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北大隐性合同-海归时代

在2003年非凡的春夏交替之际,一场被北大师生称为“大地震”的人事改革,在平时宁静的燕园里轰然展开。北大教改工作小组组长,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经济学家张维迎所倡导的“不升即退”与“终身教席”等若干提案惹来诸多非议,不但在封闭的燕园激起争论的火花,也引起了整个教育界的白热化讨论,成为了各路声音或讨伐或敬仰的对象。不但是在校园里暗潮汹涌论战激烈,而且在社会上也迅速引起了超乎想象的关注,各方人士在媒体和网络上的争辩炙手可热,这种讨论似乎已经超越北大改革本身。向来敢为天下先的北京大学,又一次因改革成为焦点。“中国现行的大学人事制度是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它是计划体制的最后一座堡垒。”北大党委书记、留美学者闵维方这样描述改革备受关注的原因。而改革方案主要起草者之一的经济学家张维迎,自然而然地被推向了这场改革的风口浪尖。

张维迎是近年风头很劲的明星式学者,曾就读牛津大学的他与留美归来的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同是北大校改的先锋人物。在这场主要由海归派掀起的改革风暴中,闵张一起出手倡议改革。这场革命虽然未必能出现秀才们想象中的结果,但毫无疑问,它已极大地动摇了大学校园里传统人事制度的基础,使其存在的合法性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因而被北大人自称为“葵未变法”。其间,相关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年,仅今年年初出版的相关书籍就有4种。

一篇评价北大改革的文章毫不客气地指出:北大改革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暴露出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精英普遍存在的思维能力的孱弱,精神视野的偏狭,人文悟性的欠缺,道德意识的淡漠,甚至精神和心灵世界的萎琐。在北大人事改革引发的讨论中,人们更愿意作出超越表象的解读。

北大人事改革从2003年6月始至2004年3月开始实施,方案内容共作3次改动。外界传闻最后第三稿的改革方案与初本相较,改动很大。对此,张维迎给予否定,他说方案第一稿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他打了个比方,他说,这个方案中有“承重墙”,也有“隔离板”,变化的只是隔离板。而承重墙的内容包括两条,一是不留本院系的毕业生,二是“不升及走”的聘任制度。张维迎担心的不是方案本身,他说,在任何改革中,方案充其量只是成功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执行中的心态、气势,如果仅仅只有方案而没有改革的精神,是很让人担忧的,但如果有了这两点,他相信一定会成功的。他说,现在做到第一条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否能真正做到第二条,不敢保证。改革不能太心急,制度变化一定是一个过程。从这个方案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休克疗法。他估计,以光华管理学院的经验,改革到位大概需三到五年。但他认为,最后可能每个院系的情况都不会一样,这要看院系的领导是否具有改革精神和理念,有使命感做好这个学院。

张维迎说,其实我做任何事情都凭着一种理念,我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社会需要大学干什么?大学需要教授干什么?这里有我没我有什么差异?如果没差别,说明我们没有达到目标,应该感到惭愧。这是一种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做事情的一个简单出发点。

对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曾说过我国现行的大学人事制度是计划体制的最后一座堡垒的观点,张维迎非常赞同。他说,这座堡垒很坚固,我们实际上也只是在内部凿了小窟窿而已。

现在,许多高校都效仿北大人事改革中的部分内容,却引起北大校内一些教师的严重反弹,质疑方案的合理性,可见,在中国,无论哪一项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