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陪读路迢迢-黑角落

黑角落--(四)陪读路迢迢

(四)陪读路迢迢

杜迎带着津津到华盛顿了。这时李易之离度完第一个暑假还有15天的样子。

李易之有意这么安排的。他既不想冷落刚刚到美国的妻子和女儿,又不能不珍惜三个月暑期打工挣钱的机会,于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用两个月零二十天的时间打工,留下半个月每天只做一点零工,准备大部分时间用来陪伴杜迎母女。

杜迎到华盛顿那天,承之从费城驱车赶来和易之一起到机场接她们,因为易之此时还没有力量买自己的车。

6岁的津津见到爸爸有点陌生了。虽然在国内,妈妈每天都要和她提到爸爸,现在见到阔别一年的爸爸,她还是像见到生人一样有点害怕,而叔叔她就更不认识了。她只小声叫了一声爸爸,便从易之的拥抱亲吻中挣脱出去,躲在妈妈身后,牵着妈妈的衣角。

“津津,怎么不认识爸爸了?”

“小孩儿都这样,过一会儿就好了。在飞机上还念叨着见爸爸呢,真见了又害怕。真没出息!”

杜迎一面向丈夫解释,一面又嗔怪着女儿。见到易之,她心里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一家团圆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难过的理由可就复杂多了,看到眼前黑了、瘦了的易之,她难过,想到一年来母女俩靠她那一点儿顾了孩子顾不了大人的工资,不得不常回父母家蹭饭的窘境,她也难过。但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她不愿一见面就倒苦水,所以只顾说些淡淡的话,顾左右而言他,免得触动感情,在这异国的大庭广众之中哭出来。易之马上理解了杜迎的表现,他默契地回避了一切嘘寒问暖的话。他让承之陪着杜迎和津津,自己接过行李牌,张罗着去取行李办手续,把和妻子之间感情的宣泄和倾诉,一杆子支到忙活完一切事务之后的夜深人静时刻。

为了杜迎母女的到来,李易之在华盛顿西南部的阿灵顿找到一所月租500美元的房子。那是一幢2层的小楼。一层条件较好,房间宽敞明亮,面积也大,还有地下室,被一个在当地公司任职的美国人和他的太太租住着。二层是顶楼,上面是那种斜斜的大屋顶。两个房间一个餐厅,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通往一楼的楼梯被打掉了,楼外另设了一架小楼梯供二楼的人出入。这样可以自成一体,互不干扰。

看房子时房东说,这处房子原来住着一户台湾人,不久前他得到一份外州的工作搬走了。他走时留下的全套家具和厨具可供李易之使用,床、桌、椅、柜样样俱全,还有一只半旧的冰箱和彩电。李易之很满意,当即谈妥,租下了这套房子。他清点了一下,惟一不足的是两张床太小,一张给津津睡,另一张与这张一样大,睡两个大人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李易之花了50美元另外买了一张沙发床。这50美元是他乔迁的惟一花费。读书一年,李易之仍只有从中国带来的两只箱子,只多了几本课本和笔记。他把书本打了个捆,趁这会儿承之接杜迎母女之便,一车子便捎到了新居。

杜迎对租住的房子也很满意,这比他们在国内的房子宽敞多了。虽说家具设备都不是新的,但全都没有损坏,可以派用场不说,更重要的是免去了他们一笔安家费。

承之以给杜迎和津津接风的名义,请易之全家到华盛顿一家中餐馆进晚餐。禁不住承之又是送玩具又是买巧克力的,津津很快和叔叔混熟了,以致承之告辞回费城时,她紧紧抓住他的手不让走。承之再三保证,等周末辛迪阿姨从海滨度假回来,一定再来看津津,津津才松开小手,和叔叔说了再见。

“你怎么了?”杜迎轻声问道。

她哄津津睡着,回到卧室,见李易之望着天花板发呆,就知道他有了心事。只要心里嘀咕上什么了,李易之每每就是这个姿势,对易之的一举一动杜迎太熟悉了。

李易之性格内向,心里装得住事,由于平时寡言少语,偶尔有了事不作声也很难被人觉察,而杜迎却是个例外。结婚8年和易之相濡以沫的共同生活,使原本就心细如发的杜迎对丈夫的脾气心性摸得一清二楚。也只有对杜迎,李易之才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

果然,听到杜迎发问,李易之略一踌躇,便说出了让他忧心的事。

李易之一年来见缝插针地打工,除了支付学费房租和必要的文具外,他连一件衣服都没有添置,也不敢买任何一件额外的东西,这样积蓄了1500美元。承之见杜迎和津津也到了美国,料到易之不宽裕,又执意塞给他500美元。但房租是每月20号付,而且根据租房协议,第一个月要同时交500美元的押金。两天后就是20号,到那时他们要支付房东1000美元。房东说因为他们才搬来,20号以前的12天就不计房租了,算是对他们的优惠。这已是很照顾了,因此,易之觉得20号的1000元是断断不能拖欠的。

三天来,易之陪杜迎和津津到处去玩,虽然除了地铁票钱和快餐费,他们只给津津买了很少一点糖果,但也已经花去了100美元。

“不是还有900美元吗?”

杜迎初到美国,对在美国的花费还缺少概念,“900美元顶人民币好几千呢,总可以支应一阵吧?”

“支应不了多久,别忘了,下个月20号还要支付500元。”

听易之如此说,杜迎不作声了。沉吟片刻,她坐到易之身边,安慰道:“你别着急,从明天开始,咱们不去逛了,以后有的是时间逛。你也别光陪着我们,还去打你的工。有机会也替我找找工作。”

“你刚来,语言又不通,还是先休息吧!”李易之心疼地说。他一点儿也不想让杜迎去打工,他和她说那些话,只是想让她谅解自己没有办法继续陪她和津津玩了。听她如此说,他心里涌起一阵感激之情。这不是第一次了,婚后8年,杜迎的体贴入微,不知多少回让这个刚强汉子激动不已。

杜迎的话可不是说说的,从那天起,她便留上了心。周末承之和辛迪来看他们时,她背着易之,托承之帮忙找工作。

“正好,”承之倒很支持杜迎这么做,“柔丝有个半岁的小男孩没人看,我去问问她需不需要请人。不过,嫂子你……”

杜迎一听给人带孩子,不免愣了一下,但想到易之的压力,她便不再犹豫:“不要紧,试试吧!你别为我担心,尽快问问人家。”

自从生了孩子,柔丝一直在家。因为她可以在家完成研究课题,时间安排比较自主。但从下学期开始,她每周不定期的有几次兼课,的确需要人帮忙照顾小贝恩。听说易之的夫人愿意帮忙,她十分高兴,立刻就答应了。她每周需要杜迎来两到四次,每次2小时到5小时,根据兼课计划而定。她每小时可以付给杜迎5美元,并同意杜迎带着津津一起到他家来。但杜迎只带津津去了一次柔丝家,因为带上女儿要多花3美元的地铁票钱。好在一周只去几次,时间也不很长,杜迎觉得津律很乖,一个人在家几小时是不会出事的。

津津是个安静的孩子,喜欢看连环画,喜欢画画。杜迎去柔丝家时,就给津津布置“作业”,让她画几张连环画上的人物。每次津津都超额完成作业,不仅比妈妈留的作业画得要多几张,而且都仔细地涂上了颜色。妈妈总是夸津津乖,画得好。

这一天,因为课程排不下,柔丝的课被排在晚上,乔治又去了纽约。6点钟她给杜迎打来电话,请她晚上7点钟去她那里帮忙。不巧的是,李易之这天晚上有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为了上这堂课,加油站那边他告了假。

只好把津津一个人留在家里了。杜迎千叮咛万嘱咐地安排津津做一会儿“作业”就上床睡觉,妈妈看完小弟弟就回来,要是害怕就开开电视机。津津懂事地一个劲儿点头。

杜迎走了,津津看窗外已经黑下来,有点害怕。她拉上窗帘,又走到大门边,挂上了门链。她记得,每次爸爸出门,妈妈都让她把门链挂好,还告诉她,这样坏人就进不来了。

挂上门链,津津把电视打开,声音开得大大的,又拿了条毛毯放在电视机对面的大沙发上,然后钻了进去,只露出眼睛看着荧光屏,这样她就不害怕了。

柔丝上完课回到家已经10点半了。杜迎陪她到婴儿室看了看孩子,告诉她小贝恩9点钟吃了一瓶混合奶,纸尿布也换过了。柔丝想留杜迎一起喝点什么,可杜迎惦记津津,道了谢便匆匆去了。

“津津,津津,开开门,妈妈回来了。”

杜迎发现门从里面挂上了,边敲边喊着津津。可是津津在暖烘烘的毛毯里早睡着了,电视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声音很大。

杜迎使劲砸门,叫门,无奈津津已睡实了,根本叫不醒。杜迎正急得没有办法,李易之回来了。他仔细察看了一下,发现如果不从里面把门链摘下来,确实没法进门。夜已深了,再使劲叫门,会打扰邻居的。

没办法,李易之只好试试身手了。他选准了方位,扒住墙角,两只手死死抠住砖缝,一点点爬上二楼。杜迎提心吊胆地站在下面,一个劲地说“小心点儿”。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易之终于爬上二楼,他砸破了厨房的玻璃,钻进房子,给杜迎打开了门。

床上没有津津,沙发上却堆了一堆毛毯,易之掀开一看,津津正缩在里面酣睡,脸红红的捂了一头汗。他心疼地抱起孩子向卧室走去。睡得迷迷糊糊的津津睁开眼睛,看到爸爸妈妈回来了,搂着爸爸的脖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杜迎忙接过女儿,抱在怀里,拍着哄着:“津津乖,津津不哭,妈妈爸爸都在这儿呢。来,妈妈陪着津津睡。”

杜迎坐在在津津的床边,轻轻拍着她。夜深了,杜迎毫无睡意,她小心地拭去还挂在津津圆圆小脸上的泪水,自己的眼泪却流下来。易之出国后的一幕幕情景,电影一般浮现在她眼前。

送走易之,杜迎一个人带着津津回了天津。一路上她不住地在心中祈祷,但愿上苍庇佑,让易之顺利到达美国,站稳脚跟。至于自己的处境,她想都没想。

回到家吃完晚饭,父母把杜迎叫到一边。

“小迎,你想过没有,易之这一走,你和孩子怎么过?”

在家主事的母亲先开了口。从一开始她就不同意易之出去,她觉得易之两口子都是内向型的,没有承之那种闯劲,稳稳当当做个国家干部挺好的。可是儿大不由娘,何况易之是女婿。当得知易之苦斗一年拿到华盛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平时不多话的老伴成了开放派,支持了女婿一把,她想反对也办不到了,只好默许,心里却从此为女儿的今后担心。她和老伴商量,决定义不容辞地支援女儿。这会儿她想先听听女儿的想法。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

杜迎显然并没计划,甚至没有多想。

“该怎么过?你能怎么过呀?你想过没有,一个月五十多元工资,加上奖金不过六七十块,津津上幼儿园就得交四十元……”

“别说那么多没用的,”老伴又发了话,“说这些都没用。小迎,你妈和我的意思是,你那点工资肯定不够,用来支应津津一个人的生活费都紧张。我们想让你每天回家来吃饭,省点开销。你姐和你妹也都没意见,就这么办吧!”

父亲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措施。

“可是你们也不宽裕。”杜迎有点为难。

“再不宽裕也比你好点儿,一家人别说两家话,这时候你不靠爹妈还能靠谁呢?”

听了老伴的话,母亲也放弃了自己“启发式”的唠叨,直接表明态度。

杜迎心里热乎乎的,她只有接受二老的好意。心想今后每天回来,也可以帮家里干点活儿,孝顺孝顺父母,便不再推辞。

从此,杜迎每天下了班,先去幼儿园接津津,然后直接回家。进了门,杜迎挎包一放,给津津洗手洗脸,接着就扎上围裙,摘菜做饭,不到晚饭上桌不落座。

杜静和杜荣隔三差五,就拎一大包吃的东西送回家,表面上是回家看爹妈,实际上是送“给养”,减轻一点二老的负担,因为他们执意不肯接受两个女儿的钱财。易之的父母也常以给津津零花钱的名义支持杜迎,杜迎把这些钱全用在家庭的支出上。在公婆和全家人的关心体贴下,杜迎和津津生活上没有遭什么罪。可一年后,易之来信说要杜迎以陪读身份带津津赴美并寄来所有必要的文件时,她却大大地犯了踌躇。

杜迎在工商银行当贷款员,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是铁饭碗,福利待遇更好过工矿企业。像杜迎这样大专学历的职员,当时都是国家干部,由于表现好,每次调级长工资都没落下她。领导对杜迎印象不错,多次提出表扬。杜迎业务熟练,有经验,加上工作作风细致、谨慎,她负责的贷款从无呆账、坏账。同事们都说,下半年贷款部主任老谢退休,杜迎接老谢是毫无疑义的。这并非空穴来风,领导已找她谈过话,最近又调她做老谢的助手,看来分行人事处下达任命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此时杜迎赴美,这一切就都可能成为泡影,这是其一。其二,杜迎的英语不行,到美国两眼一抹黑,有她能胜任的工作吗?她对此一片茫然,打工尚且困难,个人的发展几乎谈不上。尽管杜迎决不是一个自主意识很强的女性,对个人的发展只有一般性的要求,没有任何野心,如果条件允许,让她在事业和相夫教子两者之间选择,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易之目前却远远不能独自负担三口之家在美国的开销。

如果留在国内,易之那边的负担可减轻许多,自己也可以有个较好的发展,可是这意味着要继续依赖父母一段时间。一年来,父母从来不说,可能连想也没想过,但杜迎却时时感到内疚,她总觉得因为自己和易之的个人选择,让年迈的父母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甚至间接拖累了易之的父母和自己的姐妹。在困难时,亲人给她的帮助和支持越多越真诚,越是让她在感激的同时于心不安。她知道,只要再坚持一年,易之拿到学位,有了像样的工作,她再带津津去美国,情况会好得多,但是,她不能太自私,只为自己的小家庭打算。何况,以她和易之伉俪之情的深笃,一年的分别,也使她分外思念易之,强烈地想和易之团聚。

掂量来掂量去,杜迎终于顺从了易之的要求,走上陪读之路。

办签证那天,津津正在生病,虽然打针后退了烧,可是还在咳嗽。由于签证处要求本人必须亲到,杜迎只好背着津津去了北京。

由于易之、承之均无资格,杜迎母女的担保是辛迪的父母作的。辛迪的父亲是皮革商,在美国有自己开办的工厂和企业。他们的担保十分有效,签证官挑不出任何毛病,也不能下“移民嫌疑”的考语。于是他要求杜迎出示她和易之是合法夫妻的证明。杜迎根本没想到还要这个证明,只好返回天津去取结婚证。第二天,她又来到北京,这一回签证官又提出要一份有关李易之经济状况的担保文件。杜迎无奈,只得再次打道回府,给易之挂了长途,让他把文件寄来。两星期后,杜迎第三次带上所有的文件和孩子又到了大使馆。那个签证官认出了她,也许是觉得第二次拒签,害得杜迎多跑一趟自己多少有点责任吧,他显得格外客气,并且在逐一验核文件后立即签署了同意发给F-2陪读签证。

飞美国的机票钱,是杜荣借给杜迎的。无论是杜迎还是李易之当时都无力负担这笔费用。不愿再增加父母的负担,姐姐也有个上中学的孩子,杜迎只好开口向妹妹借钱。心直口快颇有侠气的杜荣,第二天就把钱给杜迎送去了。她说人是她给鼓动走的,所以这钱算是她送的。杜迎看那一万多元钞票中有100元的,有50元的,还有不少10元的,心想杜荣朋友虽多却并不认识什么有钱的“大款”,这钱不知从几个人那儿凑来的,便当即表示只能借,如果送就不要了。姐妹俩推来搡去,最后杜荣有些不耐烦了,说:“好吧,借就借。但还钱无息无期,你们量力而为,这总行了吧!”

看到妹妹已让步,杜迎接受了。她心中暗想:“无息是妹妹的情分,无期可不行。两年之内,必须还上这笔钱。”

想到这里,杜迎从沉思中回到现实。她擦去泪水,想道:“再难也得咬牙坚持下去,至少要帮助易之读完学位,挣出所有欠人的钱。”

杜迎替津津掖了掖被子,走回她和易之的卧室。

易之还在看书,见杜迎进来就放下课本。

“小迎,你别犯难。我想另外找一份工作,找一份晚上能留在家里的工作。不过可能要有一阵子才能找到合适的,别着急,总会找到的。”

他像洞悉了杜迎刚才的心理活动,说着他的打算安慰杜迎。

杜迎靠在易之怀里,轻吁了一口气:“我没事儿。有机会,我可以另外找一份工作。你们学校不是不许找影响学业的工作吗?”

“也没说只许找值夜班的工作呀,找找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