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难道就算准了“三顾茅庐”-品三国(选载)

但问题是,这种说法实在风险太大,让人觉得这个事情简直就是“传奇”,只怕真是“千年等一回”。我们要问,诸葛亮难道就算准了刘备会“三顾茅庐”么?万一没有,或者只顾了一顾呢?诸葛亮就从此终老隆中了么?再说了,一个“每自比管仲、乐毅”的人,留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么?

看来,《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也是轻易否定不了的。而如果既要接受《魏略》和《九州春秋》,同时又不否定《出师表》和《三国志》,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两种说法都是事实,而且“登门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也就是说,诸葛亮先去找刘备,刘备也接受了他的建议,但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刘备意识到诸葛亮的价值时,只好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正因为有前面的那个曲折,这才需要亲自出马,也才需要“三顾”而不是“一顾”。这可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说法,但这个猜想是不是太大胆了一点呢?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呆了六七年,他和诸葛亮为什么从来就没见过面?要说他们不认识,倒是事实。要说他们不知名,就不对了。至少,刘备“天下枭雄”的名声,诸葛亮应该是知道的。如果刘啸先生的观点成立,那他为什么不早一点去找刘备,非得等到火烧眉毛才出山呢?反过来也一样。就算诸葛亮沉得住气,刘备也不该六年之后才发现诸葛亮这个一等一的人才呀?也有人说,刘备倒是早就知道诸葛亮了,先前也曾去了两次,都没见着,到建安十二年第三次去才见面。但这也不通。一年之间去了三次还说得过去。六年之间才去三次,可能吗?以刘备的进取心和紧迫感,会这样悠哉游哉地一拖几年,一而再再而三地徒劳往返吗?至于说诸葛亮住得隐秘,不好找,就更加不通。刘备是何等人?他手下那么多爪牙,如果铁了心要找一个人,哪有找不到的?再说诸葛亮又不是隐姓埋名躲避仇家的什么神秘人物,他和荆州官场,和荆州的士人集团、上流社会是有来往的,怎么会找不到?

对此,尹韵公先生的解释是:三顾茅庐之前,刘备虽然听说过诸葛亮,但人们的评价不一致。虽然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称他为“卧龙”,诸葛亮也“每自比管仲、乐毅”,但只有他那个小圈子里的人“谓为信然”,大多数人则不以为然(时人莫之许也),刘备有些吃不准。徐庶推荐诸葛亮时,刘备就说“君与俱来”,可见并未视若神明。这也不奇怪。刘表作为诸葛亮的“姨父”,都不把他当回事,何况刘备?

诸葛亮心理上也有阻碍,那就是刘关张的关系太密切。据《三国志·关羽传》,他们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系铁得不能再铁,根本容不得他人插足。也就是说,刘备那个集团,那个小圈子,排他性太强,任何后来者都难以居其上;而诸葛亮的理想,却是要做“首席执行官”的。他是千里马,不能先去拉磨盘。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宁肯不出山。所以,刘备和诸葛亮都需要有一个观察、了解和试探的过程。

这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年龄。要知道,刘备比诸葛亮整整大了二十岁,而诸葛亮出山时才二十六岁。让一个四十六岁的人,对一个二十六岁的人表示心悦诚服,已属不易,你又怎么能要求他在四十一二岁或者四十三四岁的时候,去拜访一个二十一二岁或者二十三四岁的人?可见这六年功夫是非等不可的。如果不是六年下来,刘备已熬得快要心灰意冷,曹操又正好准备南下,他们再等几年,说不定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