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蔚经过一番认真详细地调查之后,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
余蔚向江南春抛出了许多问题——“你现在投了多少钱?”“收入怎么样?”“你做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单纯的希望每年赚点钱,还是有兴趣打造一个完全新型的媒体的大平台?”“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你怎么看这样一个新型媒体的前景,它可能存在多长时间,能不能在这个产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余蔚说:“我希望了解他的眼光。如果只是停留在做几个广告,赚点钱的话,那么他就看得不远,我也不会投资。”江南春的回答显然让余蔚很满意。首先,他投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很详尽的可行性规划,已经是分众传媒公司CEO的江南春利用其以前长期个人积累的客户资源使他能够短期内实现赢利。然后,他的勃勃野心让余蔚频频点头。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
对此,时任软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的余蔚说:“很少的商业模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赢利,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江南春的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整个商业模型的独创性是其他人没有的。他有这样一个眼光和组织能力去发现这样一个平台,这是一个价值。所以我很快就有一个决定,我想投资这个项目。”他还称,“1999年加入软银中国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拿钱去追逐一个项目”。余蔚更是如此的评价江南春:“首先,江南春是一个非常敬业的CEO、创业者;其次,他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对其创立的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其所从事的传媒业也有相当深刻的领悟。这也客观上加深了我对江南春的信心和投资分众的决心。”
处事雷厉风行的余蔚一做决定,很快又一次找到江南春问到:“如果你需要打造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广告的话需要多少钱?”看到这个经常在走廊和洗手间里碰面的邻居,居然主动跑上门送钱,江南春有些难以置信。
江南春:“当时我对投资商是非常陌生的一个概念。”
正当江南春准备再详细给余蔚解释什么是分众传媒时,余蔚其实已经将这个经营模式了然于心。因为毕竟在上门之前,他已经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对江南春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投资分析,而上一次与江南春的对话其实已经坚定了他对分众模式的信心。
余蔚:“一个很创新的模式,会有几十倍的回报。”
既然一切都情投意合,最后的联姻自然是水到渠成。双方最后实质性的谈判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那一个星期当中,余蔚真正想了解的是这位创业者的决心、激情和业务能力。2500万的自有投资对于江南春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足以体现他对这个项目的决心。“从激情来讲,他在向他的客户和我在描述这个项目的时候那种眉飞色舞的投入让我信服。”余蔚说。
另外,江南春居然能够背出从徐家汇的中心为圆心,500米为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让投资人很欣赏他的专业素养,还有就是敬业精神。“他已经在运营一家国内的50强广告公司,有很多事不一定需要他亲历亲为,但他还是去一线面对他的客户、去捕捉一些感觉,这使他保持在行业中敏锐的嗅觉。”余蔚说。
“其实真正决定还不用一个星期”。余蔚说,“在我正式和他谈之前,我已经对整个项目进行很多的了解。我自己跑到这栋楼下面看有多少人在看他的广告,我已经在分析(不是他说赢利就能赢利),比如说,他有十条广告,都是些什么样的客户。计算一下他的收入和运营成本,包括他的硬件成本、租金……他的整个商业模型我已经心中有数了。”
但是所有这些素质,在余蔚看来还不是最关键的:“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他赚到钱,也可能造成轰动效应。但并不足以保证一个企业持续的成功。”余蔚要考察的最后一项是创业者的胸襟抱负。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江南春给他很特别的感觉。“一般很小的项目或者很小希望筹资的人要的是钱,而不在于我们能提供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见、整个运营的经验这些价值,但这些却是江南春最在意的。”余蔚说,“我们在谈到很多条款、权利、资金金额的数据时,江南春不去计较我们价格的高下,而是围绕在我们能提供的帮助和我们投资者能提供的价值在谈,他要的是我们能够真正对他提供帮助的价值。”
同样是在交谈了三个小时后,江南春获得了SOFTBANK的巨额投资,并将业务从上海扩展到了四个城市。软银的巨额投资,对江南春来说,来的正是时候。
后来余蔚说:“出于本意,其实我们希望投入更多。”可是江南春却认为,“为避免要钱的同时股份也被吸取了,所以我的态度是依旧要保持控制权。”江南春是在为过多的接受风险投资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打工者而担心。事实上,这个决定让江南春颇为后悔,这让他失去了一统江湖的有利时机。江南春这样评价自己当时婉言拒绝余蔚的要求:“过度谨慎,其实我很少有孤注一掷的胆量。”这可能也是江南春最痛恨自己的一点。
可是,不到一年,江南春就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主意,他接受了更多的风险投资。而投资的青睐也经常降临于江南春和他领导的分众传媒。于是,第二轮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连载(十二)苦尽甘来:寒冬过后是暖春
2003年,软银在上海宣布参股分众传媒。
2004年6月19日,分众传媒再次获得注资,与CDF鼎晖国际投资、TDF华盈投资、DFJ德丰杰投资、美商中经合、麦顿国际投资等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签署第二轮125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TDF项目负责人陈文靓评价与分众的合作时说:“分众传媒的液晶电视联播网是一个独特的媒体概念,受到投资人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TDF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汝林琪则说:“江南春是个帅才。他创立了楼宇电视这个商业模式,并且在广告业界有很强的人脉和执行能力。分众能成功,不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而是让这个模式迅速得到市场认同,能迅速把概念变成盈利的模式,他有这个能力。”
已经转变观念的江南春谈论分众传媒一次次与国际融资机构合作时说:“鼎晖国际给我们投资的时候,要求我们当年的运营利润达到860万美元,否则我们的股份将被稀释,这在外人看来是个非常刁钻甚至苛刻的,但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对分众的收入很有信心,结果当年9月就完成了任务。”
好运接踵而至。2004年11月,分众传媒完成第三轮融资,美国高盛公司、英国3i公司、维众中国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入股分众,搭上分众上市前的“末班车”。高盛直接投资部董事兼总经理科奈尔说:“高盛对分众传媒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对其取得的业绩感到惊讶和赞赏,看好其创造的商业楼宇新媒体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型,完全可以确保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继续保持极高的成长性。“高盛一般只投资那些在其所在领域具有极强竞争优势和极高进入壁垒的公司,而分众传媒正是这种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因此,高盛敢于下此赌注。”得此资金的江南春把发布会开在了人民大会堂。
江南春二次创业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分众也不再为资金而发愁。而每一次融资之后,江南春都闪电般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启动了分众传媒的楼宇联播网。“因为突然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打电话来说他们也要做这个”江南春回忆时说道。
通过私募融资使得分众广告的成本开始与电视广告的成本持平,到2004年年底分众旗下控制的楼宇数量达到上万栋的时候,分众的广告成本相当于当地电视台成本的1/2,月收入开始超过了4000万元。
分众得益于投资商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没有让众多的投资商们失望。陈先生是早期参股分众传媒的投资人之一。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陈先生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我们这个圈子里,见面的问候语是最近发现什么好项目,有没有投资,投了多少。”谈到风险投资者们互相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陈先生这样说:“只要发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通过财务公司联系几家海外投资基金做上几轮私募,自己参点股,再分点期权,一旦成功海外上市,收获就很可观了。分众就是我发现的一个好项目啊。”
都说“穷着思变”,其实不然。聪明的江南春并不沉湎和满足于分众的现状。不愁没钱的他现在又有了新的“苦恼”——那就是怎样把融到手的大笔银子花出去,但钱要花的物有所值。
另一方面,江南春又将眼光放在了进入后WTO时代的中国势必开放的广告传媒产业可能遭遇到的外来国际广告巨头、大鳄的强烈冲击。“狼来了”不仅只是夸张的妄语,更是现实的警示。国际电子、金融厂商机构对中国市场的振荡之大,影响之深,在震撼江南春内心的同时,也促使他认识到:“把市场局限于上海、北京等地,无疑只是一种“蜻蜓点水”似的保守求稳的战略部署,而这种部署很难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更不可能追赶国际广告巨人的前进脚步。”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外来的危机和紧迫要求江南春和他的分众要有所行动。于是,就在各方势力在驻地轰轰烈烈开展“圈地运动”的同时,江南春和他的分众传媒也不甘示弱的疯狂跑马圈地,其迅猛之势横扫全国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