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百万中国留学大军 留学大潮再起-海归时代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一代伟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个人权威所发动的破釜沉舟之举,放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它实际上是现代中国绵延百年的现代化进程的恢复与继续。历史是如此的惊人相似,留学生再次在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与历史上四代留学生相比,第五代留学生无论是留学人数、留学国别、留学专业、留

学形势乃至留学动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留学大潮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给中国国内带来的变化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4个阶段——70万人——4个热点国家——从公费到自费,是对新时期留学比较贴切的形容与分析。从有关新时期留学生最新动向的调查看,提高专业素养已成为最主要的留学诉求,而“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对国外社会的了解”被大多数留学生认为是留学后最有收获的三大能力。

▲从地域分布看,北美已成中国海外留学人才聚居地;从海外留学人员的人才梯次看,目前,尖子人才≦1000人,2/3在美国;优秀人才≈5000人,美欧日澳;特殊人才≥20万人,分布于世界各地。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人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自费留学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出国留学也已从以往比较单纯的文化势差造成的本能冲动,衍变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因果效应,甚至是国际国内资本参与下的产业化运作,这种变化对留学大潮所带来的影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来去自由”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国家留学生政策的一次巨大飞跃,它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留学工作中最生动的体现,也是打开中国巨大的海外人才宝藏的金钥匙。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十年动乱,从1963~1972近10年间中国几乎完全中断向外派遣留学生。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地位,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经济技术交流的大门,为交换留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NSCO)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益的决议。从1972年9月开始,中国大陆恢复了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的向外派遣留学生的工作。这一年,中国分别向法国和英国派出了20名学习法语和16名学习英语的留学生,以及数名到日本学习日语的留学生。像后来担当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的龙永图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以后,向外派遣留学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尽快缩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这位曾经在法国勤工俭学、又在前苏联学习过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作出了恢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

1978年3月,中国政府选拨了23名“尖子”,于同年五六月间将他们派往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学习。这一年底,又派出了首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赶在中美建交之前前往美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

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在文革之后推动与设计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始自19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延续。从洋务运动发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虽然历尽艰难曲折,但却始终如黄河入海,生生不息。而留学生大潮实际上充当了现代化进程的晴雨表,其潮起潮落始终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坎坎坷坷。新时期留学大潮的兴起,既源自伟人顺应时代潮流而做出的英明之举,也是现代化进程重新走向正轨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新时期留学生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更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急先锋。留学生给中国带来了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脚步,正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