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六王毕”真的“四海一”了吗-颠覆历史(选载)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晚唐诗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同时,也使难以数计的中国百姓误入了一个习焉不察的误区——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王朝二世皇帝忽然心血来潮,他叫来得力亲信赵高,二人一起合谋,决定干两件大事给那些心怀观望的大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他是始皇帝的儿子——虎父无犬子!

这君臣二人要干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大杀诸公子(二世皇帝的亲兄弟)立威于内,另一件是派兵统一天下以扬名于外。

这第一件事对于见惯了封建王朝血雨腥风的百姓们来说可谓司空见惯,可第二件“统一天下”云云,却很让后世一些人如坠五里雾中。

秦二世的老爸始皇帝不是早就于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扫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了吗?任何一本历史书都是这样写着的啊,难道我们被带入了一个误区?

一点没错。

秦王朝的天下确确实实是到了二世皇帝胡亥手里,于公元前209年才彻底统一的。最后一个被秦王朝扫灭的国家是哪一个呢?

先灭于狄再灭于魏阴差阳错得复国

那个比“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庞然大国还长命十二年的国家是战国时名不见经传的卫国。

卫国别看后来名不见经传,但在受封之初可也算得上是个大国。

它的开国国君姓姬,是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的弟弟康叔。

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即位,因其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

周公当时已被分封到鲁地,但为了辅佐幼主,姬旦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国,而自己仍留在镐京。

由于周公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了他的同父兄管叔(文王第三子)、弟蔡叔(文王第五子)的嫉妒。这两个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四处散布谣言,说姬旦企图篡夺王位,谣言所至,连成王、姜太公、召公等人都将信将疑。见时机似已成熟,管、蔡拉拢被分封于殷的商纣王之子武庚,联络淮夷,一举起兵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一面向太公望、召公奭解释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面组织力量,出师东征,讨平叛乱。

在平定叛乱的战役中,康叔始终站在四哥周公的一边,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结束以后,论功行赏,周公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成为当时的大国,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公元前660年,康叔的后裔中出了一位卫懿公,此公生性喜欢养鹤,爱鹤胜过爱人,把最受宠爱的鹤全都封成“将军”,而不顾人民的生死,结果被狄(又作“翟”)族所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狄族军队一拥而至时,“动物保护主义者”卫懿公突然想到了手下的人,他请这些人出力杀贼,而这些被他平常看得连鹤都不如的人也来了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半认真半嘲弄地对他说:“我们又没有爵位、官衔,大王您不是把那些鹤都封为将军了吗?何不找它们为您出力呢?!”

结果,懿公被杀,卫国被灭。倘若这时没有人拉卫国一把,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陷入一个“误区”了。

拉卫国一把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乃是“春秋五霸”之一。孔夫子在《论语》中说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颇有推许之意。

齐桓公的确算得上是个人物,他亲率大军,在谋臣管仲等人的辅佐之下,挥师北上,帮助卫国复了国,卫国国君感激他,送他一程,不知不觉走出了卫国国境,深入齐国国境三十里。根据春秋时代,诸侯国君送别国国君足不出境的老规矩,姜小白立即把脚下的那块国土割给了卫国。

此时的卫国系卫文公辟疆当政,他筑都楚丘(今河南渭县),重建卫国。《诗·庸阝风》专有一段记其事。

其后四百余年无话可表。

转眼到了公元前254年(秦昭王五十三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经过马陵之战的挫折之后,力图重振雄风,于是挥师灭掉了卫国。

卫国第二次被灭。

此时,“春秋五霸”已是明日黄花,各国也鲜有什么道义可言,卫国似乎该就此寿终正寝了。

孰料“天不灭曹”,一向只肯弱肉强食的秦昭王嬴则突然动了恻隐之心,也玩了一把“仗义”,帮助卫国复了国。是为第三个卫国。

此次的卫国国都由楚丘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

秦昭王为什么会如此仗义呢?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昭王)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魏后,秦使掺(造字)伐魏。”——各国都来朝拜,独独魏国后至,这不能不使秦大为光火,按照“敌人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逻辑,嬴则当了一把善人,帮助卫国第三次复国。

公元前221年,扫灭六国之后的秦王嬴政志得意满,以踌躇满志的口吻在咸阳宫中晓谕群臣:“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那些不胜诚惶诚恐之至的马屁群臣们,借机给秦王大灌迷汤,称颂道:“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也。”

忙着改“王”号为“皇帝”,改“制令”为“诏”,请嬴政专门享有“朕”这个人称代词的秦国君臣们,根本忽略了那个被昭王“兴灭继绝”的卫国。

卧榻之下十三年何以残喘得安歇

秦始皇和他的臣子们为什么在扫平六国时没有灭掉卫国?

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有别的意思?

台湾史学家柏杨先生在其巨著《中国人史纲》中提及此事时,认为是卫国太小了,根本不值得秦王去灭。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前文所引秦王朝君臣对话中已有“海内为郡县”的说法,卫国虽小,也还是个附庸之国,非郡县可比。

真正的原因何在?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齐后,曾有一个口谕,说明他为什么要剿灭六国,口谕中有这样一段话:“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理由虽然不一,借口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国家都对不起秦国。

狼要吃羊,总是能找到理由的——这是伊索的名言。

秦始皇为什么不找个借口或干脆不找借口就把卫国灭掉呢?

宋太祖赵匡胤有句名言,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歇!”

但卫国这个蕞尔小国却偏偏能在“少恩而虎狼心”的秦王嬴政(始皇帝)的眼皮底下“安歇”了十三年,这其中必然有十分微妙的原因。综合现存的各种史料,我们发现,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得秦帮助复国以后,已成为秦王国的附庸国。

附庸,原本是指小城,后来引申为次于诸侯的小国封君。《礼记·王则》:“附于诸侯曰附庸。”

崛起于西鄙的秦国,其祖先非子,曾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邑之秦”,其后乃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因而,可谓与“附庸”结下过不解之缘。秦王嬴政可能是要保留一个附庸国以纪念先祖,也可能是因为卫国是乃祖(秦昭王)一手扶植的,打狗看主人,嬴政就放了他们一马。当然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秦始皇虽然在公元前221年扫平了六国,但却没有在这一年统一天下(附庸国虽然次于诸侯国,但毕竟还是国,不是郡县),这一点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

说秦始皇并没有于生前统一天下,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作为一位历史巨人的伟大。因为历史与艺术不同,艺术尽量追求的是完美,而历史却要求百分之百的真实,在十年动乱期间,某些人为了适应一己的需要,将秦始皇说成是完美无缺的“法家”,徒贻笑柄,现在有些人矫枉过正,把秦始皇说得一无是处,这同样不可取。

对待历史人物就应该像对待历史一样,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人生不能彩排,历史更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去篡改!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制造了千古奇冤的千古奇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