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晨报报道,2003年中,借助网络视频,一场跨国界的纳才大会,在上海、东京、华盛顿、巴黎和伦敦五大城市同步举行,上海聘用1万名海外留学人才的“集聚工程”由此拉开序幕。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通过网络向全球公布了首批1000个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招聘岗位目名录。这些岗位来自上海350多家单位,涉及公共行政、市政建设等30多个行业类别。据悉,上海将在今后2到3年时间里,拿出1万个中高层次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聘用1万名海外留学人员,以提升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速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进程。这1万个岗位,来自全市各级党政群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其他单位。
此次“集聚工程”引进的海外留学人才主要实行聘用制。海外留学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后,即可通过聘用、录用等形式确立工作关系,使用期一般为6个月至3年,期间一般不占用各单位编制数和领导职数;使用期满后,用人单位和海外留学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自主决定去留。在受聘期间,留学人员还可享受上海市提供的多项优惠政策和待遇。
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40%的科技移民被吸引到了美国,目前仅在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才就已超过10万人。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不示弱,如泰国政府制定了“人才回流”计划,新加坡更是把目光盯在中国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身上。上海在这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另据解放日报2003年10月报道,当年排着长队出国留学,如今排着长队奔浦东。这正是在伦敦Britannia酒店举行的2003浦东人才交流洽谈会伦敦专场的真实写照。[*]解放日报10月19日专电
这是浦东赴欧洲招聘人才活动,2000多名在欧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学者前来应聘,创中国各地赴欧洲招聘活动之最。从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地专程赶来的海外学子们,相继赶往洽谈会现场,并在报到处排起50多米的“长龙”,长长的队伍从2楼会场一直排到底层大门外的大街上。可容纳近500人的会场黑压压一大片,不少留学生呼朋唤友结伴同往,有的怀抱婴儿全家出动。
已到美国留学、工作13个年头的顾先生,从牛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现已在伦敦开了一家公司。说起回国,他感慨良多:“我是上海人,家住浦东。现在女儿长大,我要送她回沪读书,因此想到浦东创业。”他说,身为上海人,难舍故乡情,现在是回家的时候了。丁先生刚挤出人群,额上冒着汗。他是北京人,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来到英国读MBA,如今毕业了。他说,虽然到北京工作更好,但这些年浦东发展这么快,机会又多,因此愿到浦东实现人生的理想。
2004年年5月底,中国华源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在上海举办“海归”专场招聘会,这是近年来上海最大规模的海外引才工程。两集团收到3000多份“海归”自荐信,500多人到场“应考”,近百招聘岗位有了意向,50多名“海归”被两大集团确定录用,考虑到一些海外人才未能亲身去上海应考,于是,留了部分岗位联系意中人“补考”。5月举行的“创业上海——新近归国留学人员同城聚会”透露,上海引进“海归”总人数达5万多人,位列顶尖人才的上海23名国家级首席科学家全为“海归”。聚会上,“海归”们表达了一个强烈愿望:政府支持“海归”发展,并非一定要给予特别的优惠条件,而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和讲究诚信的环境,在制度上保证信息的畅通。“海归”回国自己开公司是创业,任职于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也是创业的一种,不能狭义地理解创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