜地飞走了,然后又等好久才会小心翼翼落下地来,依旧是对筛子下面的谷糠不感兴趣,好像知道那下面就是机关一样。这样一来亭儿便由急躁变得失望了,她怀疑官杆儿的办法根本不能逮住雀儿。
太阳在不知不觉中落下去,暮色很快把周围的一切都淹没了,捕雀儿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
亭儿失望之余突然明白过来,已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亭儿急急忙忙地回银杏谷吃晚饭,这时田嫂和郭财媳妇刚把饭菜摆在桌子上。
二太太问亭儿,咋又回来得这么晚?昨儿也是这样,都干什么呢?吃饭还让人等。
亭儿说,我在长工房那边玩。她没说跟官杆儿逮雀儿的事,二太太并没有过多地斥责亭儿,因为亭儿基本上是一个懂事的丫头。
有好几天大小姐亭儿一直没再去找官杆儿做捉雀儿的事,只是有时心里想想而已,但毕竟还是有过这码事儿了,免不了想着哪一次会用筛子扣到雀儿。于是,有一天亭儿又到长工房找官杆儿。
官杆儿搭上亭儿的关系当然不会仅仅停留在捉雀儿上,出乎意料的是他设计报复绫子的计划从此有了实质性突破,这应了歪打正着这句话。当时官杆儿只是想说绫子一些坏话而已,并且很有保留,也没牵扯到大老爷。
第二次捉雀儿的行动比第一次有了很大进展,亭儿在雀儿终于熬耐不住诱惑进到筛子下面啄吃谷糠的时候,及时拉倒了支着筛子的小木棍,于是有两只家雀儿同时被扣在筛子里。但是捉雀儿的事仍然没有彻底成功,原因是亭儿迫不及待地上前把筛子掀开用手捉雀儿的时候,两只家雀同时飞走了。
亭儿懊丧得不得了,怪官杆儿没有帮着把筛子沿的空隙捂住。
官杆儿当然不可能对大小姐亭儿发火,他安慰亭儿说,下次我用褂子将筛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再把筛子底下的家雀儿抓住,每只脚上拴上线想飞都飞不走。
于是亭儿就想开了,并且多少改变了一些对官杆儿的看法。官杆儿是在亭儿准备离开的时候,才跟她提到绫子的。
官杆儿对亭儿说,你知道绫子吧?那个小骚碕可不是个好东西,你得防着她点。
亭儿不喜欢官杆儿随口骂人,很厌烦地盯着官杆儿问,绫子怎么就不是好东西了?她打过你吗?亭儿不知道上次绫子告密让高鹞子捉住官杆儿的事。
官杆儿说,她哪儿打得了我?我不打她就是好的了。
亭儿问,那是什么事得罪你了?这是北京城里的话,或是说她碍着你什么了?要是玉斗的话是说她害着你了吗?官杆儿当然喜欢听北京话。
官杆儿说,也没害着我,我看着她干不要脸的事了。
亭儿吓了一跳,瞪着眼睛问官杆儿,跟谁?跟谁干不要脸的事?
官杆儿说,没看清,反正是跟一个男的在一块抱着。
亭儿说,咳!你可别胡说八道啊,要是给绫子听见了,不把你的嘴角撕到二根杈里去才怪。二根杈是土话,就是腮帮子的牙颌骨部位,北京的土话有时也这么说。
官杆儿也急了,发誓说,我要是说假话天打五雷轰!
于是亭儿相信了官杆儿的话,她本来就对绫子没有好感,现在又听到她竟然干不要脸的事,心里就更瞧不起她了。但是亭儿不想当着官杆儿的面说绫子的坏话,只想快点离开官杆儿,就说,我才不听你瞎说八道呢。转身就走。
官杆儿冲着亭儿的背影儿大声说,大小姐你悄悄盯着她,肯定就能逮住她,那个男的也跑不了,真的,骗你是小狗!
亭儿把官杆儿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好奇怪,也想着把那个男的逮着,看看他到底是谁。
官杆儿之所以没有说出大老爷,是因为他害怕大老爷知道了会把他赶出保和堂,倒不是有借刀杀人的心机,他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他跟亭儿说这些只是想说绫子的坏话,让更多的人不理绫子,看不起绫子,这种报复行为跟一般孩童的报复行为没有什么两样。
问题在于官杆儿说的完全是实话,并且无可避免地牵扯到了大老爷。大老爷是保和堂的一家之主,而绫子是保和堂的一个使唤丫头,使唤丫头勾引大当家的,在豪门深宅里面并不多见,多见的恐怕是大当家的勾引使唤丫头。即使这样,对使唤丫头来说也未必就有好结果,而现在事情搞颠倒了,并且已经在瓜熟蒂落之前露了马脚,结果当然会更让人难以预料。
正是官杆儿这句话,给绫子惹下了祸端,要是绫子跟大老爷都检点一下,不被亭儿发现,并且在大老爷做出要讨绫子做妾的正式决定之前不给别人知道,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两个人都大意了,所以出事是势在必然。
大小姐亭儿是在二太太快出月子的时候才发现绫子跟大老爷之间有问题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厚塾斋的北书房。
绫子照样是端了一碟核桃仁绿豆糕到北书房伺候大老爷读书写字。本来应该由绢子或缎子伺候大老爷的,因为绫子伺候着二少爷义儿,但偏巧这天大老爷从银杏谷的月拱门前过的时候,碰到了出来提水的绫子,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彼此有意地看了对方一眼。绫子就问大老爷做什么,大老爷说去北书房。
绫子就心领神会了,问大老爷,要我去端核桃仁绿豆糕不?
大老爷说,你到大太太那里去要。然后就去北书房了。
以前绫子都是从二太太那里端点心,因为大老爷一般是在看望了二太太才去北书房,现在二太太在坐月子,大老爷极少到银杏谷来,来了也是到院里看看不进屋。
绫子就提着水壶到菊花坞来了,正碰上二姐绢子,绢子问绫子提着水壶干什么?
绫子把水壶塞给二姐说,你替我从小伙房提热水到银杏谷去,我到北书房去给大老爷笼火烤。
绢子也不问,就提了水壶到小伙房去提水。
绫子到屋里去见大太太,说了大老爷让她端点心到北书房的事。
大太太的堂屋桌上有两包刚从作坊里提过来的核桃酥,大太太亲自动手盛了一盘让绫子端了去北书房,却没问大老爷咋着会让她去北书房伺候?
绫子端着核桃酥到北书房的时候,大老爷正在亲自动手笼一盆炭火,一缕青烟冒出来,绕着大老爷的瓜皮帽儿转。绫子赶紧把东西放下,拿了一把扇子对着火盆扇,忽地一下火苗儿冒起来,青烟儿变得淡了。
绫子说,这北书房的炕应该天天烧才行,光笼一盆火也冷,冰房冷屋子的。
大老爷说,算了,我也不常来,又没人睡,烧着一条炕费柴。
绫子把醉翁椅用鸡毛掸子掸了,让大老爷躺下,又把提来的一小铜壶水坐在火盆上,这才顾得上跟大老爷调情的事。因为隔了好多天,她和大老爷都有点难为情,最后还是绫子主动坐在大老爷怀里了。
大老爷用手捋了一下绫子的头发说,你这丫头也是讨人喜欢,二太太肯定喜欢你。
绫子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说,二太太只顾稀罕她的二少爷和二小姐呢,哪儿看得起我这个使唤丫头?再说,还有那个要饭的小丫头呢,她哪会稀罕我!绫子故意不把亭儿称作大小姐,是因为心里妒忌她。
绫子说这几句刻薄话的时候,亭儿正在窗子底下悄悄听着呢,要饭的小丫头这几个字把大小姐亭儿彻底惹恼了,亭儿在心里骂道,好你个小蹄子!小养汉碕!
绫子说亭儿是要饭吃的小丫头没错,不过那是以前的事,既然是个小要饭的,当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什么悲惨的场面也见过,什么下流砢碜的话也听过,骂人的话更是家常便饭,自从进了保和堂,特别是跟了二太太以后才改了。现在绫子把亭儿惹恼了,亭儿当然要骂她。小蹄子是北京城里骂人的话,并且不是一般骂人的话。
北京八大胡同的怡春院,亭儿有时就在门口等着有钱的男人来,有时会有心肠软的窑姐儿在接完客人之后丢给她一个大子儿买个烧饼吃,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给怡春院的老鸨追得四处乱跑。老鸨手里拿着鸡毛掸子捶打没有伺候好男人的窑姐儿,口里小蹄子小养汉碕的骂个不停。
一个月前,官杆儿为了偷看绫子和大老爷做不要脸的事,曾经用手指蘸着口水把北书房的窗纸捅了个窟窿,现在亭儿也从这个小窟窿往里看,于是她看见了与官杆儿所说的完全一致的内容,只是当时官杆儿用的是右眼,而亭儿现在用的是左眼。
因为那个男人是大老爷,所以亭儿吓得心中敲小鼓儿一般地跳,也顾不得再骂绫子了。她甚至没有敢再看下去就悄悄地溜了,要知道大老爷对她有救命之恩,她可不想坏大老爷的事。但是亭儿恨透了绫子,她发誓决不能让她得了大老爷的好。
亭儿对付绫子的办法比官杆儿对付绫子的办法更直截了当,她几乎连想都没想就把北书房的情况告诉了大太太。
大太太心中一股无名火直窜起来,心中骂绫子说,好你个小蹄子!大太太口中的小蹄子不是来自北京,而是来自于说书的,其实在中国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中,关于骂女人为小蹄子的话屡见不鲜,《水浒传》和《金瓶梅》中也有。
大太太想到去捉奸的同时,不可能不顾及到大老爷,这种关系实际上很微妙,弄不好,让大老爷丢了脸面反而大家难看。
于是大太太硬生生地把这口气咽下去了,并且叮嘱亭儿说,不许再对别人提起这事儿,连你妈那儿也不要说。
大小姐亭儿原以为大太太会冲到北书房去把绫子一把逮个正着,然后像怡春院的老鸨打窑姐儿那样,抡着鸡毛掸子,一边骂,一边没屁股没脑袋地往她身上抽。没想到大太太不动声色,并且叮嘱她不许再对别人提这事,这让亭儿很失望。
亭儿跟大太太说,我知道了大娘,我不跟别人说,也不跟我妈说。
在亭儿走了之后,大太太才气得咬牙切齿地发泄,早就该看出来不是个好东西,才十六岁就知道勾搭汉子了,这还得了!这还得了!大太太骂绫子的时候缎子和绢子都不在场。
大太太要是没有真凭实据,不仅难以对绫子进行处罚,而大老爷也会指责她对一个孩子的话信以为真。但是大太太对亭儿的话确实没有丝毫怀疑,亭儿不是那种搬弄是非的孩子。亏得这个丫头先告诉我了!大太太想。
并不工于心计的大太太在处置绫子的问题上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大太太确定的方案是隐而不发。
绫子跟大老爷调情的时间不可能太久,因为她要负责照看二少爷,所以在大老爷读书的时候就匆匆地回了银杏谷,即便是大太太决定去捉奸的话也不可能看到任何事情,因为那时她已经离开北书房了。事实上,绫子和大老爷的事还算不上通奸,他们只是在一起搂抱而已,至少目前还没有向更深的方面发展。
绫子回到银杏谷的时候,二少爷还在睡觉,这让她放下心来。其他人也都忙着各自的事,二太太正满面慈爱地端详着她的一双儿女,还有三天就出满月了。只有亭儿坐在角落里,翻着白眼珠儿盯着绫子。绫子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个要过饭吃的小丫头有点怪。绫子开始留意亭儿了。
大小姐亭儿猜不透大太太的心思,也没有跟二太太提起这码事,只是从此对绫子彻底没了好感,说话就是粗声大气地搡白,搞得绫子不知所措,更多的时候只能躲避着亭儿。后来二太太的龙凤胎出满月,无论是绫子还是亭儿就把闹别扭的事儿扔到脑后去了。
在二太太的龙凤胎满月之前先过腊八,在京西太行山,大小人都知道腊八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言谈举止要非常注意,尤其是犯忌的话,比如死呀残呀,苦呀穷呀等等,不能说,而骂人的脏话和对上天不敬的话更不能说,以免多嘴多舌的灶王爷上天去胡说八道地告密,玉皇大帝便要惩罚其一年不顺当,为防万一,每家每户早饭要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粘高粱米加米豆儿熬成的,像糕一般粘,灶王爷吃了腊八粥嘴巴就粘在一起了,想告密都说不出话来。
保和堂的腊八粥跟别人家的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菜锅里的东西,保和堂的菜锅里必定有腌腊肉。
在京西太行山,人们通常是腊月二十几才杀猪,这样过年的时候可以吃鲜肉。除了过年要吃的肉,所有的肉都要腌在缸里,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待客过节都吃腌腊肉。好的腌腊肉,瘦的褐红,肥的呈淡淡粉红色,透明状,吃在口里油而不腻,一直香到心窝里去。
玉斗人夏天没有杀猪的,除非猪得了传染病,即便是这样,倘有一线救活的希望,主人也不会下刀。夏天杀猪,多是病猪,把肉放在盐缸里埋起来也会臭,这倒不是因为猪肉不好,而是夏天不是杀猪的季节,上街卖也卖不出去,夏天的鲜肉不好吃。有腌腊肉的人家夏天不会买肉,至于传染病什么的倒没有人在意,至今没有人听说吃了传染病猪肉得病的事,八十年以后,有米猪和口蹄疫之说,那时候玉斗人才对这类事讲究起来。也有粮食少的人家入冬就把猪杀了空槽,剩下的饭菜和刷锅水喂鸡,至于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从不养猪,没有早杀晚杀之说。保和堂的猪也不存在早杀晚杀的问题,在冬天的任何一天,保和堂只要想杀猪就杀,保和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断腌腊肉。
喝腊八粥,吃腌腊肉熬白菜粉条,再喝两盅酒,浑身上下热烘烘的,白天一整天都口渴,上山打柴的人就用镰刀拨开阴坡里未化的积雪往口里塞,那雪差不多已经结成冰凌块了,含在口里激得牙根子疼。
保和堂的东家在吃过腌腊肉和腊八粥之后肯定不会到野外去吃冰凌碴解渴,当然是坐在家里喝茶。
在二太太喝茶的当儿,大太太来了,二太太让绫子给大太太倒茶,大太太说在那边喝过了,但还是下意识地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巴咂着嘴说,这花茶味就是香,你说这花儿到底是什么花儿?
二太太说,不是说茉莉花茶吗,肯定是茉莉花呗,听许老爷子说这花山外才有。
其实二太太是听大老爷说的,觉得提大老爷不妥,于是就安到许老爷子身上了。
大太太说话的当儿斜了眼睛看绫子,尽管绫子到保和堂来日子不长,却已出落得像个人样儿了,看了着实让人稀罕,但是大太太这会儿心里想的却是哪一天给她点颜色瞧瞧。
绫子只管出来进去的忙着伺候,没有留意到大太太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毒。倒是二太太觉出有点不对,想着可能是绫子哪一点做得不周到,于是吩咐绫子把作坊里刚送来的上馃端一碟上来。
大太太说,甭价了,作坊不是一样给我送了?这次的核桃酥比上次的好吃,加了芝麻粉,可这会儿吃不下去。
二太太说,那就嗑瓜子儿吧,早清刚炒的,脆香。
这时郭财媳妇已经把一碟炒瓜子儿端上来了。
嗑着瓜子儿,喝着茶,大太太跟二太太提起了办满月酒的事。
二太太说,嫂子你看着办就行了,别铺张得太大了,乱得慌。
大太太说,二兄弟不在了,这满月酒还能办得差了?那不是给人家笑话,保和堂还缺了东西,缺了酒吗?
因为提到了二老爷,二太太心里有些酸楚楚的,就把话岔开了,说,咋着都行,你看着办吧,嫂子。现在二太太称呼大太太嫂子已经习惯了,以前更多的是称大太太。
大太太说,妹子只管用心养孩子,别的事你甭管。
二太太说,我知道,嫂子,让你操心了。
这时候缎子来喊大太太回菊花坞那边去,说是来客人了。
大太太说,这不,刚坐下,连屁股还没热,就喊来了。
到了腊月,保和堂的人客多,但大太太知道,除了官面儿上和生意道儿上的熟客,正经亲戚倒没几个,既然大老爷让缎子来喊她,自然不是平常混闲饭吃的那种人。大太太紧着从二太太屋里出来,回菊花坞这边来。
大太太没进门,就看见堂屋的太师椅上坐着段四,八仙桌子上还摆着一盒点心一瓶酒,大老爷正在一边陪着。
见了大太太回来,段四站起来赔了笑脸打招呼,嫂子忙着呢?这是一句闲着搭讪的话。
大太太说,哪儿忙?闲着没事儿,哪像你们官面上的人,整天价忙大事儿。
自从上次因为郭家兄弟杀人犯事牵连了大老爷,段四多少帮了一些忙,毕竟没有白在保和堂吃喝打扰,大太太为此多少改变了一些对段四的看法,也不在别人面前骂他花溜棒槌了。
段四来保和堂无非是应个故事,现在又快过大年了,说是串亲走友,倒不如说是要点钱花,保和堂每年都给段四几十块,大太太早习惯了。但是今天不同,因为大老爷面色不大自然,于是大太太就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了,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几十块钱的事。
大太太借给段四斟茶的当儿,打圆场儿说,我说今儿一早清儿就听着野雀儿喳喳地叫,可不就来贵客了。
段四接了大太太的话茬儿说,承了蒋兄和嫂子看得起,怎么着过年也得来看看。
大太太很小心地问,没什么事儿?
段四说,没别的事,来保和堂看望蒋兄和嫂子。
大太太猜出来段四不愿说,就不问了。大太太吩咐绢子说,你去灶上告诉柳师傅,就说晌午有客,让他看着加两个菜,还有,告诉缎子端炒瓜子儿和炒花生上来,连客人都不懂得招待。
段四说,喝茶就行了,别张罗别的了。
但是,缎子很快就用托盘把炒花生和炒瓜子儿端上来了,是刚出锅的,还可以听到果壳儿冷却时发出的轻脆的爆裂声,满鼻子闻到浓浓的香味。
嗑着瓜子儿,喝着茶,话题自然说到生意和收成上来了。大老爷说,收成还算好,但铺子生意都差,而花销却是一年比一年多,又出了几档子事,破费不必说了,外头的生意也不比往年。
大老爷这么说,段四觉着有点尴尬,明摆着是他有讨钱之嫌了。段四猜出来大老爷心态不对,就把话题转了,说,县里何县长让兄弟代他向你和嫂夫人问安。
蒋万斋面色这才好看些了,也顺口问了何县长的一些事,当然都是官面上的事。
段四索性把何县长的太太跟他的书记官偷情的事说出来了,然后哈哈大笑。但是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没有笑,面色却有些尴尬,这样一来,段四就显得十分无趣了。
吃晌午饭的时候,段四多喝了几盅酒,但神态却很斯文。吃了饭,段四也不休息,带着他的跟屁虫一般的随从回板城去了。走了好一阵儿,大老爷才想起来没有给段四拿礼钱,这是自从段四当县衙皂隶以来很少有的事。
大老爷说,算了,过了年正月里他来了再说吧,反正他免不了来玉斗。
大太太依然不好开口问段四究竟跟大老爷说了什么。一直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大老爷才告诉大太太,县里田师长要抽丁征饷。大老爷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忧愤。
大太太说,真应了天灾人祸这说法了,前年发大水,今年又抽丁征饷,好几年没闹这事了,这会儿又来了,你打过来抽,我打过去征,跟走马灯似的,到头来就是老百姓遭殃,有多少家业这么折腾也不行。
大老爷说,我得跟何县长上一份文书,这丁抽也就抽了,饷要少征,或是免了才行。
大太太说,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军队上的事不好说。大太太想起一句话,叫军令如山倒。
大老爷说,段四也说往上通通,但那田师长不像个好说话的人,我在县里见过的,张口吴大帅,闭口吴大帅,满口污言秽语,不成体统。
大太太就不问了,她极不愿问官面上的事,有许多事她不懂。睡觉吧,大太太说,反正天塌下来又不是光保和堂受着,管他呢,还是要想想给银杏谷那边办满月酒的事,二弟虽说不在了,可这双儿女可是蒋家的骨肉,是保和堂修来的福,积来的德,咋着也得办得热闹才行。
大太太的话说到大老爷心坎里了,大老爷在感慨大太太开明贤惠的同时,心中萌生了一种冲动,用手把大太太的手握住了。大太太受了大老爷的挑逗,自然也产生了想亲热的念头,做这种事一般都是心领神会。大太太探身把烛台上的灯吹灭了,两个人不慌不忙地脱干净身上的衣物,钻到一个被窝里,暖烘烘地抱作一团。
这时候大老爷突然想起了二太太,使得并不饱满的激情倏然之间消失得一干二净,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事实上,有很长时间大老爷的心思忽远忽近,一直没有离开过二太太。
大太太很体谅大老爷的状态,说,你心里不干净,好好睡吧,抽丁征饷对保和堂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老爷没听大太太说的话,心里想着二太太是否已经脱衣睡了。二太太的身子比起大太太来要光滑细腻些,当然最重要的是比大太太懂得风月之情。
二太太是好女人谁不知道!段四你也瞎掺和,这不明摆着是要我蒋万斋的好看吗!大老爷心里仍然对段四很腻味。
当时段四说出想娶二太太为妻的话时,大老爷吓了一跳,基本上可以用瞠目结舌来形容。这种事不托媒人已属少见,而如此单刀直入并且面不改色心不跳,倒也让大老爷对段四刮目相看。
大老爷在短暂的思考之后,用毫不客气的态度回绝了段四,此事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段四看着由于激动而面红耳赤的大老爷蒋万斋,慢条斯理地问,哪里有不妥之处?还望万斋兄指教。
大老爷说,万秀兄弟不幸撒手人寰,丢下孤儿寡母已是大大不幸,我与拙荆怎能有意让二太太改嫁?即便不是寄人篱下,也有保和堂不容她们孤儿寡母之嫌,世人如何看我蒋万斋?此事万万不可!
段四说,蒋兄此言差矣,我段四戎马一生,虽没有家财万贯,但养妻生子尚是可行的,况且我段四一无妻二无妾,娶二太太也是正房,尚且日后决不纳小,对二太太的儿女视如己生,对他们虽不敢说日日锦衣玉食,但说寄人篱下这话怕是毫无根据了,再者,如果二太太有意呢?
大老爷给段四软噎了这么几句,心里已是大不舒服,但面子上却不愿软了这口气,便一口咬住说,此事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然后又让缎子去喊大太太。
段四当时不往下说了,端起杯来从容饮茶,倒弄得大老爷有些尴尬。于是,大老爷也做出喝茶的样子来,若无其事地看着段四那张基本上还算是俊朗的面孔,突然想到了一种动物癞蛤蟆。
癞蛤蟆又叫疥蛤蟆,学名蟾蜍,身上可分泌出一种有毒的白色乳状物,人的皮肤沾上了会起泡长疮,但能入药。大西河里有很多癞蛤蟆,春天水少的时候常常有人挡汊河捉鱼,在渐渐干涸的泥塘里除了鱼更多的是癞蛤蟆,并且成双成对,大蟾蜍背上驮着小蟾蜍,小的为雄,大的为雌。也有人捉不到鱼就把癞蛤蟆剥皮吃肉,一只有半斤重,粉嫩嫩的很鲜美,大多数人不敢吃这东西,大老爷更不吃。大老爷想到癞蛤蟆当然是因为那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俗语,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玉斗街上五岁顽童张口都会说。段四想娶二太太,在大老爷看来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能让大老爷稍微安心的是幸亏自己对二太太捷足先登,这项在当时看来卑鄙无耻的事现在想起来却是英明无比,正应了先下手为强那句话。但问题是任何事都很难说一成不变,尤其是二太太,如果她是天鹅,而癞蛤蟆可远远不是段四一个,以前赵铁手就图谋过。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固然是异想天开,但是如果天鹅受了伤,不能飞不能动,而她的周围全是癞蛤蟆的话,其结果也可想而知。于是,大老爷决定在纳二太太的问题上勇往直前,以免夜长梦多。
大老爷极少做梦,这也是他身体健壮的表现,但这一夜却是胡梦连天,先是跟二太太在一起亲热,后来二太太无情地推开他,跟着另一个男人走了,而那个男人从背影上看就是段四!绫子在一边说,让她走吧,骚狐狸精!有什么好?她走了我跟你。但是大老爷感到撕心裂肺一般地痛苦,忍不住勇敢地追上前去将那男人一把抓住,扳过肩头来一看,却吓了一跳,原来这男人不是别人,却是在保和堂放牲口的官杆儿!官杆儿已经长得五大三粗,力大如牛,一掌将大老爷推开,用非常下流的口气对大老爷说,你这个老骚巴,弄多少才算完?你干得了不?要不这样也行,咱俩打赌,你要是赢了这个女人归你,要是输了就归我,行不?大老爷大怒,正要将这个下流坯子呵斥一顿,却听二太太说,你老了,认输吧,跟女人耍个年轻。大老爷伤心至极,接着梦就醒了。
大老爷对此毫无警惕,十八年以后,大老爷已经把这个梦忘得一干二净,官杆儿却真的因为一个女人跟他打赌了,那时候大老爷仍然执迷不悟,结果输了个一塌糊涂,并且为此丢了性命。要是大老爷及早从这个悲伤的梦中得到启示,也许十八年后会躲过这一劫,可惜大老爷除了在梦中大喊大叫之外,梦醒之后竟然再不愿想这个荒唐透顶的梦,并且努力把这个离奇的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大太太是被大老爷梦中的喊叫惊醒的,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只是窗户纸有些微微发白,但是公鸡已经一声比一声高昂地叫起来了。
大太太问,老爷咋的了?咋的了?
大老爷心中的郁气尚未发泄出来,又不好跟大太太讲梦里的事,只说白天乏了,睡觉不塌实。
大太太给大老爷掖了掖被子说,睡吧,还得会儿才天亮呢。
但是大老爷再也没有睡着,他的思绪全部集中在了二太太身上,他决定将纳二太太的事提前,以免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