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黑角落

黑角落--尾声

尾声

杜迎把信用卡递给超级市场的收银员,那是一位红头发的年轻小姐。她熟练地将杜迎的金卡插入收银机,划好卡便把它交还给杜迎。另一位男员工将杜迎在超市选购的物品装到大大小小的纸口袋里。

“谢谢光临!欢迎您选用我们连锁店的优惠卡!”红发小姐有礼貌地向杜迎说。

“谢谢!十分感谢,下次吧,我最近要离开一段时间。”

杜迎也有礼貌的回答。她从那位男员工手里接过口袋,道过谢径直走出超市。

为了旅行团业务的需要,杜迎最近要回国去一趟。她在超市买的东西全都是准备带给自己的父母姐妹和李易之家人及国内一些要好的朋友的。从踏上美国土地的第一天起,杜迎心里就没有一天不准备回国。还是飞机在夏威夷机场中途加油时,她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和陌生的异国风物,自己像哑巴一样不能和人任意交流,心里觉得很不踏实。她拿不准自己能否在这个国家长期待下去。当时她虽然拿的是陪读签证,但国内工作单位那边她请的是探亲假,她准备探亲假满就回国,银行还给她留着位置呢!可是津津到了新地方,却十分高兴。她在机场东张西望地看着各种新鲜事,在妈妈周围蹦蹦跳跳的一刻也不停。看到有人在水池前喝自来水,她感到十分奇怪,问妈妈:“他们怎么喝生水呀?”杜迎告诉她,这儿的自来水都是经过杀菌处理的,可以直接喝。津津听了便跑到水池边喝了好几次水。

“妈妈,我喜欢这儿,咱们别走了!”

“你喜欢这儿,就和爸爸留在这儿吧!妈妈先回去,等你爸爸读完学位,你再和爸爸一起回国,好不好?”

“不嘛!我要妈妈也在这儿,不然津津该想妈妈了。”

女儿噘着小嘴,一个劲儿地摇着身子表示不乐意。杜迎性情随和,对留不留在美国的问题并无定见,她虽然感到不习惯,怕没有自己可做的事而拖累了丈夫,所以准备看看不行就回去,但做出决定还得和丈夫商量好才行。等见了丈夫,禁不起父女俩一致反对她回国,于是便留下来。不愿为此和丈夫女儿争执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她找到了那份餐馆的工作,觉得自己可以帮丈夫一把,不成为拖累。再说也可以让女儿有人照顾,在美国读书,从小打好英文基础也是件好事呀!杜迎便暂时打消了回国的念头。

津津度过了最初半年语言不过关的困难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很快便成了班上的优等生。卡尔曼老师很以津津为荣,她非常喜欢这个内向、听话、聪明的戴着副圆圆的眼镜,长着一张圆圆脸的中国小姑娘。为了让津津更快地和同学们融洽相处,她经常安排津津参加各种活动。有一次,卡尔曼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排了一出童话剧,每一个人扮演森林中的一种小动物或一种植物,还有扮演森林女神的,这是一台有歌有舞,声情并茂的舞台童话剧,讲述的是一个惩恶扬善,付出爱心的故事。老师让津津担任主持人,用旁白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串连整个故事。津津非常认真的背台词,练习表演。演出那天,杜迎和李易之都应邀前往观看。

看到女儿在台上用流利的英语表情丰富,有声有色地担当着自己的角色,杜迎感到无比欣慰。演出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津津站在舞台一侧,和同学们一起向观众谢幕。这之后,卡尔曼老师出现在舞台另一侧,她向台上演出的同学们做了个手势,那些孩子们都向津津一侧转过身,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津津走去,和她握手、拥抱,表示相互的祝贺。观众中又响起更热烈的掌声,杜迎感动得热泪盈眶。

津津小学毕业后考入了阿灵顿地区一个有名的以自学为主的中学,她门门功课得A,成为学校的荣誉生。她所在的这所中学鼓励每一个学生发挥专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每一年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从这所中学走进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耶鲁、斯坦福等名牌大学。津津的老师说,津津很有希望考取这些大学中的任意一所。津津的目标早已不是打个较好的英文基础,而是向美国一流大学进军。

李易之也可以说是事业有成,自从成为特攻队的一员,他屡有建树,受到警方器重。特攻队员个个武艺高强,但学历并不高,像李易之这样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他成为特攻队的骨干,保罗队长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十分信任。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李易之剖析判断问题,逻辑严密,使人信服。在杜迎心里觉得丈夫成为特攻队员的惟一好处,只是干这个比赤手空拳在监号当狱警安全些。

杜迎自己呢,眼看着女儿和丈夫都在美国站住了脚跟,她回国的希望就更渺茫了。尽管自己在Sprint的工作很出色,收入也不菲,但她打交道的多半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的圈子里转,她总觉得自己仍然游离于美国社会之外,没有归宿感。已近不惑之年,她一天比一天更思念家乡,思念父母和姐妹。旅游公司的业务收入虽然远远比不上电话公司,但她做得很专心。不知怎么,一看到那些风尘仆仆来自大陆的同胞,她就不能平静。她希望有一天能借着这份业务,自由往来于中美之间,这样她既不用长期“抛夫别女”和自己的小家庭两地分居;也不用长期远游在外,不能对父母尽孝。对她杜迎来说,这是再好不过了。老吴了解她的想法,给了她不少帮助。现在她终于有条件回国开展业务了,内心十分高兴。

杜迎回到公寓,从信箱里掏出一大堆信件和广告纸,放在客厅的柳条筐里,她倒了一杯水,坐在沙发上开始一件一件拣看那堆东西。信件里有几份账单,各种信用卡公司或银行要求他们申请信用卡的申请表。还有就是大商场促销减价商品的广告、购物指南和希望他们成为商场的会员取得优惠卡的申请表。优惠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持卡人可以享受某种电器的长期保修;有的是可以享有优惠的汽油票;还有一张说,持有他们的优惠卡,购买家具后第2年才开始分期付款,如在两年内付清不计利息……杜迎不由得笑了,这些商家真是挖空心思揽客呀!她拣出一封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表格,准备填写,把其他表格和那些她认为有暂时保留价值,待考虑好了再做决定的东西放在一起,而将其余的卷成一卷放进她用来处理废纸的口袋里。那份航空公司的优惠卡声明,持有该卡,不仅可以享受机票优惠,还可以累计点数,当点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可免费奉送一张机票。杜迎希望自己的组团旅游业务能顺利开展,那么机票对她来说是关系最密切的了。

接着她开始整理东西,她要把几张信用卡账单分别装在不同的信封里,用红笔写上应付款项的付款截止日期,提醒易之按时付款。李易之为人虽也细心谨慎,但对家庭财政方面的事却是大撒手,全听杜迎安排。现在杜迎要离开一段时间,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不向他交待清楚,只怕自己一走,他就该乱套了。

那小小的信用卡,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代表,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它建立在人们的信用基础之上,它鼓励人们提前享受消费的乐趣,又因而敦促人们拼命挣钱去支付已享受到的消费款项。

美国的信用卡和国内的信用卡其使用有相当大的差别。国内是由持卡人在发行信用卡的银行存入一定数目的钱,然后刷卡通过银行划账。持卡人仅仅限于享受划账服务和免去携带现金的不便,严格讲,这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因为花自己的钱购物,并无“信用”可言。而美国的信用卡是先记账后付钱。一般的做法是,信用卡公司向客户提供第一张信用卡时,客户并不需要存入任何押金或定金,信用卡有使用上限,新卡一般两三千美金,随着客户信用的建立,公司会定期提高金额上限。客户刷卡后会接到账单,他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付清账款,也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付清。而每一次付款的情况都会被记录在案,成为反映一个人信用度的累积档案。由于信用卡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方便,还提供了提前享受某种物质的可能,又能减轻人们的付款压力,因此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使用信用卡。除了在菜市场一类的地方外,其他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包括超市都接受信用卡,很少有人用现金,因为用现金不安全。

凡在美有永久居住地址的人,理论上就可以使用信用卡。但实际上信用卡公司决定是否接受一个客户的持卡申请,主要参考的是他的信用记录,如果记录不好或没有足够的好记录,信用卡公司是不会接受客户申请的。

和大多数使用信用卡的华人一样,李易之他们从来不拖欠账款,每次都是在规定期限内一次付清全款,因此记录十分良好,他们不久就取得了只有记录良好者才能获得的金卡,金卡利率比普通卡低而且不用付年费。受中国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李易之和杜迎虽然申请了信用卡,但只限于享受其提供的服务便利,直到买下自己的公寓,才意识到过去并没有充分利用信用卡给自己提供的好处。他们这才改变了满足于金卡持有人身份的态度,同时申请了几张普通卡,也开始尝试先享受后付款的美国生活方式。渐渐地,他们完全习惯了使用信用卡,成为地道的“卡民”。其他诸如买保险、定期看牙洗牙之类的美国式的消费习惯,他们也一一入境随俗了。

李易之驱车从纽约机场返回华盛顿。杜迎走了,回国去开展她的业务。李易之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杜迎为他和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她总是从丈夫和女儿的切身利益和他们的个人意愿出发,安排她自己的生活工作,总是自觉自愿地把自己放在配角的地位。现在李易之很愿意看到妻子按自己的愿望去选择工作和生活。杜迎在丈夫的鼓励下决定专心发展旅游公司的业务,她的选择前提仍然是要能兼顾到丈夫和女儿,李易之还能说什么呢!

杜迎临走前再三叮嘱李易之注意休息,因为他刚从联邦调查局的训练基地回来。在那儿他们进行了40小时的特攻队专业训练,包括军事体育、格斗、射击、解救人质、镇压暴乱等专业训练。和他们一起训练的还有新招募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和缉毒局的特工。那是李易之曾经十分向往的工作。

和特攻队员相比,在武的方面那些特工略逊一筹。而文的方面他们却比特攻队员要强很多,大多是经过刑侦或其他相关课程学习的有学士以上学位的人。而李易之在特攻队员中名列前茅,特别是那一手枪法,曾经倾倒了许多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干过的神枪手。他的跆拳道和擒拿格斗功夫在特攻队员中也是首屈一指,而他又有硕士学位,这一点上那些特攻队员更赶不上,他们大多数连学士学位都没有。保罗十分器重李易之,他曾经多次鼓动李易之加入美国国籍,做一个公民。他深信这对李易之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助他在事业上突飞猛进。他说美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欢迎和接纳一切有才干的人,不论他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并且为这些有才干的人创造健康发展的优越环境,使他们创造出在其他地方创造不出来的成就。他说,那么多华人科学家都在美国做出了杰出成就,不少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是证明。他认为李易之可以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特工,李易之也相信自己可以。但岁月不饶人,在他已经为人普遍认可干特工是块好料时,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FBI对新特工人员的要求。保罗说不要紧,还可以申请到FBI的其他部门,如痕迹鉴定等研究单位去工作。到时候他一定为李易之写最好的推荐信。

车已经驶到哥伦比亚特区,李易之心有所动。他找了个地方泊车,在停车计时器上打了卡,便信步在这美国的心脏地区倘佯起来。他想静一静,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

他伫立在华盛顿总统的塑像前,想起8年前刚刚到GWU报完到,也曾在此伫立。那时他想得很多很多,大多是对往事的回忆和在美国会是个怎样的命运。而今天,抵美8年的命运他已经历,可以说还算差强人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不能对命运抱怨一应当知足。

他凝望着国会大厦上的美国国徽,上面那只代表勇猛、力量和胜利,象征着自由、独立精神的白头鹰,右手握着橄榄枝,左手握着一枚利箭,它在表示对和平的希望和自卫的决心。白头鹰嘴里衔着一条用拉丁文拼写的合众国字样的彩带。在国徽上部是透过云雾闪闪发光的13颗星,它代表美国建国之初的13个州。在他李易之的制服上,帽子上也有同样的图案,因为他也是执行这白头鹰意志的一员。

他仰望着在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心中响起《星条旗永不落》的歌声: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

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

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

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啊,那星条旗永不会静止!

在自由的土地上飘舞,

在勇者的家园上飞扬!

那是美国著名诗人佛朗西斯·斯加特·基在1819年的一个早晨,通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城堡上的星条旗时,即景生情而写下的诗句。李易之不由得想起祖国的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诗词,这乐曲丝毫不逊于那一首。

星条旗在广场上,在国会大厦上高高地飘扬,那上面鲜红的13条红色横条,也像五星红旗一样,是用鲜血染成的吗?如果是,那上面现在也有他李易之的血,他心中闪过那个黑色星期五的片断。对这面他用鲜血和汗水捍卫过的旗帜,如今似乎有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是一种关心、一种自豪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但扪心自问,站在这面旗帜下,他仍然找不到在五星红旗下的那种感觉,那种令他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感觉。他想起白发苍苍的父亲,想起同样苍苍白发的娘亲,想起海河边那座喧闹而又宁静的城市,想起机翼下那块磁石般的大地……这一切似乎此刻仍然伴随在他身边,糅合在他心中,那么贴近又那么遥远。

“为什么一定要加入美国籍呢?”

李易之自言自语,不由说出了声。他被自己的声音警醒,周围静悄悄的,人很少,远处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导游指点下,参观着特区的建筑。

他转过身,快步朝泊车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