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海归人才类别需求 上-海归时代

⑴创业型人才�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海归回国创业的时候已经到来。�有关专家预测,中国对创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十分强劲。当今是中国5000多年来创业机遇最多的时机,是海归们最受重视的时期,这从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大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近年来,海归在国内创业更是普遍,全国现在有110多家留学生创业园,入园企业数千家,在园内拼搏的留学归国人员数万人,每年创造产值千百亿。各地每年都有优秀海归企业和海归创业者评选活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比较有代表性是由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杂志社、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2002年底举办的“第一届中华海外归国人员投资创业论坛”和论坛主办者之一《中国投资》杂志社评出十大“海归”创业人物。这十大人物分别是:亚信CEO丁健、迪斯数码董事长丁伟明、时代创新董事长马启元、信中利董事长汪潮涌、加达国际总裁阎长明、UT斯达康总裁吴鹰、物美掌门人张文中、普涞经纪总经理陈戈、锡恩总经理姜汝祥。

⑵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目前在中国还是十分稀缺,特别是称职的CEO一类的职业经理人更是缺乏。

优秀的海归职业经理人,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CEO本人就是企业的创业者,如在新经济行业中有UT斯达康的吴鹰,搜狐的张朝阳,亚信的丁建等;二是从企业内部通过搞市场、搞财务管理等,在公司内部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被上升到了职业经理人或CEO的位置,如摩托罗拉的卢雷等;三是由于在其他企业做得不错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被换聘到新的企业做职业CEO,如微软中国公司的高群耀,惠普(中国)公司的孙振耀,网通公司的田溯宁等;四是一批MBA出身的人,在公司里面从低往高做,或者换个公司做更高的位置,其MBA的背景使其最后做到了较高的管理层或CEO的位置,如杰事杰集团总裁田千里,安泰科技服份有限公司总裁才让等。也有MBA上来就接手公司全面管理的,如西安大略大学2001年毕业的MBA就有成批回国,然后一批人空降到一个高科技的企业中,重新开创该企业的新局面……。年薪500万元人民币的海归何经华在软件上市公司CEO薪酬排行榜上独领风骚,也显示出用友软件老板王文京的魄力。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同时也具有高尚的个人魅力,何经华正是因此而坐上“打工皇帝”的宝座。�

说起做职业经理人,我也想起我在两家全世界前10名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经历,一是在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做国际市场董事经理,一是在全世界第三大工程公司AMEC—AGRA公司做国际市场副总裁。我的感受是要做好职业经理人,你必须要有真实的本领,要熟悉市场,要有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对于在跨国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中国人来说,你还必须善于表达自己,说服别人承认你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做出业绩让人信服。我觉得国外公司有一点比较好,你有业绩,你是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别人就会承认你。�

中国的企业正在向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上迈进,海归在其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我想,21世纪中国真正的企业,必定是由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来掌握企业的兴衰,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⑶金融财务人才�

金融财务行业将会是海归们大量介入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进一步深入发展,需要大量的银行、金融、证券和会计财务人员介入到经济活动中来。另外,国内有大中小企业上百万家,由于企业的不断规范化,国内的会计和审计都将更规范化,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到国内和海外上市,国内证券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正规化,规范化。中国目前有近7000万的股民,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要服务好这一大批股东,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和证券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此外,中国每年都举行制度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提高财会人员的知识水平。会计师是市场经济的看门人,而会计学是属于少数几门最接近于知行合一理想的学科,会计师职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在我国,这一阶层健康生长的经济土壤还相当贫瘠和单薄。

金融财务行业目前已成为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最前沿地带,自然而然也是最需要大批海归精英的领域。目前,执掌中国金融财务部门的领袖人物,很多是海归出身。像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工行总行行长姜建清。至于近年新兴的基金业,其基金经理中海归更是比比皆是,像著名基金公司博时的明星基金经理肖华就曾留学英国。其他中外合资的投行、券商中,其主要负责人差不多全是海归。像帮助高盛进入中国并荣膺新成立的高华证券总裁方风雷就是非常著名的华尔街人士。

国内著名券商湘财证券不仅率先与外资成立合资投行与基金公司,更是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归人才,像其旗下华欧国际证券公司总裁朱德贞,湘财荷银基金公司CEO林伟萌,其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等均是海归人士。

⑷咨询人才�

随着第三产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咨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大家都意识到光有硬件是不够的,软件也要跟得上,也必须要更新换代。咨询业在国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行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很多海归都是这方面的人才。�

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对于咨询人才的需求会很大。这种人才目前来说还不是很多,因为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很好的教育水准和较高的学历,同时还必须有资深的在相当专业的大公司工作的经验。我从1993年起为国际上不少知名的跨国公司做商务咨询顾问,我觉得他们非常看重我的经历。除了MBA和工商管理博士的学历之外,他们更看重我在大型跨国工程咨询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同时还有我在中外政府中的经验,包括做加拿大外交官的经验。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出现了一些代表国外咨询公司的海归,如麦肯

锡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张曦轲,前科尼尔管理顾问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朱伟,前德国罗兰贝格国际咨询公司的首席代表宋新宇和李波等。

在国内独自创业并赢得一定知名度的咨询业人士也不少,像新华信董事长赵民,锡恩总裁姜汝祥等,都已在为国内外企业服务中崭露头角。至于帮助国内外企业寻觅高级人才的著名猎头公司光辉国际的程源,则更是国内咨询业知名的女中豪杰了。

⑸法律人才�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需要更多懂法律的人才。国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事务,包括反倾销等。我一向都觉得在搞法律的海归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秀的商业人才。法律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律涉及到公司法、税法、合同法、商法,以及其相关的一整套架构,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

可以说,好的律师往往是商务上最好的助手和参谋。从国外回国较早的段祺华在上海办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段祺华在律师所开办的5年多时间里,计承办涉外重大商务纠纷案15起,为中国当事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多美元,代理索赔2000多万美元。

在中国律师界,很多人都熟悉“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名字。这家以涉外事务和非诉讼业务闻名于世的律师事务所在北京豪华写字楼华润大厦上占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很少有人会想到,君合现在的气派和辉煌,发源于一个归国青年的2万元借款。

如今,君合在国内外设立了六家分所。律师中50%是从国外归来或在国外接受过培训的,合伙人(18人)中80%是从国外归来或在国外接受过培训的。1996年,多国律师组织MULTILAW和多国律师组织LEXMUNDI接纳君合作为中国律师事务所的唯一成员。2000年,AsianLaw杂志评选君合为“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多年来,TheAsiaPacificLeagal500,多次将君合列为在公司和商业业务、金融与银行、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业务领域的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之一。2001~2003年,ChambersGlobal,连续将君合列为2000~2001、2002~2003年度金融、项目融资和兼并收购业务领域的中国顶尖律师事务所之一。2004年,在AsianLegalBusiness举办的“The2004ChinaLawAwards”评选中,君合共获得最佳资讯科技/电信业律师奖、最佳商业诉讼奖、最佳雇主奖和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四项大奖,是获得奖项最多的中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