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的蓝海 成功始于创意 学生时代的校园诗人-分众的蓝海

济慈说:“谁也达不到顶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苦难并且日夜不安的人。”

在江南春心中,大抵诗人的形象就如同济慈描述的一般,“他们携带着来自上天的密令,怀中藏着致命的武器,却用脆弱的花朵抵御现实的侵害。”

于是江南春活着,写着小诗,“仅仅出于怀念或者想象”去感同身受于李克尔“罗马怎么样,它在崩塌”…….

提及“江南春”,家喻户晓的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承载着诗人对江南水乡的陶醉。而江南春恰恰也是一个诗人。

认识江南春的人,在向别人介绍他的时候总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以前,他是个青年诗人。的确,江南春是一个诗人。早在大学时代,中文系出家的江南春就充满着无限的浪漫主义情愫,并曾经出版过自己的诗集——《抒情时代》。

1973年3月出生于上海的江南春,并没有上海男人特有的细腻,魁梧挺拔的体形使得他更像一个十足的北方汉子,充满功成名就男人的魅力。而“江南春”这个典含着江南水乡色彩的婉约名字并非许多媒体渲染的是其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父亲取自于宋词的词牌名,而完全来源于偶然中的巧合,“我的父亲是一位严谨的审计师,母亲是个小创业者,承包有自己的门店,完全不是传说中的书香门第。我姓江,我们家是朝南的,又是出生在春天,所以叫江南春。南说的是空间,春说的是时间,江南春本身只是一个时空观念的名字”。

虽然江南春不是坊间流传那般自幼饱读史书,深受礼仪书香熏陶,但也许正是由于“虎父无犬子”,抑或这个诗一般的名字还是承载了父母双亲太多的冀望与期待。父母对江南春的未来是这样规划的:“争取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朝着父母的期望进行着。江南春自小便在文学上初露锋芒,并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据江南春本人所说,他在诗歌文学中的所有成就全然是因为小学五年级的一篇东拼西凑的作文,正是这样一篇普通的作文标志着江南春“虚荣心”的第一次出现。事情的经过其实非常简单,甚至简单得有些令人忍俊不禁:小学五年级时,江南春东抄西拼的作文出乎意料的得了一个全班最高分,老师当作范文当众宣读;从此以后,江南春一发而不可收,每次作文都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得第一誓不罢休。

江南春本人将自己的这条发展轨迹归结为“虚荣心作祟”的结果。而这小小的虚荣心成为一颗催人奋发的生命力极强的种子,不断地激励着年幼的江南春。从这以后,习惯被当作范文作者的江南春也因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凭借着过人的文字禀赋和不懈的努力,大大小小的奖项伴随着江南春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但真正见证他青少年时期文学创作巅峰的,便是其在高中期间所获得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而江南春本人也由于出色的文学才华于1991年被免试保送进入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天的垂青,再加上文学上的天赋,以及江南春本人对文学创作的敏锐,一个伟大的诗人或许应该呼之欲出,但命运并非按部就班地以一种平庸的轨迹左右着江南春并不平凡的人生。

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江南春俨然成了一个幸福的学生诗人。“每当清晨,当我翻身下床,看在昨天一首略带缺陷的诗还站在狂乱的句法中我觉得那种感觉分明就叫做幸福。假如时光不使它流失,我相信它必会更加纯粹。”

江南春每天无忧无虑,徘徊在幽静的象牙塔深处,找寻着创作的灵感和坚持、秉承着对成为诗人的梦想。他会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的漂亮女生,并郑重地为她写下精彩的评语,而在傍晚时分江南春又通常都会鼓足勇气到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或者被轻易地拒绝,但无论怎样,待到月黑风高之时,他一定会独自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地写起小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们无从得知少年江南春的诗人梦色彩如何,但后来的事实却表明,命里注定的江南春不会成为一个诗人,而这一切其实源至于江南春一次参加的校学生会主席竞选,也就是这次竞选彻彻底底改变了江南春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