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海归的发展趋势,海归回国创业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提出的建议一直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目前,海归回归创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海归回国创业正愈来愈显示出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趋势,比如由少数沿海大城市走向广阔的内地中小城市,由传统产业转向服务业,有扎堆外资企业到服务本土企业,等等。了解这些趋势与特点,对于海归自身发展和关心海归的人士了解海归群体都很重要。毋庸讳言,目前海归回国创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创业融资难问题,双重国籍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等。正视他们的困难,理解他们的心情,为他们分忧解难是争取他们回来的最佳办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于广大海归而言,最重要的是正确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大趋势,准确把握自己在所在行业和领域的位置,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校正自己的发展方向,做一个机遇面前的有准备之人。
海归回国发展的大趋势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两句话,曾让多少人激动不已。这样的激动,人们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再一次体会——
“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毋容讳言,在构建共和国明天蓝图时,决策层大胆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和成功之处。决策层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放胆识和胸襟,为海归精英回国创业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趋势一:海归大批回归高潮的到来
这些年,每年都有10万以上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同时也有超过两万人回国,随着中国经济和各方面环境的不断改善,加上中国与世界接轨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我预计海归回国将会保持更快的速度。这样,近些年出去的学子和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一是现在来去自由,回国服务已不限于人的回归,可以人不回来“才”回来;二是国内,特别是国内沿海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三是国内的机会和经济政治环境较之以前又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都是现在国内比以前更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我相信,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时大批留学人员回国的趋势是相同的。海归大批回国的高潮正在到来。
趋势二:海归回国创业是今后海归回国发展的重点
目前,留学回国人员大多集中在少数较发达的大城市。留学回国人员的职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居多,占2/3以上。最近几年,回国自行创办或合作创办科技企业的留学人员呈现上升趋势,但其比例仍不超过留学回国人员的10%。[*]《神州学人》2003年5月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公派式单位派回国,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校领域,回国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些领域。但随着90年代后期出国留学已市场化,并受中国入世的影响,这一时期大量出国学习的是工商管理、经济、法律、金融、财务、电脑和其他科教领域。由于这部分人很多都没有原单位,有的甚至是一毕业就出国,因此,这些人的回国将没有原单位可回,而是会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转型市场经济,大量地加入到回国创业和就业的各个领域中来,充实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力量。留学人员自主回国创业并投身高新技术产业、经贸、金融、管理、中介服务等非传统教学科研领域,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增长的空间。这将是一个会持续10年至20年的未来留学人员回国的发展重点。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希望大家为国服务、建功立业。广大留学人员应思国家之需、展所学之才,努力在回国创业、回国服务中开创新事业。回国创业是我国留学人员的光荣传统,也是报效祖国的主要方式”。
趋势三:海归由集中于个别大城市向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内地大面积的发展
目前海归一大半集中在京沪穗地区,但是更多的机会将会是在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内地大中城市中间,海归这种区域流动的变化将会随着这些区域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加大而进一步加强。海归需要上山下海。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落实,海归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创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据悉,这两年回来的海归不少去了哈尔滨、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内陆城市,今后,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如果政府的正确政策指导和鼓励能出台,再加媒体的宣传,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加快。海归在这些地区的成功创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海归由集中于个别发达的大城市向全国化大面积的发展,这也是中国推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
我认为解决海待问题,需要政府新的导向和新的政策的指引。海归现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实际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包括一些在沿海的城市,像温州,宁波,青岛,大连等二级沿海地方,以及西部、东北地方,因为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在做国际贸易,缺乏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而且很多企业产品连翻译的英文资料都没有,更不用说与外商直接沟通和谈判了。所以我觉得,国家应该鼓励海归向这些地区流动,当年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觉得海归应该有新时代的“上山下海”。上山就是去内地,去东北,去西部,下海就是去沿海地区二三级城市大量需要海归的民营和私营的外向型企业中去。
前些年,香港少数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机构,就开始悄悄地引进中国留学生了。有些“海归派”,现在已经成为本企业开拓新产业的领军人物。但相对香港整体而言,他们还只是凤毛麟角,还没成“大气候”,远远不能满足香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未来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中国内地的“入世”,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拉开了帷幕。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制订更切实的举措,吸引“海归派”来港创业,成为香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新战术。因此,我们的珠三角、长三角、东
三省和广大的内陆城市都应学习香港的经验。
趋势四:海归从扎堆外企转向本土企业
中国海归目前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的几十万家三资和外资企业中,但可以预见,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化将会加快海归同这些企业的结合。海归在外资企业里扎堆成群的现象将会出现改变,中国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将为海归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海归引进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将有利于本土企业国际化。海归在国外学习多年,对许多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有切身体会和掌握,对海归人才的重用将带动国内本土人才的素质提高和人才的国际化,而“海归”将使中国企业运作模式也发生改变,观念更新,教育提高,将会使中国广大的本土企业插上在国际商海中搏击长空的翅膀。海归还会使企业运作模式改变,观念革新。
我认识一位从加拿大回来的海归,他在通讯领域里工作多年,为多家跨国公司工作过,有很多的经验。不久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听说他已经去了TCL公司,参与负责国际业务,包括与TCL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作,大有用武之地。TCL近年来大肆在国际上扩张迅猛,需要一大批国际化的经营人才。实际上,欧美同学会商会在一次月度午餐会上曾请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前来介绍TCL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他在介绍中充分肯定了海归的作用。这说明海归在中国广大的民营企业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趋势五:海归回国从政人数增加,政府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政府改效率如何提高,机构如何精简,腐败如何避免,如何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这些都是中国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海归群体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亲身感受和体会了国外各级政府的运作与效率,如果将海归群体有志从政的人员吸纳到各级政府中来,吸纳到政协人大中来,将有利于中国各级政府提高效率,更新观念,加强管理,同时增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此同时,对海归人才的重用将带动国内本土人才的素质提高和人才的国际化。
目前,中国政府在加快干部队伍素质更新与提高的过程中主要优两种做法:一是提倡在职官员学习进修,二是由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各级行政领导或行使各种管理之职。相比较而言,不拘一格地大胆选拔和使用大批现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将更有益于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使中国能更快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而且,中国政府也已进一步推出了可聘任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担任司局级职务等较已往“有突破”的政策。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国内政府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一切,均为身具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且谙熟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惯例与游戏规则的海归派投身政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宽广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大批海归从政,参与政府管理的时机也将成熟。
趋势六:海归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建设的步伐
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百年追寻的梦想。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后,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它表明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要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将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意味着继市场经济、先进文化之后,民主政治建设也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步伐。毋庸讳言,在构建中华民族明天蓝图时,决策层大胆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和成功之处。决策层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放胆识和胸襟,为海归精英回国从政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