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之父催生中国Nasdaq-海归时代

1981年,成思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UCLA)学习我国经济改革最急需的学科——工商管理,是中国最早的MBA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由于学校离硅谷很近,曾长期从事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的成思危,对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美国风险投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认识到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并把这种作用概括为"支持创新者创利国利民之业,帮助投资人投高风险高回报之机”。回国后,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他牵头起草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1998年)的“一号提案”,在他的推动下,我国风险投资很快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成思危留学回国以后,很快在政经两届脱颖而出,首先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不久又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作为一位新型国家领导人,他精通五门外语、涉猎多个学科且屡有斩获,为人随和却又不失个性,每天至少上网一小时,倾听网民们的声音;他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事业东奔西走,赢得“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美誉。

成思危关注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大声疾呼:“让股市回归本色”。作为立法机关的领导人之一,成思危认为发展证券市场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证券法》是一部好法,对于规范证券市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认为,由于《证券法》出台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了有效防范风险,有些规定偏严了点儿,例如没有信用交易,造成股市单边市。由于当时没有经验,许多问题都没有作具体规定;有些规定显得偏粗了些,许多条款需要进一步制定细则,才有可操作性。对《证券法》中一些较原则的规定,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如证券市场监管条例、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加以充实。要加强对《证券法》、《公司法》、《信托法》等法律之间关系的研究,必要时可对有关法律进行相应修改或解释,使之更加协调,为执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2004年6月正式开盘的深圳中小企业板,正是深交所接受成思危有关“三步走”的建议获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后才获得批准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