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叩拜黑土地

后记

记得1960年夏天,我回到我的故乡河北省秦皇岛市赵家峪村。那是个原本应该说是风光秀丽的小山村,可是,她在我的印象中总是有些萧索和凄凉。

赵家峪像我书中写的月芽沟一样,是两山中间的一个小村子,也是形同月芽。我的堂兄赵万会指着山上那一片片庄稼对我说:“你看见没有?哪片庄稼长得高,长得绿,那就都是自留地。”

我搭眼望去,果然是一片茁壮,一片细矮。可是,无论是那茁壮和细矮在我心中留下的却都是凄楚。

老农民们含着眼泪把车马牛具拉到生产合用社的情景我亲眼见过。

老农民们被逼迫着去深翻地,去炼他们自家的饭锅来凑那个1070万吨钢的数,我也亲眼见过。

那增量法弄出的窝头,那苞米秸棵磨成面儿贴的大饼子我也吃过,真是拉不出屎来呀!

中国的老农民就是头牛啊,尽管他们总是吃草,还是成年累月汗巴流水地干,甚至连叫一声都不叫。难道,我们就不应该给这些牛们加点儿料,让他们也过上接近人过的日子吗?

我十岁的时候就来到东北,和这块黑土地有了不解之缘。

劳动锻炼,四清运动,五七干校,体验生活。我自己也可以说就是个农民。春种秋收,收拉割打,什么农活我都干过,我亲眼看到贫穷是怎样悲惨了人们的命运;贫穷是怎样扭曲了人们的灵魂;贫穷又是怎样让人们愚昧无知……

然而,我又有幸经历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改变了已经穷了几千年的农民们的命运。我也亲眼看见了李长林、王喜春、柳翠云、拉不下、白桂兰和白连发乃至王玉山们的命运的坎坷和变迁,灵魂的异化和净化,人性的禁锢和释放……

我是写戏和影视的,小说是偶而为之,写长篇就难为我了。我在写作过程中才真正明白了“捉襟见肘”这句成语的深刻内涵。

我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我写作此书时对我的关怀指导。

如果哪位读者肯于赐教,我将感到十分荣幸。

万捷

199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