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与新生(1)-危险的移动

这一年冬天北京无雪,干冷干冷。污浊的空气像是一顶巨大的盖子,笼罩着这座喧嚣着的城市,一千二百万人就在这顶盖子下面活着,快乐的不知道再应当怎样快乐,痛苦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痛苦,清醒的在清醒中体味着清醒带来的烦恼,麻木的反而比所有人都活得幸福……人生百态,既是命定,也是每一个人的性格使然。

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动机,就其实质来说都是为了生存。生存意识在不自觉状态下作用于一个人,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生存意识甚至不是来自于现世,而是来自往世,由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经历凝固而成,以一种“无意识”状态作用于在现世行走着的人,这个人的内心欲求会处在不自觉状态。所以,一个人怎样想和怎样做,常常是外力无法干预和改变的,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既然这样,纪小佩试图改变金超的某些想法,挽救这个家庭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我为什么对他不满意?”纪小佩常常这样问自己。

她知道他的内心欲求,一个普通庄稼人后代的内心欲求,就像他的父辈拼命多打粮食让自己在村人面前活得体面一些一样,他就是想爬到某一个位置上去,活得尊严一些……这错了吗?他说过:这一切不都是为了我和你,为了我们将来的孩子吗?当时她无言以对,是啊是啊,这不是错误啊!我难道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那些东西吗?

在中国文化大学,这个本应最没有权力色彩的地方,权力都无处不在,她听到了太多让人沮丧的事情,这些事情勾勒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世界,人的种种欲望,像地沟里的污水一样恣意翻腾,相互之间的争斗永无止境,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纯洁的女孩儿把贞节和色相当成谋取功名财富的手段,看上去正正派派的小伙子厚颜无耻地把灵魂抵押给权势者……无处躲藏,一个想洁身自好的人,会永远生活在别处,永远漂泊……种种潜规则把冠冕堂皇的社会运行机制销蚀得千疮百孔,你涉身其中,你又不按照潜规则行事,好,你将得不到关照,这意味着在住房、职称、职务升迁等一系列切身利益问题上被排挤,人家“公事公办”地就把你解决了……一个叫康飞的同学,上学的时候像苍蝇一样追随在陆明左右,毕业以后留校任教,现在已经是中文系副主任了,有了自己的住房,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到日本、美国、德国进行了几次学术交流活动。假设善于钻营不是什么恶德,它只是在官路上行驶的马车,那么,他可以当官,可以谋到住房,可以享受种种老百姓没有的特权,但是,在学术研究上难道也可以谋到成就吗?纪小佩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还是金超把这个问题说破了,他对纪小佩说:“在这样一个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里,权力不仅仅意味着看得见的利益,同时还是许多看不见的利益的分配者,机会,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康飞得到的正是这样的机会,所以,也许他的论文质量不高,但是能够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能够不断地把自己的姓名灌输到读者的脑子里,于是,他在学术上也就真的有所建树了……我在出版界混了这几年,接触过不少因为身在出版单位才成为作家的作家,他们的机会是职业给的,这实际上是一个道理。我经常想,如果这些作家当初不在文学杂志或出版单位工作,他们最终会不会成为作家?我想他们不会的。机会是一种特权。”

纪小佩愣愣地看金超,为他的真知灼见而惊异。金超无意中说出的这段话,对纪小佩产生了很大影响,纪小佩一直在试图用这段话里面的深刻道理说服自己理解金超。这段话甚至在很多时候都化解了她对于他的怨艾。她对自己说:他是对的,当初我选择读研究生,他到社会上谋求发展,不就是为了他能够获得一个好的社会位置吗?我为什么要埋怨他呢?我不满意他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我总是看不到他的长处?我怎么了?她努力让自己爱他。她觉得自己做到了。他们一同上公园,一同逛商场,一同谈论国内外大事……虽然纪小佩从来没说过,她的同学也都知道金超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干得不错,已经当了编辑室主任……有的同学跟她开玩笑说:“出书可要找你啊!”听到这样的话,她不是也很高兴吗?

苗丽对纪小佩说:“我早就看出金超不是个等闲之辈。”

苗丽已经和小老板分手,现在正在和一个书商交往,作为和书商交往的一部分,她也和出版机构尤其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交往了起来,现在,金超经常能够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看到她,她有时候来找金超,有时候来找郑九一。金超注意到她和吴运韬也建立起关系。但是他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对纪小佩说,纪小佩只知道苗丽挺可怜的,虽然她从和小老板的离婚中得到一套两居室楼房和十几万元现款,生活上没有多大问题,终归是一个人过活。纪小佩几次对金超说,什么时候让苗丽来坐坐,都被金超搪塞过去了。潜意识里他不愿意纪小佩和苗丽这样的人接触,就像不愿看到妹妹金秀和他不放心的人接触一样。他认为苗丽过的完全是一种肮脏的生活。

竭力使自己和金超的关系“正常化”的纪小佩,一走出和金超共同生活的那个小巢,回到父母亲身边,一闻到父亲书房里的独特气味,看到父亲伏在案上书写,母亲坐在一边看书,纪小佩马上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庸俗,一步步被平庸的生活吞噬。当那个依偎在父亲膝头听故事的小姑娘作为一种记忆在她心中再现的时候,她的灵魂马上脱离开了她生活着的土地,向灿烂的天穹飘摇……这时候再俯瞰生活,她由不得就要对自己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感。生活是人来建设的,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人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