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汉武大帝

[汉初黄老之学极盛,君主如文、景,宫闱如窦太后,宗室如刘德,将相如曹参、陈平,名臣如张良、汲黯、郑当时、直不疑、班嗣,处士如盖公、郑章、王生、黄子、杨王孙等,皆宗仰之。东方朔戒子,亦有“首阳为拙,柱下为工”的话,是亦宗尚黄老之学的。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其意以其余五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并致其不满之词;而独为推崇老氏道德,谓其能具有五家之长,而去其所短,且又特举道家之“指约易操,事少功多”,与儒者之“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两两相校,以明孔不如才。�西汉初年道、儒两家的斗争,不但是一种思想上的斗争,而且是一种政治上的斗争。所以司马迁有“世之学黄老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的话。就事实来说,汉高祖时代自“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于是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惠帝、吕后时代“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文章时代“好刑名之言”。武帝未即位以前,因“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武帝即位以后,因“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以刘舍为御史。��

中元年(B149,壬辰),8岁。�

关西地震。�

夏4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齐儒辕固生治《诗》为博士,与黄老派学者黄生廷辩汤武革命事。辕固生面折窦太后,贬讥黄老之道曰“此(一)家人言耳”。太后欲杀之,为景帝所救。�

[何按:汉初儒老之争,非单纯观念之争,而有重大现实政治之涵义。其所争要点之一,即老子主张不尚贤,而儒家则主张尚贤、传贤。�

不尚贤,即听任自然,世官世守,世卿世禄,不变革贵族自然而传递的政治特权。�

尚贤、用贤,即禅让制,主张实施权力财产调整(改制)与重新分配。意识形态斗争下掩藏着关于汉初诸王诸侯及世袭贵族制度合法性的重大辩论。黄老之学,汉初世袭贵族之学。儒学,游士寒素文吏之学也。老学主张顺应之道,儒家主张变革之道。故刘彻欲大有为,尊君权抑贵族权,乃弃黄老之道而采尊儒术也。]�

[《汉书·儒林传》:“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学,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固曰:‘不然。夫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因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黄生曰:语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弑而何?’�

固曰:‘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上曰:‘食肉勿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固。固曰:‘此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击彘。上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中其心,彘应手而倒。太后默默,亡(无)以复罪。�

后上以固廉直,拜为清河太傅,疾免。武帝初即位,复召固,以贤良征。诸儒多嫉毁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年已九十余矣。�

公孙弘亦征,仄(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诸齐以《诗》显贵者,皆固之弟子也。�

窦太后指儒学为“城旦语”,本于秦之典故。李斯议焚坑疏云:‘诗书百家语者,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故云。]�

[窦太后要求景帝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景帝只得在政治上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原则;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田赋要求官吏不能夺“女红之利”;在法律上进一步宽减刑罚,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崇尚黄老思想,将黄老思想作为社会的核心思想。正因此,景帝时的西汉社会在十分宽松的政策环境之下发展。�

辕固在《诗经》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景帝时的《诗经》博士,是齐国人。当时齐国凡在《诗经》方面有成就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他大名鼎鼎,也很受景帝的赏识。�

一次,窦太后请他去,自然窦太后知道他是个《诗经》博士。然而,窦太后并没有向他请教《诗经》,而问他有关黄老之学的问题。辕固觉得奇怪,但他知道窦太后的居心。然而,辕固并不慑于窦太后。他的回答使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他不悄一顾地说:“黄老算什么学问,不过是妇女和小孩子说的话。”�

窦太后听后非常气愤。认为辕固是在故意顶撞她。窦太后说:“难道你辕固就不怕去服劳役吗?”�

窦太后罚辕固到猪圈中去刺猪。�

景帝当时也在场。他知道辕固的话太直率了,以致激怒了窦太后。但是辕固的话并不就是错话,他只为辕固担心。当窦太后罚辕固刺猪时,他将身上带的宝剑借给辕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