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花 8-茉莉花开

116薇娜影楼外景傍晚

像影片刚开始时那样,我们慢慢走近熟悉的街角,熟悉的二层楼房,以及它今天的一些细节:

影楼已经停业,狭窄的玻璃门贴了封条,橱窗里胡乱丢了些没来得及撤下的婚纱照片。

二楼窗口伸出的晾衣竿上,湿漉漉穿挂着当代女人时髦、性感的内外衣裤,仍旧没有男人的东西。

拐角的一边,远远走来一个老年街道干部,一手提石灰桶,一手拿把漆刷,沿路找墙面写字,他写的是一个大大的“拆”字,并在字上加个圆圈。

干部来到茉莉花三代不变的家,抬头往上看了看,接着写他的“拆”字,一直把它写到橱窗上。

在橱窗的上边,挂满爬山虎的窗口,站着产后的花,花抱着她白白的婴儿。

这主观的视角停止下来,看见跟随着街道干部而来的是小杜。他推了一辆崭新的童车,挽了个婴儿篮,车里篮里装满各种儿童用品。由于东西太多,他挤上狭窄的楼梯时磕磕碰碰,东拉西掉,十分困难。

从楼下往楼上看,两个窗口看到不同的景况:抱着婴儿的花一直没走动,另一个窗口,小杜出现了,他一样一样往外拿东西,尿布,奶粉,帽子,太阳眼镜,闪光玩具枪,东西多得过分了。

小杜从一个窗口跑到另一个窗口,拍着手接过孩子抱,他亲着孩子,举起孩子,逗着孩子玩,十分投入,什么话也不说。

当小杜弄孩子的时候,花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两人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117工人新村外景日

小杜蹬着黄鱼车,车上放着电风扇脸盆棉被电视机之类,好像是搬家中的细软物品,由抱着孩子的花押车。

车子穿行在工人新村的行人中,大概是下班时分,迎面而来的人很多。

花突然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好像是她的母亲莉!

一下子热血涌顶,她下意识跳下车。

那女人的背影匆匆向前走去。

花加快脚步追上去。

小杜发觉花下了车,便靠边停车,奇怪不知她要干什么。

花赶上了一些人,看见那女人追上一个怀抱小孩的男人,两人说话时一回头,花完全看清了,那女的正是她的母亲莉,而那男的一时看不清,他抱着个怎样的孩子也看不清。

那一家三口步子匆忙,有说有笑往前走。追赶他们的花逆着人流而上,碰碰撞撞,当男人把孩子用力往肩上一送,花同时看清了那父女俩,男的竟是他父亲邹杰,而肩上望着自己的正是儿时的花!他们与众不同地都仍旧穿着五十年代的服装。

花立即停住脚步,不再追赶,她由惊奇变为感动,流着幸福的眼泪微笑着,目送他们远去。

但是一直不会远去的是反身在父亲肩上向着花看的儿时的花,这一幕令人想起当年莉痛打王先生后离开美发厅,肩负着的花,孩子的眼睛久久地,久久地望着我们……

音乐:多声部的交响乐化歌曲《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我有心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118特技制作三维景观日

我们的眼前,茉莉花的家渐渐后退,当房子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它的屋顶上耸立着高入云霄的建筑群入画,建筑群构成新的城市轮廓线,风起云涌,蔚为壮观。相形之下,老房子看上去像被压在脚底下,越往后退,越像一堆多余的东西。

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变成平面的手绘图像,迅速消失,回到微微泛黄的白纸衬底,以旧式小说字体娟秀的装帧风格,写出:

张艺谋剧本修改意见

关于片名

片名就叫《茉莉花》?

侯:本来就叫《茉莉花》的,几个朋友都说《茉莉花》感觉不好,后来找了一个大师算了一下,叫《茉莉花开》大吉。英文名字还是“Jasmine”。

这个英文片名,对国外市场可能有问题。茉是一个人,它只能直译成拼音的mo,而英文的Jasmine只表示专门的一种花,跟这个人名毫无关系,也无法分成三个人的名字。茉、莉、花三个人名加起来成为一种花的名字和这个片名,这两层意思在英文中就完全不存在。所以在英文片名上再想一想。

分段式的结构问题

我觉得剧本挺通顺,我比较喜欢第一个故事,喜欢第一个故事的味道。第二第三个你要小心。

侯:普遍反映是第二个故事最好。

我不认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总之三段式故事,或者是分段式故事有它的缺点。首先这种结构必须要形散神不散,但要做到这一点挺难的。《英雄》的结构跟你的《茉莉花开》一样,也是分段式的。是他人叙述的两个人不同的段落,或者说是根据他人不同的猜想形成的各自独立的故事。它的故事是分段的,看似各自不相联系,并且也没有时代问题,同一时代中相同的人物和人物关系,都是梁朝伟和张曼玉同样两个演员,这一段他两个打,下一段他们好,只是不同的故事而已。但是就因为是分段式、三段式的结构,别人批评《英雄》的缺点时都说人物不好。

观众看故事要有十多分钟的入戏过程,他刚接受不久你就换了一个故事。所以,分段式结构容易造成人物的情感在段落中终止的感觉,段落之间人物没有连贯性,看着不过瘾。虽然段落和段落之间似乎也可以存在一种内在联系,含有导演赋予的某种潜在意念,但只能是一种形而上的意念。作为结构中应有的连贯。但是对于观众,这些并不是真正的联系。我们《英雄》中第一个段落讲由爱而生的恨,第二个段落讲痛心的爱,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表述方向,不同的表述方向就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这样就不可能有连贯性。相同的演员并不直接决定是否具备连贯性,而应该具备一定的东西才行。《英雄》是两个大明星演都没有解决此问题,你的《茉莉花开》虽然是一个演员演,也同样会无连贯性,不可能深入描写人物命运,其深入程度完全没有线性结构的那种力量。所以像《秋菊打官司》那种线性描写人物的电影,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我的体会就是由《英雄》得来的,如果说《英雄》被人批评就在于这一点。说它缺少人物连贯的力量,我想这就是这种分段式故事结构的弱点,它本身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量。

分段式结构的优点是什么呢?它的优点就在于结构方面,不同的段落可以呈现不同的风貌,创作上比较自由一些。它是一种结构方法,这种结构本身具有较强的形式感,是有意思的,我喜欢这种结构,是武侠片很少用的结构。因为我刚刚拍完《英雄》,我就是这种看法。

侯:那它们相互的作用呢?

由结构产生的含义

你绝对不要迷恋形式本身,不要寄希望于它会产生复杂的含义,不要寄希望于这种结构能产生多大的内在力量。这是我自己的经验,对你来说也是一样。所以我们每一段故事都不能说得那么差,都不能难看。非常奇怪的是你和顾长卫都是这样的结构,我觉得你一定要慎重。它是一个形式,这个形式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抵制它本身的弱点。比如《英雄》,如果让我们用整个90分钟只写两个主角的爱情故事,肯定比现在要深入、更有血有肉。我们当时选择了分段式结构,是因为在武侠类型的电影中这种风格非常少见,几乎举不出一两个例子,我们说我们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构,但我并不认为这个结构多么精彩。我们不是用了一个前人没有用过的结构,只是武侠片中少有。但是在你这种文艺片、艺术电影中,这种结构的使用就较为常见,这个你承认吧,有很多电影像昆汀的电影都使用了这种结构。

当然,你现在已经不能舍弃这个结构了,那我们就谈这个结构。首先我劝你决不要迷恋这个结构,认为这个结构就能怎么样。要以平常心对待它,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叙述者,就是讲三个小故事,就是用一个演员演三个短片,就是要把这三个短片故事弄好。就像《英雄》也是三个短片一样,我也很简单,就是三个不同颜色的故事。所以不要想那么多,不要有太大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