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事的孩子早立志 一、山村教师的农家娃(1)-天生我才

1977年12月29日,杨少锋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镇前阳村,一个地图上找不到位置的小山村。

早些年从福建的省城福州出发,要先花五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坐车到福安,再花两个多小时转车到镇上,然后再从镇上爬一个多小时山路才到这个小山村。即使现在交通条件好了,从福州到这个小山村也要五六个小时。贫穷、落后、愚昧,很多年过去了,除了生老病死,这小山村从来就没有怎么变化过。改革开放都20多年了,这里只多了一条几天也见不到一辆车的马路。

这个小村四周都是山,抬头望去,只能看见巴掌那么大的一片天空。而山路弯弯,又阻挡住了多少山里娃向外探寻的目光。杨少锋儿时的伙伴如今都已娶妻生子,与祖祖辈辈一样,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日子,千百年的故事在这里日复一日地重复。

幸好杨少锋的父母既是农民,又不是一般的农民;也幸好杨少锋虽生在农村,又不像一般的山里男孩。

所以他没有像大部分的山里娃一样,靠山吃山,直到青春渐老,韶华早逝。从小时候起,他就知道,他的天空不只这么大,迟早有一天,他会走出这十万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演绎他人生的精彩。

小时候,在大人和邻居的印象中,杨少锋并非一个乖孩子,他的调皮捣蛋在整个山村都小有名气。

杨少锋的爷爷杨国贵是个私塾教师,有一定的文化。而奶奶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童养媳,比爷爷大了十几岁。由于对家庭生活的极度失望,杨国贵在40岁时就出家当和尚去了,那时候,杨少锋还没出生。大概在杨少锋上学后,奶奶也出家当了尼姑。

杨少锋的父亲杨德清在7个兄弟姐妹中是老大,比最小的弟弟大了整整20岁,因为家庭困难,杨少锋的两个叔叔从小就被送给别人抚养。随着杨国贵的出家,奶奶年岁又高,抚养弟妹、照顾整个家庭的重担很早就落到了杨少锋的父亲杨德清肩上。在杨德清40岁的时候,生下了杨少锋,负担更加重了,生活的重担压得杨德清喘不过气来。由于劳累过度,杨德清落下了心脏病。而为了省钱,每次发病时,他总是忍着痛,满头大汗也舍不得到医院去治病,这在杨少锋童年的记忆中,成为怎么也挥之不去的一幕。

一般来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童年的杨少锋却并没有因为家庭比较困难而变成一个乖孩子,而是调皮捣蛋,老是让家里人生气。

有一次,他到爷爷出家的寺庙去玩。和几个小朋友闲不住,就玩起了捉迷藏。几个人闹得很凶,吵得寺庙里的和尚无法专心念经,还把他们用的道具木鱼、蒲团等乱扔,几个老人叫都叫不住。在玩耍中一时兴起,杨少锋就忘了大人一直教诲的要尊敬菩萨的老话,拿了一根棍子,跳到菩萨旁边,叫小伙伴上来决斗。结果一不小心,棍子飞舞到菩萨身上,“羉”的一声,把菩萨的耳朵敲下半个。由于菩萨在百姓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信,杨少锋此举犯了民间大忌,闯了弥天大祸,被母亲用带刺的杉条打得整个小腿都是血丝。

大概在杨少锋念一年级的时候,父亲调到上白石镇财洪村当小学校长,而爷爷出家的寺庙也刚好在这个村子。财洪村与其中一个自然村之间隔了一条河,这条河上有一只渡船,自然村的人就是靠着这只小渡船,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每天早上,总有一个船夫把村子里要出去的人渡出去,然后在黄昏时把欲回家的人渡回来,除了早晚两次要用到这只渡船外,其他时间,这只渡船就拴在河边的木桩上。有一次,夏天的一个早上,当渡船把要出去的人渡过河后,杨少锋和同村的小朋友一时兴起,决定到渡船上玩。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仅仅是靠着船沿玩水嬉戏。玩了一会儿,杨少锋觉得没意思,便要把绳子解开,要学船夫把这帮小朋友渡到河对岸去。而这帮小朋友老在河的这边玩腻了,也怂恿着他把绳子从木桩上解开。于是杨少锋就把渡船从木桩上解下来,没想到那天水有点急,渡船马上就往下游漂去,几个人都慌了,赶紧从船上跳下,杨少锋也跟着下来了。渡船越漂越远,直到在他们的视线里消失。一帮小朋友约定,谁也不许把事情说出去。

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没了渡船,那天从外面回来的人不得不一个个去淌水回来,那水最深的地方到胸部,浑身湿漉漉的人们问起了是谁干的坏事,结果有个小朋友把杨少锋供了出去。第二天,杨少锋的母亲当着大家的面,把杨少锋痛打了一顿。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事仅仅是无伤大雅的恶作剧的话,那么,险些酿成森林火灾的那次抽烟,确实让杨少锋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由于那时候农村还很穷,小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干农活。城里的小孩可能不知道,那时候,每年的春种和秋收季节,在乡下的学校中,有一个长达1~2周的假期叫农忙假,是为了让学生回家帮忙做农活而专门放的假。

大概是在小学三年级的秋天吧,具体时间杨少锋也记不清了,但危急的情景却历历在目。那天上午8点多,他和其他两个小伙伴上山砍柴,干了一会儿,有一个伙伴说累了,于是,3个人就靠着一棵大树坐下来,这位同学拿出了从父亲烟盒里偷的香烟,分给杨少锋和另外一位。在点火的时候,火柴未熄灭,就丢在地上,地上的有点干的杂草马上就着火了,眼看着就要向四周蔓延,其他两位同学慌了,一时没回过神来。好在杨少锋在图书中看到过相关的救险情节,赶紧把厚衣服脱下扑火,并大叫另外两位同学快点照办,还好,火只烧了半间屋子那么大就被扑灭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杨少锋说幸好上山砍柴穿的衣服都是厚的破衣服可以用来扑火,否则,当时秋高气爽,艳阳高照,而老家那个地方,山连着山,树林都是成片的,烧起来还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