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交游诸侯。治宅甲诸第,田园膏腴,后房妇女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计其叛。]�
[汉武帝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显示出他与先辈们不一样。他首创年号,称为“建元”,即位第一年称为“建元元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他这一创建,以后的皇帝老儿没有不效仿的,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这才算告一段落。�武帝临政的第一件政务,就是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一月向全国发出通令: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诸侯相等,向中央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丞相卫绾针对天下贤良对汉武帝说:“重用贤良直言之士固然有各种益处,但是皇上不应任用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有学问的人。因为他们的思想只会造成国家的混乱。”�
在中国思想史上,申不害是注重权术的政论家,商鞅是法家,韩非则是将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商鞅的法作总结和归纳的思想大家,苏秦、张仪是研究纵横术的,是国际关系专家。�
卫绾害怕苏秦、张仪的思想会造成各诸侯国力量的集结,终而联手反对中央。他意在重儒。�
汉武帝采纳了重儒建议,并加以实施。武帝也喜儒学。但是,他对儒学的厚望,却落入失望的圈套。�
这年秋天,郎中令王臧、御史大夫赵绾上书武帝,请武帝设明堂,以鲁申公为师,以朝诸侯。�
武帝求贤若渴。同意了王臧、赵绾的请求,派人带了许多礼物,并以很高级别的礼节去聘请申培。所谓“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申公,鲁人,姓申名培。少年时,他与高祖刘邦的小弟楚元王刘交共同跟从荀况的门人浮丘伯学《诗》,实是同窗好友。刘邦经过鲁地,还特别召见了他。文帝时,申公是当时学《诗》最有成就的,故被授予博士。申公治《诗》自成一家,从而申公所创《诗》学,在历史上称之为《鲁诗》。景帝时,儒学不倡,申公也归鲁,退居家教,跟从他学习的有上千人。�
王臧、赵绾都是申公的学生。武帝即位后,他们就极力推荐鲁申公。�
鲁申公被召来之后,武帝立即召见他,询问申公治国、治乱等国家大事。申培此时已届高龄,80多岁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使这位儒学大师长了些许道家风骨,他缓缓地说:“管理国家的人应该少说多干,多做实事。”�
武帝深感失望。但既已招致,也不好不用。于是武帝就任命申培为太中大夫,而并不重用。�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建议武帝:皇上以后应自己做重大政治决定,不要万事皆奏明窦太皇太后。当时,郎中令王臧也支持这个主张。�
窦太后知悉此事后,很是气愤。她即把汉武帝叫去,责备他说,你还想再扶出一个新垣平?新垣平,文帝时因欺骗皇上,罪名谋反。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被诛杀。�
武帝受祖母的气,又对儒士们的一些言行也不甚满意。于是,他听从窦太后的决定,撤了王臧、赵绾的职。二人自杀。�
当时附议、支持此事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虽然他们都是皇亲国戚,也都不能幸免于难,皆被免去了职务。]��
建元三年(B138,已酉),19岁。�
春,河水决,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帝入终南山射猎,自称“平阳侯”。践踏农田,民皆呼骂,如跋扈子。�
[是岁,上始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扶风槐里县)南猎长阳,东游宜春。与左右卫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称平阳侯。(平阳侯曹寿尚帝女弟平阳公主,见恩庞。帝以此暗结功臣子弟以制诸窦也。)常入南山下,亲射鹿豕狐兔。]�
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建上林苑,傍南山而西向,周袤三百里,设离宫七十所,苑中饲养百兽,供皇帝秋冬射猎。�
罗致文士司马相如、朱买臣、吾丘寿王、终军、东方朔等。并伺左右,每令与大臣辩论。�
[何按:此时汉武帝之所以四出游猎,大建上林苑而广招文学之士,一是示诸窦诸刘政敌以驰骋游猎失志之态,二是为了争人才,造舆论。时诸侯皆好养士,尤好文学之士。(注意:“文学”概念今古不同。文者,文字也。学者,术也。汉言“文学”即今言“学术”也。文学之士即通文辞,有学艺之士。)�
前此,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山东游士莫不至,如齐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汉书》卷45)公孙诡能文,作《文鹿赋》诵梁王谓:“叹丘山之比岁,逢梁王于一时。”司马相如旧亦先从梁王游,作《子虚赋》。其辈梁王死后皆为武帝所招揽。]�
[梁孝王好园林艺术,曾筑东苑,又作菟园,方百余里。(魏晋以前,除了帝王宫殿和苑囿以外,私家是很少有园林的。梁孝王的菟园是第一个。《史记》说:“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菟园大概就在东苑之内。�
《说文》:“园树果,囿树菜也。”《周礼》:“场人掌国之场囿,而树之果疏珍异之物,以时而藏之。凡祭祀宾语,供其果疏。”)(《史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作菟园。园中有白石山(一作百灵山),山上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凫渚,宫馆相连,延亘数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靡不毕备。王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西京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