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一个不懂得在现实中表达感情的人,我把自己的感情都错放在一个又一个的角色里,谈情说爱,七情六欲,都是电视剧和电影里头的感情世界,回到现实中,我只是一个渴望有细水长流、平淡恬静的爱情的人。”
台湾姑娘喻可欣,是刘德华所承认的第二位恋人。
1983年秋天,刘德华赴台湾拍摄《上海十三太保》,经由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长头发、大眼睛的台湾姑娘喻可欣。
刘德华喜欢长头发、大眼睛的女孩,喻可欣正好符合他的标准。
在刘德华的笔下,喻可欣化名为“张家盈”。
“张家盈”美丽清纯,简直就是琼瑶小说中的女孩,刘德华万万没有想到,现实生活里竟也有这般可爱的女孩。
因此,他对喻可欣一见钟情。
与喻可欣相恋以后,刘德华又一次为爱情而神魂颠倒。
就像当年守候在林安琪家的楼下一样,他又经常在喻可欣家的楼下徘徊,他认为等候自己心爱的女孩是一种幸福,他愿意这样一直等下去。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段恋情在开始的时候,确实给刘德华曾被失恋阴影笼罩的心灵带来了灿烂的阳光。
无线台前电视艺员经理冯美基这样回忆道:“有一次,他的女友喻可欣自台湾来香港探望他,华仔当然十分高兴,然而,却又为他带来烦恼。
因为他的女友要求入住新世界酒店,华仔虽然当红,但电视台的收入始终有限,于是他为了这笔酒店的费用懊恼不已。”
“不过,爱情的魔力盖过了一切,华仔当时对这个台湾来的长发姑娘委实着了迷,于是便千辛万苦筹来这笔钱,都可谓至情至圣了。”
由此可见,两人在恋爱的初始阶段相处得非常好,只是,当疯狂的热恋过后,一些外界的干扰渗入到两个人的感情中间,使这段原本可以继续美丽的热恋变得微妙起来。
当时,尽管刘德华对喻可欣十分满意,但已经成为公众人物的他,不得不在恋爱中保持极大的克制,使恋爱处于一种保密的状态。
可刘德华是什么人?
他是男孩心中的偶像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
关于他的恋情,哪怕是一点蛛丝马迹也会在瞬间传扬开来,很快,港台两地到处都传遍了刘德华与喻可欣相爱的新闻。
并且,他们的恋爱受到的攻击多于叫好声,给刘德华心理上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为避免媒体炒作,刘德华和喻可欣的行动更加小心谨慎,据说,为了约会,喻可欣必须乔装改扮;上街购物时,为了顾全刘德华的形象,买的物品也一概由喻可欣和她的妈妈提。
日子一长,喻可欣心里很不踏实,她觉得这哪里是在谈恋爱?
这样的恋爱对于一个正在恋爱中的女孩来说,实在太缺乏安全感了。
喻可欣渴望被爱,渴望能像别的恋爱中的女孩一样,得到刘德华更多的宠爱与关心。
可是,当时的刘德华整日忙于拍片,根本无法、也无暇考虑一个女孩的并不过分的要求。
这无疑影响了两人之间感情的发展。
1986年,刘德华首赴泰国,演出归来后,他马上投入到《夏日福星》拍摄之中。
那些天,天天拍的都是高难度的动作戏,直拍得素来不怕吃苦的刘德华也叫苦不迭。
一连多日的连轴转,累得刘德华忽略了给女友拨个电话说上几句情话,或许,他就是这么一个粗心的人?
“因为每天赶夜班,收工已是凌晨三四点,不想打扰她的家人。”
原来刘德华并没有粗心,他是考虑到女友家人的休息啊。
然而,对方却不一定能理解他的这一番苦心。
其实,刘德华真是一个粗心的人。
他的粗心在于,他永远只把工作摆在第一位,从来不为心爱的女人腾出一个位置,来安放一下驿动的心。
站在喻可欣的角度想想,再忙再累,也该来个电话叙叙思念之情吧。
这样的自然冷却,让朋友也觉得不可思议。
人们不禁提出疑虑:长期分隔两地,又疏于联系,两人间的感情如何维系?
朋友们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当刘德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演艺事业中时,他的私生活就被工作充斥了。
在他的心目中,爱情应该专一,但绝不是惟一的。
他是属于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男人,如果事业与爱情撞车,可以肯定,让位的绝对是爱情。
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从来不会去想自己对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会不会带来情感上的危机。
因此,当朋友们为他两人的关系担心时,他倒显得信心十足。
他认为,女友可能会有怨言,但她了解艺员的工作性质,不可能为此而生气。
对这一点,他说自己很有信心。
就在刘德华公开表示对女友的感情信心十足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已有明显降温。
喻可欣弄不明白:“我真的不太了解刘德华。
上一次他来台时,我俩已经很不好了,可是他面对外界时仍然摆出一副对我深情款款的模样,我实在不懂他如此做,所为何来?
”也许,刘德华对两人间的“冷战”真的没有在意,也许刘德华对喻可欣的感情真的很有信心,也许刘德华不忍主动了结这段已有两年多的、曾经轰轰烈烈而今却持续得辛辛苦苦的爱情,尽管双方“冷战”已久,他一直没有向对方提出分手。
虽然,刘德华从未主动提出过与喻可欣分手,但是,在他们相恋的后期,两人间的矛盾已经出现。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喻可欣说了一些本心的话,可见报时却变成了“喻可欣出卖刘德华,爆料给记者”。
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刘德华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可以想象他当时既尴尬又愠怒的心情。
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有了看法的时候,再美貌的女人也是乏味的。
因此,即便刘德华什么也不说,他的心理上悄然发生的变化,已在喻可欣心里打下了烙印。
少女的心,春天的云,飘忽来去,难以锁定。
对一个玩命工作的男人来说,就更不能领会女孩子幽曲的心了。
那些年,正是刘德华把全部心血与精力都用在事业上的时候,他不愿意分出心来处理个人私情,最终,喻可欣接受不了长期“冷战”的现实,向刘德华作了最后的告别。
她说:“分手虽然是我提出,但我很了解,这个结果是他所期待的。
他根本在等我开口说再见,也因此,我打电话给他提出分手时,他只是很轻松地问我:‘你考虑清楚了?
’我回答:‘是的!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外界所认为‘情深似海’的感情。”
不久前,喻可欣把自己与刘德华之间的相恋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是《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
在书中,她写到了他们间的一些对话。
喻可欣提出分手时,刘德华说:“我很爱你。”
喻可欣回答说:“不,你不爱我,你最爱的是你自己。”
10年后,他们又碰面了,喻可欣说:“我以为我很了解你,其实我并不了解你。”
刘德华却这样回答她:“不,最了解我的就是你,我最爱的是我自己。
”这些对话有没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人们不得而知,仅从对话来看,却不得不为刘德华为了工作让爱情屈居其后而感到惋惜。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对话中的那个爱字,其实是渗透在刘德华生命里的对电影、对唱歌事业的爱恋。
喻可欣认为,对于这场感情的终结,刘德华没有眷恋与伤感,有的只是轻松和解脱,其实,这很可能是一个误会。
从刘德华后来的人生经历中完全能够看出,他并不是一个滥用感情的人。
只是,他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上,显得有点拖泥带水。
为什么直到现在,喻可欣仍对此事耿耿于怀?
原来,在两人热恋的时候,刘德华曾给了她一句承诺:等我几年后,我们就结婚!
说这话的时候,刘德华肯定心有此意,否则他不会轻易许诺。
但是,随着他们间的感情变化,或许双方都认为这已经不太可能,或许喻可欣当时提出分手只是……
总之,直到现在,喻可欣都恨自己就这么不清不楚地跟刘德华分了手,到了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结果”,连喻可欣的母亲也认为:刘德华是个自私的人。
与喻可欣的分手,对刘德华来说同样是一次痛苦的经历。
大约有6年之久,他绝口不提感情,一心投入事业之中。
直到朱丽倩的出现。
再一次的互道再见,使刘德华对“爱情”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他用笔记下了心中的体会:�无结果的爱情大约都是这样的:�在我不想走的时候,你要我走;�在你想走的时候,我没有叫你留下。
这里面的“你”,也许所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她”,但,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无奈与伤感,足以透现刘德华对那份情感的依恋,只是,他当时没有好好把握罢了。
1992年9月,刘德华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又一次追忆起6年前的这段爱情故事,他坦言:“当时,我曾经哭了,是一生之中,为感情第一次真正的流泪。
今后会不会?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遇上真正喜欢的人。”
时过六年,伤怀依旧,足见这次恋爱经历,在刘德华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而喻可欣呢,女孩子心中的阴影就更大了。
她曾伤感地说:“我心中最心仪的对象是金庸笔下《神雕侠侣》中的杨过,那份专情与痴情,我现在深深了解到人世间不会有这种情义的。”
对现实中的爱情,她甚至产生了怀疑与失望。
一场失败的恋爱,让两个年轻人在伤感与追忆中慢慢长大。
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刘德华深加反省之后,曾经自怨自艾地说:“我想我是一个不懂得在现实中表达感情的人,我把自己的感情都错放在一个又一个的角色里,谈情说爱,七情六欲,都是电视剧和电影里头的感情世界,回到现实中,我只是一个渴望有细水长流、平淡恬静的爱情的人。”
这段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表明了华仔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标准,也是他对自己以往爱情生活的清醒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