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造共和君有功-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

四、一造共和君有功前线的段祺瑞后方的袁世凯一唱一和,配合得得心应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武昌首义,给袁世凯一个难得的机会。清政府开始决定由陆军大臣荫昌赴鄂剿办,然而,荫昌手中无一兵一卒,好不容易调来一些军队,却又不听指挥。10月11日,汉阳光复,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接着,许多地方出现了动荡的前兆。

面对分崩离析的局面,载沣束手无策,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那桐乘机进言重新起用袁世凯。处在窘境中的载沣别无良策。10月14日,武昌首义后第4天,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正在这时,段祺瑞接到袁世凯密电,让他去彰德开会。

在洹上村袁宅门口,段祺瑞适逢从北京赶来的冯国璋。冯国璋风尘仆仆,却满脸喜色,撸着袖子对段祺瑞说:“该咱兄弟露脸了。”

听说段、冯到了,袁世凯亲自到大门口迎接,一手挽着一个进了客厅。屋里聚满了段芝贵、倪嗣冲等北洋嫡系将领。

秘密会议召开了,袁世凯对出山问题态度很明确。“我还要等等看。”他对冯国璋说:“我让你来做前敌的主帅,你说怎样?”冯国璋抑制不住喜悦之情,问道:“那荫昌呢?”袁世凯哈哈大笑却不作答复,交代冯国璋说:“对武昌方面要打,但也不要太过了。剿抚并重嘛,你懂不懂?”冯国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袁世凯对其他将领一一作了交代,惟独没有和段祺瑞说。散会后,他把段祺瑞单独召到书房,亲切地说:“芝泉呀,他们对你不信任呀。”

“他们”自然指的是朝廷,所谓“不信任”是指对是否让段祺瑞出兵讨伐,朝中仍有争议。段祺瑞回答得很巧妙:“因为他们不相信袁大人嘛!”

袁世凯仰脸大笑,然后说道:“芝泉啊,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有话不妨对你直说。目前南边很热闹,可是,要害不在南而在北,你懂不懂啊?”

“你懂不懂”是袁世凯的口头禅,段祺瑞听了“不在南而在北”,心中豁然明白,“袁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北方不能乱?”

袁世凯一笑:“还是芝泉懂我的心思啊!顾头不顾腚,到头来一场空,这种舍本的买卖,我袁项城不做。”

临走时,袁世凯又嘱咐段祺瑞:“就让华甫在前面打,你在后边,要控制铁道线,此乃命脉,进可以援于武昌,退可以左右直隶和北京。”

袁世凯不出山,荫昌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清政府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向袁世凯让步。10月20日,徐世昌秘密赶赴彰德,和袁世凯密商后,带着袁世凯提出的6个条件回到北京。这六个条件是:

(1)明年即召开国会。

(2)组织责任内阁。

(3)宽容参与此次事件诸人。

(4)解除党禁。

(5)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之权。

(6)须予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清政府在一筹莫展之下,只好饮鸩止渴。10月27日,连续下四道上谕:召回陆军大臣荫昌;委任冯国璋和段祺瑞分别统帅第一军和第二军;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所有出征的海陆军等。

其实,这一切早在袁世凯的意料之中。袁世凯依然安之若素,稳坐彰德钓鱼。清政府只得再次让步,10月30日,下罪己诏;11月2日,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大权在握,夙愿以偿,立即电令冯国璋向汉口发动进攻,同时电令段祺瑞的第二军由洛阳向前推进,并沿途布置。

这时,10月29日,北方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部分将领,屯兵滦州,发动了兵变。袁世凯对此大发其火,对段祺瑞说:“我说过北方不能乱。我最担心的也在此。现在张绍曾果然闹起来了。朝廷上下,为之震动,京畿直隶人心不安。此事必须尽快解决!”

11月2日,为了稳住二十镇,清政府特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前往滦州抚慰,谁知吴禄贞是个比张绍曾更为激进的革命党人。他在娘子关正太铁路车站与阎锡山秘密会晤,商定组织燕晋联军,三路夹击北京,吴禄贞被推为联合大都督兼总司令。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袁世凯收买人刺杀了吴禄贞,二十镇兵变也随之失败。北方局势稳定了,南边却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冯国璋身上。冯国璋自从接替荫昌担任前敌主将后,一心要立一番功勋。他对一位部下说:“这一来,咱的黄马褂算是穿上了。”所以打得十分卖力,于11月1日撕开汉口的防线,并下令火烧汉口,11月27日,又攻克汉阳。冯国璋这边打得顺手,却急坏了袁世凯,他连发7道急令要冯国璋暂停军事攻击,同时派人3次去汉阳,对冯国璋进行暗示。

但是,冯国璋攻占汉阳后,被授予男爵爵位,这时一门心思拿下武昌,准备请赏,对袁世凯的暗示反应迟钝。袁世凯只得走马换将,让摸清了他的心思的段祺瑞代替冯国璋指挥前线军队。11月17日,清政府电命段祺瑞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12月8日,又让冯段对调,冯为第二军军统,段为第一军军统。正当冯国璋莫名其妙时,袁世凯又调冯国璋回北京,任命段祺瑞第一军军统兼任第二军军统。

此时,南北议和局面正在形成之中,代替了冯国璋的段祺瑞对袁世凯的心思越来越清楚,袁世凯早就无意于清室,也不安于内阁总理大臣,向往的是总统职位。而问题在于,共和之后,袁世凯是否能稳稳地坐在总统宝座?为了实现袁世凯这一目的,前线的段祺瑞后方的袁世凯一唱一和,配合得得心应手。

12月29日,南方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段祺瑞极为震惊,因为孙中山归国之前,和谈已经有了眉目,孙中山的归国无疑给袁世凯以重大打击。孙中山就任了临时大总统,更使袁世凯大失所望。

“打,只有打!”段祺瑞怒气冲冲地喊道。就在28日,袁世凯电令段祺瑞分批按和议商定的要求从武汉撤军。但是,30日,北洋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公开破坏停战协定,不断向武昌方面炮击。1912年1月1日,就在孙中山宣誓就职的那一天,段祺瑞纠合冯国璋、段芝贵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共和,主张立宪,声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反抗”。一时间战云新笼罩在大江南北。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孙中山妥协了。袁世凯在得到南方清室退位后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承诺之后,开始向“孤儿寡母”的清王朝施加压力了。然而,袁世凯又不想亲自出面,怕被人骂作“活曹操”。1月16日,袁世凯在去外交部的途中,有人向他投掷炸弹。袁世凯虽然秋毫无损,却借机不再上朝,躲在幕后,指使部下一个个跳出来逼宫。

1月20日,段芝贵到了湖北前线。1月23日,湖广总督兼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从前线发来电报,一方面报告军队倾向共和,军心不稳;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将尽力而为,但“成败利钝未敢料也”,借此给清王朝以威胁。1月25日,段祺瑞致电内阁,赤裸裸地开始了逼宫。他在电报中声称,前方将领及各地将领均表示赞同共和,听说载沣、载泽阻止共和,多愤愤不平,甚至扬言“立即暴动”。此间恫吓之心,溢于言表。

段祺瑞唱起了红脸,袁世凯却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连同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复电,希望段祺瑞劝解诸将领,不要轻举妄动。就在当天,段祺瑞领衔、北方诸军统兵将领42人,士兵40万人联名要求朝廷宣布共和的通电公之于众。这封电报,宛如一颗巨大的炸弹,掀起了狂波巨澜。当内阁会议还在为共和和立宪喋喋不休时,袁世凯一言不发,出示了这封电报,人人变色,大局已定,就连强硬的良弼也在千万赞成的名单上签名。段祺瑞一电之威,可想而知!

1月30日,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宣布接受共和,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方商酌退位条件。2月5日,段祺瑞趁热打铁,率武汉战区十将官再次逼宫,催发共和诏旨。电报称:

“三年以来,皇族之破坏大局,罪实难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黄,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恫乎辱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因兵匪冻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谨率全军将士不日入京,与王公部陈利害。”

段祺瑞居然要率军入京,清王朝一片混乱,人人自危。1912年2月3日,清帝退位。2月15日,袁世凯在参议院选举中以全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俨然成为共和的缔造者,参议院甚至称他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而段祺瑞也因为逼宫有功,被人视为“一造共和”的英雄。有人吹捧说:“段大帅歪歪嘴,发几个电报,就把大清给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