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临界婚姻(精编版)

王小理八岁的时候,刘凤琴的父母落实了政策,一家三口顺利返城。

政府给刘凤琴发了一千元钱,并把王爱军安排在区政府任企管科科长,把刘凤琴安排在一家小百货商店做库房保管员。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惟一不变的就是夫妻二人的敌意和仇视。

三十岁的刘凤琴坚持和女儿同住,与王爱军分居。

小理常被父母的低声争吵弄醒。

“凤琴,过来。”父亲拽母亲的胳膊。

“不。”

“过来。”

“滚!”

“你真的不想?”

“不想。”

沉默。

“我会注意,让你好过一些,行吗?”父亲呆呆地看着母亲,声音中透着无奈和沧桑。

“不,不行!”母亲突然坐了起来,声音也放大了。

于是,漆黑的屋子里顿时响起母亲的啜泣,父亲的叹息。

小理童年中的每一个黑夜都被她的父母罩上了一层沉重和哀伤的色彩,她对童年的全部记忆就是自己对各种食物的向往和父母之间无休无止的打斗。

话不投机、大打出手已经成为王小理父母的家常便饭。

刘凤琴声嘶力竭地喊:“大流氓,大流氓!”

王爱军狼一样扑上去,撕扯着她的头发叫:“狗屁不懂的臭娘儿们,怪我当初瞎了眼!”

一直躲在被子后面浑身发抖的小理虽然不太懂父母究竟在争论什么,但她知道他们是在用最难听的脏话攻击对方。

保护母亲,劝阻父亲,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保护和劝阻中,王小理长大了。

孩子是一棵小树苗,父母好比阳光和雨露,即使是短时间的照耀和滋润,也将温暖他的一生。

可是,对于在凄风苦雨中长大的王小理来说,无助和伤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存活在她的身体中,让她永远也快活不起来。

这不是危言耸听——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致命的,尤其是对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