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谣下篇-百年恩公河

公元20世纪60年代末

火头叔成亲是干了几年八路之后。那时,他不断捞些小鱼虾去莲池镇换油盐,也就认识了郭府的老厨子,听说了不少菊子的事。当年,郭新颖劫持刀马旦麦穗时,曾胁迫认菊子为干女儿。菊子哭倒了气也没答应,郭新颖就派她去灶屋里帮厨烧锅。几年时日,菊子如春天的花树,抽枝展叶绽出了花蕾,鲜嫩嫩的,一掐一股水儿,模样比她妈还俊俏几分,说话声音细腻腻、甜丝丝地滋润人耳根儿,走哪儿滋润到哪儿。郭新颖看菊子的眼神儿,跟死鱼的眼珠儿差不多,其中的淫念欲火,难以遮掩。老厨子看在眼里,揪在心上。他待菊子如亲生女儿,如何能眼睁睁看着郭新颖祸害菊子?他便说:“菊子,我豁上老命领你跑吧?”菊子说:“你孤我孤,咱一无亲朋二无好友,往哪儿跑呢?真躲不过的话,我就跟俺娘做伴儿去。”

��老厨子一夜间急白了头。郭新颖见菊子就身子骨发酥发软,不能自已,恨不得一口咬到嘴里,吃到肚里。他一声令下,布置手下抓紧筹备,三天后办喜事。还特别安排老厨子,喜宴上必备“霸王伴鸡”。鸡好弄,霸王就是老鳖。自打三太郎强令征鳖后,鳖在恩公河绝了迹,有人说恩公嫌这方人心猖狂,全宗族远徙他水了。老鳖成了这一带的冷缺货,老厨子两天赶了几个大集,跑得腿肚子转筋,连根鳖毛也未弄到。如今,郭府挂红披彩,纳礼接客,一派喜气。郭新颖发现百料具备的菜案上唯欠老鳖时,黑下脸对老厨子吼道:“明日若少了‘霸王伴鸡’,叫你瞧瞧本司令的厉害!”

��第二天傍晚时分,又奔波了一天的老厨子,仍没买到鳖。厨房门口的郭新颖,早已等得火冒三丈。他见厨子又是空手而归,正要大发雷霆时,火头叔掂只大鳖到了。郭新颖见鳖如见爹,忙吩咐老厨子立马拾掇。郭新颖一出厨房,老厨子搌着冷汗说:“孩子,救星啊——”话音未落,郭新颖又折转了回来,他眯着眼审视着火头叔:“哪庄的?”火头叔晓得郭新颖是拿他跟爹连上了,随口说了个三十里外的庄名:“莲花村的。”老厨子忙帮腔说:“是我托人捎的话让他送鳖的,这后生实诚不坑人,我常买他的鱼虾。”郭新颖捏根牙签,拨了拨鳖头说:“咋不活泛?”火头叔说:“这一路头朝下掂着,就这样。”

��杀鳖时,郭新颖又踅了回来,将大鳖连翻几个过儿,按按头,捏捏蹼,捏捏鳖裙,末了,狡黠地眨巴着眼问火头叔:“多咱逮的?”

��火头叔说:“今儿个清晨。”

��郭新颖紧盯着火头叔问:“我咋看像是夜儿黑喂过蚊子哩?”火头叔脸一绷,掂起大鳖就走,被老厨子抢上一步伸手拽住。

��火头叔涨着脸圆着眼高声说:“不卖啦不卖啦,掂回去自家吃。谁不知道这东西大滋大补?现今又恁难逮。”

��郭新颖怕火头叔真的一倔走了,就舒开眉眼拦住说:“你这小伙子咋恁不识玩儿呢,开句玩笑嘛何必当真?”

��火头叔收了鳖钱,抬腿走人时,被郭新颖拦下。火头叔说:“家有急事,得赶回去。”郭新颖高低不让,非留火头叔帮忙不可,还说:“你这小伙子咋能拿到钱就走?我这府上人手正缺,你帮帮忙本司令能亏了你?”

��

婚宴开始,“霸王伴鸡”刚入盘,郭新颖贼星似的闪进来,顺手舀块鳖裙递向火头叔,奸笑着说:“今儿个你先大补大补。”

��火头叔乐滋滋地接过,张开阔嘴扔了进去,“吧唧吧唧”嚼出一屋痒人牙根的香气。末了,厚嘴一抿说:“不吃白不吃,吃了还想吃——”说着下勺子还想去舀。鳖裙是净肉,无骨无刺,世间有吃鳖吃裙之说。郭新颖精于此道,劈手夺过勺子,阴着脸骂道:“你小子别给鼻子就上脸,就这点儿金贵的玩意儿是你享用的?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的脸?”骂完,他一挥手,吩咐上桌。

��这来之不易的“霸王伴鸡”,让郭新颖情有独钟。他阴险奸诈,虽然看着火头叔尝过,可心里仍不踏实,为免遭算计,他用的是印度象牙筷。这种试毒筷子,碧玉般晶莹剔透,不论“土毒”如砒霜、蒙汗、耗子药,还是“洋毒”如巴比纯、氰化钾,挨着就转色。他反复试过,认定没毒后,才放心地抄起筷子,瞄准油亮亮的大块儿霸王,不由分说,就来了个一连五。宾客们见状,有所醒悟时,盘中的“霸王伴鸡”。已被他吞食了小一半。他打着惬意的饱嗝,放下筷子,取出手帕,一边拭着油乎乎的嘴唇,一边对疯抢霸王的狐朋狗友们说:“如何?这‘霸王伴鸡’的味道还算正吧?”朝下,没等上够六道菜,郭新颖率先顺椅子溜下地,瘫成稀泥一堆,宾客们以为他是醉酒。谁知,抬下去一支烟工夫,他脸色烂紫乌青,口溢白沫,人已毙气。

��是火头叔的绝活儿,让郭新颖千虑一失。郭新颖不清楚,对土毒、洋毒屡试不爽的印度象牙筷,唯独失灵于“毒鳖”。

��毒鳖就是毒蚊叮咬过的鳖。恩公祠守着恩公河,丛长百种杂草,窝生百类蚊虫。毒蚊子有两种:一是灰花斑,浑身浅灰间杂白道;一是黑老鸹,通体炭黑不染杂色。这两种毒蚊子,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嘴巴比身子长,二是叮咬时不叫的哑巴蚊子。它们飞时不见影儿,被叮时无感觉,飞走后才鼓扁皮疙瘩,疼痒红肿持续两日不退。毒蚊子飞行觅食,都是成群结队,落下一片黑,下掌满手血。炮制毒鳖的方法并不复杂:傍晚时把它吊在塘边,吊头不吊蹼,是因为鳖头缩着,毒蚊插嘴不进。再用刀伤鳖身,以血腥招蚊。毒蚊咬鳖,极狠,一拨吮饱飞离,另一拨上,两时辰就完成大换血,换过血的鳖才叫毒鳖。

��毒鳖再毒,只需吃三十六粒地姜水泡涨的绿豆,加六瓣大蒜就能解去。

��——这解法的传人是鹰爷。

��陪着郭新颖赴黄泉的还有五条恶棍,火头叔和老厨子趁郭府混乱,救出了已系好上吊绳的菊子。这事不胫而走,越传越神,连树上的喜鹊都知道了,“喳喳”地叫着满世界报喜。老百姓割肉放炮,多过了一次年。

火头叔

��火头叔是在恩公河畔的“碉堡”里跟我说这些的,时间是1967年的晚秋。吕叔和火头叔称堤窨子是碉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俩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眼前的长堤和保命岗不受侵犯。逢冬天时,恩公河水位回落,长堤上的植物进入了冬眠,或者覆盖着积雪,他们守护的任务也就剩下保命岗了。这时,他们俩就搬到一起,说话逗趣,打发着寂寞的白天与长长的夜晚。

��那会儿,外面凄风萧瑟,择净了恩公河堤上的枯枝败草,凸露出悲壮的血色,唯独无奈这突兀的碉堡,只得围着干打旋。周围早不剩片甲的堤树,裹着铁青和铜绿,挺拔着坚韧的枝丫。碉堡高有五尺,山墙头留门,进出都得弯腰躬身,一拃厚的草苫子,条石般堵在门口,挡风隔潮。我睡地铺正中,左是火头叔,右是吕叔。我入伙儿那晚,吕叔就调侃儿说:“两根筷子夹根鱼刺——两个大光棍儿一个小光棍儿。”戳得我心里酸楚楚的,喉咙眼儿里直鼓涌。

��我是莲花山一中的毕业生,因高考暂停,当时也跟着起哄参与一些刷大字报、挂黑牌子、戴高帽子的勾当。后来大字报贴到我家门口,黑牌子挂到老爹胸前之后,我也就没了参与起哄的资格,同时也没了兴趣。那日,老爹将写着反党右派的高帽子取下后说:“你回老家吧,那里也许清净些,还有护佑你的人……”到恩公祠村后,我才知道这里也不是避风港,一潭清水被黄把瓢——一拨造反派搅和得污浊浊的烘腥烂臭。

��有当时到处传唱的民谣为证:

��

��天上乌云团摞团,

��恩公河里蛇乱翻。

��地上螃蟹走横道,

��百姓揉搓成泥玩儿。

��

��每天晚上,俩老头儿就一红一暗地对着抽“喇叭头”儿。这“喇叭头”儿有用烟片儿卷的,也卷烟精花儿,或者芝麻叶。燃着后,有一股极浓的拐味儿,跟爆炒辣椒的味儿差不多。碉堡封闭得箍桶一样,密不透风。烟气儿、怪味儿很难发散出去,缕缕烟雾越聚越浓,不见缭绕,很快就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蒸馍笼。开始,我受不了这二茬子烟味儿的熏烤,好生咳嗽了一阵。后来,慢慢接受了吕叔和火头叔的“烟暖烟暖”之说,也能在这滚滚浓烟的笼罩中呼呼大睡,日子久了,哪天烟火味儿薄些,就跟缺了啥似的。

��要说这还得归功于火头叔辉煌的往事,听起来能迷傻人哩。

��火头叔也吃过大盘荆芥。俺恩公祠这一带,说谁吃过大盘荆芥,就是说谁当过大官,见过大世界。

��火头叔回家探亲那年,跟着两位警卫员。年轻的团长拗不过数年守寡的老娘,跟漂漂亮亮的菊子进了洞房,三天过去,他这块铁疙瘩化成了一股水。

��火头叔和吕叔拉开话匣子,就没头没尾没完没了,前三皇后五帝地骂,骂黄泥鳅是臭鱼烂虾,骂红卫兵是臭鱼烂虾,骂这些臭鱼烂虾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说这些臭鱼烂虾能把恩公河里的水搅浑,但不能把恩公河翻个底朝天。有时候他们约摸着我睡着了,也锄那一亩三分茄子地。吕叔是翻腾花花肠子的行家里手,总是把火头叔逗得嘿嘿直乐。有一回吕叔说:“火头哥,俺嫂子是咋玩儿哩?把你玩得团长都不当了,不要江山要美人。”火头叔笑道:“那时候你嫂子嫩得像鲜水葱样一掐一股水,舍不得丢啊。当时你嫂子说,腿脚长在你身上,你走你去我不拦你,咱把丑话讲到头里,你让我尝到甜头了,我熬不住空房你可别埋怨我偷人养汉。”吕叔笑道:“嫂子是吓你哩,其实她不是那号人。”火头叔说:“后来你嫂子亮底了,她说你成天钻枪林弹雨俺咋能放心?俺可不想当寡妇。”吕叔说:“你只顾抱鲜水葱哩,如果是当上将军住进紫禁城,全国的美女任你择着小辫子挑,放个屁掉地上就能砸个坑,能会像眼下虎落平阳被犬欺?”火头叔说:“这事儿难说,有多少高官大官犯错误,现在不照样当阶下囚?”

��其实,火头叔并非英雄气短,说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无非是戏言尔尔,火头叔完婚之后,又如期归队了。他后来被开除军籍是另有隐情。

��吕叔对我说:“你火头叔曾指挥过三个营九个连二十七个排,要是他一直不脱军装到现在跟林彪、黄永胜差不多。”我不由吐了吐舌头,那时候林彪正红得发紫。

��当时,外边的响哨子东北风一个劲地吹着,如同老太太们拖着长腔呜咽悲泣。吕叔每提起火头叔的灿烂往事,就眉飞色舞继而摇头喟叹,咱恩公祠村原本是应该出个京官哩。

��火头叔打仗特勇敢,人称“铁疙瘩团长”。打冲锋时,他总是一抹光脊梁冲在队伍的最前边,两手挥双匣子枪,舞鹰爷遗留下的红缨大砍刀。近战肉搏时,砍刀被他舞得云天雾地,呼呼生风,抡圆了削鬼子的头,削出嗖嗖一片声响,如同秋风扫落叶,分不清是血光刀光红缨子光,反正是红光闪闪,搅浑出半天血霞。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名言是:“枪子有眼专盯怕死鬼,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则没事,越不怕死就越死不了。”

��火头叔像叶风筝,正满着劲儿朝云彩眼儿里飘时,不承想冷雨冰雹竟兜头压来,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时间是1944年的隆冬。他刚与鬼子一场恶战下来,仗打得极苦,照例是以少胜多,硝烟战火把他熏燎得鼻眼不分。他携一身焦煳味儿闯进中原分区政治部,戴眼镜的副主任被呛得喷嚏连声。“眼镜”沉着面孔宣读了一份文件,他被开除了军籍。理由是:恩公祠有人联名反映鹰爷是汉奸。

��冷不丁的黑砖砸得火头叔晕头转向。他强稳住神说:“这是诬陷,我得看是谁告的!”“眼镜”断言回答:“这不可能!你不懂组织原则?这是机密!”火头叔想想说:“我得见见海司令。”那时,海老是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眼镜”说:“海司令日理万机,能是谁想见就见的!”火头叔吼道:“我非见海司令不行,海司令最把我爹的底。”“眼镜”冷冷地递过文件说:“若不是海司令发话,你连党籍也保不住。”火头叔怦然为之心动,这才接过油印的处分决定,看见领导意见栏里,显赫着“海水清”仨字。

��火头叔这才无话,默然签字画押。

��就在这一刹那,火头叔结束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成了恩公河畔新一代的拿鱼高手,恩公祠人心目中的又一个鹰爷。

��

��多少年后的一个下午,两辆小车爬上了恩公河堤,头一辆是吉普,随后一辆是

黑车,形状似鳖盖。两辆车相继停在鹰爷的坟前,从“鳖盖”里钻出的一位大干部领头,从吉普车下来的随行人员紧跟其后。他们将一只大大的花圈供在鹰爷的坟前,之后绕鹰爷的坟丘缓行,先正三圈儿,又倒三圈儿,领头的大干部一步一洒酒,随行的秘书、警卫员跟着抛花瓣。之后,他们在墓碑前默哀致意,大干部眼泪汪汪的,随行者也眼泪汪汪的,场面肃穆之极。

��火头叔闻讯赶到时,只闻到了酒香,河堤上留下的两溜儿车辙印儿,静默着向远方伸展,无字的花圈遥寄着哀思,凄然无声。

��火头叔清楚,来者除海老不会再有别人。当时海老已是莲州地区的党政一把手,称得上是一跺脚莲花山就乱颤的人物,但是鹰爷之死仍云山雾罩,他仍然是被开除军籍的阶级异己分子。这一切如果是冤案,如果昭雪有望的话,他面前的花圈上,当会赫然落着海老的大名。

��这无字花圈背后的字面让火头叔感到透心凉。

��凡提及此章,火头叔总会转青脸色,有烟无话。吕叔就拿话刺挠他说:“不得江山得美人,够本儿,你要不回来,菊子恁灵秀的女人会轮到你去搂?”一提火头婶,火头叔就乐得合不拢嘴说:“没准还开洋荤哩,共产党的高级将官找个撇京腔的不困难吧。”吕叔说:“谁不知你那成色,骚胡蛋子。三天没出,俺嫂子那鲜水葱就化你成一摊水了。”

��火头叔是一个敦敦实实的胖老头儿,一脸黑乎乎的茅草胡子,热天穿件黑褂子,冷天换成黑袄外缠一根麻绳,浑就的一个黑煞神,还说腰束一根绳,胜穿五六层。火头婶唠唠叨叨,不止一次地斥骂:“一年四季睁眼挤眼净是黑,省得人家不叫你黑驴!又不是没有,放着几身军装压箱底儿,等到成棺材瓤子时再穿?”火头叔总是龇牙一笑:“省得你到时候花钱给我做装裹衣裳了。”

��水牛曾领着我验证了火头叔的军装,新崭崭的,黄绿色儿,叠得角是角折是折,红领章红帽徽,还印着

八路军部队的番号。还有一个用油纸缠裹着的包儿,里边沉甸甸的,就是谁也不让看。

��火头叔和吕叔的活儿看着是个闲差,其实不闲。保命岗的土是捏造泥玩儿的正料,凡热心泥玩儿者都挖空心思,想从此盗土;另外这堤上草肥树旺,也很惹一些人眼红。因此,稍有疏忽,一些摸短偷长的人就会鱼贯而入。

��火头叔白天黑地都得守在这里,不下河堤已经有些日子了,跟焊在河堤上一样。每日的三顿饭不是水牛送就是火头婶送,有时赶晌午头儿堤上没人,火头婶就抛媚眼,抛得火头叔把不住劲儿,扑过来按住火头婶就是一场玩老虎。这里的地面大玩得开,放得开,也不怕墙外有耳。火头叔每次玩起来,不把火头婶整治得呼天唤地就不肯收起老枪,那个动情尽兴劲儿听起来很让人脸热心跳。有一次,竟让偷树的黄泥鳅撞上了。他原先以为火头婶碰上赖人了,还想来一出英雄救美哩,谁知潜身过去一看,却看到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好戏,让他难以忘怀。火头叔到底干过铁疙瘩团长,不仅英勇,而且善战,尤其是火头婶的做派,声情并茂,更让他刻骨铭心。看人家尽情唱而自己不得唱,真是个既难受又伤心的事,他妒火中烧地退回去,挑选了一棵距碉堡不远的粗杨树下手,算是狂泄了心中的一口妒气。火头婶美滋滋地走后,火头叔发现了刚锯开的树茬子,这是一棵足以当梁使的树啊,在市面上至少也能卖几十元,火头叔为此懊悔不迭。奶奶的,这次的老虎玩得太不值了,都是这浪娘儿们惹的祸,之后,他就只叫水牛送饭。偶尔水牛顾不上,火头婶来时,他提前打上预防针说:“你可别给我抛媚眼,我受不住你抛媚眼。要是一把不住劲玩老虎,又该丢杨树了!”恼得火头婶转身就走,边走边发泄着怨气:“哼,朝后你少理我,你搂着你的杨树过吧。”

黄泥鳅

��黄泥鳅是黄鱼之子。和黄鱼一模式样,个头儿莽壮,方鼻阔脸,一副英雄相。黄鱼掉头后还啃了三太郎,给恩公祠人啃出了几多荣光几多炫耀,恩公祠算又多了位抗日英雄。

��黄泥鳅就是沾了他爹的光,刚解放就保送他进了市里的扫盲学校。回村后当了村里的会计,长年穿制服,上衣兜里常别两杆新民牌钢笔,满街招摇,风光得很,气派得很。他从小就性情怪僻,不苟言笑,噙口冰凌化水,两片厚唇常绷着,跟鳔胶粘住了似的。常人难以下咽的事,他伸伸脖子能咽下。他不合群,不串场,不瞅女人。要不是有场“花事”,村里会依着样板戏的称谓,树他为正派的“样板人”。

��他在火头婶身上耗神,不是一天半天了。他是心中装了火头婶,才不再瞅别的女人。平素见了火头婶,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肚里却在翻花花肠子,拿她当面团,揉搓碎了,再和一团,再揉再搓,如此往返,乐此不疲。明知火头婶每晚守空床,他疯了般想占而不敢去占,是因为怕火头叔那把染了血瘾的大片刀。

��他做人的准则是:稳当人做稳当事,凡事得稳当着来,吃鱼不沾腥气才是铁吃家。有回,火头婶当草绳是蛇,吓得胆散魂飞。目睹此景,他眼前一亮,淫心委实一动,恍惚觉得机会来了。

��算计数日后,他选了个闷得浸水的黄昏,溜进火头婶家,盖到尿罐里一条“黑棒槌”。这种蛇黑身黑鳞,粗短肥圆,样子丑陋凶恶,其实并无毒。

��夜半,铺天盖地的雷雨滚落,炸雷一个递一个。火头婶心怯,睡不实落,就想解小溲,下床用罐时,黑棒槌映着一记雷电光蹿出,火头婶看得真切,一声惊叫遂昏厥过去。

��听了半夜墙根儿的他,不失时机地扑过去,稳稳当当地做成了好事。

��当时火头婶神志不清,昏头昏脑,醒来时也迷迷糊糊,弄不清发生了什么事。瞅着双乳被揪成了紫茄子,下身也燎刺着疼,她又觉得发生了什么。黑棒槌也会做这孽?自己可是真真地看见了黑棒槌的呀,当时一点儿也没看花眼,心里这么一忽悠,这事儿就没有跟火头叔说。

��如此风平浪静,这是黄泥鳅始料不及的。上火头婶的身子时,憋闷多日的邪火,呼一下子燃烧开了。他清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或许生平就这一次机会了,所以他以摧毁的方式破坏性地使用,这令他酣畅之极。他原以为火头婶一定会对火头叔说,火头叔是吃哑巴亏的人吗?还能不把恩公祠的地掀个底朝天?火头婶没张扬这事,更滋长了黄泥鳅的淫心,没准她是个“闷里骚”货,正巴不得寻刺激、换口味的当儿,他误打误撞送上门去,成了她天上掉下的馅饼。

��黄泥鳅偷杨树那回,得了便宜也没忘记卖乖,将火头叔两口子“玩老虎”的场面,传得沸沸扬扬。火头叔的“花”与火头婶的“浪”,一下子出了名。吕叔说:“火头哥,你图高兴也得顾顾场面,让人在河堤上看大戏。”火头叔说:“谁爱看谁看,俺两口子咋演碍不着别人的事,也不犯法。”话虽这么说,可人的脸到底不是猪屁股,这实际上是断了火头婶来土碉堡的路。火头叔只顾忙河堤,荒了火头婶的地。火头婶就碰碗摔筷子地生小气,还指着火头叔的额头说:“废物废物,你真是个大废物!”火头叔为了免生气,照顾火头婶的情绪,就隔三差五地瞅机会跑回来,尽尽丈夫的职责。

��那日,傍黑落了小雨,路上打滑有泥,河堤上也就安静了。天气一转凉,火头叔觉得心里上火,快到后半夜时,便关上碉堡的门,踩着泥巴回家了。门照旧虚掩着,屋里照旧没点灯,他摸到床前照她的身上拍了拍。这哑语的意思是叫她扎架子预备行动。自从那次在碉堡里出了丑后,她就吸取教训,用厚毛巾盖脸,省得她的大呼小叫让听墙根儿的听见。这种哑巴仗打起来,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过去,她对他传递的哑语很敏感,反应也很热烈。这会儿,她却“扑哧”一笑说:“日头真个从西边出来了,你咋来恁大劲?刚折腾我个贼死,也不喘口气儿就接着来?”他惊问:“你说啥?我刚下河堤,才进家门,你开啥玩笑?”她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直盯着他问:“你说啥?你咋能开这种玩笑?你敢说刚才不是你?”

��话说透后,看着崴坏的床腿,她哭成了个泪人,说是没脸见人了,寻死觅活的要上吊。他连吸了两支“喇叭头”说:“哭鸟哩哭?又不是缸里的米面,挖一瓢就少了?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咋收拾这个偷打锤的孬种!”

��拾掇床时,她在墙旮旯里发现了个称奇物件,随手递给火头叔说:“你看这是啥东西?匕首不像匕首,锤子不像锤子的,是那孬种落下的。”

��火头叔接过来说:“铁疙瘩,是个毁人的物件,是那孬种防身用的。”他接着摆弄了一会儿,像是对她又像是自言自语:“这印花还不眼生哩……”也就在这一刹那,他记起了鹰爷的惨死,转向她说:“咱爹死时全身遍布这种血痕,咱爹就是让这物件戳死的。对了,我想起来了,这物件叫‘方圆梅花印’,是恩公教专有的刑具!这事儿更得查清楚!这个乌龟王八蛋!”

��第二天,火头婶家像没发生任何事,火头婶照样在娘儿们场里有说有笑,安安生生地过了几日。

��这天吃过晚饭,火头叔夹着过夜盖肚子的小被褥出门,还拐到当街代销点买了一盒火柴,一路上跟人搭话,将上堤过夜的事儿招摇得不动声色。

��火头婶比往日更欢实,脸上还羞羞怯怯地润着一抹胭脂红。火头叔前脚走,她后腿跟着上街,悠转时还惬意地哼着一溜梆子戏。

��这一切当然躲不开黄泥鳅的眼睛,尤其是火头婶的梆子戏,骚得他心里直痒痒,邪火“砰”一下燃着了,烧得他心里难受。看样子她是尝到甜头儿了,她这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啊。

��他恨不得立马就冲过去,将这浪娘儿们压在身子下面。他虽色迷三道,还保持着几分清醒,心想这两口子今晚如此招摇,有点儿行为反常啊,莫非是在玩丢钩的把戏?等着钓鱼哩吗?他盘算再三,若不是一桩事儿揪了他几天的心,他会自行将炽烈的淫火压灭的。上次只顾狂欢,他当自卫武器用的“方圆梅花印”落在了火头婶的床头。这东西可是手榴弹的拉环儿,一拉就会引爆,如何能落在别人手上?今夜无论如何也得索回。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火头婶一剪刀戳在了黄泥鳅的命根上。

��这一剪刀穷尽了黄泥鳅的男人气数,紧咬的牙关不得不张开了。他供出这“方圆梅花印”是恩公教的刑具,鹰爷就惨死在它上面。当时,照恩公教行刑的惯例,先用它蘸蛇毒、辣椒水盖四肢,它如匕首般锋利,又比匕首多一层倒钩刺儿,将它刺进去拔出来时,倒钩刺上即挂满肉筋……动此刑的线路是先外后内,直到被刑者奄奄一息时,再朝腹腔、太阳穴等致命处盖。常人一般经不住十下,就会一命归西,鹰爷特别硬气。盖到七七四十九戳时,他还怒吼狂骂不止,不得不对他补盖三十二戳,直到盖满八十一戳时,他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黄泥鳅硬着嘴说:“这是听我爹说的,我从小没娘,爹拿我当心头肉。当时我刚记事儿,我爹醉醺醺地从外边回来,一身酒气地抱着我,我就缠着让他讲故事,他就说了上述的一切。第二天他酒醒后问我说了什么,我照实说了,他显得很后悔,再三告诫我不要对任何人说。”

��吕叔和火头叔问及“方圆梅花印”的来历,黄泥鳅说:“‘方圆梅花印’是在我干娘家偷的,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黄泥鳅的干娘是何凤,当时的恩公祠人所共知。黄鱼被日本人杀害后,黄泥鳅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何凤给了他诸多照顾,操持他的夏单冬棉。海狸子还为此常与何凤吵闹,弄得鸡飞狗跳,满城风雨。直到海狸子死后,黄泥鳅才正式给何凤磕了三个响头,拜为干娘。何凤干脆让他搬了过来,一个锅里搅勺子,从此相依为命。这段日子是黄泥鳅此生最舒心的时期。但好景不长,何凤不久就被同祖近门以“霹雳火命”逐出恩公祠,不得已回娘家莲花村谋生。

��看问不出啥名堂,吕叔和火头叔不得不抄起皮带伺候,可黄泥鳅竟一硬到底说:“我所知道的都说了,朝下你们就是杀我、砍我,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事儿不能瞎编!”

��何凤闻讯,对干儿子油然而生怜悯之情,就特意从莲花村回来,找了当村长的吕叔说:“当时黄泥鳅还小,‘方圆梅花印’这事儿沾不上他。”

��吕叔说:“要不就与他干爹海狸子有牵连了?”

��何凤沉思不语。

��吕叔说:“黄泥鳅是在你家拿的,这东西出自你家,总得有个来路吧?”

��何凤说:“‘方圆梅花印’是恩公教的刑具,专门处置冒犯恩公的人,这是乡亲们都知道的事儿。”

��吕叔默认点头。

��何凤说:“据说恩公教的教规极严,在教者都是单线联系,夜聚明散,诡秘得很,并且入教者的口风很严。海狸子是啥样的人?长着一张稀松的放屁嘴,针尖儿大的事儿也存不到肚里,走哪儿放哪儿。就凭这一点儿,恩公教的人也不会要他,知夫莫若妻,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他沾不上恩公教的边儿。”

��吕叔皱起了眉头:“难道这‘方圆梅花印’与黄泥鳅的亲爹有牵连?”

��何凤连连摇头:“你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恩公教是封建迷信,黄鱼是烈士,是抗日英雄,‘方圆梅花印’咋能沾上他呢?不可能。”

��吕叔取出“方圆梅花印”,在手上把玩着说:“你见过此物件吗?”

��何凤点头。

��吕叔问:“第一次见它是啥时间?”

��何凤想想说:“海狸子死后不久。”

��吕叔接着问:“咋发现的?”

��何凤说:“我取鸡蛋时发现的,埋在鸡窝的麦秸里,用油纸包得严严的。当时我不知道是啥东西,也没在意,就随手扔在了抽屉里,谁知让黄泥鳅当玩意儿拿走了。当时我过的不是人的日子,心里乱事很多,这个东西也没上心。”

��吕叔说:“这‘方圆梅花印’关系着恩公教,还关系着谋害老革命村长鹰爷的凶手,这事儿一定要查清。”

��最后,以强奸罪绳了黄泥鳅。他蹲了三年笆篱子,耻辱便在他的阔脸上永驻了。刑满回村后,他觉得没脸见人,常走小路上断桥,溜墙根儿躲人影儿,头耷拉得如勾头大麦。实在躲不过人时,便头不抬眼不睁,酷似夹尾巴狗。

��黄泥鳅的尾巴再度卷起,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个串联的红卫兵,对黄鱼的壮烈之死,陡然心血来潮。一番热情的史海钩沉后,一份《紧急呼吁书》召唤来的红卫兵小将,密密麻麻地竖满了恩公河堤。其中有一项议程就是为烈士修坟、立碑,与会者每人一抔黄土,就把黄鱼的坟堆成了丘,碑料是专程购置的南阳独山青玉。揭碑那日,红旗、红语录、红袖章,如片片红霞映红了恩公河。

��黄泥鳅又风光无限,重享烈士后代的殊荣,气粗胆壮地再现英雄相,挑起造反大旗,自封莲花山红卫兵总司令。他点的头把火就是宣布鹰爷是汉奸,威逼着全村人列队,轮流照鹰爷的坟上跺三脚、骂三声、唾三口。接着,他又一网打尽了全村的“牛鬼蛇神”,对这些人兴起了戴高帽、挂牌、游街。一时间,恩公祠村乌烟瘴气,热闹成了鳖翻潭。吕叔的牌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桩子伯的牌子上写的是“反动军官”,火头叔的牌子上写着“汉奸狗崽子,反动军阀小老婆的俘虏”。前者是鹰爷的缘故,历史自有公论。对于后者,全村人都知道当年的菊子与郭新颖并没有成婚,何来“反动军阀的小老婆”之说呢?对火头婶下手最毒,给她挂了个“大流氓,大破鞋,反动军阀小老婆”的牌子,脖子上吊了一串破鞋,用洋红涂脸蛋点眉心。火头婶哪受得了这侮辱,一天游下来,二话没说便上了吊。若不是火头叔多了个心眼,她就命丧黄泉,死于非命了。

��火头叔和吕叔攒着劲儿和黄泥鳅软抗,叫游街就游街,叫交代问题就半晌半晌地念“最高指示”。皮带棍棒劈头打下来追问“方圆梅花印”的下落时,两人齐声背诵:“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就是只字不提“方圆梅花印”。吃饭时不论猪料狗食,两人都敞开肚子吃,睡时头只要一挨枕头,就鼾声如雷,火头叔鸣长笛,吕叔吹短哨,音调错落,彼此呼应,声韵有致。

��刚开始游街时,火头叔敲破锣,吕叔拍烂镲。火头叔前边“镗镗镗”,吕叔跟着“嚓嚓嚓”,配合得惟妙惟肖,琴瑟和谐。因为新奇,看稀罕的人摩肩接踵,他们玩把戏似的头前走,身后黑乎乎的尾巴拖着,其状如响器班子引领着孝子们去坟地的殡葬队。几天下来,黑尾巴短了,又数日,光腚小孩也不跟了。他俩依然准时游街,一个前边“镗镗镗”,一个跟着“嚓嚓嚓”,不紧不慢,一丝不苟。如此“闹台”打得响亮,竟没一人观看,恼得黄泥鳅直骂他俩是摔不烂的破毡帽,又发落他俩重上恩公河堤,住土碉堡反省问题。

��

��此时的恩公祠成了叮当响的穷队。没有救济粮,村里的烟囱就冒不出烟,家家户户的灶火就揭不开锅。全村数百口人,都眼巴巴地瞅着黄泥鳅批条子,只有拿着这二指宽的条子,才能到保管室领救济粮。本来上边拨给的救济粮就不宽余,黄泥鳅再克扣下一部分,作拈花惹草的资本,分到群众手里的就很紧巴了。

��而吕叔与火头叔两家就更紧张,从他俩被黄泥鳅揪出来开始,两家的口粮便被卡去一半,这样连原本的稀汤寡水也保证不了。孩子们眼里噙满的泪水,让他俩相视苦笑后,竟不谋而合地想出了法子,守着这十里长堤岂能让肚子受屈?于是,他俩在碉堡的四周,开了一片片荒地,种满了四季菜。很快,菠菜、芫荽和长白葱钻芽了,抽叶了,旺长开了,一片墨绿,连着一片青翠,很讨人喜爱。

��这天,他俩正商量着把菜换成钱的办法,黄泥鳅领着几个带红箍的,拉着一辆架子车来了,二话没说就把墨绿墨绿的菠菜、芫荽和青翠的长白葱,扫了个精光,连根菜毛毛也没剩。他俩自始至终连瞄也不瞄一下黄泥鳅,仿佛身边的这场抢劫,是发生在遥远的月球上。

��临了,黄泥鳅阴阴地笑道:“没想到你们这两个老杂毛还有种菜的本事。好好种,这叫戴罪立功,种成了言一声,也好让爷们儿尝尝鲜。正告你们这俩老杂毛,往后可不许吃独食啊!”

��他俩漠然置之,连头也不扭。

��看着黄泥鳅一行的背影,我忿忿地说:“你们二老起早贪黑,忙了几个月算是白干了,太便宜他们了,太欺负人了!我就不信没个地方说理去!”

��火头叔摇摇头说:“往哪儿去说理?不说不生气。”吕叔说:“跟不通人性的狗去讲理?还不如留口气暖暖肚子。”我知道这些菜关系到两家的生活,如何向家里人交代呢?火头叔底气十足地说:“放心吧孩子,饿不死咱们,只要这恩公河在,就有的是法子。”

过鱼

��恩公河源于大黄河,止于颍水河。平常水流缓滞,水草繁盛,是颍水河溯源而上或顺流直下的游鱼们栖息的港湾。这一带,方圆几十里盛传着“颍水河无鱼,恩公河里看”之说。听老人们常讲恩公河“过鱼”的壮景,我只见过一次过鱼,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过的是“杂牌军”。所谓杂牌军就是各种鱼都有。过鱼通常是子时以后,黎明之前。

��那日,是东方泛鱼肚白的时候开始过的。凌晨的风梳子一样,一遍一遍地篦着满河的碎金流银,扑朔迷离,恰似天上银河坠入恩公河。

��鹰爷之后,火头叔是全村的头号“鱼鹰”,传说他能看清一丈深水下的小鱼蚂虾。过鱼时,火头叔是信号台,他在上游,用破锣般的嗓门高喊一声:“过来喽……”

��下游的几十把三节子手电筒和上百只马灯便把宽宽的恩公河照得通亮。一张一张拦河网、撒网、粘网、抬网、搬网……便开始动作起来。

��这时的恩公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如同一张绷紧的绸布,又如一条亮亮的银带,朝远处铺展开去。不一会儿,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轻微的骚动。一片片细碎的浪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渐渐转成激烈的涌动,冒起白花花的水烟。

��火头叔喊:“下家伙喽……‘打旗’的过来喽……”随着他的话音的起落,高竖着背鳍的火头鱼由大到小,成数路纵队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了,银白的水面一刹那变成了黑河。这些火头鱼面对突然的袭击和贪婪的捕捉不惊慌,不停顿,不犹疑,不回头,仍排列整齐,高昂着凶猛的头颅朝网撞击。前边的队伍减员缺额了,后边的立即补充上来,直到把拦网撞得稀巴烂。这些“打旗的”头甲比铁硬,背与肋间的三角背鳍比钢刀利,不论是麻质网、丝质网还是尼龙网,就是拦河扯上铁丝网,也阻扼不了这些开路先锋。

��火头叔高喊:“‘扛枪的’过来喽……”

��“扛枪的”是戈牙鱼,又称枪鱼。这种鱼靠背后一杆尖锐的长枪自卫,这种鱼无论大小统为黄色,此刻的水面便由黑转黄。

��火头叔又喊:“‘耍刀的’过来喽……”

��“耍刀的”是螃蟹的别号。

��火头叔喊:“‘带子’飘来喽——”

��“带子”是鳝鱼。

��火头叔喊:“‘镖子’飞来喽——”

��“镖子”是泥鳅。

��火头叔最后通报的是:“‘压阵的’过来喽——”

��“压阵的”是老鳖。成群结队的老鳖,把亮亮的恩公河染成墨绿色。火头叔在上游主要是通报信息,告诉人们啥鱼过来了,该使唤啥家什。一物降一物,啥家什拿啥鱼,这时很有讲究。譬如,对付“打旗的”用撒网;对付“扛枪的”用抬网;对付“耍刀的”用搬网;对付“压阵的”,却要刀枪入库,马放?spanclass=yqlink>

仙剑�罂�痰品判校�壅稣龅赝�耪庑�按笤才獭薄ⅰ靶≡才獭泵羌芳房缚傅厮乘��隆6鞴�艟�傻挠媸置牵�蛏袂樗嗄拢��刎Aⅲ�缤�诠劾裉ㄉ霞煸囊钦潭印?/p>

��因为老鳖大补,又能防癌治病,价钱已经涨到几十元一斤,并且还在一路飙升。这满河漂的都是哗啦啦的人民币呀,就有人眼热心动,把持不住嘴开始唧唧咕咕。但立即遭来斥骂:“娘那个腿,光有钱心没有后心,连祖宗都不要了,得罪恩公想家灭九族吗?鹰爷怎么死的没听说吗?不知道吗?”于是,就不再有人敢吭声了,连忙做虔诚恭敬状,行注目礼,望着恩公们大摇大摆地游过去,再游走游远……几十年过去了,此习俗一直沿袭着。

��

��这日,天麻麻亮时,吕叔把我唤醒说:“过鱼哩,快预备逮鱼的家什,火头叔已经扎好架势了。”我麻利地爬起来,掂起一只抬筐,一溜烟儿地跑到河边,只见火头叔和吕叔已经下到齐腰深的水里,奋力推着一面簸箕网。这网前边张着一个挺宽的簸箕口,口底紧贴着河底,凡进来的鱼就休想溜掉。因为正是黎明一阵黑时,水面上雾气浓重,看不清过的啥鱼。我攥着手电筒也不敢照,因为在弄不准过的啥鱼时是不能有亮的,否则会使鱼炸群溜号,甚至败兴到连只蚂虾和水拖车也见不着。火头叔和吕叔各持一边的网杆,移动艰难、负荷太重的模样如同两头用劲拉犁的水牛。我问:“过的啥鱼?”吕叔说:“像是带子……”带子就是黄鳝,这玩意儿就一根独刺,一骨碌细白的嫩肉,特别特别香,特别特别嫩。我不由咽了口涎水。火头叔说:“起网吧!”吕叔说:“中!”他俩一声低号,网猛地起来了,网中间一骨堆蠕动的带子,约摸有百十斤。吕叔喊:“快端家伙儿。”我忙把抬筐端过去。火头叔说:“我咋觉得不对劲儿,不像带子哩?快照照看看!”我忙打开手电筒:“耶稣基督我的主呀,捞上来的全是青花皮水蛇!”

��火头叔的胳膊上被水蛇叨了三处,吕叔被叨了两处。两人的胳膊肿得如椽子,七天过后才开始消肿。火头叔说:“这青花皮蛇的毒性还不算太大哩,要是让‘土布袋’咬一下,咱哥儿俩的‘喇叭头’就算是比到头了!”

��

��火头叔说过水蛇是百年不遇。他当光屁股小孩时,听鹰爷说恩公河过过一次水蛇。那年是先大旱,后大涝,庄稼颗粒无收。人祸天灾,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土匪恶霸横征暴敛,一拨一拨的,像是过蚂蚱队。天灾人祸使这一带的老百姓差不多都死绝了。由此,人老几辈子都盛传着,再大的天灾人祸也莫过于“天出扫帚星,地上蛇满坑”了。

��还有更厉害的说辞是,“小龙守坑,莫动网罾,惹了小龙,难得安生”。小龙就是蛇,蛇生性毒害霸道,它把守的地盘除老鳖之外,是不容任何异类存在的。

��对这一点,火头叔和吕叔算是亲身领教了。

��火头叔说:“蛇是鳖的保驾臣,这是基督造化天地时封就的。究其根源,谁也说不清楚,反正鳖与蛇亲如一家。”

��吕叔说:“蛇是跟母鳖干那种繁衍后代的事,蛇缩蜷在鳖盖儿上,下身伸向母鳖肚里老长,两颗绿脑袋绞在一坨,这‘背刈绳’,常见的。蛇以为老鳖嬎的蛋是它的种,也就拼了命去护佑。”

��火头叔笑道:“别胡扯摆了,也让恩公教使‘方圆梅花印’盖你。”恩公祠有规矩,谁说了不恭敬恩公的话,是要穿耳割舌头的。

��吕叔说的情景,听起来逼真逼像,我至今也没见过,只当是笑话。若干年后,我从典籍中看到如是印证文字:大凡鳖不能子,那雌鳖善与蛇交,雄鳖不能禁。因此,大凡妇女不端,其夫便有“王八”之号。

��

��说来也真是出奇,自恩公河过了青花皮水蛇之后,平时满河的鲫鱼、泥鳅、白条儿、撅嘴鲢子……连影儿也不见了。火头叔说:“真是邪了门儿了,跟才过了日本鬼子的扫荡队一样。”

��大规模的“扫荡队”是不见了,而小规模的“巡逻兵”、“流动哨”却在早晚频频出击。不仅有“青花皮”,居多的还是“土布袋”。青花皮似乎有点憨态憨样地蠕动着,它们或三只一队,或两只为伍,有时把弯成豆芽状的脑袋昂出水面半尺左右,哗哗哗溯流而上,有时贴着岸沿儿迅疾蠕动,它们的肚皮与水草、砂礓碰撞出一溜沙沙簌簌的音响。相比之下,土布袋则显得狡黠灵性,它们不仅喜欢独来独往,而且很会疼惜自己的身体,并善于借助外力,或盘踞在顺流而下的一团枯叶上,或是搭乘一根树枝、破木片什么的,它们精巧的小脑袋瓜左顾右盼,扭动频繁,小米粒般的圆眼睛机警地睃巡着四周。

五龟子汤

��这天上午,莲花山的郭副县长来了。郭副县长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其他部位一齐吱哇乱叫的破自行车,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已经磨毛的蓝斜纹布干部制服,脚踩一双打着黑补丁的解放鞋。他气色不好,黄皮寡瘦,一副病恹恹的样儿,还上气不接下气地咳着喘着。火头叔忙把屁股下面的小凳子递过去让他歇。我最近见郭副县长的一次,是在县政府前的大街上,他剃着阴阳头,脖子上挂着黑牌子,牌子上除了他那打着红叉的名字外,还有三个歪歪斜斜的字:保皇狗。

��郭副县长在恩公祠拉过瓜,拉过种子粮,也送过

扶贫款、救济粮。吕叔、火头叔都吸过他的金旗烟。吕叔和他还在莲池镇的茅厕里,订过有关报粮食产量的“茅厕协议”,彼此很熟识。火头叔说:“郭县长,咱们可是有些时日没见面了。”郭副县长忙摆手说:“别叫县长了,给撸了,连党籍一块撸的。”吕叔说:“党籍是刻在咱们心上的,多少年头了,都融在血脉里,化在魂灵中了。那哪是谁想撸就撸了?不是谁想撸就撸得了的!”火头叔说:“现在的事不能听野鸡叫,黄泥鳅连党员都不是,可他召集人一宣布,就把老吕俺俩的党籍给开除了,这不是胡球弄吗?你气去!”

��三个老头哈哈大笑一阵后,吕叔说:“郭县长,把你发配到哪儿了?”郭副县长说:“在东沟林场劳动改造。”火头叔说:“那可是个鬼不嬎蛋的地方。”郭副县长说:“好地方会叫咱去劳动改造?老地委书记海老也在那儿。他常念叨老家恩公祠,常念叨乡亲们,常念叨要叶落归根哩。情系故土,人之常情啊!海老是咱们莲州地区的老革命、老资格,老百姓有口皆碑呀!这给谁摆理去?咋摆理?”吕叔忙问:“海老身体咋样?”郭副县长叹了口气说:“别提了,提起来难心哩,海老的身体咋能禁住折腾,身体算是毁了,心脏病、肺气肿一下子全来了,连腰间未取出的炮弹片都加劲气磨他。逢连阴天疼得觉都睡不成,天一冷又并发了哮喘,现在转成了严重的肺心病。看着海老难受的样子,我算是知道啥叫生不如死了。”吕叔和火头叔都急切地说:“那还不赶快送

医院治啊?”郭副县长说:“海老是咱们地区的头号走资派,是专政对象,住不进去啊,还有人巴不得他死得快些哩,眼下就跟等死差不多!这样下去我看是难撑过这冬天……实在没法,我才来找你们救急。咱不忍心看着他这老革命功臣就这样去了,这有悖情理呀!”吕叔说:“海老是咱恩公祠的骄傲,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火头叔说:“就凭海老与俺爹的情分,我也不能见死不救!关键是用啥法子?”郭副县长说:“有位被海老救过命的老中医开了个偏方,说是保证药到病除,眼下,就是缺药引子。我顺着颍水河堤跑几天了,打听了几十户打鱼的,都没弄成事儿。”火头叔问:“是啥药引子恁缺?”郭副县长说:“两样龟子……”

��火头叔一听脸立即转色了。吕叔扫一眼火头叔,一脸紧张,哑口无言。

��老鳖下崽分胎生和卵生,胎生的是一样龟子,另一样龟子是鳖蛋。

��火头叔与吕叔交换一下紧张的目光后,一齐转向郭副县长。

��郭副县长说:“这药引子叫‘五龟子汤’,由四只鳖胎儿和一只鳖蛋儿熬制而成。”

��火头叔与吕叔对视无话。

��郭副县长表情尴尬地说:“我很清楚恩公河流域的习俗,所以我原打算在颍水河把问题解决了。可是不行啊,我跑了个腿脚断筋,也没有办成事儿,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找你们,我让你们作难了……”

��吕叔盯着火头叔说:“火头哥,你看这事儿?”火头叔咬着牙根,厚嘴唇一绷,继而咬着牙说:“逮鳖吧!只有逮鳖了!海老一辈子为百姓拼天下,这样的好人咱不救谁救?看着好人受难受罪咱不去救恩公还会不依咱哩。恩公它当年不救人能会成恩公?”吕叔说:“逮就逮!反正这不是为自个儿!咱这是救人救命,积德行善,耶稣基督不会降罪!恩公也不会责怪!”

��火头叔不愧为“鱼鹰”,他摸索了一套逮鳖的经验。他说:“母鳖在怀着鳖娃时,大都爱静不爱动。它们夏卧浅水滩,冬卧暖水窝。暖水窝,就是在背风向阳的湾汊处。它们还有两不卧,一不卧青泥窝,二不卧深水窝,单卧清水浅沙窝。”

��火头叔说蛇是鳖的保驾臣,据说是基督造化天地时封就的。不管基督封没封过,反正蛇与鳖是盟友。鳖窝分水窝和旱窝:水窝在水里,旱窝在岸上。母鳖在水窝下胎,在旱窝产卵。鳖蛋儿属大滋补,民间说:“鳖蛋儿光鳖蛋儿圆,鳖蛋儿贵如金蛋蛋儿。”“鳖蛋儿光鳖蛋儿圆,吃了鳖蛋儿百病完。”寻鳖蛋的人多,鳖蛋遭劫的次数也就多。为此,老鳖与蛇们守护得也特别严,水窝周围有蛇游动,旱窝四处有蛇守护。

��火头叔还特别告诫:蛇们忠于职守,从不懈怠,不仅有“明枪”还有“暗哨”,更厉害的是摆虚实阵。老鳖嗜睡容易误事,就放权把鳖蛋儿交给蛇来孵,老鳖卧在窝的明处佯装孵卵状,想睡就睡,这为虚阵;蛇在窝的暗处,用身子将鳖蛋儿一旋一旋地盘紧,并举起头再从上边将鳖蛋儿枕牢,这叫“小龙抱珠”,为实阵。这虚实阵尤其难破,弄不好就会伤身体,丢性命,把老本搭进去。

��

��火头叔和吕叔为了海老,不顾“祖规”,孤注一掷,去祸害恩公,而且是祸害鳖胎鳖蛋,还“五龟子”。数量如此之多,这在老家,在恩公河流域,都是亘古未有的。依恩公教规,冒犯恩公,就罪该受诛了,如今连恩公的“胎儿”都不放过,一旦恩公降罪,通常的诛之岂能了结?看得出来,他俩虽然在郭副县长面前拍了胸脯,但拍得底气不足。郭副县长走后,他俩很犹豫,比了一夜的“蚂蚱头”,相视无语。犹豫到最后,仍然是痛下决心:干!

��但为了避免引起乡亲们的公愤,他俩赶三顿饭时,悄无声息地下手。

��火头叔到底是带过兵打过仗的铁团长,他提出了一套缜密的“掏水窝子”方案。他先顺河道巡视水面,瞅水下的窝子。外行人看水面,都是一样的波纹,老鳖伏在眼皮底下,还当成是一坨臭青泥。他却能透过这一样的波纹,发现哪里有窝子,哪里卧有老鳖。如今窝子少,又很隐秘,跑半天也难发现一处。终于瞅准一个目标后,他就先对我打个手势,让我把那些“明枪”、“暗哨”、“流动哨”引开。他把这个战术说成是“牵牛鼻子”。他当年打白匪时,就没少牵牛鼻子,眼下是如法炮制,轻车熟路。引开的办法是用长竹竿挑起一只小铁丝笼子,笼子里面是几只吱吱叫的水老鼠。这东西是蛇的美味佳肴,蛇一闻见水老鼠的味儿便乱了方寸,也就会玩忽职守追腥逐臭,把警护的对象置于脑后。

��我干这个差事很开心。蛇张着大口,吐着长芯,拼足了劲儿蹿上蹿下。它们扑近铁丝笼时,猛吐长芯,凶相毕露,把水老鼠吓得屁滚尿流。我就在这一刹那将铁丝笼挑高,让蛇们扑空一场,待蛇们落入水中后,我再把铁丝笼放下去,让蛇们听清水老鼠的吱吱叫声,诱惑它们重来。

��我把蛇们引开后。吕叔便顺着火头叔的眼神手势,举起一只罩篓,从下水头悄悄蹚过来,若弄出水响就会惊动目标,竹篮打水一场空。吕叔脚步敏捷轻盈,照准目标后,一记重扣,那圆物便被包了“饺子”,成为瓮中之鳖。

��我也曾试着体验了一下这活儿,发现这篓中之鳖和成语“瓮中之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瓮中之鳖被诠释为:瓮,大坛子,鳖,甲鱼。大坛子里的甲鱼,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脱不了。

��而篓中之鳖,还远不能说逃脱不了。因为篓在水里,有水中霸王之称的鳖是不甘心乖乖就擒的。它最初是惊慌失措,把罩篓撞得“嗵嗵”响,若篓子不够坚实,它便极有可能破壁而出,逃之夭夭。如若它破壁而出不成,就会马上清醒过来,迅速沉至水底,先用如同钢钻般的尖喙,插进罩篓与河底之间,继而是把脑袋塞进去,朝下是把甲盖拖入。如果这一步成功了,它就可以施展优势——扛功。老鳖的扛功令人惊诧,三百斤的石磙,压不住斤把重的鳖。这时稍按不紧,鳖就会从下边拱出,而成脱篓之鳖。鳖的最后一招,是与捕捉者拼老本儿。鳖拼老本儿时的模样穷凶极恶,绿豆眼瞪得圆溜溜的,芝麻牙咬得咯吱吱响,头像出膛的子弹,猛地蹿出一大截子,朝捕捉者就是一击。单看鳖颈这一局部,与蛇颇多相似之处,即可指认它们曾是同宗同祖,难怪现在关系尚如此之深。我有两次都是功亏一篑,眼看要到手的猎物又溜掉了。火头叔说:“捉鳖讲究的就是要手狠,抓住它就要把它攥得皮肉浸血,它只顾疼哩才顾不上伤你,然后像撂砖头一样撂上来,瞧你吕叔瞎狠瞎狠哩,多在行。”

����接连掏了六处水窝子,捉了四只鳖娃,都储藏在一口水缸里。等掏了旱窝子弄到鳖蛋后,再往东沟林场送。我朝缸里倒水时,火头叔说:“放些湿沙就行了,现在是冬天,放水能把鳖冻死。”我诧异,便问:“鳖在河里咋不碍事?”火头叔说:“河里是活水,下面暖和,缸里是死水,这不一样。”

��掐指一算,我们已经忙活了整整八天,沿恩公河往返不下二百里,累得我直喊腰疼。吕叔说:“小孩儿家哪有腰?睡一觉就过来了。”火头叔毕竟岁数大了,嘴里说不累,可坐下起身时,腰里像别着棍子,摇摇晃晃好一阵,才能直起身。他迈腿时,周身僵硬,踉踉跄跄,脚下走三条路。

��旱窝子少得很,这八天总共发现一处,是在恩公河的尽头,与颍水河的交汇处。这是一泊水草茂盛的河湾,堤上长满了葳蕤的荒草,荆条棵子密密层层,如同碉堡周围设置的鹿砦和铁丝网。刚走到此处,火头叔的眼睛就猛地一亮,搭眼一扫就说:“这里边有旱窝子。”我说:“你咋看的呢?”火头叔说:“这一路河坡里,连一根干柴棍儿都看不到,眼前这一大片好柴草为啥没人动?咱这大平原坦坦荡荡,不像山里有狼虫虎豹,能吓住人的就是蛇了。蛇居水边,就是水蛇,龟蛇为伍,有蛇就有鳖。”吕叔连声说:“有道理,有道理。”火头叔内行地贴着水边,由下而上,把河滩仔细察看两遍后,禁不住喜上眉梢。他招呼过我和吕叔说:“你们快看这蹼印有多大,像小孩的巴掌片啊!”

��我与吕叔都被震住了:一只只大大的蹼印,歪歪扭扭地连成一溜,如同拖把在地上抹拉出一道明显的痕迹,消失在河坡上边的荆条棵子里了。

��吕叔说:“蹼印就这么大,那鳖的个头会怎么样啊,莫非是只老鳖精吧?”

��火头叔让我和吕叔分散开,仔细观察草棵中的动静。他用坷垃蛋子,朝密密层层的荆条棵子里,连掷五六下。我知道他这么做,是出自一条军事术语,叫“火力侦察”。

��侦察结果很快出来了:我发现了四条快速奔跑的蛇,吕叔发现了三条,并且是一色的“土布袋”,还一般粗细大小,条条都如擀面杖。

��火头叔指着荆条深处的两棵小桑树说:“看见盘在树杈上的,两团黑森森的东西了吗?”我顺着火头叔的手势望去,果真有两团黑老鸹窝状的东西。我揉揉眼,看清还是蠕动着的。

��火头叔说:“这两条大蛇是把门的将军,旱窝子肯定就在小桑树下边。”

��这时,我发现火头叔和吕叔眉梢上的喜气,都荡然无存了。他们绷紧了脸,紧蹙着额头,眉心的坚毅铸铁一样凝固了。他们比了一支“喇叭头”后,火头叔说:“咱先别动它,再找找别处有没有小点儿的旱窝子。”

��

��又奔波了几天,未发现新的旱窝子。这期间郭副县长又来了一趟,说天冷,海老的病厉害了。

��吕叔说:“掏吧,掏他娘的。不就几条蛇嘛!”火头叔说:“亏你还当过连长,不知你在朝鲜咋打的仗?这事儿可莽撞不得,兔子急了还咬人哩,何况是毒蛇?这毒蛇比美国鬼子还凶,轻敌不得,马虎不得。”

��火头叔布置了周密的实施方案。行动时间确定在傍晚,因为孵卵鳖出窝喝水一般都在黎明和傍晚,“热在黎明,冷在傍晚”,也就是夏天趁早晨凉快,冬季赶傍晚暖和,这是鳖的行动常规。

��这天傍晚,我们都穿着深腰胶鞋,裤腿、袖口、领口都束得紧紧的。吕叔带两样家伙儿:一把三尖头钢叉和一把砍刀,任务是把鳖扎死在河滩里,因为孵卵鳖发现有来犯者时,会立马回身毁掉鳖蛋。我的武器也是一长一短,短的是砍刀,长的是根青皮竹竿,毒蛇的习性是“不怕地不怕天,就怕青皮长竹竿”。我的任务是放火,将这一片荆条棵子变成火海,把那些“明枪”、“暗哨”、“流动哨”、“把门将军”统统烧死,烧不死也要撵跑。我与吕叔的所有行为,都是为火头叔铺平道路,或者叫扫清障碍。

��因为千钧重担还在火头叔肩上,他要乘虚而入,掏窝子取鳖蛋儿。

����我们到那一段河滩后,火头叔取出一小袋螺蛳,撒在有蹼印的水边。

��火头叔说:“老鳖最贪吃螺蛳肉,而这螺蛳是用酒精浸泡过的,老鳖吃了以后,就会晕头晕脑,变得神志不清。”

��这一切刚就绪,河坡方向就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响。

��火头叔说:“看准确了,过来了,奶奶的,是朝下滚的。”

��我定睛一瞧,只见一只石磨盘状的老鳖,顺着河坡快速滚至河里,如同杂技演员的滚翻,又如小孩儿们打的“马车轱辘”。

��吕叔低声说:“这么大的个儿,怕有四五十斤吧,还真没见过。”

��火头叔压低嗓门儿说:“咋样?你能叉住吗?”

��吕叔晃了晃手里沉甸甸的钢叉说:“啥咋样?到这一步了,还有啥话可说!抵得住抵,抵不住也得抵,拼个样呗!”

��火头叔说:“这么大的鳖,甲盖如铁,就是叉进去了,也很难致命,要照准鳖头。”

��说话不及,大鳖已饮足了水,缓缓地朝上爬了。大鳖爬到撒有“香饵”的地方,果然停了下来,嗅了几下后,便开始吞食。

��火头叔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立即悄悄退下去,扑向已准备好的燃烧线。这燃烧线呈“U”形,从三面围绕着这片荆条棵子。火头叔主张剩下一面,是给蛇们留下一条出路。如果全部封死了,连退路也没有,蛇们便会以死相搏,而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取鳖蛋不是灭蛇。

��燃烧线是厚厚的枯草,又浇上了数桶废

柴油。我快速点燃了十几处。

��很快,这十几处火苗即连成一条“U”形火龙,迅疾朝前蔓延。密密层层的荆条棵子,原本就是一堆挨

火星就着的柴火,而这堆柴火又是立着的,格外通风透气。俗话说,“水性实,火性虚”,极快,火助风势,风添火威,分不清是风声,还是火响,轰轰隆隆地愈演愈烈。

��稍许,这片荆条棵子已火烧连营,成了熊熊燃烧的火海。

��此刻,大鳖发现了火光,立即终止了吞食,做扑向火海状。一直严阵以待的吕叔,举叉猛地刺向大鳖。叉子是叉进去了,虽叉在了大鳖的头部,但未击中要害部位,糟糕的是吕叔用力过大过猛,叉子进得过深,一下子没有拔出来。大鳖朝前猛一拱,甩吕叔一个大马趴。吕叔一个鲤鱼打挺起来时,大鳖已带着叉子直奔火海。吕叔猛扑过去趴在了大鳖的背甲上。大鳖连停顿一下也没有,拖起吕叔仍朝前狂奔。人高马大的吕叔如同一只拉在拖拉机后边的空拖斗儿。吕叔挥刀猛砍,也未能阻遏大鳖的狂奔。

��大鳖距火海越来越近。

��这时,火头叔高叫一声,让我去帮助吕叔。

��我挥起竹竿飞奔过去,截住了大鳖的去路。大鳖昂起带着一把钢叉的头直扑向我,那两只鼓突的眼球瞪得像圆圆的小鸡蛋,尖喙大张着,露出锯齿般密集的利牙。

��吕叔趁这个机会,攥牢了钢叉把子。大鳖朝前扑,吕叔向后拽,叉子猛地拔了出来。

��大鳖突然失重,头伏在地,惊魂甫定。我扬起竹竿,猛杵过去,击中了大鳖的一只眼睛。吕叔急中生智,用钢叉叉起一坨泥沙,朝大鳖的头砸去,砸它了个满头开花。大鳖猝不及防,立即把头缩了回去,成了一只就地打旋儿的石磨盘。

��吕叔和我围定“石磨”一齐挥刀猛砍,但鳖甲坚硬如铁,砍不深,砍不透。

��吕叔眼睛一眨,突然大喊一声:“捅它的屁眼儿!”

��我忙抄起竹竿,照准大鳖的腚眼儿猛地一戳。大鳖经受不住这一竹竿,不由把头朝外一伸。就在它这一伸的当儿,吕叔的砍刀稳准狠地砍了下去,入深一寸有余。大鳖又倏地把头缩了回去。

��我这边儿的竹竿又是用力一捅,那边的鳖头又再一伸,吕叔随之再猛落一刀。

��如此这般前后夹击十数个回合后,碗口般大小的鳖头,终于同磨盘身子分开了。

��吕叔说:“先别管它,快去帮你火头叔。”

��此刻的火海已经熄灭,闪烁着的余灰被寒冷的夜风卷裹着飞扬荡去。密密层层的荆条棵子,已变成柴灰把河坡染成了黑色,满地浮散着一股刺鼻的焦腥燎烟味儿。暮霭密蒙蒙、凄厉厉地笼罩四野,阴森可怖,升腾起一片瘆人的死气。那两棵小桑树因了粗些湿些高些的缘故,没被柴火吞噬掉,燎黑的树干相峙而立,默默不语地哀叹着不幸,挺拔夺目地耸立在这片焦土上,傲示着昂然的生命与坚忍不屈。

��火头叔就怡然地躺在小桑树下边的焦土上,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挨着他的还有两条比擀面杖还粗的“土布袋”。这两条土布袋的身子都已烧黑,头部和身子仅连一绺儿皮筋,两只烂稀稀的头如同两坨肉酱。

��一钩寒月筛下惨白的冷光。火头叔的手里搦着两只鸭蛋状的鳖蛋。他蜷曲着身子,依旧用鹰一样的目光望着紧攥着的手。直到吕叔掰开他的手指,收好鳖蛋,他才不再攥拳,溘然长逝。

��吕叔软塌着身子跪在他身边,无声地抽泣。我掬头滚地,朝天号啕,恸得恩公河水悲悲凄凄地应和着夜风如泣如诉,像是在对我们说火头叔的人生钟鼓并没有完结。天地昏暗,寒风扬尘,我知道星沉气殒在非常年月,迟早会给后人昭示:火头叔也是俺恩公祠村的恩公。

��

��我回到土碉堡时,发现火头叔的铺上,板板正正地放着一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上边是一只油纸缠得很严的小包,打开一看,是四枚闪着亮光的铜质军功章。

��这是火头叔最后离开土碉堡时拿出来的,对他的用意我和吕叔都心领神会。吕叔说:“他事前就考虑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火头叔走的不是时候。恩公祠的乡亲尽了最大的心,才拼凑出一口白茬棺材,临时抹上一层用各家锅底灰对水搅和成的黑颜色。

��火头叔走时穿着他珍藏了几十年的那套军装,胸前佩戴着四枚闪着金光的铜质军功章,身子伸得展阔阔的,有着从来都没有的高度,从头到脚都豪爽着将军之气。那军功章灿灿光亮似乎能穿透一切,与日月辉映,照耀着奔腾东去不舍昼夜的恩公河。

��火头叔就睡在鹰爷身边,父子相伴永世厮守恩公河堤。新坟的四周栽上了松柏。全村的人都来送行了,人人悲切哀痛,连黄泥鳅也远远地站在人后,勾着头默默不语。

��乡亲们还不知火头叔的死因。吕叔千嘱咐万叮咛,告诫我:“别忘了这是在恩公河岸边,是在恩公祠的地面上。”坟前没有立碑,原因是那个特殊的年代,火头叔还蒙受着不白之冤。

��再后来,我客居他乡。每逢清明至,望窗外霏霏细雨,我的心便坠落恩公河。火头叔已辞世数年,他的墓木想已拱把了。双魂野处,父子聆听,我时常遥意于月落乌啼,夜半鹰歌,那是晚辈托这些生灵敬奉的一支安魂曲。当我面对着故乡为你们点亮两盏自制的萝卜灯时,脸前清悠细雨也怡然住丝。鹰爷、火头叔,你们那里此刻是否也星光璀璨,皓月当空,辉映得恩公河如同一片白昼?

��

��多年后的一个清明节,已是莲花山县委书记的郭富贵,陪同海老专程来恩公祠参加揭碑仪式。

��为鹰爷和火头叔昭雪沉冤是海老提议的。其实过程很简单,海老坐在高堂明镜的办公室里,一句话交代给秘书,问题就解决了。

��鹰爷和火头叔坟前的松柏已变得苍劲挺拔,郁郁葱葱。恩公河水哗哗一如往昔缓缓东流不舍昼夜。仪式由仍是村支书的吕叔主持。

��鹰爷坟前的青石碑上镌刻的碑文是:

����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海大鹰同志永垂千古

��

��火头叔坟前青石碑上镌刻的碑文是:

����中共党员

八路军一五九团团长海火头永垂不朽