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习好的不一定就是好学生,此话不假。但是,学习好绝对是成为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单上总亮起红灯,四、六级也是“低空飞越”,那么不论他其他方面多么出色,都会让人觉得他离好学生还差一点。毕竟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就像我常对师弟、师妹们讲的:“大学生活中,活动、工作要参加,但学习也不能因此而荒废。毕竟大学是学习的圣地,学习是我们的职责。”
对于学习,每个人的目标不同,付出的努力不同,得到的收获当然也就不一样。我要说的是,能够进入大学的人聪明程度和知识基础都已十分出色,如果对自己的要求不高,那么只要以比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只要记得和大家一样把该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每个人都可以学好,说到底就是个态度问题,我的很多同学平时学习平平,可是在考研的时候通过认真复习,都考上了很不错的学校的研究生,原因就在于他们重视了,知道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了,该发力的关键时候到了。其实,如果把他们复习考研的劲头用在平时,那么任何一次考试他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可能也就不用再受考研之苦了。千万别觉得用功学习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或者是一件奇怪、丢脸的事——别拿学习不当回事,那样只会害了自己。
而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满足于“60分万岁”,那就应该做好要比别人多付出努力的准备。很多同学学习基础都很好,在中学阶段都和我一样,是有着光辉战绩的尖子生;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却不可避免地流于平庸。当然,缺少了老师全面的指导和竞争性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是像高中那样刻苦学习的?诚然,死板应试的学习方法也不适合大学的学习,但是,坚持和认真则是其中不变的要义。
以下是我和我们学院院报两个小记者之间的对话,跟大家分享两个小小的经验吧:
记:学姐,你好!恭喜你被保送北大研究生。开学以来,我经常听到别人称你为资环院的传奇人物。学姐的英语好棒呀!四级95.5分,六级90.5分,先谈一谈你学英语的心得体会吧!
汪:一直以来,我都很重视英语的,我记得在大一、大二时,我们所发的是上研社(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书及其精读、泛读,书上的知识点我都很认真地分析过,读懂、读通,书上的习题也是每一道都做,这样一来,期末考试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平时,我也坚持学英语,我住在弘博,每天早晨,我都是带着收音机,从寝室到学校一路收听英语广播。至于四级和六级,四级我准备了一个星期,六级我准备了两个星期,在准备期间,我认真地做真题。把真题上的题目做懂、做通,这样考试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记:学姐,我看了你的一些资料,你的每一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你是怎样做到的?能谈下你的经验吗?
汪:我认为平时就应该认真对待学习,上课要认真地听讲,做好笔记很关键。一般来说,每一科在考试之前,我就已经把书看了三遍,平时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在下课都会认真地把它再看一遍;在做每一章的习题时,也会把这一章再总体看一遍,弄懂、弄通这一章的内容及每一节的联系,再把习题做完;在考试之前,再认真地把书看一遍。经过这三遍,考试一般就会取得好的成绩。
——摘自院报《资环简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访我院被保送北大研究生汪婷”
见2004年12月第6期“人物专题”
(记者马瑞、潘国东报道)
我在学习方面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对自己要求颇高,愿意为了考好成绩、拿第一名而付出努力,也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是在经历了高考的打击,进入自己起初并不十分理想的大学时也没放松过。对于大学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于学习规划
进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制定一个总体的目标,是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应该最先完成的事情,也是为自己树立信心和进行努力的基础。刚进校时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有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不甚满意,有的在为告别了辉煌的高中生涯而感伤失落,还有的则因进入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忐忑不安,在我看来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眼观八方”,尽快为自己和将要学习的东西定位,调整好心态去迎接挑战。
首先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展望一下自己未来几年要学的是什么。大学里的专业门类繁多,每个都各具优势和特色,在了解了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后,就应该尽量调整自我,适应现实,使自己能够符合本专业的要求,而不应让专业的环境适应你。其次就是要观望自己和他人,大致掌握自己在同学中所处的地位。不必拘泥于高中时的成绩,大学毕竟又有了新的起点;而应该以个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为衡量,从而更清楚地为自己订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不断朝着希望迈进。我在刚进大学的时候,身边许多同学都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失望彷徨,还有的由于对我们专业的不了解和不满意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以后的学习进程。而我在洞察了我们专业的辉煌历史和远大前景后就早早地“醒悟”了过来,一心一意地以环科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自己的专业€棥�白酆闲曰�⊙Э啤彼���睦砜聘髅爬嗟幕�≈�丁Mü�屯��堑慕哟ズ徒涣鳎�医�约憾ㄎ辉谥猩嫌危�⒁来丝辞辶伺�Φ姆较颍�髁⒘俗约嚎赏�部杉暗哪勘辍?
在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并且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果对学校专业有失望或迷惘,或者对目前的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也应该凭自己的奋斗来改善。我的实例就是:高考时由于一个失误,我与一直向往的北京大学擦肩而过;在擦干泪水踏入武大校园的那一刻,我已经在心中暗暗许下了读研的目标,并且提醒自己,我不会一直属于这里的,为了理想,为了争一口气,我一定要努力。可是来到这里才发现,我们专业有很多同学都不是第一志愿录取的,高考600分以下的几乎没有;我的成绩在家乡(陕西)距离北大只有几分之差,但在湖北学生中也就只处于中上水平。这并没有使我灰心,反倒让我的心态平衡了许多——看来我来到武大也并没有“亏了”,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人为伍更是幸运;别以为自己有多牛,还是先努把力做到在一群牛人中立足吧。于是,初进大学的我并没有被所谓的失落和不如意压倒,而是很快树立目标,并且投入到一如既往的学习状态中去,唯恐落后于其他优秀的同学。
同时,对自己的定位也要根据自己的表现来调整,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同时也不应该妄自菲薄。如果说自认为自己的基础不错,起初在学习上没有足够努力,而在经历了成绩下滑甚至不及格这样的打击后还不能尽快调整自我认知和学习态度,那么肯定只能继续失败下去。我的信心就是在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大学的第一学期很快过去,虽然奔忙于各项活动之间,但由于我始终在学习上不敢懈怠,考试前又静下心来十分踏实地进行了复习备考,在第一次期末考试中我居然在全班46名学生中名列第二——第一名是个什么活动都不参加一心学习的绰号“博导”的女孩子,这绝对超乎我的期望之外。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受到“地域歧视”的影响,虽然自己并非生长在农村,但是和来自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的同学相比还是显得有点“土”,学习上也没有什么优势;但是自那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并不比他们差,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比他们做得好,只要自己肯努力。我的自信心也因此慢慢建立起来了。之后的日子,可以说是认真和努力为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名”,而这“第一名”的美妙体验使我品尝到实现愿望的喜悦,也给我更多的信心去攀登更高的目标。
当然,再好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这可能来自于学习上的难题或者是心态上的波动;这时就需要求助于他人来解除疑惑。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来解决,而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还是向老师请教。但在询问老师时还应注意到大学“导师”和中学“教师”的不同之处,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发问方式和内容。中学时我们只是以服从真理为前提,请教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是对概念的细枝末节的理解问题,老师也很乐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他们会拿相应的具体知识来回复我们,使我们掌握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但大学里的老师对这类问题常常不会给出现成的答案,他们认为我们凭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解决的,而更鼓励我们能从挑战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可以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我的两位化学老师即是如此,当我询问具体问题的解法时,他们会要求我自己解决;而对于我大胆的质疑和异想天开的想法,他们总会给予我充分的启发和肯定,而不是用死板的规律来衡量。他们的“化学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答案不是唯一的”等观点令我受到莫大的鼓舞。
有了良师还要有益友,不单在学习方面,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和互相帮助,还可以向师兄、师姐们请教。他们的亲身经历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从容地面对生活;优秀学长们更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几年来我们专业多次的“新老生经验交流会”我都积极地参加了,大一时是以一位学姐作为努力的方向,激励自己追求像她一样的完美表现;高年级的时候则更多的是与师弟、师妹们交流,让自己的经验教训尽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并且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冲击和斗志。当然,我们也应该时刻检省自身,常常扪心自问:自己近期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进步?规划完成得怎么样?哪些事情处理得不好?是否已经尽了力?
关于学习氛围
很庆幸我有一个同样踏实上进的寝室氛围,我和室友们常常一起早起上课晚归上自习,互相帮助占座位、抄笔记,还经常在下课时候围着老师讨论问题。由于我们住在校外公寓,在学校上自习不方便,为了更好地在寝室学习,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制定了一条舍规:“每晚7点到10点是自习时间,不许随便说话。”在四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寝室里聊天、打闹的情景不见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安静地看书、做题和小声地讨论问题,因此我们寝室也被公认为是最好学的寝室,这样的氛围连一些过来闲逛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大声说话了,也因为这样,我们寝室四人都保持着优良的成绩,三人分居班上第一、第二、第七,毕业时两人保研,另两人也分别考上了北大和武大的研究生。很多同学学习上出现问题都归咎说是环境不好,其实好的寝室环境是要大家集体来营造的,每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来维护纪律,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安静和平和。
我所在的班级学习气氛也很浓厚,可以说就是被我们这几个好学的女生带动的,大家在良性竞争的气氛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仅在平时保持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在一起参与的实验、实习和业余科研中都表现出色,在考研、保研的激烈竞争中也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如这一段名为“携手并进”话语所记载:
备战英语四、六级时,班干部组织了英语经验交流会。有的男生基础不好,为了不让他们掉队,成绩好的女生复习课主动坐在男生旁边,帮助和督促他们学习。考六级时,在学习委员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都买了同一部收音机,一起练习听力、口语。“功到自然成”,全班英语四级优秀率高达75%,六级平均分74……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1环境科学班:校先进班集体标兵,全班46名同学,考取北大研究生10名,中科院研究生6名,武大研究生6名,上海交大研究生1名,北方交大研究生1名……全班同学都曾经获得过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不少同学的选题申报了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汪婷等3名同学加入由著名环保学者胡鸿兴教授发起的“武汉大学神农架生态考察队”,他们的表现深得胡教授赏识。李艺婷、罗莎、刘雅洁、李艳代表绿舟环保协会参加湿地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并获得国家级优胜奖……
——摘自《武汉大学报》“美好的回忆
——环境科学班走笔”
见2005年4月22日第1009期“我们”栏目
(记者周宇博、吴振华报道)
很多同学会对自己的班级或者寝室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态度:一种是很不适应也不想去适应,因此同学之间就相互看不惯,每个人都独来独往,甚至将自己的一些不如意都归咎于环境,既交不到可以倾吐心声的朋友,又没有人给予关心和问候,这当然不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心态的调整;另一方面,害怕自己和他人不同会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从而强迫自己去和别人一样,随大流地睡懒觉、逃课、玩游戏——这在男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常常有人说“我的寝室里人人都在打游戏,闹哄哄的,也学不进去,就干脆一起玩吧”这样的话,沉溺于这样的生活中,即使开始是身不由己,时间长了难免会迷失方向。
我觉得与室友和同学的相处也应该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既要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自己的目标和行为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以我们寝室为例,几个人可以一起上课、上自习、来去学校,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分享收获,但是大家决不会干涉其他人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有人天天练歌,有人每晚写作,还有人每周去打棒球,不会在自己想休息的时候也要让别人不能学习,更不会在别人努力用功的时候冷嘲热讽,而只会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同时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
关于学习心态
另一方面,兴趣在学习中不可或缺,学习的过程当然也并不总是充满乐趣,因此学会“苦中作乐”也非常重要。大学第二学期我们的课激增到14门,每周必修课就有63节,其中还包括好几门课表上只有3节但实际上却常常要做四五个小时的实验课程。那时候的感受完全可以用“昏天黑地”来形容,每天除了上课、做实验、写作业之外简直没有一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的东西不能及时消化,休息睡眠也得不到充分保证,总感觉上课就像是在听天书,下课也是晕乎乎的。更糟的是,有的同学就在这沉重的课业负担下选择逃避,沉溺于网络游戏从此不能自拔;也有的同学感到麻木和无所适从,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甚至还有同学面对这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对学校、对自己的怀疑。班上有个平时话不多但总是乐呵呵的男生,在深夜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偷偷在走廊里哭,可见压力之大。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要用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压力和困难已经在那里了,总归是要面对的;与其唉声叹气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中,不如在枯燥的学习中自己寻找些乐趣,主动地使乏味的生活变得美好。
对于上课,我总能在向老师提问和讨论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听课越仔细,越能够发现老师讲课时和课堂上许多有趣的细节,晚上卧谈会的谈资也就更丰富;做作业就当考试的提前复习,多看两遍书呗,这样考前也省点麻烦;至于做实验,如果把它当作苦差使那就太傻啦,那完全就是全体同学悉数到场,充分发挥创意、施展才能和交流感情的大PARTY啊!生物实验中做植物样本的水果被大家偷偷塞进嘴里,解剖鸽子的时候有的女孩子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作血型鉴定实验每个人从自己身上采血时的痛苦表情,还有化学实验室里常常响起的打破仪器的清脆声音和随之而来的批评、叹惜和小小的争辩声……简直比电视剧还要好看。最难忘的是有时做实验做到晚上11点多,一帮同学浩浩荡荡走在灯火阑珊的公路上,一起大声唱着歌儿,引来路人侧目的眼光。这时感觉所有的压力、郁闷都没有了,我们仍然是一群享受着青春的顽童,这份骄傲让我在回到寝室后还能将实验报告完成得格外好。另外出于新鲜感,我选了三门公选课——《健美操》、《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心理健康》,都是在别人眼中“没什么用”的课程,但我却把这些课程当作生活的调节和难得的放松,在获得学分的同时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状态,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由于心态良好,安排得当,我最终以总学分和平均分都是第一的好成绩结束了那样一段“噩梦般的日子”。
关于学习方法
我对于大学学习的特点的总结就是:“平时是素质教育,考前是应试教育”,虽然说得有点绝对,但这也表明了大学学习阶段性明显的特点。平时学习中由于时间较灵活,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广泛涉猎和学习,阅读大量本领域和专业之外的东西来拓宽视野,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活动的方式来全方位充实自己;而在考试之前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对专业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更准确的了解和认知,这时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进行高效的复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平时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了。大学是我们增长见闻的理想场所,这里有与外界最广泛的文化交流,有最新的学术动态,只要我们做到“耳听六路”,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不断接收到最新的信息,保持“与时俱进”;这里还有最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相比高中时自由得多的时间,使我们尽可能“博闻强记”,充实和拓展自己的综合知识。图书馆是个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的好地方,空闲的时候,我会和我的同学们来到期刊阅览室,翻阅一些和本专业有关的刊物,如《中国环境报》、《绿色家园》、《自然风》等等,从中不但可以了解我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前景,还可以与许许多多关心环保的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加强,不断鞭策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单调紧张的学习必然会使人感到乏味,对于我们学理科的人来说更是这样,每当我觉得疲劳枯燥时,就会借一些原来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文学作品来细细品味,从高度抽象的思维塔中解脱出来,啜一口文学的清泉,感觉真是轻松舒畅,甘之如饴。
考前的复习时间很紧张,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我的看法就是从小的方面出发,在每一门课的学习中,牢牢掌握重心,“切中要害”是最重要的。大学里每门课程容量都很大,老师讲得又很快,许多东西都要靠自己来学习领会。这么多内容当然不可能在考前短短的复习时间内全部掌握——如果想把每一章都学好,那势必每章都学不好。我们在看书和做题时,常可以发现一些多次出现的原理和经常要用的方法,而这些东西恰恰也是老师讲课时重点讲解和复习时强调过的。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中,这些知识都必须牢牢掌握。只要抓住这些关键之处,建立起简明扼要的知识框架,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付各种新问题了。如果不能紧切要害,提纲挈领地从全局上掌控课程,而是平均分配精力,主次不分,将宝贵的备考时间花费在细微之处,就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满盘皆输”。可见,学习中的“切要”和作文时的“切题”同样重要。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科目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大学里每学期都有多门不同的课程要学习。这些科目的学科特点有所区别,包含的内容各不相同,讲授的老师各有风格,当然对应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在每学期开始时就应该对每门课的不同情况有个了解,再结合自己学习的特点,为课程作个整体的规划。比如数学、英语这些基础课,占的课时最多,课程容量和难度都比较大,当然就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多多思考,认真完成练习题,在考试前也要提早开始进行全面的复习,保持对课程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而对于化学、生物等专业课,我会在平时反复阅读课本,加强对公式、概念的理解,并通过习题来巩固,还要时刻吸收更新的发展信息。如果老师讲的较快或内容较深,我还会适当地进行预习。我有记忆力好的优势,因此对于马经、思修这些科目,我会在平时阅读课本,上课时做好笔记,在考试的前几天按照老师复习时强调过的地方和讲课、笔记中的重点来突击复习。这样的统筹规划能使我在平时和考前都有事可做又不至于太紧张。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掌控,我也才能更放心地参加社会活动,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对于学习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我在后文还会详细介绍,这里先从学习角度说明一下。如果你能了解自己的奋斗目标,能够正确清醒地估价自己,保持与外界相联系的灵活头脑,在学习中也有明确可行的计划,主次分明地对待每一门课,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虚心向别人请教,就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大学是使人全面成长的地方,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社会工作,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从中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个人不赞同死读书,我的性格也不允许我那样做。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参与社会活动,投身于有锻炼机会、能做实事的工作中。社会工作不在多,而在精,对于适合自己,有发挥余地又能获得乐趣的工作,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而那些学不到东西又无意义的活动不如不参加。我是一个开朗大方、爱好文艺的女孩,所以大一时我就加入了院学生会文艺部,又考上了校广播台的播音员,这两份工作都真正锻炼了我,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作为一个环科人,我加入了环保协会;作为一个爱乐者,我还是吉他协会的一员。平时我还经常出现在各场晚会的舞台上,参加各类歌唱比赛。这些活动都使我的兴趣得到满足,还使我从中获得不少快乐和成就感。在与人交往时我喜欢坦诚相待,“与人为善,真诚为本”就是我的处世哲学,这也有助于我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从一些优秀的朋友身上学习到更多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