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壁

提起柳家大院,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倒退二十年,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北京南城一带,柳家大院是颇有些名声的。说是大院,其实院子并不大,不过是个四合院,座北朝南正房一共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而已。院子中央种着几株海棠和柿树,一春一秋,开着花,红了叶,总是热热闹闹的。院子门也不算太大,一座两扇门分别刻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子。进了门,是一扇影壁,遮挡住院内的一切。大院风光,仅此而已。但附近居住的老门老户提起柳家大院来,却不住啧啧有声:“柳家大院!人家!好家伙喽……”掩饰不住夸赞和羡慕。

称其为大,主要是院主人的阔气。正所谓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柳家的钱财便是那“仙”、那“龙”,使并不太大的院落声名陡震。

如果再具体些、左邻右舍说柳家大院“大”,更主要指的是院内的那扇影壁,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了那扇影壁,才使院子风光截然不同,令人肃然敬之。

那影壁其实也很平常。清一色灰砖对缝垒起。除了影壁顶端的瓦眉上有清朝著名的四大金石家之一翁方钢的篆刻:“延年”二字之外,真是找不出任何一点与北京城众多四合院中的影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使这扇影壁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是有这样一段传闻:柳家祖辈在北京前门外珠宝市经营金银首饰、玉石珠宝,赚的钱自然为数不小。上溯到柳家爷爷这一辈,正是柳家发家的鼎盛之时。柳家爷爷的太太一直不生养,老爷子便娶了一房最为得意、娇宠的年轻的姨太太。在南城这块稍稍偏僻的地方买下了这座小院,花重金将院子重新改造一番。在垒这扇影壁之前,将一箱贵重的金银珠宝埋在影壁之下。一是为安神土地爷,保佑柳家风水常在;二是为了给正怀着孕的姨太太和柳家后代留下一笔万贯家私。只是,柳家爷爷并未告诉任何人埋藏金银珠宝的具体位置,即使连心爱的姨太太也瞒着。老爷子看后代之中谁最有德有才,而且又最为孝顺,才告之财宝的方位。

姨太太真行,给老爷子生下来一个儿子。儿子也不差,长大后继承父业,娶了位肚子颇为好使的太太,第二年,给他生了个胖小子。除了已故的老太太,全家人都喜上眉梢。老爷子自然对小孙子更为娇宠,亲自查辞书,为孙子起名叫柳嘉华。

谁知柳嘉华还没过百日,柳家闹翻了天。正给嘉华喂奶的太太没死没活的和全家人吵,不管什么东西,逮什么摔什么。一气一急,奶水一下子全憋了回去像大旱天一样一滴水都没有了。

原来是太太发现丈夫瞒着自己在外面娶一房姨太太。如果仅仅是娶,不过是玩玩、解解闷倒也罢了,谁想到,那姨太太正正经经也生了一个胖小子,而且,仅仅比嘉华小两个月。这还了得,以后谁是柳家继承人呢?

太太大闹一场,结果中风而死。而姨太太却拔了萝卜地皮宽,一下子堂而皇之的当上了柳家儿媳妇。全家上下都称她为太太了。

平心而论,这位太太不仅人长得要比死去的太太模样俊俏,而且知情达理,脾气也比死去的太太要柔顺得多。不管是下人,还是老爷子,和她相处一段,都觉得她要强过上一位。这么一来,她更名正言顺了。仿佛柳家本来的太太就是她,并没有一个什么另外的人。

还是老爷子查的辞书,给仅仅比嘉华小两个月的孙子起的名字,读作嘉铭。

过了几年,太太又先后生下一女一男。只不过,这两次,老爷子再也不能给他的小孙女,小孙子查辞书、起名字了。前两年,他脑溢血去世了。原因很简单,家境渐衰,他心爱的姨太太先逝,老爷子身受双重打击,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

父亲彻底接过了柳家的担子。珠宝市街中心的买卖关门停了业,典当了房子,换得现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一桩小生意。柳家风光远不如以前,但先后落世的两个孩子着实让人高兴,让人觉得柳家人丁兴旺,发家的日子在后头,决不会就此走下坡路。姐姐比弟弟大三岁。父亲做主,给两个孩子起了名字:姐姐叫嘉萍,弟弟叫嘉宏。

兄弟四人渐渐大了,一直和睦相处,十分亲密,母亲性情好,从不对孩子们发脾气,对大哥嘉华尤其好,生怕别人认为嘉华不是她生下的,说她另眼相看。嘉华到长大成人,一直认为母亲便是自己的亲妈,对她也格外敬重,对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真像亲哥哥一样,处处疼爱。

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嘉华和嘉铭早已经工作多年。两个人上中学时学习都不错,只是家庭出身这一栏填上个资本家,大学便都没考上。他们早早结了婚,各自有了孩子,各是一男一女,居家过日子,倒也安乐。嘉萍学习差了点,中学毕业就参加工作,这时候刚刚结婚不久。唯独老疙瘩柳嘉宏还在上中学。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他才上高一。二哥和姐姐结了婚,搬出去过了,只有大哥和他住在院子里,和爹妈一起过,柳家的日子过得倒也红红火火。

只是,父亲对四个孩子均未提起过影壁之下埋藏珠宝这桩事。四个孩子早听过这桩秘密,不过都心照不宣,从不问罢了。有几个好事的、好奇的、或与父亲过从甚密的至交好友,也曾先后问过这桩往事。父亲都不置可否,颔首微笑而已。这更增加了影壁的神秘。

总之,影壁一直是柳家大院谜光闪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