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无悔的岁月

序言

郑易里

最近几年,我和浦代英同志作为同乡,作为六十多年前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忑岁月的过来人,来往多了一些,她有时候来看俄,我有时候也去看她。我们经常谈到过去的事情,谈到旧中国,谈到我们的选择和各自走过的生活道路。那些事情尽管年代久远,但它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却仍是很重很重的。当浦代英拿来这样厚厚一本书稿征求我的意见,并要我为本书写一个序言时,我感到很惊喜。读过全书,我意识到浦代英问志为我们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一本回忆录,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着重记述了浦代英、雷迅、卓琳三姐妹的人生旅程,时间自本世纪初始,一直写到了二十世纪末的现在。因此,可以说她们的生活历程基本上是与二十世纪同步的。

二十世纪之于中国,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一百年发生的事情,真正可以用“天翻地覆”这个词来加以形容。浦家三姐妹诞生在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初年月里,尔后的社会仍一直处在黑暗、动乱之中,这势必要影响那时候的每一个人的命运。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描述中看到这一点:浦在廷公一生勤勉,抱着实业救国的宏愿,创制了赫赫有名的宣威火腿罐头,在革命的感召下随滇军从家乡云南奔赴革命中心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国民革命。但是,在大牙交错的敌我斗争中,缺少政治斗争经验的他最终没有逃脱军阀的暗算,不得不弃甲还乡,落得一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结局。浦氏兄弟则各有千秋:有的追随父亲执着于实业,守一方水土过平静无波之时日;有的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继而卷入如火如荼的战争厮杀;有的远渡东赢,寻求真理,回国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到残酷的地下斗争之中……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显然都在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光亮,但是,由于历史和他们自身的局限,他们没有得到应当得到的辉煌,或者说,他们没有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样辉煌。倒是看上去很羸弱,而内心里燃烧着炽烈的革命之火的浦代英、雷迅、卓琳三姐妹,少小离家,奔北平,赴延安,孜孜不倦,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完成了对于自己的塑造,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辉煌的今天。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说,三姐妹的人生道路是本书的主体。好比一场戏剧,浦家三姐妹是主人公。那么,什么是它的舞台呢?我以为,舞台就是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发展史。这不仅仅是因为本书作为背景写了那么多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本书主人公常常正是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之于浦代英,反右倾斗争之于雷迅,“文化大革命”之于卓琳,她们个人的命运不正是同这些历史事件绞结在一起的吗?

我和浦家的人相识在六十多年前。

我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曾和浦承绪(书中所描写的“四哥”)租住过一个屋子。那时候我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浦承绪上的是早稻田大学预科。我还记得,我们租的屋子大小联通,我住外间,浦承绪住里间。

浦承绪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很知道体谅别人。日本人睡觉是没有床的,白天把被褥收在壁橱里,晚上拿出来铺在地席(日语叫“踏踏迷”)上,就可以睡觉了。有时候我睡得早一些,浦承绪回来,总是蹑手蹑脚的,轻轻地把卧具摊开,躺下来就睡,生怕吵醒了我。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彼此无所不谈。

我们都是云南人。祖国处在危亡之中,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爱国热忱十分高涨,有很多进步组织。云南籍的留学生中就有社会科学研究会、新滇社等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我和浦承绪都是热烈的参加者。回国以后,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我们党的云南省委书记是王德三,他是我在北京上学时的同学,是一个对党无比忠诚、意志极为坚强的地下工作者。

浦承绪回国时革命热情很高。他回国的时候,带回了很多进步书刊(这些进步书刊曾经给了浦代英、雷迅和卓琳很大的影响)。后来,我介绍浦承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浦入党以后,为党做了大量工作,深得王德三的好评,他个人也同王德三建立起了较为亲密的关系。一九三○年前后,由于叛徒出卖,云南的党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浦与党失去了联系。

云南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时候,我曾经和浦承绪到他的老家宣威躲避了大约两个月。这段时间,浦家的人给了我非常周到的照护。后来风声稍缓一些,我就到上海去了,浦承绪则留在了宣威。

我到上海以后,生活无着,就跟我的一个哥哥一起做一些小生意,所以,正如书中所写,卓琳一九三一年到南京参加学生运动会,因为九·一八事变爆发而滞留上海时,我才得以给她些微帮助。卓琳到北平以后,由于我和浦家商业上有联系(我一直在经销宣威火腿),浦承绪嘱我仍按期给她汇寄生活费。

一九三六年初,浦代英和雷迅来到上海,打算在这里考学校,我给她们安排了住处,这期间对她们也有了一些了解。她们小小年纪就有这样高的生活志向,敢于走出那个封建大家庭,走妇女解放的道路,寻求自己的理想,这是十分可贵的。后来她们到北平去找卓琳,虽然可以不时听到一些她们三姐妹的消息,但是音讯渐渐的就少了。

现在,这本书把那以后的一切如此传神、如此生动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无论是她们当时在北平对延安的选择,还是在延安度过的那些如诗如画的岁月;无论是卓琳追随邓小平在战争年代经历的风风雨雨,还是浦代英、雷迅的东北、甘肃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文化大革命”的凄风苦雨对于她们的冲击,还是晚年生活的充实……都始终回响着这样一个声音:她们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她们认认真真地工作着,生活着。看一看她们的经历就会知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她们做到了。

仅从此处说,这本书对任何一个青年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它应当成为青年人的人生教科书。

近一个世纪的风云,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终于走到了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为了这个目的,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刻也没有停歇。在这条可歌可泣的道路上,浦家三姐妹的脚步声,是清晰可闻的。她们的经历和事迹可能不是那样惊天动地,然而却很好地体现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体现出了她们作为中国革命参加者的壮烈情怀。

这使我想到了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一个情节:还是在昆明上学的时候,浦代英写了篇作文,梦见自己在一百年以后,看到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国富民强的社会……这在当时作者的心灵里可能还不是一种理性的归结,可能还仅仅是对黑暗社会现实一种本能抗拒的表现,可是,谁又能说,她的一生没有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呢?当她在革命队伍中受到熏陶,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自己头脑的时候,她当然会清醒地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之于未来的意义。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打击之后,她仍然那样坚强,仍然像一个战士那样勇敢地面对生活。

百年梦想,终于在今天变为了现实,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

如今,我已经九十三岁了,浦代英和卓琳也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回忆过去是重要的,然而,我们更希望着未来。我们的国家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再过一百年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人生是一个过程,国家的发展也是一样。我想,无论我们的国家以怎样的速度发展,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个角度说,浦代英的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我期望有更多的青年读者喜欢它。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