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刘邦

【第十二章】▕漫漫逃生路

晨风中,汉王放眼向敌阵中望去。旌旗飘飘,兵将士气旺盛。军正中簇拥着一员坐着乌骓马、手持火尖枪的威武将军,一身铁甲丁当撞击,透出难以名状的英气。

黎明的阳光懒懒地射向萧县东南的汉军大营。营房中的汉军兵士尚未脱尽睡意。懵懂中,他们无法预见宁静的黎明兆示着死神的降临。

突然,杂乱的脚步声,凄厉的马嘶声从天而至。汉军大营顿时乱作一团。戒备不足的汉军无法抵挡项王的精锐之师,死伤不计其数,其余人等,一律溃逃。

萧县本为彭城门户。萧县的失守,致使彭城完全处于楚军的目光之下。

汉王刘邦自近日入得彭城,日夜有美女相伴。贪恋不尽的珍珠宝货,觥筹交错的酒会,早已使汉王及其众将忘却了所处的境地,一味追求“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的生活,连宵醉卧。

萧县城头的消息,刘邦方才得到。稍作思忖,他觉得调动兵马反攻楚军还是可能的。正待举令箭派兵部将,阵前的几声轰响又搅乱了汉王刚平静的心绪。

“楚军已兵临城下。”

报信士卒的报告声在刘邦耳际回响着。

“这可能吗?兵贵神速,楚军用兵之快何以至此呢?”

刘邦在心中反复自问,不愿意接受这一严峻的事实。王者的坐乱不惊,这时已不属汉王风范,一身淋漓的冷汗眼睁睁浸湿了王袍。

形色仓惶也罢,心神慌乱也罢,汉王仍然要作出反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不可推卸的事。

一惊一慌,反倒使汉王及诸将彻底将倦意抛开,生死非儿戏。

穿戴整齐后,刘邦率队出城,列开阵势迎战。

晨风中,汉王放眼向敌阵中望去。旌旗飘飘,兵将士气旺盛。军正中簇拥着一员坐着乌骓马,手持火尖枪的威武将军,一身铁甲丁当撞击,透出难以名状的英气。

收回目光,汉王倒吸了一口冷气。再看自己的士兵,仓促集合,军容倦怠,士气上已输掉了几分。

旗进人进,面对凶悍的楚军,汉军不得已发起冲锋。

胆战心寒的汉王谨慎观战,他希望将士们齐心合力打退项王的军队。事与愿违,越是盼望取胜,越是败绩连连:战一合,败一合;战十合,败十合。

阵前的刘邦手足无措,感叹回天乏术。

两军阵前,短兵相接,人喊马嘶不绝于耳。

突然,一声大吼,如晴天霹雳,霎时淹没了阵前的厮杀声。

是手执火尖枪的项王。

喊声落地,项王亦纵马冲入汉军阵中。火尖枪左右乱戳,枪到之处,士兵纷纷倒地。几番冲杀,便到汉阵的最前沿。

护卫刘邦的几员大将慌忙将主帅团团围住。圈中的刘邦被这突如其来的险情惊呆了。

汉王张目无主之际,身边的几员将官已纷纷落马,其他几人也血染征袍。

以勇贯三军著称的樊哙,在项王火尖枪面前,也逊色一筹,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只好放弃打斗,护住汉王退逃。

汉王、樊哙一行,纵马逃离阵前,只跑了几步,回头望去,汉阵中的主旗已被项王拔去。

军旗为全军头脑,是全军将士拼死保卫的对象,与主帅有着同等的重要地位。尚有一息气在,军旗是不容许倒地的。它一倒地,必然导致全军的溃败,且一败不可收拾。

至关重要的军旗被敌将拔倒,汉王也无暇顾及。逃命才最关键。

几鞭下去,坐骑便放蹄飞逃,汉王落荒奔去。

主帅只顾个人逃命,身边的将官也各顾各,最惨的当数众多的士卒。

他们没头苍蝇般的乱窜,除死于对方兵士的兵器之下,倒地互相踩踏而死的也不在少数。

项王的一通滥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汉军一溃千里。

仓惶逃命,慌不择路。

汉军一部几万人逃至谷水、泗水河边。为活命,争渡过程中,自相残杀,自相践踏的以万计。渡河的捡条命,滞后的则死于项军刀剑之下。谷、泗岸旁,汉军留下二三余万死尸。

又有三四十万的一大部,窜入了南面的山中,有几万人死于穷追不舍的楚军手中。

最惨不忍睹的,要算灵壁和睢水败军了。

睢水,河宽水急。数十万军队逃跑,找不到许多舟楫,泅水过河,淹死、冲走的很多。

睢水沿岸,挤满了败退的汉军,拥挤之间,挤落水中的兵士达十万人。顿时,睢水表面浮满汉军尸体,且随波漂流。整个睢水流动的不是水,流动的是死人,因为睢水已无水可流。

此处睢水之败的惨状,汉王刘邦当永世不忘。只是奔逃过程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多想;但是以后想起时,他一定会后怕,会不寒而栗的。

刘邦逃了一程又一程,作为穷寇始终逃不脱楚兵的追赶。这时,又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尘土满面、狼狈不堪的汉王,看着苦苦追随自己的士卒,这几百人奔跑中也丢盔弃甲,失去人形了。

“我们这些人能冲出楚军重围吗?”

绝望之际,刘邦仰天长叹:

“莫非天要亡我?今日我死在此地了!”

叹罢,汉王涕泪纵横。随从将士也无不凄然泪下。

不知是汉王今日的落魄得到了上苍的怜悯还是汉将兴,刘邦君王之气太盛。天气变了。

登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拔倒树木,弥漫天际。

此风好生奇怪,从西北吹向东南,天地顿然失去了界限,白昼变成了黑夜。

狂风中,楚兵东倒西歪,站立不住,咫尺之间也辨不出敌我模样。

这样的仗如何打?

楚军主将只好目送刘邦一行从自己手中跑掉,却没有任何办法。

趁此期间,刘邦率领一行人终于逃脱了包围。

“真乃天助我也!”

初逃劫数的刘邦仰天拜了几拜,感谢上天的庇护之恩。刘邦是否敢想自己为天之子,也未可知。

然而劫数至此未尽。几里之后,又有一路楚兵挡住去路。

汉王定晴一看,统兵的两员楚将,面目非常熟悉,便在马上抱拳行礼道:

“两位贤将军,何必苦苦相逼于我,不如放我一马,此恩邦必不敢忘,日后定当图报!”

说罢,刘邦拨转马头,原路奔去。

楚将丁公,听得汉王以“贤”称自己,心中说不出的快活,顺水人情做个大的,竟停住兵马不追,收兵回营了。

刘邦的激将奉承之法,此番再一次奏效。

略施小计,刘邦再次从追兵阵中脱身。思来想去,不知往何处去。

“这里离家不远,不如回家,接上老父娇妻,免得他们落入项羽毒手。”

决计已定,一路急驰来到家中。

家门前,刘邦跳下战马,昔日熟悉的虚掩的大门,此时紧紧关闭着,外面加了铁锁,贴上了封条。

一种不祥之感袭上汉王心头。

为落实起见,敲开几家邻里的家门,查问父、妻的去向,乡邻都言不知。

刘邦心中已经确认,家人定是遭遇了不测。

家门依旧,故人不在。汉王双背两手,踱来踱去,徘徊、踌躇了多时,担忧、失落、怨愤、不服充斥了他的脑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日定报此一箭之仇。

眼下,顺其自然吧。

“走!”

汉王一声令下,率先挥鞭而去,其余人等也随后上马。

刘邦一行继续前进。前方等待他们的,是祸?还是福?都不知,但他们只有前行,而无后路。

暂失家人下落的刘邦,心中空空荡荡。放马缓缓而行,不知不觉中已走出了几十里:

一抹斜阳晃过刘邦的双眼。他微微皱了皱眉,抬头望望渐渐西沉的太阳,突然想起,鞍上逃亡已经快一天了。

一天的失败,搅扰得刘邦心神不宁。疲于奔命时,暂时忘记了饥饿。现在摆脱了追兵,稍松一口气了,才感到腹中空空,竟然一整天滴水未进了。自入彭城以来,夜夜日日珍馐、美酒不断,每次进食,都有厌烦之感。目前的情况下,不消说美酒佳肴,就是有一桌粗茶淡饭,刘邦也会心满意足,连呼“阿弥陀佛”的。

“停下!”

刘邦对随行人员喊道。

“劳顿一天,尔等都已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原地休整一下吧。”

身边的一位将官听到此令,赶忙来到刘邦面前。

“汉王,不可!想我君臣,侥幸逃过楚兵的围追,倘若此地多作停留,楚兵尾追而至,你我君臣又将置身险境。请汉王继续前行!”

“此话有理。”

刘邦捻须点头。

一行人继续无可奈何、垂头丧气的往前走。

“这样的逃来逃去,何时是头儿呢!”刘邦心里嘀咕着。

“我和将士们都需要休息,吃饭。”

又行了一段路,天色渐渐暗下来。

“汪!汪!汪!”

几声犬吠从前面不远处传来。

“前面有村庄,食宿可有着落了。”

汉王的头脑中顿时闪过这样的念头。

极目望去,前面一片青青树林。透过树林缝隙,斑斑点点,灯光闪烁。

这灯光点燃了刘邦心中的希望。

“加速前进!”

倦意一下子从刘邦脸上褪去。

一行人一步步接近了希望的村庄。

纵马扬鞭奔至村口,迎头撞上一位白发老者。

“老人家,我等一干人,奔波一天甚是疲劳,请借贵处休息一夜。”诚心的刘邦翻身下马,对着白发老者不停地作揖行礼。

老人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汉子。虽然尘土蒙面,服装散乱,但仍不失帝王的风度。想必此人一定非同寻常。

“我观将军气宇不凡,请到寒舍一叙。”老人还礼说道。

刘邦也不推辞,径直随着老者来到家中。

主客寒暄请让了一回。老人问起刘邦姓氏来历。

汉王并不避讳,据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