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恐不如项羽。”
“臣也知道大王不如项羽,但项羽更有不如大王之处。臣曾在项羽手下听差,十分了解项羽为人。项羽叱咤疆场,人人皆惊,但项羽却不能任用良将,此乃所谓匹夫之勇,不足与语大谋。项羽有时也十分仁厚,言语温和,待人热情,遇人有疾病,往往涕泣可怜,与人分食。可是如若他人有功,应该加封,他却十分吝啬,此乃所谓妇人之仁,不足与成大事。”
韩信一针见血,点出了项羽最本质的缺陷和因这种缺陷将必然导致的结果。坛上坛下一片肃然。
韩信继续侃侃而谈:
“项羽虽然现在称霸天下,役使诸侯,这只是其表面的繁荣。关中之地,蓄积丰实,易守难攻,但他却不踞关中而返回彭城,第一点,他已失去地利。项羽违背义帝先约,恣意妄行,驱逐义帝,分封诸王,私心太重,私人爱将,皆封好地,外人疏将,悉封僻地;项羽起兵以来,残暴嗜杀,过往之地,无不残灭,所以第二点,他已失去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三大要素,项羽已失去其中最重要的两条。”
韩信停顿下来,环视了一下全场,见全场将士包括刘邦、萧何在内都在洗耳恭听,更受到了鼓舞,清了清嗓音,又接着分析。
“项羽眼下最为强大,这是事实,所以诸侯、百姓都不敢反叛,但是将来各国势力会逐渐强大,谁还会再对他俯首帖耳?现在大王如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专任天下谋臣勇将,何敌不摧?所得天下城邑,悉封功臣,何人不服?率东归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克?关中三王,虽然扼我要塞,堵我出路,但他们都是秦朝旧将,带领秦兵数年,部下征战死亡不可胜计,山穷水尽之时又挟众投降项羽,降卒却又被项羽屠灭。关中秦人对他们三人恨之入骨,项羽却偏又封他们在秦地为王,秦民当然不服。唯有大王入关之后秋毫无犯,除秦苛法,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欢迎拥戴,大王若东入三秦,传檄约定,三秦既下,便可图天下了。”
韩信一番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敌方到我方,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汉军上下,莫不对他肃然起敬。
刘邦大喜:“寡人悔不早用将军。今日承蒙将军开导,如开茅塞,以后全军全仗将军调度,明日就出发东征。”刘邦又有些飘飘然了。
韩信回答:
“将非练不勇,兵非练不精。项羽虽然露出败相,毕竟楚兵数经百战,不可轻视。现我军仍需多方操练,估计半月后方可出兵。”
第二天,韩信便击鼓升帐,首先定出数条纪律,晓谕全军。然后亲自上台,开始练兵。他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立正相坐,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方可全,如何可变可常,凡此种种,樊哙、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曾知晓。刘邦策封韩信为大将时,他们三人内心都感不服,及至听了韩信的滔滔宏论,今日又领略了韩信带兵布阵的实际能力,不服的情绪烟消云散。
经过数日的督导操练,汉军军容风纪焕然一新,士气高昂。丞相萧何也备充了大量粮草,出师东征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